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林佃新;刘印;巩立营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凯时, 安博维, 尿白蛋白排泄率
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商品名凯时)联合厄贝沙坦(安博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糖尿病肾病住院病人,分为单纯凯时组21例,单纯厄贝沙坦组21例,联合用药组23例,治疗21 d后及2个月后分别观察血压、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结果 各组治疗21 d后,尿素氮、血糖、血压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尤以联合用药治疗显著.结论 两者联用可明显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并长期维持尿蛋白于低水平,有利于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LVCS)中静脉持续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进行比较.

    作者:沈彦坡;李艳艳;曹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2~2006年本院应用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敏反应发生的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构成比为50%;过敏反应在30 min内发生者有19例(占73.1%),提示过敏反应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 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辨证用药,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权国勋;汪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003~2007年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论文发表统计分析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的数量、作者、发文作者合作情况、期刊源及论文主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作者:赵蓉;储德全;黄世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土霉素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土霉素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Venusil XBP-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 ·L-1草酸铵钠溶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70.5: 25: 4.5)(用氨试液调pH 值至8.3 );柱检测波长(λ)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 土霉素在0.005~0.9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0%(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土霉素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商品名凯时)联合厄贝沙坦(安博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糖尿病肾病住院病人,分为单纯凯时组21例,单纯厄贝沙坦组21例,联合用药组23例,治疗21 d后及2个月后分别观察血压、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结果 各组治疗21 d后,尿素氮、血糖、血压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尤以联合用药治疗显著.结论 两者联用可明显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并长期维持尿蛋白于低水平,有利于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林佃新;刘印;巩立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口腔鳞癌术后VP辅助化疗过程中血象变化的初步分析

    目的 分析观察口腔鳞癌术后VP(长春新碱+平阳霉素)辅助化疗血象变化情况及分析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81例口腔鳞癌术后患者行VP方案辅助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一日及一周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VP方案化疗结束一日后,大多数患者血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白细胞变化显著(P<0.05),血小板次之(P<0.05),红细胞不明显(P>0.05);而化疗结束后一周,血细胞均恢复至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 口腔鳞癌VP方案化疗后,患者血细胞可能会发生暂时性的升高,化疗结束后一周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冯大军;颜雨春;陈晓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6 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进行阴道镜检查的280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中78例CIN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镜检查拟诊CIN93例,占总数的33.22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 78例,占27.86%; 阴道镜拟诊CIN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87%.结论 据阴道镜图像显示阴道镜检查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瑾;马冬梅;张妤;查道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诊治探讨

    目的 通过对本院诊治的疤痕子宫妊娠的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和佳治疗方法,减少子宫切除率.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来4例在本院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3例首诊误诊,导致3例均在人流术时阴道大出血,2例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诊行子宫切开取妊娠物疤痕切除修补术,1例子宫全切术,1例早期诊断、未清宫、药物治疗成功.结论 子宫疤痕妊娠误诊率高,对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人流前应仔细B超检查,作出早期诊断,争取保守治疗,减少手术创伤.对急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子宫峡部切开清除妊娠物加疤痕切除修补是迅速止血,保全子宫的好方法.

    作者:倪笑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加强婴儿肝炎综合征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在护理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3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机性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疗天数、体重增长、家长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对促进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恢复,效果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症及家庭社会负担.

    作者:程芒;黄淳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胃-食管主动脉弓后机械吻合术在老年心肺功能不良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中下段食管癌胸内吻合的手术方法,以此减少胸内吻合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我们采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对部分中下段食管癌施行保持弓上胸膜完整食管胃主动脉弓后机械吻合术,共计70例.结果 本组无1例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1例,胃扩张2例,急性呼吸功能衰竭1例.结论 保持弓上胸膜完整食管胃主动脉弓后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胡卫建;汪方清;陈胜;金结;陈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测定祛风湿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测定祛风湿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 68: 2),检测波长为316 nm,柱温为30℃.结果 阿魏酸在2.06~65.92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n=5)为98.98%,RSD为1.3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梅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秦七生物黏附片中粉防己碱含量

    目的 建立秦七生物黏附片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C18柱为色谱柱,乙腈-甲醇-水-冰醋酸(68.2: 30: 30: 1)(每100 ml含十二烷基磺酸钠0.41 g)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粉防己碱进样量在0.492~3.280 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0.52%.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崔春利;唐志书;王敏;宋逍;张化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反相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本文简要概述了反相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反相薄层色谱的原理及应用研究加以综述.结果 反相薄层色谱法可用于中药材鉴别、有关物质检查和手性药物分离.结论 反相薄层色谱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中.

    作者:吕长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氨酚咖黄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

    目的 建立氨酚咖黄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30: 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120.06~280.13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23%;无水咖啡因在7.24~16.89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50%.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建平;张传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er-2/neu原癌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及治疗的作用

    Her-2/neu(c-erb-B2)基因为乳腺癌的主要致病相关基因,在20%~30%的乳腺癌患者中存在有Her-2过表达现象.本文综述了Her-2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与其它肿瘤基因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

    作者:杨莉;程卉;王磊;朱国旗;苏婧婧;李庆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正交试验优选妇康宁片片芯中的辅料配比研究

    目的 优选妇康宁片片芯中的辅料配比.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在片芯中的用量比例,对妇康宁片片芯的崩解时限等质量指标和成品收得率的影响.结果 当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比例为12: 10: 2: 4时,妇康宁片片芯的崩解时限等质量指标能满足标准要求,成品收得率高.结论 优选的辅料比例合适,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此条件可用于大生产.

    作者:方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贲门癌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提高临床贲门癌手术效果,使贲门癌外科治疗更加合理.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2年经胸和经腹二种径路外科手术切除的183例贲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腹入路112例,经左胸入路71例,两种手术方式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贲门癌手术入路选择对外科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术前应综合患者全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因为经胸手术在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方面优于经腹,因此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时应首选经胸.

    作者:陶一勤;李道航;胡海峰;沙纪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丹芪和血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丹芪和血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Sim-Pack C18柱,甲醇-水(45: 55)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47 nm.结果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分别在5.65~56.5 mg ·L-1,4.52~45.2 mg ·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补骨脂素=0.999 8,r异补骨脂素=0.999 6.两组份的回收率分别为补骨脂素99.42%, RSD=1.64%;异补骨脂素98.68%,RSD=2.31%.结论 本法可同时测定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忻志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调查

    目的 调查本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CA-50血凝仪检测2006年7月~2007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临产妇女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参考范围.结果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为:PT:9.37~14.39 s; APTT:16.62~39.58 s;TT:14.64~20.86 s;FBG:1.91~6.05 g·L-1.结论 该调查制定的参考值范围可以作为我院临产妇女凝血状态检测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

    作者:周涛;桂友顺;陈根述;吴义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杭菊中总黄酮花期动态积累研究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药用菊花种质圃中5种杭菊栽培类型5个不同花期的的药材样品进行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研究和比较,为杭菊的质量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更合理采收杭菊,高效利用其黄酮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总黄酮的含量及其变化为检测指标,对5个菊花药材样品5个不同花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黄酮在各类型及每个类型不同花期杭菊中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在花开放70%时各类型平均总黄酮含量高.结论 杭菊总黄酮含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花期动态积累变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此可以为杭菊的质量评价和合理采收提供依据.

    作者:蒲婧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