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范树养;刘丰

关键词:阑尾, 类癌, 诊断, 病理, 免疫组化, 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1例阑尾类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21例CgA,Syn和NSE染色均为阳性,其中CgA的强阳性率高于Syn和NSE(P<0.05).17例患者仅行阑尾单纯切除术.1例患者术后1月再行回盲部切除术,3例患者术后1~2月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随访1月~27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强调术中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和快速活检是正确诊断的两个关键.CgA是较好的阑尾类癌的肿瘤标记物,对阑尾类癌的确诊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决定手术方式和切除范围.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136例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在2005年~2006年共收集ADR报告136例,现将这些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旨在了解引起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性、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徐飞群;张璐;葛巍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15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报道同时行前列腺摘除并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体会.方法 15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一次手术中同时完成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下腹部弧形切口完成疝修补及前列腺切除术,所有疝修补术均采用巴西尼方法完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同时行前列腺摘除并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毕满华;金能成;江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 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THR 被越来越多的髋关节疾病患者所接受.由于THR手术量的增加,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升高,也得到更多重视.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1].本文对THR术后脱位的流行病学、分类、病因、预防措施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徐盛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药学专业《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生药学主要是利用药用植物(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采制加工、鉴定、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科学.它是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生药品质,鉴别生药的真伪优劣.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作者:魏东华;徐东花;宋智敏;陈淑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乳癖康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

    目的 优选乳癖康巴布剂基质佳配方.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配方中聚丙烯酸钠、卡波姆、增稠(黏)剂、甘油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L9(34)正交表,以巴布剂基质的剥离强度和内聚力为量化指标,综合感观评分为综合考察指标,通过数据分析,优选出佳的基质配比.结果 巴布剂基质佳配方为聚丙烯酸钠:卡波姆:增稠(黏)剂(聚乙烯醇:CMC-Na:明胶):甘油配比为0.5:0.5:0.3(0.12:0.10:0.08):6.5.配方中各因素对剥离强度作用大小依次为聚丙烯酸钠、卡波姆、增稠(黏)剂(聚乙烯醇、CMC-Na、明胶)、甘油,对内聚力作用大小依次卡波姆、增稠(黏)剂(聚乙烯醇、CMC-Na、明胶)、聚丙烯酸钠、甘油.结论 采用优化后配方巴布剂剥离性能优良,内聚力适中、涂展性良好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外用贴敷要求.

    作者:陈永财;周斌;鲍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进展

    慢传输型便秘是功能性便秘(FC)的常见类型.根据罗马-II标准将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混合型便秘(MTX).近年来关于STC中西医治疗的文献报道较多,本文就STC的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单铁莲;肖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种茶多酚化学改性制备的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研究

    目的 对茶多酚不同改性方法制备的脂溶性茶多酚(LTP)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并与其他抗氧化剂比较.方法 以紫外分析、薄层层析、化学发光、氧化还原滴定等方法分别考察了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及其他抗氧化剂的紫外表征、脂溶性、抗自由基、抗超氧负离子及抗油脂脂质过氧化性能.结果 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具有不同的紫外表征及抗氧化特性,且碳酰化LTP性能更优于氧酰化LTP.这两种LTP都具有与TBHQ相近的抗氧化能力,都优于除TBHQ外的其他抗氧化剂.结论 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都可作为脂相系统抗氧化剂.

    作者:卢聪聪;邵卫梁;杭晓敏;张蔚;姚晓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罗红霉素片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与微生物检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Agilent-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0.067 mol·L-1磷酸二氢铵(三乙胺调节pH 6.5)-乙腈(3:2),加入1%的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 7.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1 nm;柱温30 ℃.结果 罗红霉素在2.14~42.80 mg·L-1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0.78%(n=5).结论 三种含量测定方法的结果相近,均可用于罗红霉素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同时鉴别延胡索药材多种有效成分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两次展开薄层色谱法.结果 薄层板在紫外灯(365 nm)下观察,供试品中延胡索乙素,小檗碱,巴马汀3种有效成分被检识.结论 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为鉴别延胡索药材提供了更为有效薄层色谱方法.

    作者:孙爱萍;谢晓梅;周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莲必治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2例

    莲必治注射液是常用中药注射剂,其成分为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主要用于细菌性痢疾、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临床使用取得相应疗效同时,也存在不良反应,现报道2例如下.

    作者:李颖;汪永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器械子宫复位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金属宫颈扩张棒在人工流产吸宫术中纠正子宫位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把2007年1月1日~2007 年2月28日自愿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术的74例子宫前屈位或后屈位的育龄妇女作为实验组,利用宫颈扩张棒边扩张宫颈边旋转下压或上翘,使子宫暂时保持平位,而把2006 年1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常规手法复位的77例育龄妇女则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流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器械复位法可节省人工流产的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魏爱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1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 总结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1例阑尾类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21例CgA,Syn和NSE染色均为阳性,其中CgA的强阳性率高于Syn和NSE(P<0.05).17例患者仅行阑尾单纯切除术.1例患者术后1月再行回盲部切除术,3例患者术后1~2月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随访1月~27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强调术中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和快速活检是正确诊断的两个关键.CgA是较好的阑尾类癌的肿瘤标记物,对阑尾类癌的确诊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决定手术方式和切除范围.

    作者:范树养;刘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凝药物使用的观察和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已普遍开展.PCI术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1,2].但使用抗凝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发生率,故减轻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目标.

    作者:何茉莉;杨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社区医疗服务发展思路探析

    社区医疗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社区医疗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建议.

    作者:蔡亚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对神经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神经源性肿瘤的依据.方法 从肿瘤的大小、数目、质地、内部回声和边界与神经束的关系等方面,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确诊的神经源性肿瘤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结果 13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中,超声提示神经源良恶性肿瘤12例,诊断总符合率为92.3%(12/13),其中神经鞘瘤100%(7/7);神经纤维瘤80%(4/5).结论 典型的神经源性肿瘤有其声像图及多普勒血流特点,术前超声诊断对手术成功治愈有指导作用.

    作者:陈庆;姜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向药品生产企业试行派驻监督员的经验和今后工作探讨

    针对我国近年来出现的药害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于2007年先后决定向高风险品种的药品生产企业试行派驻监督工作.滁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滁州市局)根据国家局、省局的决策部署,自2007年4月起对辖区内9家药品生产企业试行派驻监督员,以强化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本文在初步总结派驻监督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作者:赵娟;陈军;刘言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的血糖,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 原有糖尿病或入院后发现血糖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较血糖正常者的预后差.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血糖水平有关.

    作者:邵名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颞骨骨折性面瘫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处理方法及手术时机. 方法面神经减压术治疗7例颞骨骨折性面瘫患者,其中3例行颞下颅中窝径路,2例行乳突径路,2例行颞下颅中窝乳突联合径路.结果 手术中发现面神经损伤部位位于迷路段及膝状神经节周围者4 例,位于水平段3例.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术后随访6个月面神经功能分级在H-B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2例.结论 颞骨骨折性面瘫患者,应尽早明确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部位,完全性面瘫者应尽早实施面神经减压术,并根据术前损伤部位确定手术经路;不完全性面瘫者倾向于保守治疗,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卢智慧;张文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特殊物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因此,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对自身质量就有特殊的要求,概括说药品质量既要安全、有效,又要均一、稳定[1].

    作者:张维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外孕Ⅱ号方加味防治持续性异位妊娠探讨

    目的 观察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与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辅助防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疗效.方法 60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服用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对照组用MTX 40 mg于术中病灶注射.结果 两组病例均无PEP发生,术后第1天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且术后1、3、5、12 d血?HCG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防治P-EP的疗效与MTX等同,但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杨卫疆;许志芃;彭小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