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苍耳丸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

姚立娟;王雨萍;戴洁

关键词:苍耳, 桉油精, 儿童鼻窦炎, 医院制剂, 清热解毒, 名老中医, 临床应用, 复方制剂, 组成, 中药, 治疗, 验方, 辛夷, 疗效, 开窍, 功效
摘要:苍耳丸是我院根据名老中医之验方制成的医院制剂,由苍耳、辛夷等7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通鼻开窍的功效.经多年的临床应用该药在治疗儿童鼻窦炎方面,疗效很好.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葛根素的含量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为血管扩张药,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预防和治疗.葛根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葛根素的含量,方便、准确,便于控制产品的质量[1,2].

    作者:李群力;蒋晓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苍耳丸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

    苍耳丸是我院根据名老中医之验方制成的医院制剂,由苍耳、辛夷等7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通鼻开窍的功效.经多年的临床应用该药在治疗儿童鼻窦炎方面,疗效很好.

    作者:姚立娟;王雨萍;戴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狗筋蔓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我国民间草药狗筋蔓Cucubalus baccifer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及硅胶柱层析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及光谱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ξ-methoxy-piperidin-2-one (Ⅰ); pterolactam (Ⅱ); 5,7,4'-trihydroxyflavone ( Ⅲ ); 4-hydroxy-3-methoxybenzopropanyl acid ( Ⅳ) ; 4-hydroxybenzoaldehyde (Ⅴ) 和 4-hydroxybenzoic acid (Ⅵ) .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程永现;周俊;邓世明;谭宁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矮大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矮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压、减压硅胶柱层析、ODS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石油醚、氯仿部分及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chrysophanol,I)、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nic acid,Ⅳ)、谷甾醇(sitosterol,Ⅴ)、谷甾醇葡萄糖苷(sitosterol-3-O-glucoside,Ⅵ)、葡萄糖(glucose,Ⅶ)、大黄素-龙胆二糖苷(emodin-gennobioside,Ⅶ)和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IX).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矮大黄中分离得到,其中大黄素-龙胆二糖苷为首次从大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康晖;向兰;范国强;李青山;王学臻;段豫萍;秦晨;郑俊华;果德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酚酸A的浓度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酚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HPLC,色谱柱:Hypersil ODS柱(4.6mm×200 mm,10 μm),流动相:乙腈-水(1:2.65,甲酸调pH值至2.5),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85 nm,以桂皮酸作为内标物.结果方法回收率在98.9%~106.9%,提取回收率大于83%,日内、日间精密度均低于8.4%.结论该法可作为丹参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检测手段.

    作者:张向荣;潘卫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GC法测定川芎等7味中药材中六六六的残留量

    农药是中药的重要污染物,且对药材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制定植物药一般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时,提出了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问题.新药报批中规定了部分中药在质量标准中须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结果.

    作者:杨书良;凌宁生;种宏国;苏明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五倍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及同属树种植物叶上的虫瘿,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具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鞣质,医药上称为五倍子鞣酸,药典规定含量不少于50%.

    作者:刘起中;张可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珍珠露水草提取物中蜕皮激素的含量

    珍珠露水草提取物是从鸭跖草科植物珍珠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s C.B.Clarke全草中提取的主要活性物质,国内主要用于促使桑蚕龄期缩短,上簇整齐,促进吐丝结茧,国外用于化妆品中防皱.蜕皮激素的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误差较大.因此本实验建立了蜕皮激素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

    作者:惠玉虎;张立;李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当归醇沉物及其中性组份体外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的影响

    目的观察当归醇沉物(ESA)及其中性组分(ESA-1)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的影响.方法L929细胞株细胞毒法测TNF-α;L929细胞增殖法测IL-1.结果ESA、ESA-1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共同培养可显著增强其TNF-α、IL-1的分泌.在5~20μg/mL浓度范围,ESA的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ESA-1虽有明显的作用,但未表现出剂量依赖.结论当归醇沉物及其中性组分体外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

    作者:奚瑾磊;彭仁琇;王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丹参干叶片的DNA提取

    目的以丹参干叶片为材料,优选一种有效去除多酚类杂质的DNA提取方法.方法先用PVP-40T与材料共研碎,加预冷的提取缓冲液冰置,弃去上清液,沉淀用加Vit C粉末(调pH=6~6.5)的2×CTAB抽提缓冲液提取.结果得到的DNA可以很好地用于PCR扩增.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提取含多酚材料的DNA.

    作者:郭宝林;林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天眩清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于导致急性脑血管病.颈椎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本病的两大基础病因,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守军;白卫星;陈文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西红花苷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对过氧化氢所致牛内皮细胞(BA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过氧化氢刺激BAEC,观察了西红花苷对细胞培养液内MDA、SOD、LDH含量或活性的影响,并对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细胞内钙测定,观察了该药对细胞凋亡及胞内钙的影响.结果西红花苷可剂量依赖性的减少MDA生成,提高SOD活性,阻止LDH的外漏,还能抑制过氧化氢所致细胞内钙升高,减少细胞凋亡百分率.结论西红花苷对过氧化氢所致BAEC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拮抗细胞内钙有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

    作者:绪广林;钱之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汉中地区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苷元含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汉中地区虎杖中自藜芦醇苷及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色谱柱为EclipseXDB C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03nm.结果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为2.5%,白藜芦醇的含量为0.43%.结论汉中地区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首次报道,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

    作者:周建军;张宏杰;杨培君;李会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桑叶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

    桑叶中含有N-糖化合物(N-containing-sugars),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可用于防治和治疗糖尿病,对桑叶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孙莲;孟磊;阎超;张丽静;陈坚;贾殿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光叶桑酚类成分的研究

    光叶桑Morus macroura Miq.为桑科桑属植物,本属全球约有16种,分布于北温带、亚洲热带和非洲热带及美洲地区.我国约有11种,各地均产.光叶桑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和西藏东部.桑属植物具有降压、降血糖、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1].

    作者:马林;孙胜国;陈若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因素

    大孔吸附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近十余年来逐渐被应用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它作为一项提取分离纯化的新技术,已得到了极大重视,有利于解决中药提取分离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可大大加快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1].

    作者:刘斌;石任兵;余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从有毒植物中开发新药的探讨

    对有毒植物很难一般概略地定义为对人和其他动物等产生有害作用的植物.一般不将能产生毒素的细菌和藻类考虑在内,在实际应用中常指有毒陆生高等植物和毒蕈[1].有毒植物和中草药的范围是交叉的,我们所谈的有毒植物主要是指安全范围小及有明显中毒作用的植物,当然包括易引起中毒反应的中草药,不包括大量食人才引起中毒的植物.

    作者:李云森;陈子君;王峥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烫伤大鼠脂质过氧化改变及三七保护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三七对烫伤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4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检测大鼠严重烫伤后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以及三七对烫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40%TBSAⅢ度烫伤后大鼠脑组织内MDA显著升高,GSH-Px和SOD活力显著降低,三七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内MDA含量显著降低,GSH-Px和SOD活力显著升高,与单烫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烫伤后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三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新初;周乾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红茴香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红茴香系木兰科八角属植物Illicium henryiDiels,主产于我国云南、湖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贵州省主要分布于毕节、正安、印江(梵净山)、江口、松桃、修文及雷山等县.红茴香叶和果提取的芳香油,可镇呕行气,治胃寒呕吐,而达健胃之功效.也可作香料.也用于外伤出血、骨折劳伤等症[1].红茴香果、根和皮的成分已有研究报道[2,3],而叶中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

    作者:靳凤云;武孔云;张连富;张俊巍;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紫丁香蘑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紫丁香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2'R)-2(2'-羟基二十四碳酰氨基)十八碳-1,3,4-三醇[2S,3S,4R,2'R-2-(2'-hy-droxytetracosnoylamino )-octadecane-1,3,4-triol, I ], 5α, 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ergosterol peroxide,Ⅱ)、(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ergosterol,Ⅲ),硬脂酸(stearic acid,IV).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本属真菌中获得.体外验表明,化合物Ⅱ显示弱的抗HIV-1活性.

    作者:高锦明;董泽军;杨雪;刘吉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