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陈久红
GE-9000型CT机图像环形伪影故障在维修中非常普遍,如果熟悉了CT机的工作过程,就可以分析出可能产生环形伪影的几个主要方面因素,再逐步查找,从而得以排除此类故障.
作者:张广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血脂症是目前医药界研究的热点,而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制备在其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介绍了高血脂症先天性、化学物质诱导和转基因三种实验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高血脂症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倪鸿昌;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在药学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总体上经历了由局部辅助到全面辅助,从单机辅助到局域网、广域网辅助的过程[1].计算机网络在传统药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它在药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作者:倪飞舟;刘方;陈浩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内科病人多为老年慢性患者及长期住院的患者.由于长期输液,血管刺激较明显,静脉穿刺难度大.由于患者心理紧张,所以静脉穿刺时应一针见血,由此可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减少了疼痛,故一次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姚艳;王秀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是长期高血糖使代谢紊乱,造成血管缺血缺氧所致,以往给以单用营养神经及血管活性药物疗效不十分理想.本文采用弥可保注射液联合使用川芎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影响,以期为丹参的炮制提供更为合理的干燥处理方法及临床用药指导.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同的干燥和炮制方法均能使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降低.
作者:赵成;陈久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1].其治疗原则是使雌激素的产生和作用减少[2],以使异位病灶缩小或消失.传统的治疗药物有丹那唑、内美通等以及现比较前沿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副作用大,且GnRH-a价格昂贵,患者经济上无法承受.因此,寻找高效低副作用且患者在经济上能够承受的药物成为一种挑战.米非司酮在临床主要用于终止妊娠,自Baulieu提出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息隐)可使EMs病灶萎缩[1]后,米非司酮在EMs方面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本文收集近几年来有关资料,介绍米非司酮在治疗EMs方面的药物动力学、作用机制及应用方法.
作者:刘晓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RP.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CRP明显增高.结论CRP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炳中;张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包括尿毒症血液透析)的血浆y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有否血液透析分为透析组22例;非透析组21例进行观察,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各组血浆vWF含量,并对透析组患者血浆vWF含量与透析月数之间;非透析组患者血浆vWF含量与血肌酐之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浆vWF含量为193.65%±39.39%.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组患者血浆vWF含量为262.18%±59.75%;非透析组患者的vWF含量为224.10%±55.92%,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而且透析组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非透析组(P《0.05).非透析组血浆vWF含量与血肌酐之间无线性关系(r=0.213 4,P》0.05);透析组血浆vWF含量与透析月数之间也无线性关系(r=0.185 2,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系统损害,从而导致血浆vWF含量升高;血液透析可进一步加重其损害.
作者:周志宏;陈约微;陈晓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发生、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40例,逐例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结果40例中有27例(67.5%)发生感染,其中死亡2例(5%),发生感染中位时间+7 d,持续10 d,检出菌以G+球菌为多,G-杆菌检出率低,多数在粒细胞缺乏纠正后,同时经抗生素治疗,感染得到控制.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发生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治疗建议加强使用抗G+球菌的抗生素,尽早抗真菌治疗.
作者:詹其林;许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4 h动态检测血压变异的重复性.方法对我院两年半间所有门诊、病房病人,两次动态血压检测者的血压变异数据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前后两次血压检测中,血压变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压变异性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4.6 mm×250mm,5μm),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对乙酰氨基酚99.7%(RSD=0.9%).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简便、快速、易行.
作者:陶俊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相同条件下实施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共178例,笑气吸入性镇痛98例,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80例,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对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笑气组与阻滞组对于分娩镇痛效果相似,阻滞组在一定程度上对产程、宫缩有影响.结论笑气吸入性镇痛与阻滞麻醉相比效果好,能缩短产程,对母婴更安全,使用方便.
作者:刘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的危害.方法将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 92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1 595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妇产后出血、难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早产20.65%,胎儿窘迫34.75%,围产儿死亡4.35%,新生儿并发症14.92%.而对照组早产5.27%,胎儿窘迫4.95%,围产儿死亡0.88%,新生儿并发症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280±34.51)ml,总难产率65.21%,对照组出血(210±36.78)ml,总难产率52.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ICP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和增加难产率.
作者:曹立;佛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表麻电视监视系统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78例.结果78例患者,除2例较大息肉间接喉镜下摘除大部分后,再行纤维喉镜下完全摘除,3例2次彻底摘除外,其余皆一次手术彻底摘除.术后随访3~6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是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药物的发展,为使用药物更为安全、有效、经济,应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从给药方法、次数、剂量、时间间隔等方面综合考虑,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从而发挥佳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药源性疾病.时间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时效性,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一个新标准与新的研究途径.为此,对程序化用药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池迎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药的研制、生产、使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逐步改进提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辨证的整体观、经络论的研究方法、辨证论治的治疗模式,以及中药所特有的低毒性、疗效确切、非耐药特性、整体调节及双向调节效应等在医疗康复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和欢迎.但是,在医药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也显露出一些问题,面临着挑战,本文结合从事中药工作的实践,谈谈实现中药现代化的8点思考.
作者:曹明成;黄顺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优化冬虫夏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多糖量为指标,优化冬虫夏草多糖水提取和醇沉淀工艺.结果冬虫夏草多糖水提取佳条件:加水量10:l,提取时间0.5 h,提取次数3次;醇沉淀佳条件:水提液浓度0.5 g生药/ml,醇浓度67%,醇沉方式流入.结论优化的冬虫夏草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张国华;李绍平;季晖;李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肺部损害.方法选择2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临床、放射学及肺功能的观察.结果26例患者中有呼吸系统症状者7例,X线检查有肺间质病变10例伴肺动脉高压者2例,X线仅有肺动脉高压者1例;16例行CT检查有肺间质病变14例,其中8例X线检查无异常者CT检查发现有肺间质炎症6例;肺功能检查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21例,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11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宽9例.结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肺部损害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及肺动脉高压.肺功能损害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肺功能损害早于临床及放射学表现.
作者:刘琳;许玲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经阴道取卵术的效果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IVF-ET患者分为麻醉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两组IVF-ET的结局.结果麻醉组,麻醉见效快,麻醉效果明显,无明显副反应,取卵率显著提高(P《0.01).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经阴道取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对IVF-ET终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玲;洪名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