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专业《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魏东华;徐东花;宋智敏;陈淑欣

关键词:生药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摘要:生药学主要是利用药用植物(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采制加工、鉴定、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科学.它是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生药品质,鉴别生药的真伪优劣.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器械子宫复位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金属宫颈扩张棒在人工流产吸宫术中纠正子宫位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把2007年1月1日~2007 年2月28日自愿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术的74例子宫前屈位或后屈位的育龄妇女作为实验组,利用宫颈扩张棒边扩张宫颈边旋转下压或上翘,使子宫暂时保持平位,而把2006 年1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常规手法复位的77例育龄妇女则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流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器械复位法可节省人工流产的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魏爱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的血糖,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 原有糖尿病或入院后发现血糖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较血糖正常者的预后差.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血糖水平有关.

    作者:邵名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进展

    慢传输型便秘是功能性便秘(FC)的常见类型.根据罗马-II标准将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混合型便秘(MTX).近年来关于STC中西医治疗的文献报道较多,本文就STC的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单铁莲;肖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延期妊娠对母婴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对围生儿及母体的影响及其临床处理对策. 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间收治的426例延期妊娠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本院收治的426例足月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延期妊娠组羊水过少、羊水污染、胎盘成熟度Ⅲ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等发生率较足月妊娠组明显增高(P<0.01)两组间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延期妊娠时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对缺氧耐受性降低,高危程度增加,故应积极采取措施,产前产时需严密监护,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苏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1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 总结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1例阑尾类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21例CgA,Syn和NSE染色均为阳性,其中CgA的强阳性率高于Syn和NSE(P<0.05).17例患者仅行阑尾单纯切除术.1例患者术后1月再行回盲部切除术,3例患者术后1~2月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随访1月~27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强调术中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和快速活检是正确诊断的两个关键.CgA是较好的阑尾类癌的肿瘤标记物,对阑尾类癌的确诊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决定手术方式和切除范围.

    作者:范树养;刘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外孕Ⅱ号方加味防治持续性异位妊娠探讨

    目的 观察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与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辅助防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疗效.方法 60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服用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对照组用MTX 40 mg于术中病灶注射.结果 两组病例均无PEP发生,术后第1天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且术后1、3、5、12 d血?HCG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防治P-EP的疗效与MTX等同,但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杨卫疆;许志芃;彭小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西甲硅油在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常规肠道准备加用西甲硅油在结肠镜观察中的祛泡效果.方法 对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予检查前肠道准备用导泻液+西甲硅油口服,对照组用导泻液口服,根据内镜下视野清晰程度分成ABCD四级,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服用导泻液+西甲硅油的观察组内镜下肠内消泡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导泻剂加用西甲硅油可明显祛除肠内泡沫,提高肠镜视野清晰度,有利于内镜医师的操作和病灶的观察.

    作者:翁冬兰;朱丽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序列法综合治疗磨牙隐裂

    目的 探讨隐裂磨牙的简单有效的序列治疗方法和保护措施.方法 对40例隐裂磨牙在带环保护下作彻底根管治疗后行全冠永久修复,观察3个月~3年.结果 所有40例隐裂磨牙治疗期间无牙劈裂,全冠修复后功能正常,效果满意.结论 对隐裂磨牙作早期序列综合治疗是保存患牙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穆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 05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 对5 05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前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抗生素使用总体上存在盲目使用,使用频繁,品种多的问题,病毒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比例高,较多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但不少家长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时抗生素使用已有了谨慎的态度,抗病毒药物使用增多.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前抗生素盲目使用甚至滥用问题依然令人担心,但目前大众对合理用药的要求也在提高,要求临床医师深入重视这些问题,自身合理用药的同时帮助家属进一步了解抗生素使用知识,减少不合理使用.

    作者:黄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72例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进行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降压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68.1%和97.2%,对照组治疗后的降压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69.2%和94.9%.两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90.3%和98.6%,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62.8%和88.5%.两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辨证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罗玉环;梁昌年;何长国;刘志红;张杰;许绍信;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椎间盘突出31个间盘,透视下将波长为810 nm半导体激光光纤顺穿刺针插入病变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汽化过程中行负压抽吸.激光参数:功率15 W,脉冲时间1.0 s,间隔时间3.0 s,汽化总能量110 0~180 0 J,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其中8例术后12 月个月随访1次.结果 26例31个椎间盘突出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为19例(73.1%),症状和体征改善者5例(23.1%),无效2例(7.6%),PLDD术后开放手术2例(7.6%).在术中及术后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LD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方法,是传统外科开放手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朱磊;李国庆;赵金涛;王来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风险管理在临床护士用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护士用药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对临床护士用药过程中现存和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收集本院2005年7月~2007年6月各科室上交护理部风险管理呈报表,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静脉查对及给药流程、新药配伍禁忌及输液速度、备用药品贮存是主要风险问题.结论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改造安全用药流程,建立新药说明书登记本,加强病区备用药品的贮存和保管,建立护理告知制度,加强微泵用药的培训及管理.

    作者:徐伟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TXA2/PGI2的失衡及乌司他丁的调控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3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第一肝门阻断前20 min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100 ml;实验组在5%葡萄糖盐水100 ml中加入UTI 每kg 1.2万U.分别在肝门阻断前、肝门阻断末及肝门再开放60 min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和TXB2/6-keto-PGF1α浓度均增加(P<0.05),但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肝门再开放60 min后TXB2,6-keto-PGF1α和TXB2/6-keto-PGF1α已降到或低于肝门阻断前水平(P<0.05).结论 血浆TXA2/PGI2比值升高,可能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抑制TXA2/PGI2比值升高有关.

    作者:蔡焕友;吴海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种茶多酚化学改性制备的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研究

    目的 对茶多酚不同改性方法制备的脂溶性茶多酚(LTP)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并与其他抗氧化剂比较.方法 以紫外分析、薄层层析、化学发光、氧化还原滴定等方法分别考察了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及其他抗氧化剂的紫外表征、脂溶性、抗自由基、抗超氧负离子及抗油脂脂质过氧化性能.结果 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具有不同的紫外表征及抗氧化特性,且碳酰化LTP性能更优于氧酰化LTP.这两种LTP都具有与TBHQ相近的抗氧化能力,都优于除TBHQ外的其他抗氧化剂.结论 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都可作为脂相系统抗氧化剂.

    作者:卢聪聪;邵卫梁;杭晓敏;张蔚;姚晓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9月~2007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术后半年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3例.结论 该方法具有骨窗范围大,使挫伤的大脑半球充分显露,有利于清除血肿和静脉回流,使损伤的大脑半球、侧裂血管充分减压,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梗死和闭塞率,减少脑组织嵌顿,有利于脑疝解除等优点.

    作者:左延卿;张子军;崔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结合电切除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42例体会

    目的 探讨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的治疗.结果 手术过程视野清晰,出血少,术后疗效满意,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下降,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增平;范天祥;申向阳;卢参成;戴福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氯化钾缓释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制备理想释药性能的氯化钾缓释片.方法 以Eudragit RS100及Eudragit RL100为缓释包衣材料,包覆在氯化钾普通片芯上,制备氯化钾缓释片.结果 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2、4、8 h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0%~35%、30%~70%、80%以上.结论 水易溶性药物如氯化钾可单纯通过膜衣控制达到缓释目的 ,且体外释药效果较好,较采取骨架和膜衣双重控制方法,此法简单,易操作,更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章丽;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克淋通软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制定克淋通软胶囊质量标准,以方便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用TLC法鉴别四季红、黄柏;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TLC方法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在4.02~128.6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1%,RSD=1.07%.结论 本质量标准能有效地控制克淋通软胶囊的产品质量.

    作者:刘帮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乳癖康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

    目的 优选乳癖康巴布剂基质佳配方.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配方中聚丙烯酸钠、卡波姆、增稠(黏)剂、甘油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L9(34)正交表,以巴布剂基质的剥离强度和内聚力为量化指标,综合感观评分为综合考察指标,通过数据分析,优选出佳的基质配比.结果 巴布剂基质佳配方为聚丙烯酸钠:卡波姆:增稠(黏)剂(聚乙烯醇:CMC-Na:明胶):甘油配比为0.5:0.5:0.3(0.12:0.10:0.08):6.5.配方中各因素对剥离强度作用大小依次为聚丙烯酸钠、卡波姆、增稠(黏)剂(聚乙烯醇、CMC-Na、明胶)、甘油,对内聚力作用大小依次卡波姆、增稠(黏)剂(聚乙烯醇、CMC-Na、明胶)、聚丙烯酸钠、甘油.结论 采用优化后配方巴布剂剥离性能优良,内聚力适中、涂展性良好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外用贴敷要求.

    作者:陈永财;周斌;鲍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灵杏咳喘胶囊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灵杏咳喘胶囊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标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灵杏咳喘胶囊的低抑菌浓度(MIC),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体外抑菌试验显示:灵杏咳喘胶囊对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与β-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其MIC为0.50~2.0 g·L-1.体内抗菌试验显示:治疗性给药条件下,该药能显著延长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预防性给药条件下,不仅能显著提高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P<0.05),还能使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结论 灵杏咳喘胶囊具有一定的体内、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肖华;叶寿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