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白瑞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中药现代化, 中药理论, 药理作用, 濒危中药, 道地药材, 指纹图谱, 鲜动物药
摘要: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学、农学等相关领域.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磺乙胺片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酚磺乙胺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 05 mol·L-1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10: 9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酚磺乙胺浓度在9.980~99.8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8.3% (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酚磺乙胺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任心慈;费玉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与预后:附1例巨大叶状肿瘤报道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原则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年前收治的1例巨大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此例病例术前未确诊,行单纯乳房切除术.结果 此病例随访2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乳腺肿块是该病的首发常见症状,明确诊断主要依靠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局部扩大切除,单纯乳房切除术或即刻乳房再造术,应根据病理性质长期随访.

    作者:汪雁;朱唯力;潘勇;林渊;孙健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灌同时环孢素A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观察复灌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itochondria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Langendorff逆行灌注离体心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进入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常规灌注1.5h,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 h,CsA处理1组(CsA 1组),复灌同时采用1 μmol·L-1CsA灌注心肌,CsA处理2组(CsA 2组),复灌10 min后采用1μmol·L-1CsA灌注心肌.结果 复灌60 min后,I/R组RPP、dp/dt max、dp/dt min均有明显下降(P<0.05 vs Sham),心肌发生了严重的梗死(P<0.05),电镜下线粒体微观结构损伤严重,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量cyt C释放到胞浆.CsA 1组可以明显减轻上述心肌损害(P<0.05)CsA 2组则没有心肌保护作用.结论 复灌同时环孢素A处理可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后环孢素A处理则无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商雄跃;李敬远;曾因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刺激疗法,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一个月后各评测一次Fugle-meyer运动功能(FMA).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有提高(P<0.05)但康复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FMA评分变化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Leptin与VEGF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Leptin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Leptin、VEGF的表达.结果 (1)胃癌中Leptin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胃炎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有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胃炎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都有关,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Leptin与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0.635,P<0.01).结论 Leptin和VEGF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Leptin可能因协同VEGF或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郑海燕;辛琪;王兴芬;杜华欣;潘彦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情况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以及贫血对CH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贫血诊断标准,统计分析158例不同程度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以及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结果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贫血的发生率随之增高(P<0.05),贫血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贫血的发生率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对患者的死亡率也有重要影响.

    作者:潘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桂枝茯苓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 测定成药桂枝茯苓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ODS-C18柱(4.6 mm×150 mm,5 μm),乙腈-水(30: 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25℃.结果 丹皮酚在5.02~ 50.20 m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2%.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控制质量.

    作者:寇婉青;开伟华;王蓉;方玲;刘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附42例报道)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42例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鹿角型结石13例,多发性肾盂、肾盏结石22例,巨大肾盂结石5例,孤立肾结石2例,在C臂机X线定位穿刺,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16或F18,留置peel away鞘,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后,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结果 本组42例复杂性肾结石,行一期单通道取石39例,双通道取石2例,另有1例因扩张经皮肾通道时出血较多,留置肾造瘘管一周后行二期取石;一次结石取净率86%(36/42),手术时间40~140 min,平均90 min.肾造瘘管留置5~12 d,平均7 d;术后肾脏反复出血1例,输血并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2例并发脓肾者吸除脓液、脓块后碎石,术后出现高热,经用抗菌素治愈,6例术后残石行辅助体外震波碎石.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秋健;杨登伦;林政;任春凯;乙从亮;朱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配伍开博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配伍开博通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 26例CHF患者(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岁,心动能Ⅱ~IV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4%.卡维地洛剂量从3.125 mg,2次/d起,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25~50 mg·d-1维持,开博通每天,12.5~50 mg.共观察6个月,治疗中观察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18±0.72)比(3.12±0.69)和(208±164) m比(322± 168)m,P<0.05,心超枰查左室舒张末经(LVEDD)和左室收缩末经(LVESD)明显减少,(63.48±9.7)mm比(57.90±9.01)mm和(51.10±10.90)mm比(46.98±10.48)mm,P<0.05,LVEF明显增加(28.61±8.8)%比(43.76±10.98)%,P<0.01,少数人出现咳嗽,血K+升高,乏力等.结论 卡维地洛配伍开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安全的,能明显改善活动耐量,改善心动能,增加LVEF.

    作者:李德祥;黄遵羲;何自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我院6例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保守治疗,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n分析法.结果 6例患者在术后2~8 d出现面瘫,面瘫程度为Ⅲ~Ⅳ级,采用保守治疗后,均完全恢复.结论 中耳乳突术后发生的迟发性面瘫为不完全面瘫,非神经直接损伤,属神经失用,经保守治疗后,均可完全恢复.其病因与面神经骨管缺损或骨管损伤、鼓索神经损伤、填塞物刺激、血肿压迫、手术熟练程度等有关.

    作者:赵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七氟醚对器官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诸多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七氟醚是新型卤组氟类吸入麻醉药,有研究报道七氟醚对心肌、大脑、肺、肾、肝等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本文对该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骏;王瑞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精神病人家庭用药的特殊性探讨

    精神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能否按医生的医嘱正确用病,是医疗过程的重要一环.病人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服药称之为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1].在国内,除一部分病人接受住院治疗之外,绝大多数精神病人选择在家中服药的方式[2].因此,用药依从性可以说是决定着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3,4].但是,由于许多精神病人已失去了自主行为能力,而家属常常缺乏对疾病的知识或缺乏责任心,病人不能正常用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文章展示了精神病人家庭用药的特殊性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作者:聂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本院2007年门诊1~12月处方16875 张,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 和药物利用指数( DUI) 为指标,对处方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 均不大于1.0.结论 本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夏清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5~2007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评估我院近3年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方法 收集全院2005~2007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从用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临床用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的消耗金额逐年增长,主要用于手术麻醉镇痛的芬太尼注射液DDDs居首位,芬太尼贴剂、吗啡缓释片逐渐成为癌症镇痛的主流.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赵迎宾;张小林;孟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泌感片的薄层鉴别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应用薄层色谱法对黄柏、甘草、柴胡、续断进行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黄柏、甘草、柴胡、续断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Shim-pack-C18柱(5 μm,250 mm×4.6 m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7 nm.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9.95~99.5 mg·L-1;r=1.000 0,回收率为99.42%,RSD=1.21%.结论 薄层色谱可用于黄柏、甘草、柴胡、续断的定性鉴别,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泌感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的特点,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晓明;金胜先;徐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院检验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

    为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我院2006年7月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基础,实现了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相连,利用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特点,应用条形码技术,真正实现了检验数据的实时接收,实时共享,检验报告的规范化、中文化以及检验资料的存储、统计的自动化.

    作者:王唐虎;杨雯;龚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胆乐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胆乐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大黄、柴胡、栀子、人工牛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 85);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TLC能明显地检测出大黄、柴胡、栀子、人工牛黄;栀子苷进样量在0.51~5.1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4%,RSD为2.07%.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胆乐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祥松;陈雷;蒋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ABCD2评分法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类型,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早期对TIA患者进行转归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ABCD2评分法[1]来评估TIA的卒中风险.本文就ABCD2 评分法在TIA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为强;任明山;杨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学、农学等相关领域.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白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临泉县542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感染科收治542例手足口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542例,其中重症21例、占3.9%,死亡3例、死亡率为0.6%;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5~7月份,占81%;1~2岁儿童占57.2%.结论 手足口病好发于1~2岁儿童、发病高峰为5~7月份,少数患儿呈重症、并出现死亡病例.

    作者:韦全剑;马前坡;武常峰;付应敏;熊自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