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3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体会

李道旺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 适应证,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应用、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374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采用LC术. 结果 374例中,中转开腹3例,胆漏1例,患者均治愈.LC平均手术时间26.2 min,平均住院天数3.7 d.结论 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优点,同时要注意掌握适应症,并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与预后:附1例巨大叶状肿瘤报道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原则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年前收治的1例巨大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此例病例术前未确诊,行单纯乳房切除术.结果 此病例随访2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乳腺肿块是该病的首发常见症状,明确诊断主要依靠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局部扩大切除,单纯乳房切除术或即刻乳房再造术,应根据病理性质长期随访.

    作者:汪雁;朱唯力;潘勇;林渊;孙健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消化道肿瘤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应用

    进展期胃癌、大肠癌远期生存率不理想[1],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局部复发.局部复发多因手术未能完全清除肉眼无法见到的微小转移灶和残留灶所致.目前针对术后微小转移灶和残留病灶,腹腔化疗是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尽管腹腔化疗大大的提高了给药区域的药物浓度,但是由于有效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大,也使得腹腔化疗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因此寻求一种更加理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既能长时间、高浓度的持久保持植药区域的药物浓度,又能减少全身的药物不良反应,是目前清除这些残留癌细胞的理想方法.本人就近两年来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结合进展期胃癌、大肠癌临床转移特点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章安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刺激疗法,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一个月后各评测一次Fugle-meyer运动功能(FMA).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有提高(P<0.05)但康复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FMA评分变化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病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临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使用痰热清加头孢他啶治疗方案.对照组20例单用头孢他啶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建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山核桃外蒲壳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山核桃外蒲壳中总皂苷的含量,为山核桃外蒲壳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在12.36~61.82 μg·L-1内吸收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3),回归方程:Y=0.0272X-0.1128,平均回收率为104.90%,RSD=2.14%.结论 该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山核桃外蒲壳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沈炳香;吴德玲;陈仕云;金传山;彭代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本院2007年门诊1~12月处方16875 张,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 和药物利用指数( DUI) 为指标,对处方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 均不大于1.0.结论 本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夏清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endo-button系统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利用 endo-button 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辅以endo-button系统治疗45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0.5~4.5年(平均2.4年),按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与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术前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平均为52.7分(lysholm)、2.6分(Tegner),术后为78.6分(lysholm)、5.7分(Tegner);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平均57.6分(lysholm),3.1分(Tegner),术后79.4分(lysholm),5.4分(Tegner).结论 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与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强度好,植入后以endo-button系统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瑞;徐洪港;刘敬军;徐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针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25例大咯血患者(支气管扩张18例、肺结核3例、肺癌1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2例、原因不明咯血1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其中支气管动脉栓塞22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加明胶海绵条栓塞15例,使用明胶海绵条与聚乙烯醇颗粒联合栓塞2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与钢圈联合栓塞5例.结果 栓塞后即刻止血19例,咯血量明显减少3例.1例复发患者再次行栓塞治疗后未再出现咯血.有效率为88% (22/25).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作者:汪名权;熊壮;余永强;张国兵;朱赤;张德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及耐药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马鞍山市近期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入住我院儿科的6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 结果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16株,阳性率34.3%,其中革兰阴性菌155株(71.8%),革兰阳性菌61株(28.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89%、56%,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53%、100%,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我院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应定期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谱变化,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成菊;曹美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我国医药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策略

    在阐述绿色供应链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我国医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模式,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医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因素.指出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我国医药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价值表现,进而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提升我国医药企业竞争优势的可选途径.

    作者:刘利利;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3种滴耳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本院3种滴耳液(硼酸滴耳液,水杨酸滴耳液,碳酸氢钠滴耳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 平皿法测定碳酸氢钠滴耳液5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平皿法测定硼酸滴耳液的枯草牙孢杆菌和水杨酸滴耳液的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低于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其抑菌活性,其它4菌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 碳酸氢钠滴耳液可采用平皿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硼酸滴耳液和水杨酸滴耳液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傅昌芳;唐丽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磺乙胺片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酚磺乙胺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 05 mol·L-1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10: 9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酚磺乙胺浓度在9.980~99.8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8.3% (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酚磺乙胺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任心慈;费玉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正交设计优选芪归通络口服液提取工艺

    目的 筛选并优化芪归通络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 以80%醇浸出物得率和芍药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的提取条件为:药材饮片以9倍水提取3次,每次40 min.结论 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张建军;李智勇;庄玉坚;马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情况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以及贫血对CH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贫血诊断标准,统计分析158例不同程度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以及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结果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贫血的发生率随之增高(P<0.05),贫血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贫血的发生率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对患者的死亡率也有重要影响.

    作者:潘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胆囊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胆囊癌是胆系肿瘤中恶性程度高的一种,早期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均较低,预后差.因此胆囊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希望能够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转归,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治水平.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国内外学者对多种与胆囊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作了研究,人们从胆囊癌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胆囊癌的分子转移机制以及胆囊癌的激素依赖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这些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戴成林;刘会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我院6例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保守治疗,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n分析法.结果 6例患者在术后2~8 d出现面瘫,面瘫程度为Ⅲ~Ⅳ级,采用保守治疗后,均完全恢复.结论 中耳乳突术后发生的迟发性面瘫为不完全面瘫,非神经直接损伤,属神经失用,经保守治疗后,均可完全恢复.其病因与面神经骨管缺损或骨管损伤、鼓索神经损伤、填塞物刺激、血肿压迫、手术熟练程度等有关.

    作者:赵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临泉县542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感染科收治542例手足口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542例,其中重症21例、占3.9%,死亡3例、死亡率为0.6%;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5~7月份,占81%;1~2岁儿童占57.2%.结论 手足口病好发于1~2岁儿童、发病高峰为5~7月份,少数患儿呈重症、并出现死亡病例.

    作者:韦全剑;马前坡;武常峰;付应敏;熊自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CPT-11 180 mg·m-2,于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90 min;卡培他滨 1 25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14 d,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进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30例患者中2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40.0%,临床反应率为80.0%.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和手足综合征等,多为Ⅰ~Ⅱ度.结论 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卜丽佳;杜瀛瀛;潘跃银;熊福星;顾康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76张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

    目的 通过对退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退药现状,通过干预减少退药事件发生,推动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我院2008年4月至8 月276张门诊药房退药处方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良反应,修改医嘱,患者住院,患者拒服,医生笔误,药品贮存条件限制和禁忌证等.退药处方患者年龄小为1个月,大为83岁,男性40例,女性236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结论 医师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确保合理用药,尽量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梁烜赫;徐维恒;肖雷;谈超;戴根苗;许杜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PLC同时测定珍菊降压片中氢氯噻嗪与芦丁的含量

    目的 建立珍菊降压片中氢氯噻嗪与芦丁的HPLC测定法. 方法 C18柱(4.6 mm×150 mm,5 μm);乙腈-0.1%磷酸(15: 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氢氯噻嗪与芦丁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9%、98.49%;线性范围分别为0.1635 ~0.8176 μg、0.8304~4.1520 μg.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可用于珍菊降压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代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