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素洁
目的 考察采用国产的聚丙烯酸树脂Ⅱ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的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与Eudragit L30D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并对包衣质量加以比较.结果 未碱化聚丙烯酸树脂Ⅱ 60%与95%的乙醇溶液均可包出合格的奥美拉唑小丸,质量与用L30D所制小丸相近.结论 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可以用于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
作者:刘羽;刘燕;孙备;王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不同类型额窦病变,行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术后按鼻内镜额窦手术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6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症状改善或消失,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6年不等,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复杂额窦病变,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疗效满意,是值得选择的术式.
作者:胡煜;马俊;方国军;杨明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吡格列酮组(22例)和安慰剂组(23例),干预治疗12周后比较其血清脂联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测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 IR).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脂联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无明显差别,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FA水平下降(P<0.05),血清脂联素升高与FFA下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吡格列酮除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外,还可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FFA水平降低,提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FFA、升高脂联素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
作者:代芳;王长江;章秋;贾敬华;胡红琳;何勇;左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早应用于器官移植.近年来,在免疫性疾病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外,在全身性红斑狼疮、在肾小球疾病、皮肤疾病等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薛海;张士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红旱莲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为35℃.结果 金丝桃苷浓度在5.8~58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07%.结论 该方法 灵敏度高、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红旱莲药材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光姣;周亚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方法 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9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顺利康复,14例症状缓解,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溶栓、抗凝、降纤等联合治疗效果满意.针对诱因的预防是必要的.
作者:张振东;邓福生;刘和斌;邓诗金;郑艮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听觉诱发电位(AEP)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探讨体外循环(CPB)中可能影响AEP的因素.方法 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咪唑安定、乙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气管插管,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设立麻醉与体外循环前后14个观察点,采用自身对照观察AEP变化和CPB时灌注流量(AQ)、灌注压(PP)、中心静脉压(CVP)、鼻咽温(Temp1)、直肠温(Temp2)对AEP的影响.术后访视病人.结果 麻醉诱导后AEP迅速下降(P<0.01),切皮、锯胸骨、主动脉插管及转机前AEP升高(P<0.05).CPB期间,AEP降低并与心脏停搏鼻温低时达谷值(P<0.05).恢复循环后AEP值上升,停机时恢复CPB前水平(P<0.05).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AEP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体外手术各时期的麻醉镇静深度变化,有效预防术中知晓.CPB期间,低温、低灌注压对AEP抑制明显.
作者:马骏;方才;王瑞明;康芳;王瑞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处理方法 .方法 根据前列腺大小,膀胱结石大小及数目,采取电切镜钩夹法,经尿道碎石法及耻骨上小切口切开膀胱取石法,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1例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34例皆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皆无结石残留,排尿通畅.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根据前列腺大小,结石大小及数目,选择不同的术式处理,做到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华;陆兆祥;黄玉良;梁法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住院患儿气管异物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瓜子、花生等零食为主要异物; 1~3岁的幼儿为主要发病对象.结论 小儿发生气管异物主要因为家长监管不力,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尤其对幼儿的零食管理不善.应给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指导;对学龄儿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加强广泛性社会宣传,提供小儿安全环境,以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丁素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肺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相关炎症介质PGE2(Prostaglandin E2)的水平变化,初步阐明COX-2在RSV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为研究RSV感染时的炎症产生机理,临床治疗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RSV感染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分别于不同感染时间点(4、8、16、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PGE2含量变化.结果 RSV感染8 h后即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COX-2 mRNA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PGE2的含量逐渐增加.各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并且随着RSV感染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增加.结论 RSV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早期即可诱导COX-2的表达,同时生成大量的PGE2,PGE2的合成主要受COX-2的调节,COX-2参与了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卢敏;黄升海;史晓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回顾并分析本院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31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主动中转开腹病例19例,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胆囊萎缩及胆道变异,被动中转开腹病例12例,主要原因为术中大出血及胆道损伤,31例均治愈.结论 充分认识胆囊动脉变异和胆道变异,不断提高的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但在遇到意外情况或手术难度极大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作者:郝民强;李明宏;周松阳;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滴对原发性宫缩乏力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程中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12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给予笑气吸入的60例为观察组,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的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活跃期、第二产程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脉滴注用于原发性宫缩乏力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素霞;余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新进展包括可调节缝线的应用、抗瘢痕形成药物的应用、手术技巧的改进、植入物的应用等,每种方法 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将对各种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卢谦益;陶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佳条件.结果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佳工艺为:压力30 Mpa,温度45℃,流速25 kg·h-1,时间1.5 h.结论 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章俊如;高家荣;汪永忠;段贤春;夏伦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9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单用甲钴铵500 μ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每日1次,连续20 d;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腺素E1 100 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0 d.结果 治疗20 d后,治疗组患者四肢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增加,但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更显著(P<0.01),而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略小(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钢;许丽丽;王海芳;袁立平;颜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K cell leukemia,ANKL)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LGLL)中一型,为CD3-NK系LGL增生所致.1990年由Imamura, N.等首次提出,2001年WHO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列入成熟(外周)T/NK细胞肿瘤,成为一个独立的病种[1].AN KL 多见于亚洲人群,主要见于少年和青壮年,有证据表明其发病与EB 病毒相关.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时可有淋巴结肿大,但皮肤受损少见.近我们诊治1 例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并就该病的认识现况作一文献复习.
作者:梁虹;姚福生;严红;赵海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用乙醚萃取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采用Cromo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5∶ 98.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 ml·min-1.结果 天麻素进样量在0.08~1.20 μg(r=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5.0%).结论 前处理方法 能有效去除干扰物质,保护色谱柱,所得样品组分分离度好,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备再造浓缩丸质量控制所需的供试品溶液.
作者:崔颖;戴萍萍;陆忠祥;路小东;吕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2008年1~7月的麻醉药品处方共589张,采用处方分析方法 ,并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处方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度大的是奥施康定,个别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 .结论 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季茜之;陈国友;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唇裂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使用较广泛的是以解剖复位为目的 的Millard术式.本文通过对国内新推广的Carstens唇裂解剖功能修复术与Millard术式进行研究比较,以期对唇裂的临床治疗带来帮助.
作者:陈秋思;赵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黄精是常用滋补中药.系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茎.世界上有40多种,我国就有30余种,药用品种10余种.<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精有3种原生药:黄精(P.sibiricumRedoute)、多花黄精(P.cyrtonemaHua)和滇黄精(P.kingianumColl.et Hemsl).
作者:祝凌丽;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