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分析

黄志芸

关键词:糖尿病足,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对6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病人的年龄、病程、血糖水平及合并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有着密切关系.结论:糖尿病足可防难治.加强糖尿病教育、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早发现和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可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致死率.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2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与预后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2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24例患者中,GOS评分良好的有8例,重残有6例,植物生存有4例,死亡有6例(死亡率25%).结论: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中、手术后应注意急性脑膨出及迟发血肿的形成,以求做到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

    作者:郑勤;樊以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输液厅安全隐患的分析与规范化流程的管理

    目的:分析目前急诊输液厅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降低输液安全隐患.方法:规范操做流程、认真执行医嘱,确保转抄正确;实行首接负责制;发单对单核对制度,反问姓名制;输液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结果:使安全隐患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结论:开展急诊输液厅规范化流程管理能降低输液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吉凤霞;冯延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肝性脑病昏迷期留置胃管护理及体会

    肝性脑病昏迷期是临床重症之一,临床上常需要用鼻饲行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留置胃管护理不当,也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使疾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肝性脑病昏迷期留置胃管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

    作者:彭衍芳;彭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执行、检查和修正,保证临床路径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临床药师促进了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干预,以其能提高治疗效果、减低患者医疗负,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作者:覃英镨;钟建雄;温冬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不同注药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脊膜麻醉不同注药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6例剖宫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点注药法,观察组采用二点注药法,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二点注药法能提高剖宫手术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超;冯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使用鼻肠管和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发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鼻肠管与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并发症的优缺点.方法:将89例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4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食物返流、误吸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所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食物返流、误吸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杨卫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救治50例胸外伤的体会

    目的:总结严重胸部外伤的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50例严重胸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44例,死亡6例.结论:恢复胸壁的稳定性,治疗肺挫伤,坠积性肺炎及积极治疗多发伤是救治的关键.

    作者:刘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慢性扁桃体炎是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的慢性炎症病变.近年来少儿发病有增多趋势,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甚至生长发育,需进行手术治疗,而术后疼痛是手术患儿存在的常见问题.鹤煤集团总医院五官科于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对30例6~12岁患儿进行了局麻下扁桃体摘除手术.针对影响疼痛的原因采取了合理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秀茹;黄夏莲;余向萍;刘翠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度烧伤患者,BNP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BNP含量变化,探讨BNP与补液量的关系,指导临床补液.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伤后4小时内入院,年龄20-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50%的患者21例,检测患者入院后BNP的水平,测定并计算21例烧伤患者伤后6、24、48、96、144小时及液体入量的整体水平,对其中的BNP值与液体入量的相关性作分析.结果:21例烧伤患者伤后48小时内BNP持续增高,与液体入量呈正相关,伤后48小时下降.结论:血浆BNP是反映重度烧伤后早期心肌缺血缺氧变化的敏感指标,且与早期液体复苏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休克期液体复苏.

    作者:刘友红;蒋章佳;张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尊重患儿家属意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进行简单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基础治疗以及护理后.治疗组患儿总治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总治愈率率为86.3%,两组总治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原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体会

    由于我院地处海拔2560m,空气氧含量不足内地的70%,所以当高原居民发生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时,医护人员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协助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陈晓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报告,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34人感染,感染率18.88%.病原菌以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对策,结合感染部位、感染途径选用抗生素,可以大限度的避免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王邵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童哮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初探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的发作期的血液高凝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病理依据.方法: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列入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身体健康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行血小板(Platelet Laetogen,PLT)、D二聚体(D-Dimer)和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检测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检测PLT(576.3±56.4)和D-Dimer(0.8±0.4)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278.7±48.2,0.4±0.2),APTT(20.6±1.0)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31.1±5.4),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PLT、D-Dimer上升,APTT下降)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标准.

    作者: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佐治儿童鹅口疮6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佐治小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将65例儿童鹅口疮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后,用制霉菌素粉末涂口腔3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一周,两组治疗三天后评价疗效并随访三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复发率32%,两组有效率比均有显著差异(X2=9.12,P<0.05),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23.45,P<0.01).结论:康复新液口服治疗儿童鹅口疮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儿童易于接受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疗法.

    作者:赵郁;张蕴铭;李宝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应用腹腔镜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应用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的患者给予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分析其疗效.结果:34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均成功,无术中中转开履,无并发症出现.平均手术时间为124.5±1.4分钟,平均出血量41.3±2.4ml,平均住院时间4.0±0.6天,平均末后29.5±0.5小时可以进流食,平均术后27.4±0.7天临床病征完全消失,术后无1例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实施食管裂孔疝侈补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出血量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仕建;戴学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6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

    对我院2005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66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王跃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28例和32例.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预防,治疗组进行卡介菌多耱核酸肌内注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预防.

    作者:孙群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特性相关问题的研究

    微循环是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国内医学资料记载,微循环的血液状况与大血管的血流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生理实验动物方面对于微循环血流特性研究的内容较少.笔者结合了现有的实验条件,利用在显微镜下直接和滴加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对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情况及时观察.得到的结果是观察到明显的在某段血管中血液往复流动,即血流摆动和在毛细血管中血流时断时续的间隙性血流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马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讨论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观察院外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66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后6个月复诊时调查了解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院外干预措施,干预6个月后调查服药依从性,并比较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差异.结果:干预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行平均分为2.20±0.32分,服药依从性主要受高血压分期、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病程的影响,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平均分为3.54±0.24分,干预前后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病程、高血压分期、医疗费用,积极给予出院干预,可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

    作者:丁家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自拟扶正平喘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肺功能改善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清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