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沉香化滞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徐成志

关键词:大黄素, 大黄酚, 沉香化滞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沉香化滞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迪马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124~0.992 μg时、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260~2.080 μg时,分别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好(r=0.999 8,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98.9%,RSD分别为1.89%、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沉香化滞丸的质量控制.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巴韦林气雾剂合用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8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合用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儿科门急诊8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加用西瓜霜喷雾,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喷雾加用康复新液涂抹.观察用药三天后两组的退热、疼痛消失、疱疹溃疡的愈合.结果 用药三天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观察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利巴韦林气雾剂合用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且依从性好.

    作者:胡淑英;胡林海;俞亚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旋光度法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的含量

    目的 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片中盐酸氨基葡萄糖的含量.方法 利用氨基葡萄糖具有旋光性的特点,采用旋光度法测定.结果 盐酸氨基葡萄糖检测浓度在20.14~80.94 g·L-1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低、中、高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100.6%、99.5%.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单,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庄旭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麻醉处理

    我院在2004~2005年经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3例,麻醉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进;林全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灭澳灵片中紫丁香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灭澳灵片中紫丁香苷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结果 回归方程Y=1×106X-1079.5(r=0.9996,n=6),紫丁香苷在0.106~1.06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99.43%,RSD=1.61%.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灭澳灵片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作者:赵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氨咖黄敏胶囊溶出度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氨咖黄敏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水作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1,检测波长243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 mg·L-1以下时,在243 nm波长处的无关吸收可以忽略不计.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氨咖黄敏胶囊的溶出度.

    作者:郑志伟;唐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胃镜检查860例临床观察

    胃镜检查是消化内科常用的诊疗方法,但在检查中常因恶心、呕吐、腹痛使病人难以忍受,部分患者因此拒绝或长期推迟胃镜检查及复查,延误诊断.我科自2003年5月~2006年2月应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无痛胃镜)860例,效果良好,在消除患者痛苦和恐惧的同时,使患者耐受性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

    作者:戴晓荣;朱跃华;陈永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全程陪伴式分娩临床效果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我院于2001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展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满足了孕妇的要求,提高了产科分娩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银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疗机构制剂清理整顿工作情况及启示

    为规范我省医疗机构制剂的配制和使用,保证制剂质量,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1]、<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3]的有关规定,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对全省已取得批准文号的医疗机构制剂品种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重新核发批准文号.现就这次清理整顿的情况及几点启示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许伏新;蔡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注射器接头皮针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应用

    儿科对新生儿、婴幼儿患者常需股静脉抽取血标本,为诊断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一般股静脉的采血方法为:用一次性注射器在股静脉穿刺点垂直穿刺股静脉采血,此方法不易固定,容易导致失败,并常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引起血肿,而且导致标本质量下降.本院小儿外科2005年6月至12月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采血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静;方佶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003~2005年我院住院病人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为抗感染药的合理应用、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5年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罗红霉素DDDs在2004年、2005年居口服用药的前1、2位,头孢克洛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DDDs连续3年均居前6位.注射用头孢曲松DDDs连续3年均居首位;头孢哌酮以及青霉素连续3年均居前5位.结论 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新上市的抗感染药物以及药品价格昂贵的抗感染药物使用较少.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合理、安全、有效、经济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尚礼;李国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止痒搽剂的研制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制止痒搽剂及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冰片,采用化学方法 鉴别薄荷脑、樟脑、醋酸泼尼松、水杨酸和盐酸苯海拉明.结果 呋喃西林在2.0~10.0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1.07%,RSD=0.70%(n=9),鉴别方法简便易行且重现性好.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止痒搽剂的质量.

    作者:赵云燕;吴金兰;李国忠;袁孔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改良PPH手术治疗30例重度痔体会

    目的 探讨改良PPH的手术技巧和价值.方法 采用国产重复使用吻合器为30例重度痔患者作痔上黏膜切闭术,分析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5 min,术中吻合口出血,需缝合止血19例,第1例出现术后大出血,输血400 ml,两次手术缝合止血,术中切闭不全2例,主要为缝合过多所致,术后尿潴留1例,疼痛0例,平均住院时间3.5 d,痔块回缩时间0~15 d,平均4.7 d,全组病人无1例肛门狭窄、大便失禁,随访1月~2年,无复发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重复使用吻合器,在操作得当下,具有手术简便,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价格便宜,适合国内推广.

    作者:王旗;国维克;刘卫怀;唐斌;沈世红;凌烈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探讨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尽管在过去的20余年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制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心力衰竭的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的预后仍很差,一年后死亡率仍高达50%以上.心脏移植虽是治疗晚期CHF的金标准,但供体的缺乏和排斥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永久性埋植人工心脏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心肌成形术的长期效果也有争论.近几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治疗心衰患者已初露端倪.本文就其作用机制、操作方法、临床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刘福颂;潘瑜;周长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005年安徽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

    根据安徽省人事厅<关于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试行全省统一考试的通知>(皖人发[2005]60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了2005年度全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为了解试卷质量,准确评估考生学习能力,为职称改革及题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按照有关教育统计的理论,应用正态性检验方法对全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

    作者:宣信长;吴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莪术油的药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莪术是中国传统中药,随着药理研究和制剂的开发,莪术油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疗效也得到临床充分的肯定.本文对莪术油及其有效组分抗肿瘤、抗病毒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广;李校堃;刘敏;黄志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黄芪及其制剂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了黄芪及其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 的新进展,包括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TLCS和HPLC法,评述了每一种分析方法 的特点,为黄芪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颜晓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美施康定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按照影响因素匹配来进行分成两组,每组32例,美施康定组,术前30 min经直肠给予美施康定30 mg(硫酸吗啡控释片);对照组,术前不行镇痛预处理,术后必要时肌肉注射哌替啶.术后4、6、12、24 h分别观察患者的BP、HR、SPO2、镇痛评分(VAS)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6、12 h VAS评分美施康定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30 min经直肠给予美施康定,可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

    作者:周其富;俞渭生;何锐;楼静芝;单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点滴荧光鉴别法的研究

    目的 该文诣在建立一种适用于基层的,快速便捷的中药点滴荧光鉴别法.方法 在紫外灯下对药材粉未及滴加常用试剂后的荧光进行观察,配以数码摄影,并利用电脑对其荧光斑点进行色彩分析,得出药材荧光斑点的颜色数据,以此作为鉴别和证据.结果与结论 实验表明,该方法 的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均较好,在中药材的真伪上有一定意义.

    作者:周建理;周蜀娟;刘炜;班永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

    目的 建立维生素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 .方法 选用岛津LC-10ATvp-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11%辛烷磺酸钠的1%冰醋酸溶液-甲醇-乙晴(15: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在所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维生素B1在20~6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893.24X-220,r=1.0.平均回收率99.51%(n=9),RSD=0.41%.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简便.

    作者:杨晓玲;李爱民;李绍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α-干扰素栓与爱宝疗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干扰素栓与爱宝疗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栓治疗组(Ⅰ组)和爱宝疗栓为对照组(Ⅱ组).结果 干扰素栓组和爱宝疗栓组治疗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88%,不良反应小.结论 干扰素栓和爱宝疗栓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梁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