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畅;刘屏
人口的老龄化已使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老年痴呆症药物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学使用以补肾益髓为主、兼补心脾的方法治疗老年痴呆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肉苁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现广泛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阳痿、习惯性便秘等病症[1,2].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痴呆、抗氧化、抗缺氧、抗辐射、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主要成分为苯乙醇苷类[3~6].苁蓉总苷是从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renk)R.Wight的干燥肉质茎中提取精制而成的,含苯乙醇苷类90.7%,其中含主要成分松果菊苷(echinaco-side)44.3%.本实验研究苁蓉总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以及正常大鼠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为其开发成为促智和防治老年性痴呆症的新药提供依据.
作者:皋聪;王传社;巫冠中;胡梅;屠鹏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阐明青心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LPS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株为炎症模型,采用RT-PCR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血红蛋白结合法测定一氧化碳(CO)的相对水平,流式细胞仪结合细胞形态学检测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1×10-5 mol/L青心酮作用24h,在增加细胞HO-1 mRNA及CO水平的同时,可使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加入牛血红蛋白清除CO后,青心酮对LPS所致细胞凋亡的抑制率由(63.2士3.8)%降低为(45.1±5.3)%,差异显著(P<0.01).结论青心酮可抑制LPS所致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凋亡,此作用部分由HO-1/CO系统所介导.
作者:李钢;吴萍;张代娟;叶笃筠;李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石斛为名贵中药,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能.石斛资源极其紧缺.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资源比较丰富,常作为石斛的代用品.因此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中分离得到联苄、菲及芴酮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的酚类化合物[1~3].本实验以该类化合物中量较高的鼓槌菲(chrysotoxene)、毛兰菲(confusarin)、毛兰素(erianin)、鼓槌石斛素(chrysotoxine)、鼓槌联苄(chrysotobibenzyl)及1,2,5-三羟基-7-甲氧基-芴酮(dendroflorin)为对照品,对不同采收期的鼓槌石斛进行定量分析,为其质量评价及探索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虹;毕志明;项素云;王峥涛;徐珞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为一种西方传统药物,是从艾叶菊属的短舌匹菊(小白菊)Pyrethrum Parthenium(L.)Smith中提取的化学成分(C15H20O3),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风湿病和偏头痛[1].小白菊内酯以时间依赖关系抑制c-fos和c-myc蛋白表达,但不影响p15、p16、p18、p19蛋白表达,以剂量依赖关系使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周期中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同时抑制VSMC的[3H]TdR掺人[2];前期研究表明小白菊内酯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3].本研究以BEL-7402细胞为靶细胞,研究小白菊内酯对其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
作者:张雯;宋晓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别名猪肝菜、羊肝菜、六角英、青蛇菜等,为爵床科狗肝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方各省区皆有分布.狗肝菜的嫩茎和嫩叶可以食用,既可做炒菜,也可做汤,味道鲜美.狗肝菜味淡、甘、微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利尿生津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血、感冒发热、暑热烦渴、目赤肿痛、急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诊发热、眼结膜炎、便血赤痢等[1].狗肝菜中主要含氨基酸、有机酸和多糖类成分[1,2].近年来康笑枫等[3]对狗肝菜中所含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但有关狗肝菜中脂肪酸的化学成分分析尚未见详细报道.本实验首次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狗肝菜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作者:高毓涛;杨秀伟;艾铁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沙苑子黄酮(FAC)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0.1%CCl4(10 mL/kg)、D-氨基半乳糖(D-Gal,700 mg/kg)分别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ig不同剂量的FAC,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用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测定细胞培养液ALT、AST活性,MTT法测定肝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FAC能显著降低小鼠CCl4和D-Gal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模型ALT和AST活性(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FAC明显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P<0.01).FAC显著提高肝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增殖.结论 FAC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作者:刘春宇;顾振纶;韩蓉;朱路佳;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实,称为山萸肉,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具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现代研究证明山萸肉具有较好的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杨晋;陈随清;冀春茹;刘延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远志属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和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并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丙酮溶出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D-(3-O-芥子酰基)-呋喃果糖基-α-D-(6-O-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β-D-(3-O-sinapoyl)-fructofuranosyl-α-D-(6-O-sinapoyl)-glcuopyranoside,Ⅰ],荷花山桂花糖A(arillatose A,Ⅱ),西伯利亚远志糖A5(sibiricoseA5,Ⅲ),西伯利亚远志糖A6(sibiricose A6,Ⅳ),2-β-D-吡喃葡萄糖基-1,3,7-三羟基(口山)酮(neolancerin,Ⅴ),远志(口山)酮Ⅲ(polygalaxanthoneⅢ,Ⅵ),西伯利亚远志(口山)酮A(sibiricaxanthone A,Ⅶ)和远志醇(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得.
作者:张东明;单卫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为大戟科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1].
作者:朱华旭;闵知大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重视,同时,中药中重金属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重金属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及正常的生理作用具有明显的伤害作用,人体内重金属过量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因为重金属残留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中药的出口.由于重金属残留等原因,目前我国中药总出口额仅占世界植物药销售量的1%左右.所以对中药进行重金属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于介绍中药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现分述如下.
作者:孙楠;薛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红景天系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da L.)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喜马拉雅山区、亚洲西北部和北美洲,海拔在1 600~4 000 m[1].全世界有红景天植物96种,我国有73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中、华北及东北,尤以云南、四川及西藏高寒地区种类多,其中西藏产32种,2个变种,四川省有22种[2].
作者:张辉;王桂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胡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为玄参科植物印度胡黄连Picrorhiza kurooa non Royle ex Benth.的干燥根茎,一向依赖进口.20世纪60年代,在西藏和云南西北部发现同属植物西藏胡黄连P.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并栽培作为印度胡黄连的代用品[1].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胡黄连,为国产西藏胡黄连.其性寒,味苦.具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现代研究证明胡黄连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降酶的作用.
作者:邬国庆;张小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鱼腥草白绢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结果种茎处理以多菌灵的效果好,发病率低,产量高;PDA平板测定表明木霉对鱼腥草白绢病拮抗作用极强,优于常用农药处理;在3个木霉菌剂质量浓度中,20 g/m2的防治效果好,其防治效果达到了60.28%.结论采用多菌灵处理鱼腥草种茎和20 g/m2木霉制剂处理土壤能较好地防治鱼腥草白绢病.
作者:唐莉;吴锡明;马曲;马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英国的卫生保健系统属于未完全实行传统医学(补充替代医学)的卫生保健系统,但英国政府对中医药一直采取比较开明的态度,因此在整个西欧,英国的中医药发展比较快.在此分析了英国中医药专利,以便了解中医药在英国的应用及开发情况,为业界提供参考.
作者:陈朝晖;郑洪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两头尖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in Regel的根茎,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及静脉炎等症[1].20世纪80年代对其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主要为皂苷类,药理活性研究发现两头尖总皂苷有抗肿瘤、镇痛、镇静及抗惊厥作用[2].本实验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根茎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Ⅰ~Ⅳ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任风芝;张雪霞;牛桂云;张丽;单保恩;刘刚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油茶皂苷(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取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LDH活性,分别测定HU-VEC存活率,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线粒体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法检测中性粒细胞黏附.结果缺氧-复氧可导致HUVEC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增加,表现为LDH活性、MDA水平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率显著升高,而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SQS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上述改变.结论 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白细胞黏附有关.
作者:黄起壬;何明;戴育成;罗永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草胡椒属是胡椒科第2大属,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多种植物在国内外的各种药志中有抗肿瘤、抗炎和镇痛等药用记载.近年来关于这类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在系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草胡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作者:徐苏;王明伟;李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国传统医药由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草医草药3部分组成,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大多为传统中药,而有许多丰富的民族、民间用药尚未得到更深入地研究利用,其中具有潜在价值的创新药物资源,值得药学工作者发掘和研究.回心草是我国民族(主要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共用的传统草药,傈僳族、彝族、景颇族、纳西族等均有用药历史[1~2].回心草又称太阳草、石菊、铁脚一把伞,为真藓科植物红大叶藓Rhodobryum roseum(Hedw.)Limp.以及暖地大叶藓R.giganteum(Schwaegr.)Par.的干燥或新鲜全草,<中药大辞典>记载其基原为真藓科植物红大叶藓的全草[3].<云南中草药选>、<云南思茅草药选>、<森林药物资源学>、<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德宏民族药志>中均对其进行了收录.回心草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并有确切疗效.本文详细综述对民族草药回心草的化学研究和药理研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戴畅;刘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探讨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蜕皮甾酮为指标成分,采用RP-HPLC为检测方法,单因素考察法对影响加速溶剂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出了牛膝中蜕皮甾酮加速溶剂提取的佳条件:以无水甲醇为溶剂,药材的粒径为0.3~0.45mm,提取温度为100℃,提取压力10.34 MPa,提取时间6 min,提取1次.结论加速溶剂提取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
作者:汪家权;赵民军;林岚;柴婴蕾;曾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苦参总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中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调血脂、抗肝炎、抗肿瘤、防止白细胞减少、抗辐射、抗过敏、镇痛平喘、祛痰等作用[1].目前上市的制剂有心律宁片(苦参总碱片),临床用作抗心律失常药.苦参总碱的测定方法多为酸碱回滴法.有报道薄层色谱法用于分析苦参总碱注射液中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2].也有报道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类生物碱,但没有使苦参总碱中3个主要成分同时实现良好分离[3,4].本实验建立了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控制苦参总碱中3种生物碱,为以后药品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作者:向柏;孙英华;张媛;耿革霞;王卓;何仲贵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