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甲状腺炎的预后

王小国

关键词:中医治疗, 甲状腺炎
摘要:中医中药治疗甲状腺炎、甲减、甲低等甲状腺疾病优势.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手术体位安置的细节管理及护理进展

    因手术操作的需要,患者常需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手术体位,常可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显露,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本文浅谈标准手术体位安置的细节管理及护理进展.

    作者:袁春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我院门诊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降低我院不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6月30日至2010年6月30日门诊处方18000张,根据<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药品说明书和公开发表的文献,对18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684张,占全部抽取处方的3.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针对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采取科学的、多方位的干预措施,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阳志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中与麻醉工作的配合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与麻醉工作的配合.方法: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手术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协助麻醉医生调整体位,做好输液和输血的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结果:术前、术中、术后热心细致的护理,减轻患者病痛,减少麻醉的并发症.结论:医学模式的改变使手术室护理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展、更新、完善,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过程中担负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每一次麻醉的成功与否和手术护理的配合密切相关.

    作者:黄蔚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52例习惯性流产回顾性分析

    习惯性流产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很多,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炎症等等,在治疗上,一般首先要排除遗传因素,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排除遗传因素后的治疗指导思想就是保持子宫的安静,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胎囊的剥离和出血,抑制母体对胚胎的排斥作用.我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共治疗先兆流产446例,治愈438例,治愈率98.2%,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宜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通过对脑积水类型、诊断和病因的分析,阐述脑积水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作者:娄永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术)与观察组(局麻切除术)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痛苦少,但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一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中医药在我国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地位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国内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探讨中医药作为我国肿瘤学领域的特色疗法在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地位及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医药只有在不断合理地借鉴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成果,将研究、临床与研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自身抗肿瘤疗效评定标准,才能真正提高中医药抗肿瘤的整体水平,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伟;李彩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早期妊娠患者50例,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结果: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药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但有明显镇痛效果,对宫口有一定松弛作用,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出血量.临床症状总有效率100%.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可以消除病人在手术中的知觉,是一种较安全的镇痛方法.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王大强;张永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B超与X线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与X线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过去2010年5月~2011年5月的51例确诊胸腔积液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确诊胸腔积液48例,X线对胸腔积液42例.结论:B超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高于X线检查.

    作者:袁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门诊分诊工作的重要性

    自我院开展门诊分诊工作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患者创造了舒适、安静的候诊环境,形成并维持了良好的候诊秩序,简化了就诊手续,消除了就诊时的混乱、拥挤现象,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增加了病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作者:唐金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显微手术切除脊膜瘤78例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脊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脊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结果:显微镜下全切69例,大部分切除9例(其中3例为哑铃形肿瘤).出院时痊愈42例,好转18例,无变化15例,恶化3例.结论: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手术步骤和显微手术技巧是全切除脊膜瘤的关键.

    作者:陈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怎样做好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方面进行总结:管理上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工作质量,从而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实现让病人和社会各方面满意.

    作者:李莉;李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麻患者复苏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645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在复苏室严密的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45例全麻患者在复苏室均顺利的度过麻醉苏醒期,各项生命指征基本平稳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严密临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平衡地度过复苏期的关键.

    作者:梁荣花;杨美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腹泻78例社区护理及体会

    通过对7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作者认为在小儿腹泻的诊治过程中,既需要正确的用药,更需要精心的护理.护理措施应包括:病情观察;消毒隔离;合理调整饮食;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精心地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腹泻患儿的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俞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好的护理是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由波;江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口服甲状腺激素引起低钠血症1例报告

    心血管用药和激素药调整好后一定要考虑生物利用度情况,尽量避免更换厂家和剂型.甲状腺片由甲状腺粉制成片,其T3、T4含量不恒定而左甲状腺素钠片含L-T4,能准确得到T4的服用量,经济允许下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代替甲状腺片,更能准确控制T4的服用量.

    作者:袁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16例肾盂癌CT诊断结果的分析和探讨

    目的:分析肾盂癌CT检查结果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检查后确诊的16名肾盂癌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其中15人进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1人仅进行CT平扫检查.待检查完成后,分析CT成像的结果,并将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从CT检查结果中可清楚地观察到肾盂癌癌灶的位置、体积、形态、边缘特征、密度,癌灶对肾实质、肾门、肾周或肾脏周围器官的侵犯程度等.结论:为肾盂癌患者进行CT检查对肾盂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维明;原小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五官科教学方法

    五官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同时由于五官科属于考查课程,学时少而内容繁多,这些因素给五官科授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五官科教学质量是笔者从事五官科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关键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上看,根据教学大纲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综合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等方法能提高五官科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雍晓荣;刘健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头孢地嗪三种给药方式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同一药物不同治疗方法对同种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门诊支气管肺炎患儿,用3种相同成分药物不同治疗方法治疗:A组(头孢地嗪一日一次),B组(头孢地嗪一日二次),C组(在A组基础上加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疗程均为7~10d,运用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97%,B组总有率为72.41%,C组总有效率为85.29%,症状恢复时间C组相对较快.结论:C组用药方法值得在门诊的抗菌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阎豫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麻患儿术后安全拔管心得

    目的:为预防及避免全麻患儿因气管插管引起的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寻找佳的全麻患儿手术拔管时机.方法:搜集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条件下外科手术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拔管指征进行拔管操作,对观察组的40例患儿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反射后,并且患儿的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气管拔管后SpO2的变化及患儿有关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气管拔管后,SpO2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患儿气管拔管后出现烦躁、呕吐等相关情况的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生理反射以及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

    作者:杜锡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