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志鸣
为做好ADR报告分析和信息反馈工作,本文对淮南市2007年2 106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市ADR发生特点及ADR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
作者:宏伟;潘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贲门癌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提高临床贲门癌手术效果,使贲门癌外科治疗更加合理.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2年经胸和经腹二种径路外科手术切除的183例贲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腹入路112例,经左胸入路71例,两种手术方式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贲门癌手术入路选择对外科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术前应综合患者全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因为经胸手术在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方面优于经腹,因此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时应首选经胸.
作者:陶一勤;李道航;胡海峰;沙纪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气囊助产对产程、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运用TD-200G型全自动气囊助产仪,对960例无阴道试产禁忌症临产头位分娩产妇,待宫口开大2~4 cm,根据产妇自身条件,设置气囊不同直径,扩张宫颈及阴道各2次,另1 000例临产头位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分娩产程明显缩短,尤其是第二产程,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但对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下降的改善不明显,产妇有发热及血象升高倾向.结论 适时使用气囊助产,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方艳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简易的HPLC方法检测血红细胞中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的活性,并研究健康汉族成年人群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TPMT活性分布.方法 以非放射性S-腺苷-L-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完成6-巯基嘌呤(6-MP)向6-甲基巯基嘌呤(6-MeMP)的甲基化转变.6-MeMP经乙酸苯汞混和物抽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TPMT的活性用37℃时每小时每毫升红细胞生成多少纳摩尔的6-MeMP来表示.结果 健康汉族成人和成人ALL患者TPMT活性均呈正态分布,男性和女性相比,TPMT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健康汉族成人与成人ALL患者服用6-MP前TPMT活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TPMT*3C杂合子TPMT平均活性低于野生型TPMT基因(TPMT*1)纯合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TPMT活性在健康汉族成人和成人ALL患者均呈正态分布,TPMT基因型和表型存在相关性,TPMT*3C杂合子平均酶活性低于野生型TPMT基因(TPMT*1)纯合子.在开始6-MP等药物维持治疗前检测TPMT活性对成人ALL患者有益.
作者:曾庆曙;葛健;金涌;陈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重型肝炎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我们对其还了解甚少.本文从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介素、一氧化氮、肝细胞生长因子、化学趋动因子等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一些研究进展,为我们更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以及在今后的临床诊疗中寻找新的靶点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张亚飞;李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缩短颌骨牵张成骨技术的治疗时间,改善新骨形成的质量,从而提高牵张成骨技术的成功率.方法 根据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经验总结,分析影响牵张成骨技术的主要因素.结果 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牵引速度、频率、延迟期、固定期以及固定器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差异可能对牵张成骨技术产生影响.结论 诊疗中在掌握牵张成骨技术基本操作的同时,也应掌握影响牵张成骨技术的主要因素.
作者:凌宁;王银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本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CA-50血凝仪检测2006年7月~2007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临产妇女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参考范围.结果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为:PT:9.37~14.39 s; APTT:16.62~39.58 s;TT:14.64~20.86 s;FBG:1.91~6.05 g·L-1.结论 该调查制定的参考值范围可以作为我院临产妇女凝血状态检测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
作者:周涛;桂友顺;陈根述;吴义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海豹油软胶囊空白对照品.方法 以软胶囊的性状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影响其性状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优化处方. 结果 海豹油软胶囊空白对照品制备工艺稳定,符合要求.结论 按本工艺制备的海豹油软胶囊空白对照品,工艺处方合理,质量稳定,重现性好.符合临床试验要求
作者:仇多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的数量、作者、发文作者合作情况、期刊源及论文主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作者:赵蓉;储德全;黄世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用HPLC测定祛风湿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 68: 2),检测波长为316 nm,柱温为30℃.结果 阿魏酸在2.06~65.92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n=5)为98.98%,RSD为1.3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梅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及曲面断层摄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颌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颌骨骨折的类型与骨折的移位情况,对颌面部骨折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优化手术方案.
作者:慕红文;杨晓滨;张宁;侯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抗菌消炎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日本岛津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 87);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结果 绿原酸在0.098~0.59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1%,n=6).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作者:管玉云;万庆;程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医通过多种药物的合理配伍,各种组方成分的适当增减,针对个体用药,其治疗作用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几十年来,西医西药在我国的盛行为传统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开拓了眼界和思路.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传统古方中筛选出有效部位,制成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一方式已成为许多中药材用途更新改进的重要方式.随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多.本文就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作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袁孔现;胡文兵;李国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芩药材及其制剂中黄芩苷 (1)、汉黄芩苷 (2)、黄芩素 (3) 和汉黄芩素 (4) 的含量.方法 采用 Agilent Zorbax SB-C18 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以乙腈-0.15%三氟乙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 已测定的 4 种黄酮在以下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 (1) 0.51~164 mg·L-1(r=0.999 9),(2) 0.33~104 mg·L-1(r=0.999 8),(3) 0.24~76 mg·L-1(r=0.999 8),(4) 0.31~100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 (n=3) 分别为:(1)98.47%(RSD=1.35%),(2)100.73%(RSD=0.57%),(3)101%(RSD=2.63%),(4)100.77%(RSD=0.2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结果可靠,可用于黄芩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凯雁;秦民坚;周铜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药品标准是药品检验必须遵循的法定依据,执行得正确与否,关系到检验结果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没有一份准确的药品标准,药检所就不可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书.现行的药品标准体系存在着诸如:药品标准种类繁多、相同品种多个标准、同名异方、标准颁布渠道不甚通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药检工作,使检验人员常常面对几份或相似或大不相同的标准无所适从[1,2].因此,如何准确执行药品标准,成为摆在药检所面前的一个课题.根据我所工作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作者:张化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Her-2/neu(c-erb-B2)基因为乳腺癌的主要致病相关基因,在20%~30%的乳腺癌患者中存在有Her-2过表达现象.本文综述了Her-2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与其它肿瘤基因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
作者:杨莉;程卉;王磊;朱国旗;苏婧婧;李庆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黄厚排气颗粒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干浸膏得率、丹皮酚提取率、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黄厚排气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丹皮酚4 h佳;枳实等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2.0 h,醇沉浓度75%为佳工艺.结论 本方法所选得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裴月梅;黄世福;田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原因.方法 对本院心内科近3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AD)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高血压往往是导致其发生的常见原因.结论 AD发生多与高血压有较明显相关性,而临床误诊多因首发症状不典型.
作者:胡昊;丁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氨酚咖黄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30: 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120.06~280.13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23%;无水咖啡因在7.24~16.89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50%.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建平;张传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 和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 对于发生心脏骤停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探讨ACD-CPR 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复苏的方法不同,186例心脏骤停患者被分为ACD-CPR和STD-CPR组;比较两组在复苏开始后10、20和30min时的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24 h存活率及心电图(ECG)按压波形变化.结果 ACD-CPR组10、20 min时SBP显著高于STD-CPR 组(85.32±39.85 mmHg vs 62.15±30.14 mmHg at 10 min,t=5.648,P<0.001;73.56±36.58 mmHg vs 2.39±25.73 mmHg at 20 min,t′=5.350,P<0.001,respectively);自主循环恢复率(19[23.75%] of 80 vs 10 [11.63%] of 86,χ2=4.224,P<0.05)、24 h存活率(17 [21.25%] of 80 vs 8 [9.30%] of 86,χ2=4.625,P<0.05)亦显著高于STD-CPR 组;另外,ECG按压波形变化方面,ACD-CPR自动按压ECG按压波形变化较规律,STD-CPR人工徒手按压按压波形变化不规则.结论 ACD-CPR 在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初期复苏效果方面,优于STD-CPR.
作者:夏家栋;李从圣;程立顺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