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秀竹;杨沐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特殊职责.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自成立以来,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是,基层的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浅述基层监管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汪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品种繁多,作用类似,临床医生特别是西医常根据药品名称选用.实际上,只有掌握了各种药品的配伍特点和功效区别,辨证施治才能提高此类成药的疗效.现就工作中常用的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做一分析.
作者:井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药品检验所(或称药检机构)是面向社会的药品质量检验的第三方公正机构,现阶段,作为国家药品质量监管的技术监督部门,还担负着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打击假冒伪劣药品,净化药品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任务.如何搞好药检所的建设,涉及到人员、设备、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从药检文化建设这一角度出发,对药检文化建设与做好药检工作的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杨锡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效果的影响.寻找血液透析患者EPO抵抗原因.方法 以30例血红蛋白近10 g·dl-1、血清Fe、血清白蛋白、Kt/Vurea、PTH无明显差异的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根据CRP水平分两组,第一组:血清CRP≤10 mg·L-1,第二组:血清CRP≥10 mg·L-1.比较两组EPO剂量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 血清CRP≥10 mg·L-180%的患者每周EPO的剂量明显高于血清CRP≤10 mg·L-1的患者.结论 血清CRP水平影响EPO的疗效,对判断EPO治疗效果有一定临床意义.高CRP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EPO抵抗原因之一.
作者:刁秀竹;杨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天麻颗粒中天麻素的含量,以便更有效的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采用Waters C18柱(250mm×4.6 m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天麻素在3.22 mg·L-1~0.16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1.38%.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复方天麻颗粒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提高后的标准可以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张磊;王国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沉香化滞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迪马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124~0.992 μg时、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260~2.080 μg时,分别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好(r=0.999 8,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98.9%,RSD分别为1.89%、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沉香化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成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部X线透视检查在儿童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池州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9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支气管异物胸部X线透视可表现为纵隔摆动、肺气肿、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结论 胸部X线透视检查结合病史是诊断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方法 ,尤其观察纵隔活动情况对诊断支气管异物更有价值.
作者:刘志军;沙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根据安徽省人事厅<关于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试行全省统一考试的通知>(皖人发[2005]60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了2005年度全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为了解试卷质量,准确评估考生学习能力,为职称改革及题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按照有关教育统计的理论,应用正态性检验方法对全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
作者:宣信长;吴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麻醉药品作为一种特殊药品在医疗机构使用过程中虽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漏洞,因而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严格防止流弊同时又能保证临床需要,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作者:周文威;鲁小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促通技术与经络导平的结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的患者,上下肢及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使用促通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经络导平的治疗对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比较,研究其治疗效果.运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评估上下肢及手的运动功能,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8周以上的治疗后再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偏瘫患者早期治疗组中Brunnstrom上肢功能,治疗前Ⅳ级以上5例,恢复到治疗后23例进步45%,下肢功能治疗前Ⅳ级以上7例恢复到治疗后28例,进步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Barthel指数评定治疗前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使用促通技术结合经络导平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发病后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后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胡晓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改进诺氟沙星的薄层色谱法的鉴别.方法 改进了薄层板的制备和展开剂的组成.结果 展开后的斑点不再拖尾.结论 改进后的TCL法适用于诺氟沙星的鉴别反应.
作者:黄宗雯;项中华;洪田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肠动力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本院门诊2000年~2005年间使用的胃肠动力药的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曲美布汀和莫沙必利的DDDs是胃动力药的前两位,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传统的甲氧氯普胺和西沙必利的DDDs则明显下降.结论 应重视胃肠动力药的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晓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氯芬黄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双氯芬酸钠含量的方法 .方法 使用C18硅烷键合硅胶柱(250 nm×4.6 mm),检测波长262 nm,用庚烷磺酸钠溶液-甲醇-乙腈(25:30:18)为流动相.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双氯芬酸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63~83.15 mg·L-1,r=0.9999;100.8~504.0 mg·L-1,r=0.9997(n=5).方法 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和98.8%(n=9).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氯芬黄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双氯芬酸钠含量的测定.
作者:钟淮滨;孙凌云;应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维生素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 .方法 选用岛津LC-10ATvp-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11%辛烷磺酸钠的1%冰醋酸溶液-甲醇-乙晴(15: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在所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维生素B1在20~6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893.24X-220,r=1.0.平均回收率99.51%(n=9),RSD=0.41%.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简便.
作者:杨晓玲;李爱民;李绍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干扰素栓与爱宝疗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栓治疗组(Ⅰ组)和爱宝疗栓为对照组(Ⅱ组).结果 干扰素栓组和爱宝疗栓组治疗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88%,不良反应小.结论 干扰素栓和爱宝疗栓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梁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用RP-HPLC法测定酚酞片的含量.方法 用C18柱,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用磷酸调pH至3.5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 酚酞在10~2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9.平均回收率在99.5%~100.5%,RSD均小于0.5%.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万庆;钱世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制止痒搽剂及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冰片,采用化学方法 鉴别薄荷脑、樟脑、醋酸泼尼松、水杨酸和盐酸苯海拉明.结果 呋喃西林在2.0~10.0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1.07%,RSD=0.70%(n=9),鉴别方法简便易行且重现性好.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止痒搽剂的质量.
作者:赵云燕;吴金兰;李国忠;袁孔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灭澳灵片中紫丁香苷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结果 回归方程Y=1×106X-1079.5(r=0.9996,n=6),紫丁香苷在0.106~1.06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99.43%,RSD=1.61%.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灭澳灵片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作者:赵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规范我省医疗机构制剂的配制和使用,保证制剂质量,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1]、<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3]的有关规定,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对全省已取得批准文号的医疗机构制剂品种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重新核发批准文号.现就这次清理整顿的情况及几点启示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许伏新;蔡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监测管理制度的实施及不断深入,ADR对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及重视.鉴于此,笔者就皖西地区ADR监测工作走访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收集的1 97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初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宏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