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及含量

李萌;王剑;丁维剑

关键词:谷氨酸诺氟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及含量.方法 采用ODS柱,以0.025 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84∶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 nm.谷氨酸诺氟沙星在18.8~93.9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检测限为0.298 ng,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0.59%.结果 在本文所设计的实验条件下,有关物质检查的专属性较好.在含量测定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耐用性及稳定性的考察结果都较满意.结论 采用HPLC法对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和含量进行测定具有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抢救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28例分析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抢救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血液透析抢救28例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5.7%;死亡4例.结论 血液透析是抢救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胡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抑制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探讨

    药品价格虚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之一,其中医院药品的价格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医院药价虚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期望能为解决医院药价虚高问题提供帮助.

    作者:胡伟;陈飞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6年度全省1019条违法药品广告分析及讨论

    目的 加强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方法 通过登陆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发布的2006年度<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对违法药品广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我省全年发布的1019条违法药品广告中刊播在报纸和电视台的占总数的82.4%,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发布和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的违法广告分别占总数的46.4%和36.2%,地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占56.5%,没有标示广告批准文号的占64.7%.结论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广告运营商应依法发布药品广告.

    作者:张祖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皮酚协同顺铂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

    目的 探讨丹皮酚单药及联合顺铂应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丹皮酚、顺铂和两药联用处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结果 丹皮酚(7.81~250 mg·L-1)和顺铂(0.078~5 mg·L-1)单独应用均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丹皮酚与顺铂联合应用时,丹皮酚能明显提高顺铂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显著的协同杀伤作用.结论 丹皮酚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彭万仁;宛新安;孙国平;杨震;李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宫炎平浓缩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宫炎平浓缩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条件:汉邦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含0.1%磷酸、0.1%三乙胺的水溶液(2∶9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3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结果 没食子酸在2.5~40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0.95%.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宫炎平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丽;高家荣;夏伦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在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诊断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hyperthyroidism)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甲亢的患者,进行甲状腺细针细胞学检查,其中其中GD57例,男18例,女39例,年龄44±13岁;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49±13岁;分别对其进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分析这些抗体在Graves病组和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组中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TGAb水平在Graves病和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分别为23.09±20.45(IU·L-1)和10.36±6.23(IU·L-1)、194.32±285.41(IU·L-1)和552.19±386.69(IU·L-1)、127.24±210.85(IU·L-1)和725.41±900.87(IU·L-1).经统计学检验,三者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TGAb的检测对鉴别诊断Graves病和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有着重要的意思.

    作者:葛代初;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16INK4A蛋白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p16INK4A蛋白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45例子宫颈鳞癌组织、2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20例宫颈正常组织或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p16INK4A表达情况.结果 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22/25),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及反应性增生的鳞状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0/20).结论 p16INK4A蛋白的过度表达可以作为宫颈癌及其CIN的病理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何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亮菌多糖的苯酚-硫酸比色法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亮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 测定波长为490 nm,线性范围在3.1~15.6 mg·L-1,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0.99%.亮菌多糖的含量为68.72%,RSD为1.2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亮菌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宋群亮;张平;孙旭群;李绍平;黄赵刚;夏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在不育无精子症诊断及判定睾丸功能损害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104例男性不育及32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血清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检测,并结合精液常规检查、睾丸容积测定以及睾丸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睾丸性无精子症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双侧睾丸容积小于20 ml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对判定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的损害程度及鉴别睾丸原发性与梗阻性无精子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国超;张明华;刘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儿热性惊厥75例随访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本科收治的75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首发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发病季节、伴随疾病、脑电图改变、治疗及转归等进行随访观察及研究.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病多见于6月龄~3岁,以7~9月发病率高,62.7%的患儿发作一次,复发率为37.3%,FC的复发与首次发作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和FC分型、脑电图表现以及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有遗传倾向性,伴有危险因素者易复发且易转为癫痫,对首次发作患儿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林加斌;项跃林;朱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类型、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我科的心律失常新生儿35例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有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传导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常见病因有窒息缺氧、感染、器质性心脏病.新生儿心律失常大多是功能性和暂时性的,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大部分不须特殊治疗,一般预后较好.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关键在治疗原发病,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重在监护、观察和随访.

    作者:汤沛;董召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改建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骨改建整个过程中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在骨改建的分子机理研究中,新发现的破骨细胞调节因子--护骨素(OPG)及其配体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PGL)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因素.OPG是一种肝素结合型分泌性糖蛋白,它通过与成骨细胞/基质细胞结合,阻断原始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基质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其分化、成熟与激活,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OPGL是促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其效应可被OPG断.机械力可以破坏骨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分泌某些因子来启动骨改建.

    作者:童立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吉他霉素片溶出度测定的探讨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配制自身对照溶液对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的过程中,采用自身对照法(两种对照溶液配制方法)测定其溶出度.结果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对照溶液,对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的结果影响很小.结论 两种对照溶液配制方法,均能满足吉他霉素片溶出度测定的要求.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出院后健康随访对肝性脑病诱因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出院后健康随访对肝性脑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4年8月以后对出院的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健康随访,主要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在合理饮食,正确用药,保持生活规律,良好的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指导.观察其肝性脑病的复发率,并与2004年8月前未进行随访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随访组与未随访组各有32例和28例患者,随访组有9例再发肝性脑病;而未随访组有16例再发;结论 出院后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健康随访能有效地减少肝性脑病的再发.

    作者:徐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枣参合剂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研究枣参合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醋酸(1∶1∶8);检测波长:322 nm.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8%,RSD=2.19%.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枣参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单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症及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ACD)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5年7月~2006年7月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87例,按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36例)和正常血糖组(51例),观察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并发肺部感染15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6例,死亡4例;正常血糖组并发肺部感染11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无死亡;两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者并发症多,预后差,应及早预防.

    作者:汪门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院2005~2006年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性变迁及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 统计我院对三线抗菌药物严格限制前后一年内主要耐药菌株的耐药率变化以及药物使用频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限制政策实施前后,我院主要使用的三线抗菌药物用量减少了58%,细菌耐药性也较前改善.结论 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可能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杨江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流体悬浮式治疗床在大面积烧伤救治过程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对大面积烧伤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1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4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用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或翻身床治疗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烧伤后一周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整个病程抗菌素使用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烧伤后一周内血浆白蛋白上升较对照组明显增快,一周后接近正常值,整个病程抗菌素使用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19例患者治愈出院,死亡1例,治愈率95%;而对照组死亡3例,治愈17例,治愈率85%.结论 用流体悬浮式治疗床治疗大面积烧伤,能减少创面渗出,加速创面干燥、结痂,从而减少蛋白的丢失,减少创面感染的机会,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减少医疗费用.同时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张晓龙;谢俊;沈贤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6年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抗感染药、注射剂、涉及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检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晓娟;陈艳;齐金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4种方案治疗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4种治疗方案用于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择181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四环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治疗.结果 B、C、D方案相对于A方案增加相同的疗效其增加的费用分别为1.49元、17.46、2.70元.且B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阿奇霉素组治疗效果佳.

    作者:邓彩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