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花;王琍琍
均匀设计将试验有关因素的各水平数均匀分散在实验范围内,使每一个试验点都有更好的代表性,减少了实验次数,且实验结果 可用计算机处理,在寻找佳实验条件、佳配比等方面是选择优化条件的有力工具,因而其作为一种筛选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中;本文就上述内容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作者:孙晓英;吴莹;徐庆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茶多酚磷脂复合物(TP-ph),考察它的脂溶性和脂质过氧化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茶多酚与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在茶多酚特征吸收峰位置的吸收值差;以表观油水分配系数K值的测定考察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包埋构成及完整性.考察对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的抑制率;抗油脂脂质过氧化性能的测定考察比较茶多酚磷脂复合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 包埋构成及完整性指标显示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显著降低了茶多酚在其特征峰位置的吸收值.茶多酚磷脂复合物与茶多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在两种脂溶性有机溶剂中的K值分别为27.4和4及115.9和0.00037.抗氧化指标考察显示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和茶多酚对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的单位质量抑制率分别为50%和94.1%.单位质量抗POV性能方面,在98℃,78 h末,T80-ph、迷迭香提取物、T80 和Ve的POV值分别为106.67、165.3、200.3和202.8.结论 用磷脂包埋茶多酚从构成和完整性指标看是切实可行的,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显著增加了茶多酚的脂溶性.且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显著增加了茶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性能.
作者:戴彦韵;邵卫樑;杭晓敏;姚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不同类型额窦病变,行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术后按鼻内镜额窦手术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6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症状改善或消失,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6年不等,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复杂额窦病变,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疗效满意,是值得选择的术式.
作者:胡煜;马俊;方国军;杨明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制盐酸普萘洛尔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佳处方.结果 崩解剂以羧甲淀粉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效果优,佳处方崩解时间为39.64 s,溶出度远大于普通片.稳定性试验表明制剂质量稳定.结论 该研究选用四种不同崩解剤,以正交试验筛选,确立制定了制备该分散片处方,且溶出迅速.
作者:完茂林;孙玉亮;张群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网站的建设给我院提供了对外交流的新的平台,通过网站不仅能更好的宣传医药知识和医院发展的现状,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和展示我院形象,更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从而赢得社会的关注和好评,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1].我院于2006 年7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http://www.tlhos.com.现就医院网站建设、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及未来医院网站的发展,进行探析.
作者:王唐虎;杨雯;龚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肺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相关炎症介质PGE2(Prostaglandin E2)的水平变化,初步阐明COX-2在RSV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为研究RSV感染时的炎症产生机理,临床治疗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RSV感染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分别于不同感染时间点(4、8、16、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PGE2含量变化.结果 RSV感染8 h后即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COX-2 mRNA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PGE2的含量逐渐增加.各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并且随着RSV感染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增加.结论 RSV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早期即可诱导COX-2的表达,同时生成大量的PGE2,PGE2的合成主要受COX-2的调节,COX-2参与了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卢敏;黄升海;史晓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缓释片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单次服用0.25 g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连续服用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6 d,用HPL-UV测定血浆中的非诺贝特酸浓度,比较单次用药和多次连续用药后体内非诺贝特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DAS2.0进行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检验.结果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单次服用0.25 g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后,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5.25±1.27)h,(4.93±0.71)h;Cmax为(8.58±2.77) mg·L-1,(9.75±3.44) mg·L-1;AUC0-96为(188.34±65.66) mg·h-1·L-1,(194.02±56.58) mg·h-1·L-1.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连续服用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6 d后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tmax为(5.06±0.92) h,(5.04±0.93) h;Cav为(7.25±2.32) mg·L-1,(8.03±3.27)mg·L-1;AUCss为(174.06±55.67)mg·h-1·L-1,(192.66±78.53)mg·h-1·L-1.结论 连续用药6 d体内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似,体内无明显蓄积现象.非诺贝特缓释片和胶囊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后均显示生物等效.
作者:李晓祥;赵亚男;周理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唇裂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使用较广泛的是以解剖复位为目的 的Millard术式.本文通过对国内新推广的Carstens唇裂解剖功能修复术与Millard术式进行研究比较,以期对唇裂的临床治疗带来帮助.
作者:陈秋思;赵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药品检测车是以车为载体,在原有快速检验 (化学反应,颜色反应,薄层色谱,显微检查) 的基础上,集现代信息技术、无损伤检测技术与科学的监管理念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1~3].药品检测车的运行,使监检结合更加融洽,把药品快速检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打击假劣药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4].
作者:叶杰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用乙醚萃取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采用Cromo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5∶ 98.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 ml·min-1.结果 天麻素进样量在0.08~1.20 μg(r=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5.0%).结论 前处理方法 能有效去除干扰物质,保护色谱柱,所得样品组分分离度好,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备再造浓缩丸质量控制所需的供试品溶液.
作者:崔颖;戴萍萍;陆忠祥;路小东;吕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102例中94例(占92.15%)发现了明显的盆腔病变.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是引起不孕的首位病因,占41.17%;其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5.49%.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高的是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100%,低的是内异症38.46%;术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结果 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液符合率66.67%;腹腔镜术后妊娠率44.57%.结论 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玲;沙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该文通过对近30年关于中药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 、残留农药种类、含残留农药中药品种研究的248篇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显示对中药农残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研究的中药品种有待扩大.该文对中药农药残留的监测、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及中药农残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作者:丁平;田友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检查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振摇、读数等操作进一步明确检查操作细则.结果 振摇力度、不同读数方式造成测定结果 不一致.结论 应尽快统一操作细则,以保证检查结果 的一致性.
作者:李锐;覃志高;张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了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剂型种类,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分析方法 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襄河;周艳萍;王琨;叶继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下的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法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对 1995 年至2007年我科收治46例伴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采用Thiersch尿道成形术(局部组织皮瓣尿道成形术),15例采用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对其平均住院次数、治疗周期,成功率作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 6个月至7年,Thiersch尿道成形术(局部组织皮袢尿道成形术)阴茎外观欠佳,尿道开口于冠状沟,成功率60%;术后尿瘘8例,15例采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下的带蒂皮袢尿道成形术阴茎外观佳,尿道开口于龟头,成功率90%;术后尿瘘1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下的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新尿道血供佳,降低了尿瘘的发生率,达到正位尿道开口,外形佳,治疗成功率高,对多数尿道下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者:陈弓;陆兆祥;黄玉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疗效、费用分析.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的白细胞总数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75例,占93.1%,一般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47 例,占93.0%,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抗菌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抗菌药物治疗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不能缩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费用.
作者:李亚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处理方法 .方法 根据前列腺大小,膀胱结石大小及数目,采取电切镜钩夹法,经尿道碎石法及耻骨上小切口切开膀胱取石法,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1例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34例皆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皆无结石残留,排尿通畅.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根据前列腺大小,结石大小及数目,选择不同的术式处理,做到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华;陆兆祥;黄玉良;梁法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08年上半年度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对2008年1月~2008年6月临床用药10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9~60岁年龄段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ADR以皮肤反应多,其中各种皮疹和瘙痒症常见.结论 只有加强ADR的监测与及时报告,不断掌握药品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反应,审慎用药,才能避免或减少ADR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丁玉玲;王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住院患儿气管异物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瓜子、花生等零食为主要异物; 1~3岁的幼儿为主要发病对象.结论 小儿发生气管异物主要因为家长监管不力,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尤其对幼儿的零食管理不善.应给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指导;对学龄儿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加强广泛性社会宣传,提供小儿安全环境,以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丁素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比较各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3年8月至1994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61例中的94例接受各种保肛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排便功能、 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5年生存率,低位吻合术为83.33%(5/6),超低位吻合术为79.17%(38/48),Park′s手术为64.00%(16/25),Bacon手术为66.67%(10/15).低位吻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00%(0/6),超低位吻合术为4.17%(2/48),Park′s手术为12.00%(3/25),Bacon手术为13.33%(2/15).超低位吻合术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8.00%.结论 在各种保肛手术中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明显优于Park′s和 Bacon手术.术式应根据病变部位、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