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许杜娟
目的 考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数据库中,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4例CAP住院患者中,212例(182例普通CAP、22例重症肺炎和14例死亡病例)纳入本研究.212例患者入院时平均血降钙素原为(0.22±0.34) μg·L-1,血中性粒细胞数平均为(8.92±2.47)×109 ·L-1,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为(8.7±2.6) d,平均住院日为(9.2±2.4) d,PSI评分为67.8±33.5,CURB-65评分为2.12±0.45.血降钙素原水平与PSI评分、CURB-65评分、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22,0.404和0.443.重症肺炎患者和死亡者初诊时血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5.87±2.83) μg·L-1和(2.42±1.28) μg·L-1.入院时血降钙素原水平>0.5 μg·L-1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4和0.844.结论 初诊时血降钙素原水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住院时间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祖凤;汪铮;李秀;王同;丁震;张春美;陈若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单科性医学院校步入多学科发展的进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该文提出了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的3项建议:树立改革思想,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处理三个关系,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蔚;孙业桓;李俊;丁瑞;郝加虎;吕雄文;程益群;熊自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异同和术后疗效.方法 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18例,由同一手术者完成的传统开胸二尖瓣置换术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ICU监护,护理特点及恢复情况.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置管时间明显小于开胸组(P<0.05),疼痛程度轻,ICU监护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P<0.05).结论 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优于开胸二尖瓣置换.
作者:马寒香;龚倩;陈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56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 采用德国WOLF8.0/9.8硬性输尿管镜,瑞士EMS VARIO气压弹道碎石设备进行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共56例64侧碎石.结果 59侧治疗成功,成功率为(59/64)92.2%,并发症发生率为(5/64)7.8%,上中下段结石治疗的成功率为(17/20)85%,(12/13)92.3%,(22/23)95.7%.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操作中应尽量采用碎石技术而避免频繁套石和钳取;尽量采用输尿管导管作指引而避免应用金属安全导丝;术后留置粗的输尿管导管3~5 d.
作者:刘怀军;王平;王东升;朱振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氟罗沙星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无菌检查法的要求进行方法验证试验.采用薄膜过滤法,将样品稀释后过滤冲洗或将样品直接冲洗后,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中和剂,分别进行试验.结果 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试验,敏感菌均可正常生长.结论 采用增加中和剂或过滤前稀释处理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可行.
作者:许威;李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方法 收集92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导致出血的诱因,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经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及时治疗,预见性观察及针对性护理,81例止血成功,达到佳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占88.04%,6例自动出院,占6.52%,5例死亡,占5.43%.结论 识别诱因,加强临床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德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 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间进行根治性手术的T2~T3期食管癌患者140例,分成辅助化疗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于术后3~4周开始辅助化疗,每3周1次,共4次,所有患者全部随访,选择5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辅助化疗可延长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远期生存.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年龄、性别、部位等不影响患者的预后,但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的主要因素.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远期生存,应常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作者:胡卫建;陈胜;汪方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训练(预防接种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术患者焦虑水平的作用.方法 将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存在中度焦虑情绪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预防接种训练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焦虑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术前心理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余新颜;余梅;苏小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12 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前B超和血β-HCG联合检查能显著减少CSP 患者的误诊率(P<0.05).12例CSP中2例行病灶楔形切除+瘢痕修补术;6例行瘢痕处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治疗;4例行药物治疗+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结论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应该早期诊断和早期采取个性化联合治疗方案,B超和血β-HCG联合检查可以作为诊断此病的主要方法.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开发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复方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盐酸吡格列酮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使用HPLC法,以甲醇∶0.025 mol·L-1乙酸铵水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9 nm.结果盐酸吡格列酮在0.5~20.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样品溶液在8 h内稳定;精密度RSD为0.92%;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徐芳媛;李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同时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NF-κB作为调节细胞基因转录的关键因子,能对炎症因子的表达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在椎间盘退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椎间盘退变中NF-κB与IL-1、IL-6、TNF-α表达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作者:汤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酮康唑软膏中酮康唑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HPLC含量测定法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复方酮康唑软膏中酮康唑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3%;扩展不确定度为0.6%;测定结果为(96.5 ±0.6)%.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HPLC 法测定复方酮康唑软膏中酮康唑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作者:叶杰胜;孙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就近年来白蛋白药物偶联物、白蛋白载体及白蛋白复合载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开智;汤继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因并发症死亡1例,围手术死亡率为1%,1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包裹性积液5例(5%)、切口感染5例(5%)、胆漏2例(2%)、术后腹腔出血2例(2%)、肺部感染1例(1%)、肝功能衰竭1例(1%)、胆道损伤1例(1%)、心律失常1例(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0)、术中出血量(P=0.019)和围手术期输血(P=0.011)等3项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8,OR=1.047,95%CI:1.000~1.096)和围手术期输血(P=0.027,OR=4.578,95%CI:1.184~17.698)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输血及年龄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切除术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术中失血,避免围手术输血,对于高龄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叶伯根;高登辉;耿小平;熊奇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孕周及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101例双胎分娩的产妇分别按孕周及胎位各分为两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34孕周组(P<0.05),双胎均为头位采用剖宫产或阴道产对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影响(P>0.05),而非头-头位的阴道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第二出生新生儿中阴道产组的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何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合肥地区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利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调查,为进一步规范EMSS资源管理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28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发病及EMSS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EMSS资源利用率60~80岁老年患者为56.79%,80岁及以上患者为68.29%;城区居民为60.22%,农村居民为49.00%.就诊时症状非特异和伴有急慢性合并症60~79岁患者分别为121和130例,80岁以上患者65和68例,城区居民111和118例,农村居民为75和80例.结论 EMSS资源利用率显示,城区居民高于农村、80岁及以上患者利用率高,且30 d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亦显著增多.入院病人以农村居民、80岁以上、非特异症状、合并急、慢性合并症患者较为多见.
作者:胡承志;张泓;程立顺;孟令毅;杨静;徐俊;宋志友;李从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7月~2009年7月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每天一次,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结果 58例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R 1例(1.72%),PR 19例(32.76%),SD 24例(41.38%),PD 14例(24.14%),RR为34.48%,DCR为75.86%;腺癌的有效率高于鳞癌(P=0.041);女性的有效率高于男性(P=0.032);不吸烟者有效率高于吸烟者(P=0.036);接受过化疗和Ⅳ期患者有效率稍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生存时间10.6个月,1年生存率为43.6%,主要的不良反应中皮疹发生多为39例(67.24%),腹泻14例(24.14%),肝功能轻度损害2例(3.45%).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易耐受.
作者:靳凤娟;颜敏;宋文华;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PRO-SEAL LMA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3例在全麻下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患者,ASA Ⅱ~Ⅲ级,年龄23~67岁,随机被分为PRO-SEAL LMA喉罩组(LMA组)(n=22)和气管插管组(TT组)(n=21).分别记录麻醉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拔管前即刻(T3)、拔管后即刻(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系统变化、麻醉深度指数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气管插管组T2、T3、T4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1);PRO-SEAL LMA型喉罩组患者T3时潮气量、气道压、肺顺应性分别与气管插管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RO-SEAL LMA喉罩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数在T3、T4时与气管插管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拔管期气管插管组发生体动、呛咳、术后咽喉痛、声音沙哑较PRO-SEAL LMA喉罩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生套囊血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条件下PRO-SEAL LMA喉罩通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可明显减少咽喉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伟平;梁伟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股骨解剖型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2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解剖型髁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获得平均16个月的随访.结果 本组术后均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无切口感染和畸形愈合,关节功能优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2%.结论 股骨远端钢板符合股骨远端外形,固定牢靠,能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作者:朱正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国内外对抗凝血药物研究进展迅速,针对不同靶点、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实验或业已上市.新型抗凝血药物凭着它本身的优势将逐渐代替传统抗凝药物.
作者:王秀;夏泉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