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英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5例子宫腺肌病占我院同期妇科子宫切除的11.6%;前后4年相比近4年发病率明显升高(71.4%);术前痛经40例(47.1%);月经过多或紊乱49例(57.6%);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1例,诊断符合36.5%;B超诊断符合率17.6%;除2例行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外,其余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结论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升高,术前易误诊,阴道B超和MRI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应个体化,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药物和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陶瑞雪;苏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4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结果该病好发年龄在20~50岁,共20例(占83.3%),男女比例为1∶ 1.2.临床表现以头痛和共济失调为主,CT和MRI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肿瘤位于小脑半球21(87.5%)例,小脑蚓部2(8.3%)例,延髓1例(4.2%),囊性20例(83.3%),实质性4例(16.7%).肿瘤均获得全切除.手术死亡1例(4.2%).结论 CT和MRI可以对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并可将其分型以利于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该肿瘤为良性肿瘤,显微手术可以全切除病变而达到治愈.
作者:赵兵;万经海;李长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总结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近况,在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同时,对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作者:李荣;李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短程治疗和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否疗效相同;并作安全性比较.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观察组30例,并记录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肝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3 d后,症状均明显好转,且2周后复查X线阴影基本吸收,疗效无差异.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短程治疗与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安全性相同.但前者可减少用药频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蒋晓宏;饶鸣皋;陈爱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应用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急性白血病(AL)染色体异常特征,结合临床评价细胞遗传学对AL诊治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以R显带为主、G显带为辅对76例A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观察疾病的诊治及转归情况.结果 76例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型异常检出率为 55%(42/ 76),初发病例异常核型31例,检出率61%(31/51),缓解病例异常核型5例,检出率31%(5/16);对52例患者随访中发现:核型正常16例,其中13例(81%)达缓解,2例(15%)复发;核型异常36例中22例(61%)达缓解,8例(36%)复发(P<0.05),核型正常组缓解率明显高于核型异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核型异常组;核型正常、超二倍体及t(15;17)易位者疗效较好 ,而伴-7/7q-、t(9;22)、t(4;11)、t (9;11)、t(1;19)易位者疗效较差;缓解期染色体仍为异常核型者常复发,继发性染色体改变常预示病情恶化.结论半数以上A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且主要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它们和特定的FAB亚型相关;细胞遗传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密切,是影响白血病预后的独立性因素.
作者:刘洪军;卢洁;王宁玲;潘金兰;吴亚芳;薛永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阿卡波糖是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物.在多项Ⅱ型糖尿病临床试验中,阿卡波糖能明显降低血糖.目前国内阿卡波糖原料的测定方法多采用部颁标准中收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3],但该法存在分离效果较差,出峰时间长等缺点.本文建立了一种分离效果好,出峰时间短,要求更高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阿卡波糖原料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前,在美国医院护理中心正兴起触摸疗法来解除患者病痛.触摸是一种非言语交流形式,属于简便、实用、且历史悠久的医疗技术,但对患者而言却有很大的激励力量.现将触摸护理的临床效应归纳如下.
作者:童优利;刘聪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对全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现状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医疗机构购进、使用医疗器械的管理和运行状态,为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和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汪传宝;黄少玉;谢洪;张弦;樊和平;吴永东;何文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院一台东方红厂生产的F78-Ⅲ型300 mA X线机,是一台双床双球管机,近一段时间出现如下故障:当Ⅱ台摄影选择较高摄影电压(约100 kV以上)时,高压保险丝熔断,检查更换保险丝后,机器工作正常,过若干天后,又出现同样故障,I台透视、胃肠点片等均正常.
作者:高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上市合格药品在医院使用过程出现发生不良反应(ADR)的重要因素.方法通过对静脉输液场所进行调查、了解和走访,掌握有关输液调配加药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结果合肥地区部分医疗单位,静脉输液调配和输液室环境条件差,输液药品调配操作不规范,造成药品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引发ADR增高.结论要认真贯彻执行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配制操作规程,提高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维护患者用药的合法权益.
作者:汤薇薇;周孝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刺激试验(NST)及B超检查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宫内安危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6例ICP孕妇及188例健康孕妇运用单次NST、重复NST及NST联合BPS的方法进行监测,对其胎儿预后情况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ICP组孕妇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ICP组及健康孕妇组单次NST无反应型及重复NST无反应型的胎儿预后不良率均明显高于NST反应型,且2组BPS≤6的孕妇胎儿预后不良率亦明显高于BPS>6者;ICP组重复NST监测和BPS监测特异度明显高于单次NST监测,且其阴性预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健康对照组三种监测方法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重复NST监测及BPS监测对于ICP孕妇胎儿宫内安危的预测较健康孕妇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假阳性率,从而可显著改善围生儿预后状况.
作者:姚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化中应用的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后观察腹泻腹胀便秘等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氨变化.结果加用培菲康治疗后有利于胃肠道症状缓解,血氨下降.但对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影响不大.结论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中有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王红敏;傅文安;张凯杰;赵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荫风轮总苷(TSY)药效学以外的药理作用,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大鼠、小鼠自主活动行为能力,家猫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狗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大鼠、家兔子宫活动.结果用药后大鼠、小鼠自主活动行为能力,家猫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及狗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 用药前后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但对离体与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结论在药效剂量下荫风轮总苷对大鼠、小鼠的神经系统,家猫呼吸系统及狗的心血管系统系统均无明显影响;其兴奋子宫作用有助于止血药效的发挥.
作者:彭代银;刘青云;戴敏;訾晓梅;余世春;黄凯飞;严永健;韩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优化葛根芩连滴丸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1∶ 1)为基质,甲基硅油为冷却剂,用内径为2.0 mm,外径为5.5 mm的滴管进行滴制,滴丸成型率高.结论采用实验筛选出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钱金粉;张霄翔;姚日生;方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院近两年内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医院2003~2004年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每日药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来,口服降血糖药物用药金额和DDDs增长明显,DDDs排序在前的是价廉和常用的药物.结论新型降血糖药物已经被病人接受,尽快提高国产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任务紧迫.
作者:袁孔现;李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急诊重危病症之一,在基层医院占内科急性中毒首位.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在临床抢救中,及时准确恰当,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阿托品用量的观察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我科从2002年4月~2003年9月共收治有机磷中毒22例,现就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9月间我院ICU收住的113例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检出病原菌138株,其中革兰阴性(G-)细菌87株(63.0%),革兰阳性细菌(G+菌)33株(23.9%),真菌18株(13.1%).大多数菌株多重耐药.结论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感染院内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药敏实验呈多重耐药,临床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选择敏感广谱抗生素.
作者:王兵;吴金;吴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临床表现以多发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症状以肢体麻木、疼痛、肌力减退等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陈丰;林卿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长叶胡颓子果实降血糖、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胆固醇高脂饲料诱发高脂模型大鼠,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应用长叶胡颓子果实水煎液进行实验观察.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INS)、C肽(C-P)及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长叶胡颓子果实具有抑制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的升高,降低ROS、MDA,增强SOD、CAT、GSH-PX活力的作用(P<0.05),可使糖疗病小鼠FBG降低(P<0.05),对血浆INS和C-P无影响,但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长叶胡颓子果实具有降血糖、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有预防保健作用.
作者:李玉山;李田;谭志鑫;肖本见;黄在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α-细辛脑,化学名称:2,4,5-三甲氧基-1-丙稀基苯,是中药石菖蒲(Acori graminei Rhizoma)的主要有效成分.α-细辛脑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且有抗惊厥、抗癫痫大发作等功效.有关α-细辛脑的研究,国内的临床应用研究,均显示其有良好的疗效,国外的研究多侧重于毒理研究.为了了解α-细辛脑近年来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笔者查阅了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从药理、临床应用和毒理学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姚丹;陈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