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跃茹;刘涛;杨正荣
目的 了解不同产地猫爪草中总游离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返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产地猫爪草及猫爪草胶囊中总游离酸的含量.结果 安徽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4.56%,浙江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5.55%,河南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6.18%,猫爪草胶囊含游离酸4.07%.结论 不同产地猫爪草中所含游离酸稍有不同,分析认为可能与采摘季节和生长环境有关.
作者:杨旭;许杜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清创植骨及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7月,对16例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清创植骨,选择腓肠肌皮瓣10例、足背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交腿皮瓣2例一期修复创面,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骨髓炎治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9个月.骨愈合时间6~13个月,平均7.5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5例,良1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良13例,中2例,差1例.13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1例窦道形成.结论 创伤性骨髓炎通过彻底清创、松质骨粒植骨、选择合适的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等可以一期治愈.且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简单易行等特点.
作者:王秉璞;王明新;李强;马方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炎症相关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人群sIL-2R、CRP、TGF-β1和IL-6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四种指标水平均低于糖尿病肾病患者,5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四种指标水平高,随着患者病情加重,sIL-2R、CRP、TGF-β1和IL-6水平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 sIL-2R、CRP、TGF-β1和IL-6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进行病情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金希萍;胡友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布和顺位,为医院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疾病谱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排在前10位的疾病是肺结核,肺癌,慢阻肺,胸腔积液,肺炎,淋巴结核,肺部阴影,气胸,支气管扩张和食管、贲门、胃癌.结论 医院应完善相关科室设置,加强科室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作者:徐先全;郑涛;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溶血对血清NSE检测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雅培AXSYM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正常混合血清标本及不同溶血程度的混合血清标本NSE含量.结果 当血清中Hb含量达0.338 g·L-1时,血清NSE检测出现假阳性,在正常人血清中,溶血每增加1 g·L-1的血红蛋白,就会使NSE含量平均增加30.99 μg·L-1,NSE高值血清中,溶血每增加1 g·L-1的血红蛋白,就会使NSE含量平均增加27.10 μg·L-1.结论 溶血对血清NSE检测存在严重影响,NSE含量随溶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NSE高值血清,溶血对正常血清影响更大;临床检测NSE要杜绝溶血标本.
作者:张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8例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APACHEⅡ和死亡风险,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死亡组和好转组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时间(d)、住ICU时间(d)分别为23.91±7.34、18.43±5.51;18.04±19.69、4.58±4.41;25.37±22.98、10.98±19.14,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9(P=0.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步增加,当APACHEⅡ评分超过20分时死亡率增加明显.APACHEⅡ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偏差.结论 APACHEⅡ评分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预测患者死亡率方面价值有限.
作者:方向群;黄嵘;汪健蕾;汪正光;郑绍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7月~2009年7月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每天一次,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结果 58例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R 1例(1.72%),PR 19例(32.76%),SD 24例(41.38%),PD 14例(24.14%),RR为34.48%,DCR为75.86%;腺癌的有效率高于鳞癌(P=0.041);女性的有效率高于男性(P=0.032);不吸烟者有效率高于吸烟者(P=0.036);接受过化疗和Ⅳ期患者有效率稍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生存时间10.6个月,1年生存率为43.6%,主要的不良反应中皮疹发生多为39例(67.24%),腹泻14例(24.14%),肝功能轻度损害2例(3.45%).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易耐受.
作者:靳凤娟;颜敏;宋文华;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尿胱抑素C在监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20例健康人员和65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胱抑素C、肌酐、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等指标,按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升高两组.结果 血、尿胱抑素C在微量白蛋白正常、升高两组均升高(P<0.05),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血、尿胱抑素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96.9%.结论 血、尿胱抑素C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正徐;王莉;李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训练(预防接种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术患者焦虑水平的作用.方法 将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存在中度焦虑情绪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预防接种训练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焦虑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术前心理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余新颜;余梅;苏小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颈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分布特征.方法 取12只SD大鼠颈段和T1、T2脊髓横断面冰冻切片,用焦油紫和Pal-Weigert 染色法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SD大鼠颈段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对SD大鼠颈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在颈段的膨大处大鼠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核团可以分为三组:内侧组、外侧组和中央组.内侧组分为:前内侧核和后内侧核;外侧组分为:前外侧核、后外侧核和后外侧后核;中央组:前角前核.C1.0~C4.0前角运动神经元分为两个核团:前内侧核和前外侧核;C4段出现了前角前核;C5起始处出现了后内侧核;1/2 C5处又出现了前外侧核,后外侧核;1/2 C6处出现了后外侧后核;3/4 T1后外侧后核消失;1/4 T2前角前核和后外侧后核消失;1/2 T2后外侧核和后内侧核消失.结论 大鼠脊髓颈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征.
作者:李东印;刘晓梅;陈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三参三黄口服液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改变实验环境,筛选出适宜的层析条件.结果 黄芪、丹参、党参三种主药分离效果好,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参三黄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伟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疣状胃炎(VG)的疗效.方法 经胃镜诊断疣状胃炎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52例)、B(34例)两组.A组在胃镜下对所有疣状病变进行高频电凝疗法,术后予HP药物根除治疗.B组只予HP药物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时HP根除率和疣状病变治疗效果,24周时疣状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疗程结束后4周HP根治率无明显差异,4周和24周疣状病变治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抗HP疗法较单药物抗HP疗法治疗疣状胃炎效果更佳.
作者:程桐花;朱贞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合肥地区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利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调查,为进一步规范EMSS资源管理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28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发病及EMSS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EMSS资源利用率60~80岁老年患者为56.79%,80岁及以上患者为68.29%;城区居民为60.22%,农村居民为49.00%.就诊时症状非特异和伴有急慢性合并症60~79岁患者分别为121和130例,80岁以上患者65和68例,城区居民111和118例,农村居民为75和80例.结论 EMSS资源利用率显示,城区居民高于农村、80岁及以上患者利用率高,且30 d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亦显著增多.入院病人以农村居民、80岁以上、非特异症状、合并急、慢性合并症患者较为多见.
作者:胡承志;张泓;程立顺;孟令毅;杨静;徐俊;宋志友;李从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动力髋螺钉(DHS)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技术DHS钢板螺钉内固定对3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了治疗,平均随访16个月,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无髋内翻、钢板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 评分)评定:优12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90.3%.结论 微创 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作者:徐盛文;张长春;周章武;周正新;刘安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老年胃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328例老年胃癌手术的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性胃癌病人具有病程长、晚期比例多、往往合并发症多的特点.围手术期及手术处理不当,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 重视老年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合理的手术方式,手术规范操作可降低老年胃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李磊;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因并发症死亡1例,围手术死亡率为1%,1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包裹性积液5例(5%)、切口感染5例(5%)、胆漏2例(2%)、术后腹腔出血2例(2%)、肺部感染1例(1%)、肝功能衰竭1例(1%)、胆道损伤1例(1%)、心律失常1例(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0)、术中出血量(P=0.019)和围手术期输血(P=0.011)等3项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8,OR=1.047,95%CI:1.000~1.096)和围手术期输血(P=0.027,OR=4.578,95%CI:1.184~17.698)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输血及年龄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切除术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术中失血,避免围手术输血,对于高龄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叶伯根;高登辉;耿小平;熊奇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孕周及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101例双胎分娩的产妇分别按孕周及胎位各分为两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34孕周组(P<0.05),双胎均为头位采用剖宫产或阴道产对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影响(P>0.05),而非头-头位的阴道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第二出生新生儿中阴道产组的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何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西尼地平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环己烷=60:39:1,柱温40℃,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通过破坏性试验,用此条件检测,主峰和杂质峰均能很好的得到分离,不受干扰,专属性强,线性范围:1~16 mg·L-1(r=0.999 992),RSD为0.42%(n=6).结论 该方法能够检测出西尼地平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王世刚;顾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520例CLBBB入住六安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患者资料,对比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找出CLBBB患者中与冠心病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52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分别占50.3%、42.3%和27.7%,合并各类型心律失常者29.9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6 岁(P< 0.01,B=2.753,95%CI:1.736~4.003)、高血压(P=0.022,B=1.522,95%CI:1.062-1.640)、2型糖尿病(P<0.001,B=2.469,95%CI:1.325~3.756)、高脂血症(P=0.8013,B=1.057,95%CI:0.602~1.630)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扩张型心肌病(P<0.001,B=0.062,95%CI:0.05~0.137)、心脏瓣膜病(P=0.027,B=0.0296,95%CI:0.065~0.803)、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P=0.0225,B=0.514,95%CI:0.303~0.920)、其他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P<0.001,B=0.408,95%CI:0.259~0.605)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 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年龄≥66、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而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在未合并冠心病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更常见.
作者:黄海涛;郭飞;李胜友;钱福东;章美华;甄彤;孙召金;李峰云;余世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单科性医学院校步入多学科发展的进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该文提出了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的3项建议:树立改革思想,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处理三个关系,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蔚;孙业桓;李俊;丁瑞;郝加虎;吕雄文;程益群;熊自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