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嘉德;李水福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葛根芩连汤各配伍组合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及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10.0),以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葛根、黄连对方中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甘草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葛根、黄连、甘草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不存在两两交互作用.凡是黄连与黄芩的配伍组合皆有沉淀产生,并且沉淀中含有较多的黄芩苷.结论葛根芩连汤配伍中葛根、黄连能降低黄芩苷的含量,甘草没有增加黄芩苷的溶出的作用.pH值的改变可能是含黄连和黄芩配伍煎液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谭晓梅;戴开金;罗佳波;吴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臭冷杉挥发油中有效成分柠檬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SE-54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流比为40:1,FID检测器,内标为萘.结果柠檬烯浓度在0.601 32~1.403 08 mg/mL呈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2.41%).结论该法简便,灵敏,易操作,可用于臭冷杉生药的质量评价.
作者:王威;赵志兰;牛志多;苗艳波;闫喜英;师海波;张宪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抗心衰Ⅱ号口服液(AHFⅡ)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结扎家兔的腹主动脉造成心脏压力超负荷,从而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果家兔心脏压力超负荷表现为反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左室内压(LVP)和左室内压大变化速率(dp/dtmax)明显下降,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明显升高;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表现为心率(HR)加快,血压(BP)和血流量(BF)明显下降;且心脏重/体重增加,与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的体征拟似.AHFⅡ可使LVP和dp/dt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BP和BF明显增加.结论AHFⅡ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作者:杨玉梅;覃建民;徐继辉;应康;张长在;宋一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新型辅料β-环糊精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开发研制药物新剂型、新品种有重要意义,就β-环糊精中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友平;秦春梅;鄢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光果甘草G.glabra L.3个种.为了保证临床疗效,本实验对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作者:何三民;石森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中分离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清除O2-,·OH和H2O2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射干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异黄酮成分野鸢尾苷元(irgenin,I),鸢尾苷元(tectorigenin,Ⅱ),鸢尾苷(tectoridinⅢ),5,6,7,4′-四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5,6,7,4′-tetrahydroxy-8-menthoxyisoflavone,Ⅳ)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中鸢尾苷元对O2-,·OH和H2O2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能力强.结论射干根茎中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秦民坚;吉文亮;刘峻;赵俊;余国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观察羊栖菜多糖(SFPS)对6种不同组织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治疗的组织特异性,同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SFP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SFPS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SFP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直肠癌COLO-205有较好的疗效.SFPS可阻滞SGC-7901人胃癌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结论SFPS对人胃癌细胞和直肠癌细胞效果较好,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的.
作者:季宇彬;高世勇;张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前文报道从小叶丁香Syringa pubescens Turcz中首次分离得到的3个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一个芳醇类化合物[1],本文报道从小叶丁香中首次分离鉴定的两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山柰苷(kaempferol-3,7-α-L-dirhamnoside,Ⅰ)和山柰酚-3-β-D-葡萄糖-7-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β-D-glucoside-7-α-L-rhamnoside,Ⅱ).据文献报道,Ⅰ具有抗炎作用、同化作用和平滑肌作用[2].
作者:吴鸣建;张海艳;赵天增;尹卫平;付经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以国内外近期文献为依据,对梓属植物成分予以综述,介绍梓属化学成分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展环烯醚萜和萘醌类的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发现梓属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梓、黄金树、揪、紫薇楸4个物种上,成分类别主要为环烯醚萜和萘醌类,所发现的化合物分别为环烯醚萜23个,萘醌类15个,其他类别成分极少.生物活性显示有利尿、降血糖、抗诱变、抗痉挛、抗肿瘤和抗癌增效的作用.
作者:王奇志;梁敬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胃肠静胶囊由大黄、苏梗、川楝子等组成,以清热解郁、理气止痛、活血祛瘀为治疗原则,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郁热证或兼有气滞血瘀证.其中,大黄为君药,所含大黄素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大黄酚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1],为本品有效成分之一,故制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黎炳华;王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野葛的指纹图谱,为野葛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XD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符合有关规定.结论此方法可作为控制野葛内在质量的标准.
作者:陈士林;陈四保;杨大坚;陈新滋;徐宏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为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结果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结论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可以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加以鉴别.
作者:高建平;王彦涵;陈道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溶媒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平喘药理作用.方法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炒白芥子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白芥子水提取物有良好的祛痰作用;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对抗4%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的豚鼠哮喘.结论白芥子具有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其镇咳成分极性偏小;祛痰成分极性偏大,水溶性大;平喘成分的极性小,脂溶性大.
作者:张学梅;刘凡亮;梁文波;王永奇;邢福有;张巍峨;乌兰;付子栋;吴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通过介绍SARS疾病的有关知识,散点分析了中医药防治SARS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SARS的独特优势和效果,建议中医处方谴药时应重视医与药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既要注重中药传统药性,又要掌握和吸收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直接攸关临床疗效的药材品种、质量、药效物质、作用机制、用法制法、有效剂量等药学问题不容忽视.只有这样,中医药方药才能用之凿凿,药效赶超前人,比肩西药.
作者:肖小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茵陈蒿汤中蒿属香豆素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蒿属香豆素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茵陈蒿汤中蒿属香豆素的佳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30 min后,以5倍树脂量的蒸馏水洗去杂质,再以3~4倍树脂量的70%乙醇洗脱蒿属香豆素为佳工艺.结论此法可较好地富集茵陈蒿汤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蒿属香豆素.
作者:刘太华;毕元;肖小河;袁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测定6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用2%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HPLC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石杉碱甲在所测定的5种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金丝条马尾杉、柳杉叶马尾杉中均有较高分布,分别达到0.048 1%,0.057 9%,O.070 6%,0.034 5%,0.196 1%,在闽浙马尾杉中含量较少,仅为0.006 1%.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石杉碱甲资源的寻找.
作者:王峻;吴伟;潘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um(Thunb.)Trey.为石杉科石杉属植物,自从该植物中分得一个强效胆碱酯酶抑制剂福定碱即石杉碱甲[1,2]以来,为进一步寻找生物活性成分,笔者又从中分得十几个生物碱成分[3~5].
作者:袁珊琴;赵毅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系卫生部药品标准[1]收载的品种,由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7味中药组成,具有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咳嗽等症.现标准中尚无该药相关有效成分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卢其亮;姜文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剂型制备繁琐,口感不佳、汤剂为主,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辛凯旋;丁文强;何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核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大鼠VD模型,用免疫组化法研究GP对大鼠海马nNOS的表达的影响,并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GP对VD大鼠海马的DNA和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而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反映DNA和RNA含量)明显减弱,GP 200 mg/kg ig给药组海马各亚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神经细胞数比VD模型组明显增多.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V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GP可明显增强VD大鼠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并对DNA和RNA有保护作用.
作者:齐刚;张莉;吴光亮;熊杰;李积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