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强;吴庆禧;林贤娇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灌流器,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血液透析是在血液与透析液之间以透析膜,利用弥散清除体内溶质或向体外补给溶质的方法.目前,我院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治疗药物中毒患者20余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陈淑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股静脉往往作为急性血透时的血管通路,而作为长期维持性血透通路,实为少见.我透析中心1997年始对1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屡次造瘘均告失败,而又需行血透治疗的患者,采取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透通路,行维持性血透412例次,达3年零6个月之久.现将护理会报告如下.
作者:裴淑桥;王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原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特征,其中合并急性肾衰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我院1995到2000年共收治41例中、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患者,现将血透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孟艳;李幸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应用宁波产HP-200型血液净化仪对3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重型肝炎就用人工肝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周志虹;徐玉良;刘慧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病因不同,病情轻重不一,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些共性的地方.一般典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3个时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也有人划分为五期,即早期、少尿或无尿期,利尿早期,利尿后期,恢复期.
作者:王秋萍;马艳荣;邓杰;孙黎;王晶;杨晓叶;边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透室夏季热源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与结果:20例血透患者3个月共进行血液透析524例次,发生热源反应29例次,发生率5.53%(29/524),较同期热源反应发生率高4%,经对症处理并给予苯海拉明20 mg肌注及地塞米松5mg静推后约10分钟至半小时均缓解.
作者:王海莉;孟娟;毕丽萍;王东玲;申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对1990~2000年间在我院血液透析(血透)治疗患者中62例死亡者,旨在分析原因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金亮;王向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是尿毒症患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3年12月~2001年3月,共行血透20000余例次,其中464例次发生急性左心衰,现将其原因及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戴铭珠;俞爱儿;孙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发热是血透中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血透患者发热原因颇多,本文对我院1990年至1999年6月近10年出现发热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之有关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李凯;王向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维持性血透患者大多数是无尿或少尿者,根据国内外统计,这些患者的死亡原因,大多数不是因透析不充分,而是因液体入量不能严格控制,造成进水过多,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或肺水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这个情况,加强了对患者的进水管理,几年来,无1例因水潴留而造成心衰,肺水肿而死亡的,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子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维持性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而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保证有效的透析,一直是血透室医务人员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内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俞铭儿;马逸萍;孙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动静脉内瘘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被称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出血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假性动脉瘤.为了保持内瘘长期通畅率,延长其使用寿命,需及时正确处理假性动脉瘤.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47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婉娜;谢美珍;张妙嫦;陈桂芳;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方法.提出维持内瘘通畅,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措施.使护士能有预见性的护理观察患者,减少内瘘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过程中的正确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股静脉插管术置入双腔静脉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宁波亚太单泵动力引血,AN-69,FH-66D血滤器,置换液按NS 3 000 ml+5%GS 1000 ml+25%硫酸镁3.2 ml+10%氯化钾10ml+10%葡萄糖酸钙10 ml,配制于3升袋中作为A液,量约4 000 ml,5%碳酸氢钠250ml,作为B液.
作者:邱晓君;赵建平;张国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出血倾向是尿毒症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我院慢性透析患者的增多,合并出血性疾病的病例亦相应增多,对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胃肠道出血,出血性心包炎,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及近期手术前后的患者.有时透析前凝血时间已超过30分钟,采用小分子肝素方法进行透析,会加重出血倾向,危及生命之可能.因此我们选用无肝素透析,此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徐彩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以血液透析(HD)治疗纠正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水钠潴留、酸碱失衡及清除代谢终产物,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将22例病例分四组.
作者:陈烨;李海生;陈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后出现心力衰竭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方法:回顾临床工作中血液透析后出现心力衰竭的个案,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防治方法.
作者:伍强;吴庆禧;林贤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1年9月至2001年1月共血透(HD)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16例,现将其HD时机与转归总结如下.
作者:张利;胡强;琚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分析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中,应用BM25血液净化系统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常见的机器报警原历及处理方法.
作者:钟宇芳;王饶萍;冯婉娜;陈桂芳;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对1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30例次的观察,探讨血透患者发生室上速时的处理方法以及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的处理对减少患者的损害,保证透析安全、平稳进行的重要性.
作者:谢美珍;冯婉娜;王饶萍;尹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