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姣;周亚球
目的 改进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的手术治疗方法 ,使手术定位准确、简便、减少复发.方法 该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46例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病人术中使用动静脉留置针定位病变乳腺导管,切除病变导管及相应部分乳腺小叶.结果 46例乳头溢液患者术中均准确找到病灶,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动静脉留置针引导有助于确定未扪及肿块的病变乳管和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位置,是一种定位准确、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顾有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 收集了样本乡镇55个村卫生室(含集体办和私人办村卫生室,下同)的门诊登记资料和处方,对资料进行编码,并结合处方费用变化情况,对其中抗生素类、抗病毒类、激素类、其他西药、中药、中成药、支持类、维生素类药物使用和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平均费用处于上升趋势,抗生素类药物的在村级门诊人次使用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高比例,抗生素联用情况突出,抗生素、全身用激素和维生素在不同年龄人群和疾病中使用具有明显差异.中成药、支持类药物在村卫生室药物使用和联用比例较高.结论 加强对基层医疗用药监测,进一步完善乡村基本药物目录,规范村卫生室药品使用,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凌春笋;江启成;江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该学科突出特点是理论深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容易学,听得懂、记得牢,是免疫学教学中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课题,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就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针对性地设计了若干问题,对不同专业的医学本科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群;魏薇;张林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42例肝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结果 治疗后PT、INR、AT-Ⅲ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Fbg 、APTT、TT、PTA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能部分改善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
作者:邱洁;冯艳红;张永臣;孟九大;张建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乳剂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法、吸入氮气法和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法制造脑缺血缺氧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及醒脑静乳剂大、中、小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醒脑静注射液)组,共5组,每组10只.分别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持续时间、氮气模型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和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塞百分率和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醒脑静乳剂可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动作的持续时间和氮气模型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或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率,抑制脑组织LDH活性的下降和MDA含量的升高,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醒脑静乳剂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倩;董六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了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剂型种类,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分析方法 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襄河;周艳萍;王琨;叶继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细胞免疫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制定的<结核病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结核病化学疗法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Mycobacterium vaccae)菌苗是唯一被推荐的免疫治疗制剂.
作者:张鑫;陶立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早应用于器官移植.近年来,在免疫性疾病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外,在全身性红斑狼疮、在肾小球疾病、皮肤疾病等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薛海;张士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滴对原发性宫缩乏力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程中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12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给予笑气吸入的60例为观察组,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的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活跃期、第二产程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脉滴注用于原发性宫缩乏力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素霞;余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儿鼾症全麻恢复期的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65例小儿鼾症患儿麻醉恢复期进行密切观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正确掌握拔管指针、液体管理、维持小儿正常体温.结果 65例患儿麻醉恢复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严密的观察及做好呼吸道的管理是保证小儿鼾症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的关键.
作者:吴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该文通过对近30年关于中药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 、残留农药种类、含残留农药中药品种研究的248篇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显示对中药农残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研究的中药品种有待扩大.该文对中药农药残留的监测、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及中药农残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作者:丁平;田友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不同类型额窦病变,行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术后按鼻内镜额窦手术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6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症状改善或消失,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6年不等,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复杂额窦病变,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疗效满意,是值得选择的术式.
作者:胡煜;马俊;方国军;杨明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处理方法 .方法 根据前列腺大小,膀胱结石大小及数目,采取电切镜钩夹法,经尿道碎石法及耻骨上小切口切开膀胱取石法,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1例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34例皆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皆无结石残留,排尿通畅.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根据前列腺大小,结石大小及数目,选择不同的术式处理,做到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华;陆兆祥;黄玉良;梁法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比较各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3年8月至1994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61例中的94例接受各种保肛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排便功能、 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5年生存率,低位吻合术为83.33%(5/6),超低位吻合术为79.17%(38/48),Park′s手术为64.00%(16/25),Bacon手术为66.67%(10/15).低位吻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00%(0/6),超低位吻合术为4.17%(2/48),Park′s手术为12.00%(3/25),Bacon手术为13.33%(2/15).超低位吻合术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8.00%.结论 在各种保肛手术中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明显优于Park′s和 Bacon手术.术式应根据病变部位、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2008年1~7月的麻醉药品处方共589张,采用处方分析方法 ,并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处方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度大的是奥施康定,个别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 .结论 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季茜之;陈国友;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佳条件.结果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佳工艺为:压力30 Mpa,温度45℃,流速25 kg·h-1,时间1.5 h.结论 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章俊如;高家荣;汪永忠;段贤春;夏伦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外科胆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六年间接受胆道手术的患者在术中所取胆汁进行培养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 .结果 从200例培养阳性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29 株,包含了43个菌种.革兰阴性杆菌75.1%,革兰阳性球菌24.0%,混合感染为13.0%.其中大肠埃希菌35.4%(81/229)居首位,其次为肠球菌属14.4%.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达44.4% (36/81),克雷伯菌属ESBLS阳性率16.6%(4/24).细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性也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肠球菌属居第二,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较高,胆道感染细菌多重耐药严重.
作者:唐水兵;王中新;王兴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区清扫的范围.方法 术前、术中判断临床无淋巴结肿大(CN0),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及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治疗组,两组随后均行甲状腺癌根治+VI、IV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再对两组淋巴结清除个数、前哨淋巴结分布及转移情况分析.结果 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对VI区淋巴结清扫比常规清扫获得的淋巴结个数增加,两者相比P=0.004;对VI区淋巴结定位的灵敏度100%,特异度100%;VI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3.75%,IV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25%,两者相比P=0.744.结论 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对VI区淋巴结清扫比常规清扫更彻底;选择性VI区与IV区淋巴结清扫具有相同意义.
作者:严宏;陈江田;方公贤;卢衡;程协枝;陈壮威;夏传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 治愈18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作者:顾豪;王萍;周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均匀设计将试验有关因素的各水平数均匀分散在实验范围内,使每一个试验点都有更好的代表性,减少了实验次数,且实验结果 可用计算机处理,在寻找佳实验条件、佳配比等方面是选择优化条件的有力工具,因而其作为一种筛选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中;本文就上述内容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作者:孙晓英;吴莹;徐庆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