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吴立新;黄玉霞;方月兰;夏国安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 化学疗法, 吉西他滨, 顺铂
摘要:目的 评估GP方案二线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晚期三阴乳腺癌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蒽环类和紫杉类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 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4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CR、PR及SD患者均继续治疗直至进展,所有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结果 37例患者近期疗效CR:0例,PR:16例(43.3%),SD:14例(37.8%),PD:7例(18.9%);总有效率CR+PR:43.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5.5月.该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GP方案二线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安全性良好.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乳酸水平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观察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探讨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方法 将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27例,死亡组10例,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结果 血乳酸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死亡组较存活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EⅡ评分与血乳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7,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跃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药学、中药学专业的分析化学试卷分析与思考

    为了比较、评价药学和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考试情况,采用难度(P)、区分度(D)、标准差(S)等试卷分析评价指标,对西安医学院药学、中药学2009级239名学生的分析化学试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卷的难度为0.65,区分度为0.34,标准差为13.41,学生总体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药学专业平均成绩低于中药学专业;该套试卷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王黎;扈本荃;王燕;贺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方法是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失血多,胃肠功能恢复慢.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得到了广泛地开展[1].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2008年6月~2010年9月,我们成功完成了35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施车英;穆燕;王英;王爱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妈富隆治疗高雄激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妈富隆治疗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该科内分泌门诊治疗的高雄激素血症患者40例,用妈富隆治疗,观察月经周期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变.结果 40例患者用妈富隆完成3个周期治疗,停药后均有撤退性出血,治疗后80%月经周期恢复正常,40例患者促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雄烯二酮(A)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双侧卵巢体积显著减小(P<0.01),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1).结论 妈富隆用于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是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

    作者:马丽;程玲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诊断正确,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 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是罕见的特殊良性病变,综合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可以正确诊断,预后良好.

    作者:孙友文;宣强;周林玉;诸禹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大连伊利特Hypersil ODS 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2:8),检测波长为367 nm,柱温为30℃,流速约为1.0 ml· min-1.结果 主峰能与相邻杂质峰较好地分离,ATPR浓度在0.5~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 99,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以用于ATPR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邓倩;陈飞虎;王祺;臧洪梅;汤继辉;石静波;吴繁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早期留置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近3年来收治的25例SAP患者,12例早期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治疗,13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EN+P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组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经鼻空肠管EN+P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改善全身情况,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仁德;鲁厚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失去手术机会的胰腺癌病人应用FEP-BY01型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36例患者经高强度超声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63.8%,中位生存期为21月.结论 高强超声聚焦是无创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祥;甘晓青;王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整合素β1和β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和β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揭示胃癌发生和发展机制、进一步鉴定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未来胃癌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整合素β1和β3在45例胃癌及24例非典型增生、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2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整合素β1、整合素β3的阳性表达率,胃癌(88.9%、77.8%)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62.5%、54.2%)(P<0.05);非典型增生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0%、45.0%)(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32.0%、20.0%)(P<0.05);(2)胃癌整合素β1、整合素β3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胃癌整合素β1、整合素β3的阳性表达率,低分化组(100.0%、89.8%)明显高于高一中分化组(80.7%、69.2%)(P<0.05);浸润至浆膜外组(95.8%、91.7%)明显高于浸润至浆膜组(80.9%、61.9%)(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100.0%、90.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5.2%、73.5%)(P<0.05);III~Ⅳ期组(96.0%、88.8%)明显高于I~Ⅱ期组(80.0%、65.0%)(P<0.05);(3) 整合素β1、整合素β3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在胃癌中具一致性(KW=5.734,P>0.05).结论 整合素β1和β3表达升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两者的表达在胃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雷;刘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苦参、山豆根植物中主要生物碱药学研究进展

    该文综述了药用植物苦参、山豆根主要生物碱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及归纳.现有文献多为苦参总碱的纯化,而涉及单体生物碱的分离较少;在含量测定方面多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为质控指标,不尽合理.应加强对苦参、山豆根中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毒理及构效关系等研究,以扩大这类植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可靠有效.

    作者:戴五好;钱利武;杨士友;周国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果糖注射液灭菌工艺的优化

    目的 改善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将果糖注射液调不同pH值进行灭菌试验;按F0>12、F0=12和F0=8拟订不同灭菌参数组合进行试验.结果 实验证明了以较高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灭菌对果糖注射液的实用性,与输液常规灭菌(115℃30 min)相比5-羟甲基糠醛值下降25%~45%.结论 在F0>8的前提下,按照较高温度较短时间的原则对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灭菌工艺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灭菌过程果糖的分解,从而改善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稳定性.

    作者:谢延;许祥雷;汪洪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PTX 135~175 mg·m-2,静脉滴注3 h,d1,DDP 20 mg·m-2 d1~d4、CF 0.2g·m-2 d2~d3、5-FU 2.0g·m-2持续静滴46 h(d2~d3),3周一疗程,至少进行2个周期后评价.结果 55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患者55例,其中CR 2例,占3.6%;PR 29例,占52.7%;有效率(CR+PR)为56.3%;SD 15例,占27.3%;PD 9例,占16.4%.临床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对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玮;王建冰;陈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8例HIE新生儿急性期与35例HIE新生儿恢复期进行了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GF-I、CGR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而血清 NPY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至恢复期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和正常新生儿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IGF-I、NPY和CGRP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保护作用,并与新生儿HIE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盛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愈美甲麻敏糖浆中四组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愈美甲麻敏糖浆四组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1%三乙胺溶液-1.1%磷酸溶液-乙腈(30:3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5℃.结果 四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氢溴酸右美沙芬100.1%(RSD=0.6%)、愈创甘油醚99.7%(RSD=0.5%)、盐酸甲麻黄碱99.9%(RSD=0.9%)和马来酸氯苯那敏99.9%(RSD=0.8%).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谢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学医必通三理,其中一理即指药理,由此可见药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1].药理学作为医学类高等院校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让学生爱上学习又会学习、既能动脑又勤于动手,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改革课堂教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效率之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2].对每节新课的导入犹如一场精彩的演出,先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及时切入主题、进入情境.学生就会跟随教师的思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郭岩;陈志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异位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应用于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异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6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异位的诊治过程.结果 16例嵌顿节育器经宫腔镜检查定位后直接取出;2例嵌顿于宫腔经宫腔镜电切后取出;5例嵌顿于浆肌层、2例断裂节育器经腹腔镜电切取出;1例异位于腹腔经腹腔镜检查取出.结论 采用宫、腹腔镜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断裂具有创伤小、直视下诊断明确、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义红;卫兵;蒋莉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PDA法测定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和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5 μm,4.6 mm×150 mm)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3:2:95),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0 ml·min-1,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20.931~209.31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1.5%(n=6).没食子酸在13.075~130.754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何琳;孙银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6例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96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96例手术均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5~240 min,平均11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6 ml.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1 d,2例漏气时间大于7 d.术后住院4~14 d,平均7.5 d,平均总住院时间11.3 d.96例随访3~35个月,平均15个月,无复发.结论 VATS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远;杜俊峰;林宇;胡佳心;王侃;阮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癌伴结节病1例报道并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结节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报道1例胃癌合并结节病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结节病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包括18F-FDG-PET-CT难以区分结节病、恶性肿瘤及癌伴引流区淋巴结结节病样肉芽肿反应(SGR),活检仍是必须的,而18F-FMT-PET(18F标记甲基酪氨酸-PET)有助于结节病与恶性肿瘤的鉴别.恶性肿瘤合并结节病国内尚无报道,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该病例说明对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影像学提示淋巴结肿大,需考虑有合并结节病可能.

    作者:宁洁;焦洋;赵文娣;吴红阳;顾康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剖胸术后不同雾化吸入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剖胸术后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50例剖胸术后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氧气雾化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咳痰量、排痰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以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剖胸术后患者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后在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等方面较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有显著提高.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防治剖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更安全、有效、舒适的方法.

    作者:金正年;姚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