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荣;朱红英
目的:观察半导体532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532激光对50例(95只眼)非增殖性和增殖性DR患者进行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视网膜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眼底OCT的变化,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光凝术后36眼(37.9%)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52眼(54.7%),视力下降7眼(7.4%),总有效88眼(92.6%)。伴黄斑水肿者26眼,经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未出现新的黄斑水肿。结论半导体532激光光凝术治疗DR安全有效。
作者:王云;谢驰;于燕;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 PAE)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泛耐药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和评价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347例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PAE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347例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较严重,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均为100.0%,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分别为95.1%、86.8%、83.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19.6%,泛耐药菌的检出率为4.9%。结论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PAE耐药性日趋严重,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防止泛耐药菌的产生与流行。
作者:尚旭明;栾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阿司匹林、肝素、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强化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hs-CRP、IL-10和MMP-9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血清IL-10水平较前明显上升( t=2.44、2.27、2.45、3.05、2.90、2.93,P<0.05或P<0.01),且强化组下降或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t=2.31、2.37、2.24,P<0.05);强化组临床总有效率(91.4%)明显优于对照组(68.6%)(χ2=5.71,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效果,能降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从而抑制斑块局部炎性反应,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张雄斌;陈卓亮;蔡磊;陈维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胃镜检查患者术前焦虑的价值。方法76例胃镜检查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插镜前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005、-3.479,均P<0.05),观察组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4.997,P<0.05);观察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001,t=-8.024,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胃镜检查,有利于减轻术前焦虑,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亚;戴满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吻合术对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方法92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对照组采用Hartman术,术前、术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GF-1和VEG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9±6.4)d,短于对照组的(28.3±9.6)d(t=5.426,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分别为2例、1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1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9、1.29,均P>0.05);两组术后血清IGF-1和VEGF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 t=3.064、2.394,均P<0.05)。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术可以明显减少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血清IGF-1和VEGF的表达。
作者:潘福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保证作者文稿刊出准确无误,作者校对校样时,请按以下要求校对:(1)必须回答编者提出的问题(有“?”或横线处)。详核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名称(邮编)、科室。(2)对正文(包括外文字母及大小写、刊名缩写是否规范)、标点符号、数据、图表、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认真细致逐一校对。无原则问题,尽量不改动。(3)若改动,宜在校稿的空白处写出(毋须重描编辑已改过的字符),只需直接订正,毋须重新誊印文稿。(4)务请核查文内角码是否与文末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参考文献缺项的内容,按本刊规定格式补充(如前3位作者全录,卷、期要同时写明)。(5)认真核查法定计量单位及药物剂量;认真核校文内、表和图中的数字有无计算错误;认真复核统计学处理,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χ2值、t值、P值的大小)。(6)校毕请在校样上签名(以示对样稿负责),并于收到校样3日内将改动校样挂号回寄责任编辑收,以免延误刊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患者人工流产的特点及结局,为同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患者129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手术流产组( A组)54例,药物流产组( B组)75例;另选取同期非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患者220例为对照组,其中手术流产组( A′组)105例,药物流产组( B')115例。对两组术后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血清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流产后疼痛感、完全流产、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与A′组相比、B组与B′组相比,流产后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血清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流产后疼痛感显著提高,而完全流产率则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tA-A′=3.521、3772、3.962、3.425、3.776,均P<0.05;tB′-B=3.712、3.476、4.021、4.115、3.863,均P<0.05);手术流产组(A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85%,药物流产组(B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8,P<0.05)。结论瘢痕子宫意外妊娠者行人工流产时应严格掌握患者流产指征,以便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流产方式,降低患者流产风险。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两步输注法治疗老年人COPD并院内获得性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COPD并院内获得性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112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两步输注法,第一步,在30 min内把单次剂量中的一半药物快速滴注完;第二步,把单次剂量的剩余一半药物在2.5 h内持续缓慢滴注。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常规30 min滴注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2%(46/56)、57.1%(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5,P<0.05);观察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5.0%(42/56)、46.4%(2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5,P<0.05)。结论使用美罗培南两步输注法治疗老年人COPD并院内获得性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优于传统输注方案。
作者:吕燕平;刘炯;潘春香;冯羡菊;喻东;梁珍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7例(107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和眼压。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视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4.21、8.3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眼压分别为(17.68±5.13) mmHg、(11.23±2.06)mmHg,对照组分别为(17.74±6.33)mmHg、(14.28±3.18)mmHg,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2、4.85,均P<0.05),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3.26,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素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 PLAM)的高分辨率CT( HRCT)表现及病理表现,探讨HRCT对PLA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PLAM患者8例资料,分析其病理表现与HRCT特点。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示肺组织呈弥漫性囊状改变,增生的不典型平滑肌细胞沿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分布,形成结节。所有病例HRCT可见两肺弥漫、多发、分布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薄壁囊腔影,囊腔影直径约3~32 mm,囊壁厚小于2 mm,囊壁外可见贴壁的血管影。2例囊腔间可见正常肺组织,伴发胸膜下肺大疱1例,气胸2例,小叶间隔增厚2例,局限性磨玻璃影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乳糜胸2例,胸腔积液4例,腹部淋巴管肌瘤、乳糜腹1例。结论 PLAM的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HRCT可显示PLAM的病理特征,对明确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中性粒细胞、淋巴滤泡与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以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3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p结果分为A、B两组。 A组为Hp阳性患者,共1500例;B组为Hp阴性患者,共1628例。 A组行胃黏膜活检372例,B组行胃黏膜活检253例。比较胃镜活检标本中性粒细胞、淋巴滤泡的检出情况。结果共625例患者进行活检,157例患者观察到淋巴滤泡形成,发生率为25.12%;A组发生率(30.91%)明显高于B组(16.60%)(χ2=19.285,P<0.05)。共116例患者的活检标本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发生率为18.56%;A组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检出率(27.96%)明显高于B组(4.74%)(χ2=29.371,P<0.05)。结论 Hp阳性患者的胃镜活检标本中性粒细胞、淋巴滤泡检出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为Hp阳性患者胃黏膜活检的重要特征。
作者:姜旻亮;朱赛英;张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共治疗24周。测定患者肝功能、HBV DNA和血清TGF-β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总胆红素、白蛋白均有明显改善( t =6.724、13.306、3.064、4.172、2.924、3.172,均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t=2.469、2.160、3.06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为90%,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为75%,两组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均有明显降低(t=6.842、8.062,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3.178,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明显减少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TGF-β1,减轻肝脏纤维化。
作者:邹同;陈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光固化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齿楔状缺损患者60例(患牙共计132颗)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牙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缺损,B组使用FX-11玻璃离子修复缺损,C组使用FX-11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缺损,分析并比较三组患牙治疗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1.4%、88.6%、95.6%,A组、B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成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3.92,均P<0.05)。结论使用FX-11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的方式修复楔状缺损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4例,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A、B两组,各102例。 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 mg/kg,B组患者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丙泊酚诱导剂量、追加剂量和总量,以及检查中呛咳反应、体动的发生率,麻醉时间,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丙泊酚诱导剂量[(1.51±0.39)mg/kg]较B组[(1.69±0.47)mg/kg]减少约0.17 mg/k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多卡因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能减少丙泊酚诱导剂量。
作者:董丽萍;刘虹;柴建威;方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 AP)常见病因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因、胰腺炎临床分型等,以胆道疾病、暴饮暴食或高脂餐、酗酒、高脂血症、其他病因等进行病因分组,以18~29岁(青年组)、>29~44岁(壮年组)、>44~59岁(中年组)、>59岁(老年组)进行年龄分组,对不同原因AP的性别、年龄段及不同临床分型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胆道疾病61例(46.3%),暴饮暴食或高脂餐38例(29.4%),酗酒21例(16.1%),高脂血症8例(5.9%),其他3例(2.3%)。壮年组暴饮暴食或高脂餐、酗酒及高脂血症构成比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df=12,P=0.085)。不同临床分型在各种AP病因构成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df=4,P=0.753)。结论胆道疾病是AP的主要病因,其次为暴饮暴食或高脂餐、酗酒,高脂血症性AP有明显上升趋势,治疗上需去除病因,加强对AP综合管理。
作者:张宏伟;郭永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 CSP )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SP患者35例(观察组),采用piliph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区及盆腔,观察孕囊着床位置和子宫切口位置的相关性,记录回声情况。另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有剖宫产史(无切口处假腔)再次妊娠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宫腔内多数无明显的异常回声,多数患者存在子宫切口假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79、9.21,均P<0.05);观察组切口肌层厚度和孕囊与切口距离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6.35、36.52,均P<0.05);观察组血流指数(0.51±0.07)较对照组(0.68±0.1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CSP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CSP的诊断、疗效评价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珍;罗琳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针刀疗法与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5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以小针刀治疗;对照组78例,以颈椎牵引治疗,同时配合服用中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0例(89.6%),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治愈44例(56.7%),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22.02、11.57,均P<0.05)。结论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优于颈椎牵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俊;张晓伟;宇光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采用关节镜协助操作,检查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内侧固定采用小T型或重建锁定钢板,外侧采用加压。结果28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伤口均能达到一期愈合,另1例患者感染坏死采用皮瓣修复后完全愈合。该组28例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2.8%。所有病例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简单有效的办法,内固定稳定,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作者:马宁;夏宁晓;周小小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