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召云;陈武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应用、监测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7月,35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华法林首次负荷量3.75~5 mg.随访6月~6年,平均随访2年9个月,随访INR(1.96±0.48),华法林维持剂量(3.02±0.66).11例有出血症状出现,1例因脑出血死亡;8例发生血栓栓塞,1例有偏瘫及失语.结论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正确的抗凝治疗,控制INR在1.8~2.5范围,可以减少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和出血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俞经生;葛建军;周正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利福平乳膏的含量.方法 采用 C18柱为固定相(250 mm×4.6 mm,5 μm),乙腈-pH 7.0磷酸盐缓冲液(40: 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 nm.结果 浓度在40.16~200.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 0.2 %(n=3).结论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优点.
作者:孙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马钱子碱(Brucine)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分析Brucine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对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以L-15培养基体外培养,用MTT 法测定Brucine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以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V-FITC /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Brucine对MDA-MB-231的诱导凋亡作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Brucine对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术PI染色结果显示随着Brucine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先增加后降低,但死亡细胞逐渐增加;且随着Brucine浓度的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Brucine能够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Bax、Caspase-3和抑制Bcl-2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作者:余志艳;李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秦七生物黏附片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C18柱为色谱柱,乙腈-甲醇-水-冰醋酸(68.2: 30: 30: 1)(每100 ml含十二烷基磺酸钠0.41 g)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粉防己碱进样量在0.492~3.280 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0.52%.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崔春利;唐志书;王敏;宋逍;张化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本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CA-50血凝仪检测2006年7月~2007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临产妇女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参考范围.结果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为:PT:9.37~14.39 s; APTT:16.62~39.58 s;TT:14.64~20.86 s;FBG:1.91~6.05 g·L-1.结论 该调查制定的参考值范围可以作为我院临产妇女凝血状态检测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
作者:周涛;桂友顺;陈根述;吴义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有5例囊肿自行消失;7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1例复发改行内引流治疗痊愈;手术治疗15例,其中行外引流4例,内引流11例,均未复发,内引流有1例胰漏改行外引流. 结论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囊肿形成早期应以观察或B超引导穿刺为主,对于囊肿无缩小趋势、症状明显或有并发症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王兴宇;王景钧;黄帆;崔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Ⅱ)与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对初发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β细胞恢复的影响.方法 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皮下胰岛素注射组)及B组(CSⅡ治疗组),每组40例.口服葡萄糖试验测定C 肽值、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控制达标后巩固4周.观察达标时间并追踪12个月β细胞恢复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获得1年血糖稳定控制者更多,治疗后C肽分泌亦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CSⅡ强化治疗较皮下胰岛素注射疗效更好.
作者:葛代初;刘伟;郭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0%~25%,常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导致贫血,瘤体增大引起邻近器官压迫症状,是良性病变中切除子宫的首位因素.切除子宫不仅改变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给患者在心理上带来一定影响.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是妇科大夫们关注的问题.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应用,使部分患者免除了开腹手术,但肌瘤小,未达到手术指征,以往多以观察随诊.自凝刀射频治疗恰好解决了这部分患者治疗的问题,且不需手术保留子宫,符合现代微创治疗的理念.
作者:颜士杰;杨媛媛;马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观察口腔鳞癌术后VP(长春新碱+平阳霉素)辅助化疗血象变化情况及分析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81例口腔鳞癌术后患者行VP方案辅助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一日及一周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VP方案化疗结束一日后,大多数患者血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白细胞变化显著(P<0.05),血小板次之(P<0.05),红细胞不明显(P>0.05);而化疗结束后一周,血细胞均恢复至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 口腔鳞癌VP方案化疗后,患者血细胞可能会发生暂时性的升高,化疗结束后一周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冯大军;颜雨春;陈晓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简易的HPLC方法检测血红细胞中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的活性,并研究健康汉族成年人群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TPMT活性分布.方法 以非放射性S-腺苷-L-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完成6-巯基嘌呤(6-MP)向6-甲基巯基嘌呤(6-MeMP)的甲基化转变.6-MeMP经乙酸苯汞混和物抽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TPMT的活性用37℃时每小时每毫升红细胞生成多少纳摩尔的6-MeMP来表示.结果 健康汉族成人和成人ALL患者TPMT活性均呈正态分布,男性和女性相比,TPMT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健康汉族成人与成人ALL患者服用6-MP前TPMT活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TPMT*3C杂合子TPMT平均活性低于野生型TPMT基因(TPMT*1)纯合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TPMT活性在健康汉族成人和成人ALL患者均呈正态分布,TPMT基因型和表型存在相关性,TPMT*3C杂合子平均酶活性低于野生型TPMT基因(TPMT*1)纯合子.在开始6-MP等药物维持治疗前检测TPMT活性对成人ALL患者有益.
作者:曾庆曙;葛健;金涌;陈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药品标准是药品检验必须遵循的法定依据,执行得正确与否,关系到检验结果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没有一份准确的药品标准,药检所就不可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书.现行的药品标准体系存在着诸如:药品标准种类繁多、相同品种多个标准、同名异方、标准颁布渠道不甚通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药检工作,使检验人员常常面对几份或相似或大不相同的标准无所适从[1,2].因此,如何准确执行药品标准,成为摆在药检所面前的一个课题.根据我所工作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作者:张化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用HPLC测定祛风湿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 68: 2),检测波长为316 nm,柱温为30℃.结果 阿魏酸在2.06~65.92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n=5)为98.98%,RSD为1.3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梅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关节内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对15例关节内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 随访11.3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可吸收螺钉可用于关节内骨折的固定,免除二次手术.
作者:金浩;丁星刚;毛宏甫;把其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药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文对骨疏灵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观察.结果 服用中药组其治疗后的骨密度(0.902±0.124),高于治疗前骨密度(0.753±0.103),而服用安慰剂后骨密度(0.738±0.102),与服用安慰剂前(0.743±0.089)无明显变化.结论 中药对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作者:殷弢;方朝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黄厚排气颗粒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干浸膏得率、丹皮酚提取率、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黄厚排气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丹皮酚4 h佳;枳实等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2.0 h,醇沉浓度75%为佳工艺.结论 本方法所选得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裴月梅;黄世福;田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纵隔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 选择2006年7月~2008年3月小儿纵隔肿瘤切除术9例,年龄2月~3岁,平均(1.6±1.4)岁,体重5~16 kg,平均(10.5±5.5)kg.右纵隔肿瘤3例,左纵隔肿瘤6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9例纵隔肿瘤手术患儿均成活,无1例出现严重的麻醉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以及严密的术中监护和管理,才能保证纵隔肿瘤手术患儿的安全.
作者:叶宏武;李永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6 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进行阴道镜检查的280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中78例CIN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镜检查拟诊CIN93例,占总数的33.22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 78例,占27.86%; 阴道镜拟诊CIN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87%.结论 据阴道镜图像显示阴道镜检查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瑾;马冬梅;张妤;查道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抗菌消炎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日本岛津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 87);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结果 绿原酸在0.098~0.59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1%,n=6).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作者:管玉云;万庆;程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增强喜树碱溶解性和提高它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了新颖的由喜树碱合成7-乙基喜树碱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阿司匹林对其20S-羟基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对合成的产物跟踪表征. 结果 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产率,可以达到较好修饰效果,确定了目标产物反应的佳条件. 结论 两种修饰方式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天然喜树碱溶解性差,母体毒副作用大的缺点.
作者:吴晓静;郭启昌;张毅;陈园园;王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2~2006年本院应用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敏反应发生的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构成比为50%;过敏反应在30 min内发生者有19例(占73.1%),提示过敏反应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 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辨证用药,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权国勋;汪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