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胡召云
全麻患儿术后由于全麻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残余作用,以及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麻醉恢复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亚旎;孙丽娜;张建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是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不断下降,阴道黏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与保持作用,逐渐萎缩,上皮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产生乳酸能力下降,引导内pH值酸性变碱性,不利于阴道乳杆菌生存,反而有利于阴道内其它病菌侵入繁殖引起感染所致.
作者:陈夏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安徽医药>是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安徽省药学会主办的医药学综合类专业学术期刊.1997年创刊,2000年9月获得CN刊号,全国公开出版发行已经7年.
作者:张家佳;官洪义;张瑞兴;叶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患者X线片示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均大部恢复,神经功能除4例Frarkel分级A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3例断钉,7例伤椎椎体高度丢失10%左右.结论 后路椎弓根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复位、固定和对椎管间接减压更加简便、有效,为防止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应严格限制术后早期负重活动.
作者:陈武;胡召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舌癌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8月我科11例舌癌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结果 我科11例舌癌病人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结论 舌癌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查风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8月75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GI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很难确诊,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确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切除58例(77.3%).肿瘤的部位和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度无相关性(P>0.05),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肿瘤危险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GIST早期较难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GIST具有特定的免疫组化表型,确诊有赖于免疫组化等病理结果,对于GIST的脏器转移应该有高度的重视.
作者:裴静;汪圣毅;程云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左归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测定波长543 nm,参比波长70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96.33%(RSD=1.03%).标准曲线r=0.999,线性范围0.304 45~3.044 5 μg.结论 该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左归丸的质控方法.
作者:邱震;周家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LBWI)的影响,为低出生体重儿尽早早期微量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3年11月至2007年11月住本科符合入选标准的51例LBwI随机分为早喂组和晚喂组,对两组的生长发育、胃肠耐受情况、胆红素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观察期间两组生长发育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喂组排黄便时间早(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喂养耐受性早喂组较晚喂组明显增强(P<0.01),早喂组胆红素值更低(P<0.01),光疗时间更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喂养可以促进LBWI的胃肠道成熟、改变胃肠道不耐受、降低胆红素水平、加强胃肠功能.
作者:江文胜;宋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痔疮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1],其发病率约为46.2%,临床症状为便血、疼痛和痔核脱出等症,严重时可引起贫血、痔嵌顿等并发症,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汤东澄;叶升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贴附ePTFE血管壁,并加入肝素共同培养,观察其对细胞贴附效率的影响,探讨提高细胞贴附ePTFE的方法.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MSCs,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otr,bFGF)体外诱导,通过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和电镜鉴定,将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上并分别加入浓度为0、10、20、30 mg·L-1的肝素培养,每4 h检测内皮细胞贴附率,绘制细胞贴壁曲线.结果 获取的MSCs漩涡状生长,诱导后细胞的vWF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呈阳性表达,电镜下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特征性的W-P小体.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在ePTFE的贴附率逐渐升高,于20h时间点达到高,4组贴壁率分别是88.34%、96.48%、91.98%、85.69%.结论 肝素对MSCs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有重要的影响,具有能够有效地提高血管内皮化效率的作用,为人工血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丁洋;万圣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晚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3%,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及时处理和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许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蒸馏水后钬激光膀胱黏膜剥除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本组患者22例表浅膀胱肿瘤患者(分期Ta~T1),男17例,女5例.年龄17~82岁.膀胱肿瘤直径0.3~2.0 cm,单发12例,多发10例(2~3枚),1例为TURBt术后复发.术中采用长针经膀胱镜置入膀胱,在肿瘤基底部刺进黏膜注入蒸馏水,使黏膜隆起.在距肿瘤基底部边缘2 cm处用钬激光切开黏膜一周,用膀胱镜头部推剥使肿瘤连同黏膜与膀胱分离,同时另外25例表浅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膀胱穿孔、术后出血.手术时间25~45min.随访3~24个月,无一例原位复发.结论 黏膜下注射后钬激光切除表浅膀胱肿瘤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兵;梁朝朝;马成民;马克;张超;刘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使用Nuss微创畸形矫正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方法 于右侧腋中线第8肋间切开皮肤2 cm,用胸腔镜观察患者胸骨后无异常血管后,延漏斗胸低点水平面的两侧腋中线处,切开皮肤2 cm,皮下潜行游离至漏斗胸边缘,用Nuss导引器自右侧皮肤切口进入经皮下隧道至漏斗边缘,穿通胸腔,在胸腔镜监视下至左侧漏斗胸边对应点穿出胸腔,经左侧皮下皮肤切口穿出,10# 丝线一头打结连于导引器,另一头打结连于事先塑性好的Nuss棒,缓慢退出导引器,将Nuss棒带入胸腔,并使其两头置于分离的潜行的切口皮下,再用Nuss翻转器接右侧的Nuss棒头,旋转180°,即刻漏斗胸被顶起,右侧Nuss棒头装上Nuas固定器缝合固定于胸壁肌肉.缝合两侧的皮肤切口.胸腔镜探视口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结果 近期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4~72 h拔除胸腔引流管,第4~5天出院,除1例患者出现术中心包破裂外(未损伤心脏大血管),未出现其它术中术后并发症;远期结果:已随访1~10月,患者均正常生活,无特殊不适主诉.复查X片,Nuss棒条未见移位.结论 Nuss微创畸形矫正术和传统的漏斗胸手术相比,具有安全易操作,微创美观之优点,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柴惠平;刘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延迟心肌复极,延长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而起治疗作用.其抗心律失常谱广,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低,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伴潜在恶性和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康孟乐;黄明远;杨可;林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 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标与其血清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的相互关系.方法 参照OSAHS诊治指南[1]选择经确诊为OSAHS的男性患者86例,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各43例.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结束后测量身高、体重,测定空腹血糖浓度(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瘦素及胰岛素水平(fasting serum insulin FINS).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评价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重度组的平均和低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皆显著低于轻-中度组,BMI、FBG、FINS、血清瘦素水平和HOMA-IR则明显高于轻-中度组,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比较,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HOMA-IR与AHI成正相关,与平均及低SaO2均存在负相关.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FBG、FINS、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在OSAHS患者中,睡眠呼吸功能紊乱和肥胖、瘦素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陈惟虎;汪银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滴鼻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泌尿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鼻腔内滴舒芬太尼组)、B组(对照组鼻内滴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及恶心呕吐情况,舒芬太尼滴鼻后、术毕及苏醒期HR、BP、SPO2及呼吸频率.结果 两组术后躁动评分:A组(1.96±0.86)分,B组(2.47±1.32)分(P>0.05),但A组低于B组.术后躁动(躁动评分>3分即为躁动)发生情况:A组0例,B组5例,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0.5μg·kg-1舒芬太尼滴鼻,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预防作用,而且是安全的.
作者:韩苗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术在景区旅游从业人员中培训后的效果,探索提高其掌握CPR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方法 对景区四年中培训的157名非专业救护员进行CPR理论知识试卷测试.结果 复训者对CPR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初训者.结论 对非专业救护员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要不断进行定期复训是提高急救意识、掌握CPR知识和技能的好办法,对普及急救医学知识与技能和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挽救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潘海波;周树生;汪建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GB对体外培养的胚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 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和显微测量,观察GB对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发育的作用.对培养7 d细胞行NSE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GB对NSE染色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GB及NGF能够促进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及NSE染色阳性神经元的存活,促进其细胞及突起的生长.其促进脊髓神经细胞的存活、胞体及突起发育的作用与NGF一致,而其促进神经突起分化与生长的作用强于NGF.结论 NGF和GB能促进培养大鼠发育期脊髓神经元存活、分化和生长,并且表现出各自作用的特异性.
作者:叶蓓;高建新;张立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相关关系.方法 运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胆红素、尿酸、血脂,采用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与低水平血清胆红素和高水平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胆红素、尿酸、血脂对冠心病病情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胡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按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案,将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通过光阻法、显微计数法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pH值;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乳剂颗粒的大小及粒径分布;HPLC-ELSD法测定TNA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后,测得pH值低温组为(5.87±0.02),室温组为(5.88±0.09),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符合药典标准;脂肪乳剂颗粒直径在低温组为(0.297±0.0049)μm,室温组为(0.297±0.0047)μm;黄芪甲苷的含量48 h内RSD1.81%.结论 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后,上述观测结果稳定.
作者:范鲁雁;林绪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