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安徽省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469
  • 国内刊号:34-1229/R
  • 影响因子:1.94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7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2005和2009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科技厅和出版局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药杂志   2008年09期文献
  • 口腔鳞癌术后VP辅助化疗过程中血象变化的初步分析

    目的 分析观察口腔鳞癌术后VP(长春新碱+平阳霉素)辅助化疗血象变化情况及分析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81例口腔鳞癌术后患者行VP方案辅助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一日及一周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VP方案化疗结束一日后,大多数患者血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白细胞变化显著(P<0.05),血小板次之(P<0.05),红细胞不明显(P>0.05);而化疗结束后一周,血细胞均恢复至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 口腔鳞癌VP方案化疗后,患者血细胞可能会发生暂时性的升高,化疗结束后一周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冯大军;颜雨春;陈晓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应用、监测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7月,35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华法林首次负荷量3.75~5 mg.随访6月~6年,平均随访2年9个月,随访INR(1.96±0.48),华法林维持剂量(3.02±0.66).11例有出血症状出现,1例因脑出血死亡;8例发生血栓栓塞,1例有偏瘫及失语.结论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正确的抗凝治疗,控制INR在1.8~2.5范围,可以减少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和出血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俞经生;葛建军;周正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原因.方法 对本院心内科近3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AD)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高血压往往是导致其发生的常见原因.结论 AD发生多与高血压有较明显相关性,而临床误诊多因首发症状不典型.

    作者:胡昊;丁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贲门癌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提高临床贲门癌手术效果,使贲门癌外科治疗更加合理.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2年经胸和经腹二种径路外科手术切除的183例贲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腹入路112例,经左胸入路71例,两种手术方式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贲门癌手术入路选择对外科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术前应综合患者全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因为经胸手术在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方面优于经腹,因此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时应首选经胸.

    作者:陶一勤;李道航;胡海峰;沙纪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胃-食管主动脉弓后机械吻合术在老年心肺功能不良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中下段食管癌胸内吻合的手术方法,以此减少胸内吻合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我们采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对部分中下段食管癌施行保持弓上胸膜完整食管胃主动脉弓后机械吻合术,共计70例.结果 本组无1例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1例,胃扩张2例,急性呼吸功能衰竭1例.结论 保持弓上胸膜完整食管胃主动脉弓后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胡卫建;汪方清;陈胜;金结;陈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有5例囊肿自行消失;7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1例复发改行内引流治疗痊愈;手术治疗15例,其中行外引流4例,内引流11例,均未复发,内引流有1例胰漏改行外引流. 结论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囊肿形成早期应以观察或B超引导穿刺为主,对于囊肿无缩小趋势、症状明显或有并发症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王兴宇;王景钧;黄帆;崔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诊治探讨

    目的 通过对本院诊治的疤痕子宫妊娠的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和佳治疗方法,减少子宫切除率.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来4例在本院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3例首诊误诊,导致3例均在人流术时阴道大出血,2例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诊行子宫切开取妊娠物疤痕切除修补术,1例子宫全切术,1例早期诊断、未清宫、药物治疗成功.结论 子宫疤痕妊娠误诊率高,对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人流前应仔细B超检查,作出早期诊断,争取保守治疗,减少手术创伤.对急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子宫峡部切开清除妊娠物加疤痕切除修补是迅速止血,保全子宫的好方法.

    作者:倪笑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疗效.方法 对70例四肢血管损伤采用动脉、静脉修补;动脉、静脉直接吻合;动脉缺损静脉移植的方法治疗.结果 70例修复血管后,69例再通,1例因诊断治疗不及时肢体严重肿胀坏死而截肢.结论 四肢血管损伤诊断治疗要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胡召云;陈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在心脏骤停患者初期复苏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 和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 对于发生心脏骤停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探讨ACD-CPR 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复苏的方法不同,186例心脏骤停患者被分为ACD-CPR和STD-CPR组;比较两组在复苏开始后10、20和30min时的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24 h存活率及心电图(ECG)按压波形变化.结果 ACD-CPR组10、20 min时SBP显著高于STD-CPR 组(85.32±39.85 mmHg vs 62.15±30.14 mmHg at 10 min,t=5.648,P<0.001;73.56±36.58 mmHg vs 2.39±25.73 mmHg at 20 min,t′=5.350,P<0.001,respectively);自主循环恢复率(19[23.75%] of 80 vs 10 [11.63%] of 86,χ2=4.224,P<0.05)、24 h存活率(17 [21.25%] of 80 vs 8 [9.30%] of 86,χ2=4.625,P<0.05)亦显著高于STD-CPR 组;另外,ECG按压波形变化方面,ACD-CPR自动按压ECG按压波形变化较规律,STD-CPR人工徒手按压按压波形变化不规则.结论 ACD-CPR 在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初期复苏效果方面,优于STD-CPR.

    作者:夏家栋;李从圣;程立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农村妇女卫生知识需求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淮北农村妇女卫生知识需求状况,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面谈等方式,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淮北市550名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结果 54.2%的妇女对媒体提供的卫生科普类信息没有兴趣,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家庭收入的妇女对卫生科普类信息有兴趣差异存在显著性,表现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妇女、小于35岁年龄段妇女和年收入大于1000元的妇女对卫生科普类信息较为关注,卫生知识需求则显示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对卫生知识的需求也随之增高.随着年龄增大,卫生知识的需求率降低.结论 农村妇女卫生知识缺乏,对媒体传播的卫生信息兴趣偏低.故应加强农村妇女健康教育,增加健康教育投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卫生知识水平.

    作者:李传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6 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进行阴道镜检查的280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中78例CIN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镜检查拟诊CIN93例,占总数的33.22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 78例,占27.86%; 阴道镜拟诊CIN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87%.结论 据阴道镜图像显示阴道镜检查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瑾;马冬梅;张妤;查道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 277例医院职工脂肪肝患病现状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的医院职工脂肪肝患病现状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2006年7月~2006年8月在本院体检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年龄≥40岁的医疗单位职工共1 277例,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 1 277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453例,检出率为35.47%(453/1277).男性脂肪肝的检出率44.36%(236/532)明显高于女性29.13%(217/745)(P<0.01).50~59岁组脂肪肝检出率高,为42.55%;男性脂肪肝50~59岁组检出率高,为55.34%;女性60~69岁组脂肪肝检出率高为44.35%.在<60岁人群中,男性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而在≥60岁人群中,男性和女性脂肪肝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血症的检出率46.67%(596/1277).高TG血症组、高TC血症组和MHLP组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53.56%(188/351)、36.17%(34/94)和60.93%(92/151),均显著高于血TG和TC正常组脂肪肝的检出率20.41%(139/681)(P<0.01).高TG血症组和MHLP组脂肪肝的检出率亦分别高于高TC血症组(P<0.01).结论 具有高级职称或年龄≥40岁的医院职工脂肪肝和高血脂症患病率较高,脂肪肝与年龄、高脂血症尤其高TG血症关系密切.

    作者:宋育林;朱振;许建明;潘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例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报道

    目的 提高临床对前列腺小细胞癌的认识.方法 对前列腺小细胞1例进行临床分析,从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及疗效等方面总结.结果 患者临床诊断为BPH,行TURP术,病理报告为前列腺小细胞癌,S100(++)、NSE(++)、CKL(+)、SMA(-)、P504(-)、PSA(-);术后6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 前列腺小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进展快,早期转移,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7个月,早期发现根治性切除可望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疏仁义;董平;张启旺;舒丙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选择体重指数超过24的70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OSAHS合并高血压病组,同时检测血压水平、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O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ET-1、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而 NO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病组.结论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明显.OSAHS加重了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其对内皮的损害是独立于或先于高血压的发展而发生的.

    作者:许祖建;戴小华;丁碧云;朱晋鸣;赵文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婴幼儿纵隔肿瘤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纵隔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 选择2006年7月~2008年3月小儿纵隔肿瘤切除术9例,年龄2月~3岁,平均(1.6±1.4)岁,体重5~16 kg,平均(10.5±5.5)kg.右纵隔肿瘤3例,左纵隔肿瘤6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9例纵隔肿瘤手术患儿均成活,无1例出现严重的麻醉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以及严密的术中监护和管理,才能保证纵隔肿瘤手术患儿的安全.

    作者:叶宏武;李永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及曲面断层摄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颌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颌骨骨折的类型与骨折的移位情况,对颌面部骨折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优化手术方案.

    作者:慕红文;杨晓滨;张宁;侯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引流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9例,按照 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术前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 2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角度平均纠正18.6度,X线显示所植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6~8个月.结论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艾继超;吴刚强;唐丽丽;黄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0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便于临床合理诊治.方法 对在本科就诊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病好发于成人,以中老年居多(72%),春夏季节多见(68%),均伴有神经痛,老年人神经痛剧烈,好发于头面部、胸背部、腰腹部(85%).结论 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症状重,病程长,合并症及后遗神经痛较多,早期少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炎症和神经痛,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昂正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调查

    目的 调查本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CA-50血凝仪检测2006年7月~2007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临产妇女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参考范围.结果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为:PT:9.37~14.39 s; APTT:16.62~39.58 s;TT:14.64~20.86 s;FBG:1.91~6.05 g·L-1.结论 该调查制定的参考值范围可以作为我院临产妇女凝血状态检测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

    作者:周涛;桂友顺;陈根述;吴义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960例气囊助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囊助产对产程、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运用TD-200G型全自动气囊助产仪,对960例无阴道试产禁忌症临产头位分娩产妇,待宫口开大2~4 cm,根据产妇自身条件,设置气囊不同直径,扩张宫颈及阴道各2次,另1 000例临产头位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分娩产程明显缩短,尤其是第二产程,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但对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下降的改善不明显,产妇有发热及血象升高倾向.结论 适时使用气囊助产,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方艳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0%~25%,常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导致贫血,瘤体增大引起邻近器官压迫症状,是良性病变中切除子宫的首位因素.切除子宫不仅改变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给患者在心理上带来一定影响.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是妇科大夫们关注的问题.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应用,使部分患者免除了开腹手术,但肌瘤小,未达到手术指征,以往多以观察随诊.自凝刀射频治疗恰好解决了这部分患者治疗的问题,且不需手术保留子宫,符合现代微创治疗的理念.

    作者:颜士杰;杨媛媛;马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目的 总结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按McAfee分类,楔形压缩骨折5例,稳定爆裂性骨折5例,不稳定爆裂性骨折9例.术前术后X线片,CT片测量椎体高度恢复率,椎管横切面积及Cobb's角变化.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平均时间12月.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s角分别是术前38.6%、83.1%、35.4°,术后92.7%、98.4%、4.5°,椎管截面积术前平均43.7% ,术后92.6%(P<0.01).结论 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罗利平;江红辉;罗文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肠恶性肿瘤致消化道反复出血诊治体会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等检查技术的发展,上消化道出血和结肠出血诊断率较高.小肠部位出血诊断相对困难,特别是小肠恶性肿瘤引起消化道出血早期诊断率低,待诊断明确,已发展至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现将我院3例小肠恶性肿瘤诊断情况进行回顾.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关节内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对15例关节内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 随访11.3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可吸收螺钉可用于关节内骨折的固定,免除二次手术.

    作者:金浩;丁星刚;毛宏甫;把其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LVCS)中静脉持续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进行比较.

    作者:沈彦坡;李艳艳;曹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商品名凯时)联合厄贝沙坦(安博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糖尿病肾病住院病人,分为单纯凯时组21例,单纯厄贝沙坦组21例,联合用药组23例,治疗21 d后及2个月后分别观察血压、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结果 各组治疗21 d后,尿素氮、血糖、血压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尤以联合用药治疗显著.结论 两者联用可明显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并长期维持尿蛋白于低水平,有利于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林佃新;刘印;巩立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对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Ⅱ)与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对初发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β细胞恢复的影响.方法 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皮下胰岛素注射组)及B组(CSⅡ治疗组),每组40例.口服葡萄糖试验测定C 肽值、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控制达标后巩固4周.观察达标时间并追踪12个月β细胞恢复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获得1年血糖稳定控制者更多,治疗后C肽分泌亦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CSⅡ强化治疗较皮下胰岛素注射疗效更好.

    作者:葛代初;刘伟;郭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骨疏灵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中药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文对骨疏灵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观察.结果 服用中药组其治疗后的骨密度(0.902±0.124),高于治疗前骨密度(0.753±0.103),而服用安慰剂后骨密度(0.738±0.102),与服用安慰剂前(0.743±0.089)无明显变化.结论 中药对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作者:殷弢;方朝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丹芪和血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丹芪和血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Sim-Pack C18柱,甲醇-水(45: 55)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47 nm.结果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分别在5.65~56.5 mg ·L-1,4.52~45.2 mg ·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补骨脂素=0.999 8,r异补骨脂素=0.999 6.两组份的回收率分别为补骨脂素99.42%, RSD=1.64%;异补骨脂素98.68%,RSD=2.31%.结论 本法可同时测定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忻志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益气通利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益气通利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样品,以黄芪甲苷、齐墩果酸为对照品,以当归为对照药材,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适宜的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显色剂显色.结果 在薄层色谱(TLC)中能够检出益气通利丸中的黄芪、牛膝、当归,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益气通利丸的定性鉴别.

    作者:刘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土霉素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土霉素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Venusil XBP-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 ·L-1草酸铵钠溶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70.5: 25: 4.5)(用氨试液调pH 值至8.3 );柱检测波长(λ)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 土霉素在0.005~0.9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0%(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土霉素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利福平乳膏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利福平乳膏的含量.方法 采用 C18柱为固定相(250 mm×4.6 mm,5 μm),乙腈-pH 7.0磷酸盐缓冲液(40: 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 nm.结果 浓度在40.16~200.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 0.2 %(n=3).结论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优点.

    作者:孙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测定祛风湿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测定祛风湿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 68: 2),检测波长为316 nm,柱温为30℃.结果 阿魏酸在2.06~65.92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n=5)为98.98%,RSD为1.3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梅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非吸收性外科缝线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

    目的 检查非吸收外科缝线中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DB-624石英毛细管柱(30 m×0.53 mm×3 μm),顶空瓶加热温度60℃,平衡时间30 min;汽化室温度25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300℃;柱温:程序升温,起始柱温为40℃,保持5 min,以每分钟20℃升温至150℃; 载气:高纯氮气.结果 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在1~100 mg·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可以作为非吸收性外科缝线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史建勋;陈仲益;茅海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腺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腺苷的含量,以便更有效的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VP-ODS柱(150 mm×4.6 mm,5 μm);磷酸盐缓冲液(pH 6.5)-甲醇(17: 3),检测波长26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 腺苷在3.93~39.28 mg·L-1(r=0.999 9,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89%.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感冒退烧片中腺苷的测定.

    作者:王坤;赵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八宝五胆药墨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八宝五胆药墨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冰片、蟾酥等成分.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法可用于八宝五胆药墨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氨酚咖黄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

    目的 建立氨酚咖黄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30: 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120.06~280.13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23%;无水咖啡因在7.24~16.89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50%.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建平;张传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芩及其制剂中4种黄酮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芩药材及其制剂中黄芩苷 (1)、汉黄芩苷 (2)、黄芩素 (3) 和汉黄芩素 (4) 的含量.方法 采用 Agilent Zorbax SB-C18 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以乙腈-0.15%三氟乙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 已测定的 4 种黄酮在以下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 (1) 0.51~164 mg·L-1(r=0.999 9),(2) 0.33~104 mg·L-1(r=0.999 8),(3) 0.24~76 mg·L-1(r=0.999 8),(4) 0.31~100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 (n=3) 分别为:(1)98.47%(RSD=1.35%),(2)100.73%(RSD=0.57%),(3)101%(RSD=2.63%),(4)100.77%(RSD=0.2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结果可靠,可用于黄芩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凯雁;秦民坚;周铜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秦七生物黏附片中粉防己碱含量

    目的 建立秦七生物黏附片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C18柱为色谱柱,乙腈-甲醇-水-冰醋酸(68.2: 30: 30: 1)(每100 ml含十二烷基磺酸钠0.41 g)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粉防己碱进样量在0.492~3.280 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0.52%.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崔春利;唐志书;王敏;宋逍;张化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抗菌消炎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抗菌消炎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日本岛津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 87);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结果 绿原酸在0.098~0.59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1%,n=6).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作者:管玉云;万庆;程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抗炎药物喜树碱的衍生化修饰

    目的 为了增强喜树碱溶解性和提高它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了新颖的由喜树碱合成7-乙基喜树碱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阿司匹林对其20S-羟基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对合成的产物跟踪表征. 结果 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产率,可以达到较好修饰效果,确定了目标产物反应的佳条件. 结论 两种修饰方式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天然喜树碱溶解性差,母体毒副作用大的缺点.

    作者:吴晓静;郭启昌;张毅;陈园园;王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海豹油软胶囊空白对照品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 制备海豹油软胶囊空白对照品.方法 以软胶囊的性状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影响其性状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优化处方. 结果 海豹油软胶囊空白对照品制备工艺稳定,符合要求.结论 按本工艺制备的海豹油软胶囊空白对照品,工艺处方合理,质量稳定,重现性好.符合临床试验要求

    作者:仇多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巯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研究

    目的 应用简易的HPLC方法检测血红细胞中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的活性,并研究健康汉族成年人群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TPMT活性分布.方法 以非放射性S-腺苷-L-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完成6-巯基嘌呤(6-MP)向6-甲基巯基嘌呤(6-MeMP)的甲基化转变.6-MeMP经乙酸苯汞混和物抽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TPMT的活性用37℃时每小时每毫升红细胞生成多少纳摩尔的6-MeMP来表示.结果 健康汉族成人和成人ALL患者TPMT活性均呈正态分布,男性和女性相比,TPMT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健康汉族成人与成人ALL患者服用6-MP前TPMT活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TPMT*3C杂合子TPMT平均活性低于野生型TPMT基因(TPMT*1)纯合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TPMT活性在健康汉族成人和成人ALL患者均呈正态分布,TPMT基因型和表型存在相关性,TPMT*3C杂合子平均酶活性低于野生型TPMT基因(TPMT*1)纯合子.在开始6-MP等药物维持治疗前检测TPMT活性对成人ALL患者有益.

    作者:曾庆曙;葛健;金涌;陈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马钱子碱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马钱子碱(Brucine)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分析Brucine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对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以L-15培养基体外培养,用MTT 法测定Brucine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以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V-FITC /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Brucine对MDA-MB-231的诱导凋亡作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Brucine对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术PI染色结果显示随着Brucine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先增加后降低,但死亡细胞逐渐增加;且随着Brucine浓度的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Brucine能够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Bax、Caspase-3和抑制Bcl-2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作者:余志艳;李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正交试验优选妇康宁片片芯中的辅料配比研究

    目的 优选妇康宁片片芯中的辅料配比.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在片芯中的用量比例,对妇康宁片片芯的崩解时限等质量指标和成品收得率的影响.结果 当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比例为12: 10: 2: 4时,妇康宁片片芯的崩解时限等质量指标能满足标准要求,成品收得率高.结论 优选的辅料比例合适,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此条件可用于大生产.

    作者:方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猴头菇多糖纯化及活性研究

    目的 筛选制备猴头菇浸提液的优工艺条件及研究猴头菇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将猴头菇粉碎、脱脂,然后经水浸提液浸提,再经减压浓缩、Sevag法去除游离蛋白、乙醇沉淀得到猴头菇多糖.采用3H-TDR法测定小鼠LAK细胞活性.结果 经正交实验得到制备浸提液的优工艺条件:温度85℃,时间4 h,加水量150 ml;除蛋白的优工艺条件:样液:氯仿-正丁醇(体积比)=3;当乙醇体积分数为75%时可沉淀出较多的糖.给予猴头菇多糖小鼠LAK细胞抗肿瘤活性增强.结论 利用本工艺可较好的提取猴头菇多糖,且该多糖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作者:韩伟;刘瑞丽;张晓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杭菊中总黄酮花期动态积累研究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药用菊花种质圃中5种杭菊栽培类型5个不同花期的的药材样品进行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研究和比较,为杭菊的质量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更合理采收杭菊,高效利用其黄酮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总黄酮的含量及其变化为检测指标,对5个菊花药材样品5个不同花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黄酮在各类型及每个类型不同花期杭菊中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在花开放70%时各类型平均总黄酮含量高.结论 杭菊总黄酮含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花期动态积累变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此可以为杭菊的质量评价和合理采收提供依据.

    作者:蒲婧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帕米膦酸二钠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合成-氨基-1-羟基-亚丙基-二膦酸二钠盐(帕米膦酸二钠)工艺改进.方法 以β-丙氨酸为主要原料与三氯氧磷和亚磷酸反应的工艺为基础.(1)在反应体系中添加氯苯;(2)直接采用大量水洗纯化中间产品;(3)直接用氢氧化钠固体成钠盐.结果 原文献收率29.7%,现提高到47.3%,工艺简化.结论 经以上工艺改进产品收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改进了工艺.

    作者:李孝仁;付鑫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黄厚排气颗粒中枳实等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黄厚排气颗粒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干浸膏得率、丹皮酚提取率、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黄厚排气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丹皮酚4 h佳;枳实等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2.0 h,醇沉浓度75%为佳工艺.结论 本方法所选得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裴月梅;黄世福;田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吻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手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骶前引流管和导尿管的护理,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排便功能训练,并给予详尽的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发生吻合狭窄2例,吻合口瘘2例,尿潴留2例,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恢复的重要基础.

    作者:俞士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加强婴儿肝炎综合征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在护理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3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机性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疗天数、体重增长、家长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对促进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恢复,效果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症及家庭社会负担.

    作者:程芒;黄淳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er-2/neu原癌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及治疗的作用

    Her-2/neu(c-erb-B2)基因为乳腺癌的主要致病相关基因,在20%~30%的乳腺癌患者中存在有Her-2过表达现象.本文综述了Her-2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与其它肿瘤基因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

    作者:杨莉;程卉;王磊;朱国旗;苏婧婧;李庆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由基清除剂在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自由基是指单独存在的、具有配对价电子的离子、原子、分子基团,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主要特点是性质活泼、反应性强,1956年Aarman提出了自由基学说(Free Radial Theory,FRT),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参与药物和毒物的降解,杀灭细菌,调解免疫功能,由于体内的抗氧化系统的存在,自由基能得以清除,使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作者:杨金鹏;胡文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的作用

    重型肝炎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我们对其还了解甚少.本文从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介素、一氧化氮、肝细胞生长因子、化学趋动因子等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一些研究进展,为我们更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以及在今后的临床诊疗中寻找新的靶点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张亚飞;李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003~2007年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论文发表统计分析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的数量、作者、发文作者合作情况、期刊源及论文主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作者:赵蓉;储德全;黄世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药物分析教学方式改革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中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手段,包括实施双语教学、实例式数学、多媒体教学等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通过上述改革,药物分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作者:陈纭;李俊;陈飞虎;金涌;王凤娟;黄晓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反相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本文简要概述了反相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反相薄层色谱的原理及应用研究加以综述.结果 反相薄层色谱法可用于中药材鉴别、有关物质检查和手性药物分离.结论 反相薄层色谱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中.

    作者:吕长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影响颌骨牵张成骨技术的主要因素

    目的 为了缩短颌骨牵张成骨技术的治疗时间,改善新骨形成的质量,从而提高牵张成骨技术的成功率.方法 根据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经验总结,分析影响牵张成骨技术的主要因素.结果 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牵引速度、频率、延迟期、固定期以及固定器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差异可能对牵张成骨技术产生影响.结论 诊疗中在掌握牵张成骨技术基本操作的同时,也应掌握影响牵张成骨技术的主要因素.

    作者:凌宁;王银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氨喋呤的不良反应

    甲氨喋呤为干扰叶酸代谢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增值S期,人体内的骨髓、肝脏、消化道、黏膜等组织细胞代谢比较旺盛,故会受到该药影响,常产生消化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甲氨喋呤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作者:邓蓉;沈爱宗;朱继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2~2006年本院应用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敏反应发生的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构成比为50%;过敏反应在30 min内发生者有19例(占73.1%),提示过敏反应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 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辨证用药,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权国勋;汪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007年淮南市2 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为做好ADR报告分析和信息反馈工作,本文对淮南市2007年2 106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市ADR发生特点及ADR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

    作者:宏伟;潘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探讨及对策

    中医通过多种药物的合理配伍,各种组方成分的适当增减,针对个体用药,其治疗作用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几十年来,西医西药在我国的盛行为传统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开拓了眼界和思路.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传统古方中筛选出有效部位,制成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一方式已成为许多中药材用途更新改进的重要方式.随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多.本文就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作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袁孔现;胡文兵;李国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药品检验中标准执行有关问题探讨

    药品标准是药品检验必须遵循的法定依据,执行得正确与否,关系到检验结果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没有一份准确的药品标准,药检所就不可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书.现行的药品标准体系存在着诸如:药品标准种类繁多、相同品种多个标准、同名异方、标准颁布渠道不甚通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药检工作,使检验人员常常面对几份或相似或大不相同的标准无所适从[1,2].因此,如何准确执行药品标准,成为摆在药检所面前的一个课题.根据我所工作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作者:张化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实施资质认定,提升技术监督水平的几点体会

    药品检验机构是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第三方公正机构,同时还担负着为政府行使药品技术监督的任务.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1].通过资质认定评审,使药品检验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药品检验机构行为,从而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提升技术监督水平.淮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于2008年4月在全省市级药检所中率先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本文浅谈我所实施资质认定工作的几点体会,以供商榷.

    作者:满铭辉;夏杨;张洪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安徽省2007年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2007年全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使用Excel软件和表格对2007年收集到的1 427份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 安徽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橡皮膏、宫内节育器和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 应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培训,提升报表质量,使之成为公众用械安全的有效信息.

    作者:黄萍;汪海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抽验检出的159批不合格药品情况分析与思考

    黄山市药品检验所,根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下达的抽检计划[1],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国家抽样规定抽取样品[2],对抽样的药品依法进行检验[3].现将检出的159批不合格药品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汪民海;徐庆辉;陈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