学术投稿

显微手术不同术式治疗嗅沟脑膜瘤

黄从刚;陈谦学;田道锋;吴立权;许州;郭振涛

关键词:嗅沟脑膜瘤, 手术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39例,分别采用经双(单)侧额下入路21例,经翼点(改良)入路10例,经眶额入路6例,经前纵裂半球间入路2例共四种术式切除.结果 据脑膜瘤Simpson分级切除标准,Simpson Ⅰ级切除28例,SimpsonⅡ级切除10例,Simpson Ⅳ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肿瘤是嗅沟脑膜瘤根治的有效途径.恰当合适的手术入路是肿瘤根除重要保证.术式的选择应结合肿瘤的实际,以肿瘤全切除,减少复发并利于颅底修补重建为目的.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24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调查该院1998年7月~2009年8月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发病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单纯药物治疗组12例和联合治疗组12例,后者采用药物联合温针灸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和胃液引流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能明显减少胃液引流量(P<0.05)及缩短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与药物组比较,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1),胃液引流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采用药物联合温针灸方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谭林;张建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阜阳市2008~2010年孕产妇死亡分析及建议

    目的 分析阜阳市2008~2010年孕产妇死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阜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孕产妇死亡资料,对孕产妇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阜阳市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1.6/10万,2009年为26.7/10万,2010年为27.9/10万,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直接产科原因,前三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肺栓塞,只有59.5%的人接受过产前检查,分娩地点在乡镇卫生院的比例高,占38.1%,死亡地点在县区级以上医院比例高,占50%.结论 2008~ 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及管理、强化乡镇级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杨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内孤立性肿块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临床手术治疗的肺内孤立性肿块资料的分析,探讨其临床诊疗方法.方法 总结106例手术治疗的肺内孤立性肿块的资料,从临床角度分析诊断及治疗策略.结果 肺内孤立性肿块的术前定性诊断虽然是个难题但其依然有一定规律可遁.在治疗方面除了对那些较为明确的良性肿块可随访观察外其余若无手术禁忌均应行手术切除.结论 应综合分析临床多方面资料对肺内孤立性肿块进行定性诊断,难以确诊而又无手术禁忌证者应及时手术.

    作者:陈斌;臧国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优选如意金黄乳膏的基质

    目的 优选如意金黄乳膏的基质.方法 应用L8(27)正交试验,物理外观、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显微观察为指标进行筛选,选出优乳膏基质处方.结果 佳处方组成为十二烷基硫酸钠2 g、单硬脂酸甘油酯2.5 g、硬脂酸7 g、十六醇8 g、羊毛酯8 g、甘油24 g、水相/油相温度比:75/73℃.结论 该处方设计合理、质量稳定.

    作者:朱倩云;李筱青;李成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91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和了解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某二级甲等医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0年6月291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291例病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应用的抗菌药物涉5类、9个品种,使用多的是头孢替安+替硝唑联用与头孢西丁+替硝唑联用.预防用药以术后用药为主,共288 例,占99%;术前用药共 3例,占1 %;术中用药无;平均用药时间为5.98 d.其中二联使用抗菌药 283 例,占 97 %;三联使用抗菌药 8例,占3 %.术后感染 9例,占手术总数3.1 %;DUI值>1的品种有6种,占67%;ADT值超过临床推荐疗程的占较大比例.结论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预防用药起点较高且三联用药指征不明显;术前2 h内及术中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无,术后开始大剂量长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较普遍.

    作者:宋瑞;尹文光;牛绍利;林静;赵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雄性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高脂乳剂造模后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固体分散体混悬液,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比较各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另取雄性昆明小鼠66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同剂量的姜黄素原药及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后,于不同时间断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结果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与姜黄素原药相比,能显著地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升高血清HDL-C含量.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组的峰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远远大于姜黄素原药组.结论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脂作用明显,且优于姜黄素原药.固体分散体可增加姜黄素的体内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作者:李唐棣;赵琳琳;索炜;阎林奇;韩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苦参碱类生物碱全合成研究概况

    苦参碱系苦参及山豆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乙肝病毒及抗炎活性.苦参碱的生物学活性与其喹诺里西啶型结构母核密切相关,为获取高效低毒的药物,研究人员对苦参碱及其衍生物的全合成颇为关注.该文综述了苦参碱及其衍生物的全合成,并对各条路线的关键步骤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钱利武;周国勤;张毅;马玲;陈师农;黄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情况.方法 整群选取芜湖市二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出院的左室射血分数(EF值)下降的住院患者,与随机选取的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情况.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EF值下降人群)血尿酸显著升高,统计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对患者心功能的恶化可能会有预测作用.

    作者:李桂祥;杨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甲硝唑片的溶出度

    目的 建立甲硝唑片溶出度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I8 柱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 (20:80),流速为 1.0 ml·min-1,检测波长为 320 nm,柱温为 30℃.结果 甲硝唑在 0.05~0.90 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1.0),平均回收率为 100.2%(n=9),RSD为 0.3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甲硝唑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邵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位肌间沟一点三向阻滞法在锁骨及肩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高位肌间沟一点三向阻滞法在锁骨及肩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ASA I~Ⅱ级需行一侧锁骨或肩关节处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经高位肌间沟一点三向阻滞组(A组)和传统高位肌间沟臂丛阻滞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切皮(T1)、骨性操作(T2)和缝皮(T3)4个时间点的无创血压(BP)、心率(HR)和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A组T1、T2、T3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T2时间点血压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位肌间沟一点三向阻滞法,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

    作者:严俨;温佐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4年4月~2011年4月收集并上报于全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315例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例ADR报表中涉及的药物品种共有47个,其中发生率高的是降压药;ADR累及皮肤及及其附件损害多.结论 应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临床心血管系统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其ADR的发生.

    作者:孔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中PPARγ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非穴位组、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50%CCl4和橄榄油进行肝纤维化造模,3次/周;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6周.同时进行针刺(太冲、期门、肝俞,电针刺足三里)治疗2次/周,共6周.造模和治疗结束后,颈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ALT、ALP、AST指标,然后处死大鼠,分离肝组织计算肝指数,并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PARγ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针刺均能上调PPARγ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论 针刺可上调四氯化碳导致肝纤维化大鼠的PPARγ水平,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张峰;马进;吕璇;倪光夏;陆茵;倪春艳;张雪娇;王爱云;郑仕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一种α疱疹病毒.VZV的初次感染会引发水痘,之后潜伏于神经节中.VZV的再激活会导致带状疱疹和其他多种神经性疾病.目前阿昔洛韦是首选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近年来其它一些处于研究中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都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毒活性.

    作者:沈晔;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厂家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体外溶出度比较

    目的 考察两个厂家及各自三个批号的溶出情况.方法 溶出度测定采用桨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个厂家三个批号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转速为50 r·min- 1时,两个厂家不同批号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在30 min均溶出75%以上.结论 两个厂家各自三批号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溶出度都符合要求.

    作者:卢丽琨;刘园;张琪;吴燕;徐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显微手术不同术式治疗嗅沟脑膜瘤

    目的 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39例,分别采用经双(单)侧额下入路21例,经翼点(改良)入路10例,经眶额入路6例,经前纵裂半球间入路2例共四种术式切除.结果 据脑膜瘤Simpson分级切除标准,Simpson Ⅰ级切除28例,SimpsonⅡ级切除10例,Simpson Ⅳ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肿瘤是嗅沟脑膜瘤根治的有效途径.恰当合适的手术入路是肿瘤根除重要保证.术式的选择应结合肿瘤的实际,以肿瘤全切除,减少复发并利于颅底修补重建为目的.

    作者:黄从刚;陈谦学;田道锋;吴立权;许州;郭振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营养支持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已确诊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在经历手术治疗和毒性很大的化学与放射治疗后,营养不良是导致其临床结局不佳的重要风险因素.为肿瘤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可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并预防肿瘤相关恶病质.该文综述了肿瘤患者的营养与评估状况以及营养支持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冰封;秦侃;范鲁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柠檬酸三乙酯含量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柠檬酸三乙酯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DB-1301(15 m×0.53 mm×1 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先80℃保持0.5 min,然后以20℃·min-1的速度增加到220℃并保持10 min;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75℃;进样口温度:225℃;载气:氮气,流速:2.3 ml·min-1;分流比:20:1;进样量:1.0 μl.结果 柠檬酸三乙酯在24~36 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7),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值为0.06%.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可以作为柠檬酸三乙酯含量分析法.

    作者:王世刚;熊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应用磷酸钠盐和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口服磷酸钠盐溶液和硫酸镁溶液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肠道清洁效果、患者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磷酸钠盐溶液,B组口服硫酸镁溶液,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口服磷酸盐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耐受率均高于硫酸镁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磷酸钠盐溶液的肠道清洁效果好,易耐受,可作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前肠道准备的一种常规方法.

    作者:杨飞亚;江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Hs-CRP、HCY和VCAM-1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检测对2型糖尿病(2-DM)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DM合并CHD( 2-DM-CHD)患者共123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2-DM-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DM -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2-DM-AMI)组,选择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 60例2-DM患者为对照组,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浓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VCAM-1,观察其血清浓度的变化.结果 2-DM-CHD各组血清HCY 、VCAM-1和 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2-DM-CHD患者中的三种类型的浓度均有不同.结论 联合检测Hs-CRP 、HCY与VCAM-1浓度,能提高2-DM-CHD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戴秀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家庭背景对不同学历层次医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辈受教育程度等对不同层次医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 参照相关文献设计调查表,对正在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系专科生(A组)、临床医学本科生(B组)和硕士研究生(C组)进行现场调查,总结不同组的基本情况,如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选择学医的原因及具体动机、是否喜欢学医、目前是否后悔当初选择学医、是否打算继续深造等,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组间性别比例差异较大,可能与专业性质等有关,各组间民族分布、生源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组间父母受教育程度,从事职业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更多学生重视学医的社会地位及有成就感,但是选择继续深造的反而有所减少;家庭收入低的医学生学医的原因更多出自于个人选择,而家庭收入高的同学更多是来自于家人或亲戚朋友的建议.结论 家庭背景对不同学历层次医学生的职业选择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作者:王秋霞;李筠竹;李旭;张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