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芳萍;邱桂霞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腰腿痛的1/5,男性多于女性.康复护理可以达到增加肌力,减轻痉挛,使症状缓解、消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收治的138例病人中,男97例,女41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1 护理治疗1.1 卧床休息及限制活动病程急性期以消除或缓解疼痛为首要目的,必要的卧床休息可使椎间盘内压降至低水平,有利于消肿及使症状缓解.严格的卧床不宜超过1周,垫高小腿,放松腰大肌可充分减低脊椎应力,过久的卧床能引起肌萎缩,骨质疏松及造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功能恢复.由于站立时腰椎受力仅高于侧卧位而低于坐位,故早期起床后宜站立与卧位交替.坐位时宜使椅背后倾20度左右,放松坐靠,并在腰后置靠垫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性前凸,以尽量降低腰椎间盘内压力,注意尽量避免使腰椎屈曲的坐位,因此种体位可使椎间盘压力较站位时增高1倍.当病人入院时,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及坐姿、体位要求以缓解压力.
作者:曹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各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次锐器损伤中,缝合针刺伤113人次,占52.3%;医用针头刺伤66人次,占30.6%;玻璃损伤18人次,占8.3%;刀片割伤11人次,占5.1%;其他锐器损伤8人次,占3.7%.结论 手术室护士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高,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一旦发生立即采取相应对策,将损伤后的危害降到低程度.
作者:李思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科自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共开展乳腺癌手术218例,均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指导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有218例病人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手术,平均年龄为45岁,年龄小的28岁,大的86岁,其中182例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6例为乳腺癌根治术,10例为保乳手术.2 患肢功能锻炼方法2.1 从术后到拔掉腋下引流管大约1-6天,主要锻炼手、腕和肘部关节的功能.术后2天,练习伸指,从拇指开始,依次到小指屈曲,再从小指依次顺序到拇指展开,再握拳、屈腕,10-15min/次,3次/天.术后4-6天,做屈肘运动.锻炼时始终保持患侧上肢不外展,以减少胸部皮肤的张力.
作者:阮赞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来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的40例严重颈椎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并发症观察等护理要点.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随访6-18个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术后6个月X线提示前方植入骨与椎体完全融合,未见植入骨块及颈椎内固定松脱.术后JOA评分:5-8分患者7例,9-12分患者22例,13-16分患者11例,平均12.3分.根据JOA评定标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为: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手术有效率为90%.结论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颈椎病安全有效.护理人员对严重颈椎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加强术后功能锻炼,可极大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无明确病因的肉芽肿,临床上较为少见.本病好发与肺部和腹部,易累及眼眶,眼眶炎性假瘤的CT和MRI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对眼眶炎性假瘤的定位和分型有重要意义[1],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临床价值.笔者总结近5年来46例眼眶炎性假瘤的CT和MRI表现,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影像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也为临床的研究提供方向.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经病理科证实的眼眶炎性假瘤46例,女28例,男18例,年龄21 ~67岁,平均43.1 ±19.3岁.其中46例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31例(占67.4%)及眼球运动障碍24例(占52.2%);左眼16例,右眼25例,双眼5例.1.2 CT和MRI检查方法CT检查使用64层螺旋CT机,准直宽度1.0mm,层厚5mm,行CT平扫31例,行CT增强扫描24例.MRI检查使用1.5TMR扫描仪,平扫18例.Gd-DTPA增强扫描11例;常规序列使用T1WI,T2WI序列,常规使用方位为轴位、冠状和矢状位.
作者:孟莉;陈静;鲍海华;尹桂秀;王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特征,并根据具体病情实施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共收治48例老年人肺炎患者,按照影像学资料、常规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诊断和治疗,显效病例为33例,占68.7%;有效病例为13例,占27.1%;死亡2例,占4.2%.结论 老年人日常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较多,临床表现和特征不典型,所以应重视老年人肺炎的早期诊疗,减少老年患者的病痛.
作者:陈海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是关系到所造成的胃内容物返流的临床症状,患者出现胃灼热,返流等症状,可导致食管相关的并发症,如食道糜烂,食道狭窄.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莫沙必利是促胃动力药能改善食管蠕动,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和括约肌的压力,可消除或减少反流等.本文观察莫沙必利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选择本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50例,这些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都表示愿意参与实验.而排除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患者食管手术史,心脏手术,肝,肾功能不全的病史的一部分.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49±5.5)岁;病程短为5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0.5±4.5)个月.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小40岁,大73岁,平均年龄(48.5±6.2)岁;病程短5个月-3.5年,平均病程(10.5±3.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亚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8例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连续应用3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例患儿出现皮疹,经对症治疗后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喜炎平能有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减少恶心、呕吐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微小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5例,按有无肾损伤分成50例糖尿病非肾病组(NDN组)和45例糖尿病肾病组(DN组),并设4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Cys-c、CRP、Hcy及uAlb的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在DN组中,Cys-c、CRP及Hcy与uAlb含量呈正相关(r=0.327、0.521、0.379,P<0.05).结论 血清Cys-c、CRP及Hcy可作为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敏感指标.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吸烟、寒冷、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病因.主要症状咳、痰、喘.实验室检查常无异常.咳、痰、喘每年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他疾患,即可诊断.治疗护理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发作期抗感染.
作者:孙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院治疗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组,并把这100例研究组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对照组42例,;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的治疗组58例.治疗后比较两组血β-HCG值、包块大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血β-HCG值、包块大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8%,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结论 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穗瑾;张秀果;王黎;章小东;刘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综合护理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06月-2013年06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的患者,按照询证医学理念和身心的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52例慢性肺心病的患者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47例好转出院,5例因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结论 对于慢性肺心病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慧琳;张香兰;仇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总结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包括术前接待患者错误,拿错药物等;术中用药有误,器械准备不充足等及术后护送患者不当等.认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等能有效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贾芳萍;邱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剖宫产对母婴可能会产生一些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如胎儿免除困难,胎儿损伤(如骨折)剖宫手术后大出血,器官损伤(如肠管损伤,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子宫损伤等),术后感染,盆腔粘连等.
作者:韩晓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多发生在清晨、傍晚以及比较寒冷季节,临床症状为反复性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通过对多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发现,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治疗和缓解该疾病的发展.
作者:徐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类似物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口服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优泌乐25R(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早晚餐前联合阿卡波糖三餐时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优泌乐R(赖脯胰岛素)早中晚三餐前及睡前治疗.治疗四周后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日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反应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优泌乐25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能较快较平稳地控制血糖,且胰岛素日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作者:梁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传染病应急监测工作,为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传染病应急监测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市疾控中心工作档案资料.结果 芦山地震灾后,采取了快速恢复网络直报,建立震后传染病应急监测系统的措施,早期发现重点疾病和可能聚集性疫情,早期处置,震后一月无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与去年同期比呈下降.结论 开展灾后传染病应急监测的关键是要迅速恢复网络直报系统.症状监测在地震灾后早期疾病应急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灾后症状监测,是公共卫生部门今后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艾守美;周启富;岳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病史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了解本院收治的8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征.结果 消化道疾病43例,占50%,是具有细胞贫血的常见发病原因.给予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升血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计数(R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明显改善.结论 我院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系消化系统疾病、饮食习惯不良等,早发现、早治疗,并积极预防,纠正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叶酸、维生素B12食物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陆宏宾;丁文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我科自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4~64岁,平均38岁.所有病例均确诊为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21例,单纯性阑尾炎14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手术均成功,术后住院时间1~5d,均顺利出院,未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作者:王琦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其中,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称为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症.由于PTE临床表现的隐匿复杂性,且没有特异性,给早期诊断与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致使患者的生存率不高.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解永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