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西市安定区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汪维广

关键词:结核病, 人力资源, 定西
摘要:目的 了解定西市安定区三级结防队伍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为合理配置安定区结防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我区结防工作良好发展的需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定区10个乡镇,对其结防人力资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防人员性别、年龄分布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26,P=0.000<0.05;F=15.122,P=0.000<0.05);学历、职称和执业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0.720,P=0.000<0.05;x2=114.831,P=0.000<0.05,x2=172.744,P=0.000<0.05);平均岗位年龄乡镇级人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02,P=0.000<0.05).结论 结防人员从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和岗位年龄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构成不平衡的现象,我区三级结防人员的配置仍需进一步协调、合理和优化,以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2017年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甘肃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对甘肃省5所高校45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取称重法、24h膳食记录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摄入食物进行计算,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肃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偏低,为(22.70±3.80)分;营养态度得分较高,为(27.12±0.52)分;营养行为得分一般,为(23.13±0.59)分,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营养态度得分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甘肃省体育专业大学生每日摄入的水果、蔬菜、畜禽和水产类偏少,豆及制品、奶和蛋不足,除男生每日摄入的铁(Fe)可以满足机体需求外,不论男女生其余矿物质和维生素均每日摄入量不足.结论 应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形成科学的膳食认识和结构.

    作者:张学军;李芋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运行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2010-2015年间的运行效果,指出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措施.方法 从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及华东公司提取2010-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运行相关数据以及年度报表,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实行门诊统筹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95.92%提高到98.31%(x2=337 789.30,P=0.000),但门诊统筹支出所占比例由18.15%降为14.18%;门诊就诊率由101.83%提高到205.38%,患者更多的流向村级卫生室(x2=4 105 747.66,P=0.000);次均门诊费用由29.81元提高到37.88元,次均补偿费用由18.67元提高到29.07元,门诊补偿比由62.63%提高到76.75%,但2014年次均补偿费用和门诊补偿比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门诊统筹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补偿比例逐年提高,有效释放了患者就医需求,促进了患者向村卫生室流动,同时也存在门诊统筹基金减少、补偿公平性和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

    作者:张倩倩;王震;陈永聪;郑亚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SCTA在诊断血管源性急性腹痛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源性急性腹痛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158例经手术等手段确诊为血管源性急性腹痛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MSCTA进行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和曲面重组等处理,并与临床结果相比较.结果 158例血管源性急性腹痛患者中,动脉瘤破裂出血者为30例,主动脉夹层者为79例,主动脉壁内血肿者为2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者为24例.经处理后则可清晰地显示患者不同血管源性病变等征象.结论 临床应用MSCTA诊断血管源性急性腹痛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主要诊断患者病变范围及定位情况,因此对临床医生的正确诊断、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蔡露;王俊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萍;张艳红;张燕;李玉兰;汪瑞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2015年主要慢性病的社区诊断及分析

    目的 调查本辖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本区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PS抽样和配额抽样的方法,抽取本辖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37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潞城镇2015年主要慢性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1.89%,糖尿病患病率为12.16%,血脂异常率为38.11%,存在多种慢性病发病危险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BMI、家族史和吸烟均为慢性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男性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女性糖尿病发病率稍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结论 通过社区诊断调查,可以监测慢性病防治效果和发现现存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加强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和管理.

    作者:艾薇;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江北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及行为等现状.方法 对宁波市江北区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84人,目前江北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以39岁以下、初级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及以上工作年限者为主.调查对象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分类的总知晓率为52.72%,接种百白破后出现无菌性脓肿的处理要点总知晓率为71.74%,5年及以上工作年限人员的平均知晓率均较高(P<0.05).91.85%的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开展AEFI监测工作.当发生AEFI后,只有84.24%的人在接到报告后都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结论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AEFI的报告意识有待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

    作者:刘泽玉;俞佳君;赵凤敏;李萍萍;夏建平;吴蕾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庆阳市某县4~6年级小学生睡眠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镇原县4~6年级小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县4~6年级小学生386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评量表》和《小学生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级小学生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分布存在差异(P<0.05).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8.58%,其中检出率前4位的睡眠障碍症状分别为呼吸不畅(30.88%)、夜惊(30.02%)、入睡困难(26.62%)和身体不适(22.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独立卧室、看电视时间、家人就寝时间、作业负担和父母不良嗜好是影响小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县小学生睡眠质量一般,睡眠障碍检出率高,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作者:李虹静;刘春园;邱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单药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单药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银杏叶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单药组的70.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可提高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翁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北京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相对价值”量化标准的建立

    目的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相对价值”量化标准,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量化考核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以北京市某区为例,依据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和主要内容,综合考虑其单位人·时数、技术含量、工作难度和工作风险等4个因素,以“标准门诊服务”为参考基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行政管理人员研讨会以及基层医务人员访谈,逐一确定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相对价值系数”.结果 共建立4大类165个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相对价值系数”,其中社区医疗服务项目41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社区药剂和辅助检查服务项目28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79项,4大类服务项目的“相对价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89、1.62、0.92和2.95.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相对价值”量化标准,解决了各服务项目工作量之间无统一换算标准、难以比较的问题,该标准对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量化和精细化有一定借鉴意义.下一步应进一步探索“量化标准”模型的建立,以提高其可推广性.

    作者:李颖;辛倩倩;王利红;殷涛;杨慧敏;尹德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水痘患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水痘患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情况,为有效降低水痘发病率,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2014-2016年期间的14岁以下水痘患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分布、适龄儿童接种情况和适龄儿童不接种水痘疫苗原因.结果 14岁以下的水痘患者922人,平均发病年龄7.13岁,接种率为61.68%,及时接种率33.37%;接种疫苗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发病晚,发病时与接种间距平均年龄为5.71年;在适龄儿童不接种疫苗原因分析中,费用高占主要原因(57.40%).结论 本地区水痘发病率高,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适龄儿童的水痘疫苗接种率,建议尽快将水痘疫苗纳为国家免费疫苗,以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作者:赖红;毕嘉琦;陈耀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影响,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家庭协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在校大一到大五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调查相关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日常手机使用情况、课堂手机使用情况以及手机依赖症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发生率为38.8%;家庭月收入高(OR=0.869),母亲文化程度高(OR=0.848)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保护因素;父母强制程度高是其危险因素(OR=1.358).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发生率较高,高素质的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及父母的关爱有利于避免手机依赖症的发生.

    作者:苗苗;杨轶男;胡晓斌;丁倩;马丽丽;陈媛;达哇卓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扶正消瘤汤对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抑郁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汤对肺癌术后生活质量、抑郁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5年12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均采用放化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瘤汤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抑郁评分情况,评估毒副反应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相关生活质量、心理相关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评分、HAN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3.55,P<0.05);外周血中Treg细胞、Th17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r、BUN、ALT和AS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消瘤汤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抑郁情绪,减轻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者:翟永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外用自拟项痹酊联合中药汽化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用自拟项痹酊联合中药汽化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外用自拟项痹酊联合中药汽化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用自拟项痹酊联合中药汽化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讲座提高CIN患者宫颈癌健康知识水平及半年随诊率的临床效果,探讨更适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自愿参加健康教育的105名CIN患者进行干预后的问卷调查.结果 CIN患者随诊率低;知识来源主要途径是社区教育;干预后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干预后3月内随诊率(76.19%)较干预前半年(19.05%)提高,干预后半年随诊率为23.81%,有所下降.患者不愿随诊的主要原因为:到医院就诊不方便、没有时间等.结论 健康讲座是妇女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由当地妇联组织专家下社区进行健康讲座可提高随访率;要持续提高患者随访率,健康教育讲座应每半年举行一次;讲座后同时派专家到社区为妇女进行检查,开通妇女到医院随诊的绿色通道.

    作者:黄华勇;彭学鸣;王莹;罗小婉;罗燕艳;刘燕婷;符丽华;郭会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银川市某医院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银川市某医院患者住院费用分布情况,探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从医院HIS系统中收集2014-2016年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分析住院患者基本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10 156例住院患者,2014年其住院费用中位数为9 055.90元,2015年为9990.21元,2016年为9 099.52元;一般诊疗服务费、药费和材料费是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60 ~ 70岁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高;住院天数在26天以上的患者住院费用占比高;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和转归情况(P<0.05).建议 控制药费所占比例;减少不合理住院天数;病人合理分流就诊,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减少保护性医疗行为.

    作者:王晓茹;李银山;李季;魏亚卿;李林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甘肃省会宁县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会宁县35岁以上居民心血管相关参数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采取预防措施防治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30个乡镇进行抽样,对相应地区的每个住户全部35岁以上共69 97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按是否患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MI和WHR是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正常人群相比,血液黏稠度、心输出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压差超常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对高血压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宗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定西市安定区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定西市安定区三级结防队伍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为合理配置安定区结防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我区结防工作良好发展的需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定区10个乡镇,对其结防人力资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防人员性别、年龄分布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26,P=0.000<0.05;F=15.122,P=0.000<0.05);学历、职称和执业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0.720,P=0.000<0.05;x2=114.831,P=0.000<0.05,x2=172.744,P=0.000<0.05);平均岗位年龄乡镇级人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02,P=0.000<0.05).结论 结防人员从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和岗位年龄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构成不平衡的现象,我区三级结防人员的配置仍需进一步协调、合理和优化,以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汪维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兰州地区慢性咳嗽患者就医行为及性别差异

    目的 分析慢性咳嗽患者就医行为及性别差异.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就医行为及性别差异.结果 共纳入患者356例,75.28%的患者有就医史,女性多于男性(P=0.032),24.72%的患者无就医史;51.69%的患者选择二级以下医院,23.59%的患者选择三级综合医院.选择基层医院以费用低为原因者女性高于男性(P=0.046);选择三级综合医院的原因中,认为技术好者男性高于女性(P=0.036).发病后未系统诊治的主要原因为“曾诊断支气管炎”、“没问题”和“咳嗽不严重”.此次就诊的原因在影响生活(P=0.000)、影响他人(P=0.035)和逐渐加重(P=0.021)方面女性多于男性.终完成诊断程序的有173例,总依从性为48.60%,女性依从性低于男性.结论 多数患者虽然有就医史,但因受自身就医行为和/或医疗导向的影响,存在诊治延迟.女性对咳嗽感受更为敏感,比男性更早、更多地选择就医.就医者中,女性更关注诊疗费用,多选择基层医院,就医依从性更差.

    作者:刘维英;余勤;岳红梅;张佳宾;冯涛;汪小亚;胡建明;李龙;濮家源;白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科医生“1+1+1”签约服务现状调查及浅析

    目的 基于目前正稳步推进的全科医生“1+1+1”签约服务现状,针对社区居民进行相关问题调查与分析.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的10个居民小区居民中,分层随机抽取54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居民针对全科医生“1+1+1”签约服务存在以下问题:(1)总体知晓率不高;(2)对具体服务内容了解不全面;(3)已签约居民守约率(依从性)不高;(4)意见与建议集中在大医院就诊受限、社区医院处方药品种不全.结论 全科医生“1+1+1”签约服务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作者:孟仲莹;杜兆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172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门诊随访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86)和治疗组(n=8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进行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LVESD、LVEDD显著下降(P<0.05),LVEF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九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显著改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6 min步行实验距离,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益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