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剖型髁支撑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朱正兵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解剖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解剖型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2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解剖型髁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获得平均16个月的随访.结果 本组术后均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无切口感染和畸形愈合,关节功能优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2%.结论 股骨远端钢板符合股骨远端外形,固定牢靠,能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脑通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心脑通口服液处方制备的合理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干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石菖蒲、川芎两味加入10倍量水浸泡1 h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相当于药材2倍量的馏出液,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黄芪等其余五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1 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结论 该制备工艺操作可行、质量可控,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孙舒;吴新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形态学改变与消化道症状发生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十二指肠降部憩室与消化道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46例十二指肠降部憩室按照大小、形态分组,分别分析各组憩室和消化道临床症状发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组间采取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憩室直径>30 mm组及窄颈组其消化道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的大小、形态与消化道症状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含笑;胡茂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抗凝血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国内外对抗凝血药物研究进展迅速,针对不同靶点、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实验或业已上市.新型抗凝血药物凭着它本身的优势将逐渐代替传统抗凝药物.

    作者:王秀;夏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安徽省肺科医院住院患者2006~2010年疾病谱变化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布和顺位,为医院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疾病谱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排在前10位的疾病是肺结核,肺癌,慢阻肺,胸腔积液,肺炎,淋巴结核,肺部阴影,气胸,支气管扩张和食管、贲门、胃癌.结论 医院应完善相关科室设置,加强科室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作者:徐先全;郑涛;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验证溶血对NSE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对血清NSE检测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雅培AXSYM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正常混合血清标本及不同溶血程度的混合血清标本NSE含量.结果 当血清中Hb含量达0.338 g·L-1时,血清NSE检测出现假阳性,在正常人血清中,溶血每增加1 g·L-1的血红蛋白,就会使NSE含量平均增加30.99 μg·L-1,NSE高值血清中,溶血每增加1 g·L-1的血红蛋白,就会使NSE含量平均增加27.10 μg·L-1.结论 溶血对血清NSE检测存在严重影响,NSE含量随溶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NSE高值血清,溶血对正常血清影响更大;临床检测NSE要杜绝溶血标本.

    作者:张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方法 收集92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导致出血的诱因,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经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及时治疗,预见性观察及针对性护理,81例止血成功,达到佳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占88.04%,6例自动出院,占6.52%,5例死亡,占5.43%.结论 识别诱因,加强临床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德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色谱技术在检测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应用研究进展

    综述了色谱技术在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以便为相关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这种非法添加行为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

    作者:何琳;王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APACHEⅡ评分对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8例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APACHEⅡ和死亡风险,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死亡组和好转组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时间(d)、住ICU时间(d)分别为23.91±7.34、18.43±5.51;18.04±19.69、4.58±4.41;25.37±22.98、10.98±19.14,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9(P=0.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步增加,当APACHEⅡ评分超过20分时死亡率增加明显.APACHEⅡ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偏差.结论 APACHEⅡ评分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预测患者死亡率方面价值有限.

    作者:方向群;黄嵘;汪健蕾;汪正光;郑绍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远期生存的影响

    目的 研究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 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间进行根治性手术的T2~T3期食管癌患者140例,分成辅助化疗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于术后3~4周开始辅助化疗,每3周1次,共4次,所有患者全部随访,选择5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辅助化疗可延长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远期生存.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年龄、性别、部位等不影响患者的预后,但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的主要因素.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远期生存,应常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作者:胡卫建;陈胜;汪方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复方酮康唑软膏中酮康唑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酮康唑软膏中酮康唑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HPLC含量测定法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复方酮康唑软膏中酮康唑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3%;扩展不确定度为0.6%;测定结果为(96.5 ±0.6)%.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HPLC 法测定复方酮康唑软膏中酮康唑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作者:叶杰胜;孙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清创植骨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目的 总结清创植骨及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7月,对16例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清创植骨,选择腓肠肌皮瓣10例、足背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交腿皮瓣2例一期修复创面,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骨髓炎治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9个月.骨愈合时间6~13个月,平均7.5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5例,良1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良13例,中2例,差1例.13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1例窦道形成.结论 创伤性骨髓炎通过彻底清创、松质骨粒植骨、选择合适的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等可以一期治愈.且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简单易行等特点.

    作者:王秉璞;王明新;李强;马方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520例传导阻滞病例分析

    目的 研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520例CLBBB入住六安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患者资料,对比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找出CLBBB患者中与冠心病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52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分别占50.3%、42.3%和27.7%,合并各类型心律失常者29.9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6 岁(P< 0.01,B=2.753,95%CI:1.736~4.003)、高血压(P=0.022,B=1.522,95%CI:1.062-1.640)、2型糖尿病(P<0.001,B=2.469,95%CI:1.325~3.756)、高脂血症(P=0.8013,B=1.057,95%CI:0.602~1.630)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扩张型心肌病(P<0.001,B=0.062,95%CI:0.05~0.137)、心脏瓣膜病(P=0.027,B=0.0296,95%CI:0.065~0.803)、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P=0.0225,B=0.514,95%CI:0.303~0.920)、其他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P<0.001,B=0.408,95%CI:0.259~0.605)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 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年龄≥66、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而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在未合并冠心病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更常见.

    作者:黄海涛;郭飞;李胜友;钱福东;章美华;甄彤;孙召金;李峰云;余世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6层螺旋CT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检查,将图像传输至东芝Vivrea2后处理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31例患者均取得输尿管全程曲面重建图像,单侧输尿管结石29例,双侧结石2例,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 输尿管曲面重建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尿路成像,能准确、清晰显示诊断输尿管结石,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子林;汪大武;殷文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肺结核板式组合药化疗的依从性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病人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6月31日在我市疾控中心结防门诊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的188例肺结核病人,采取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病人规律服药率为61.7%,病人化疗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依次为医生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病人年龄、实施DOTS督导管理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各级医院医生加强与结核病人沟通及防痨宣教,提高结核病的知晓率,重视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提高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作者:米志奎;陈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野菊花总黄酮对酒精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野菊花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Chrysanthemum indicum,TFC)对酒精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用TFC(125、250、500 mg·kg-1)连续给小鼠灌胃7 d,末次给药后1 h,一次性灌胃酒精(50%,6 g·kg-1)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TFC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甘油三酯(TG)含量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肝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TFC能显著降低酒精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TG值,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增强SOD、GSH、GSH-PX活性,使TNF-α和IL-1β表达降低,并减轻酒精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TFC对酒精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玲;李俊;黄艳;姜辉;王建青;靳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双管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PRO-SEAL LMA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3例在全麻下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患者,ASA Ⅱ~Ⅲ级,年龄23~67岁,随机被分为PRO-SEAL LMA喉罩组(LMA组)(n=22)和气管插管组(TT组)(n=21).分别记录麻醉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拔管前即刻(T3)、拔管后即刻(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系统变化、麻醉深度指数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气管插管组T2、T3、T4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1);PRO-SEAL LMA型喉罩组患者T3时潮气量、气道压、肺顺应性分别与气管插管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RO-SEAL LMA喉罩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数在T3、T4时与气管插管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拔管期气管插管组发生体动、呛咳、术后咽喉痛、声音沙哑较PRO-SEAL LMA喉罩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生套囊血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条件下PRO-SEAL LMA喉罩通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可明显减少咽喉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伟平;梁伟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产地猫爪草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目的 了解不同产地猫爪草中总游离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返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产地猫爪草及猫爪草胶囊中总游离酸的含量.结果 安徽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4.56%,浙江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5.55%,河南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6.18%,猫爪草胶囊含游离酸4.07%.结论 不同产地猫爪草中所含游离酸稍有不同,分析认为可能与采摘季节和生长环境有关.

    作者:杨旭;许杜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联合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疣状胃炎(VG)的疗效.方法 经胃镜诊断疣状胃炎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52例)、B(34例)两组.A组在胃镜下对所有疣状病变进行高频电凝疗法,术后予HP药物根除治疗.B组只予HP药物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时HP根除率和疣状病变治疗效果,24周时疣状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疗程结束后4周HP根治率无明显差异,4周和24周疣状病变治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抗HP疗法较单药物抗HP疗法治疗疣状胃炎效果更佳.

    作者:程桐花;朱贞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采用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途径,对现行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进行改革.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曹雨诞;张丽;文红梅;单鸣秋;包贝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合肥地区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对EMSS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目的 通过对合肥地区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利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调查,为进一步规范EMSS资源管理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28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发病及EMSS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EMSS资源利用率60~80岁老年患者为56.79%,80岁及以上患者为68.29%;城区居民为60.22%,农村居民为49.00%.就诊时症状非特异和伴有急慢性合并症60~79岁患者分别为121和130例,80岁以上患者65和68例,城区居民111和118例,农村居民为75和80例.结论 EMSS资源利用率显示,城区居民高于农村、80岁及以上患者利用率高,且30 d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亦显著增多.入院病人以农村居民、80岁以上、非特异症状、合并急、慢性合并症患者较为多见.

    作者:胡承志;张泓;程立顺;孟令毅;杨静;徐俊;宋志友;李从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