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曙峰;叶辉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x2=5.45,P<0.05);治疗7d后研究组PCT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3.54、48.02,均P<0.05),且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7.67,均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显著,对PCT及CRP影响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选择268例消化道科疾病患者,分别采用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检验法(RUT法)和嗜银染色法等侵入性检测方法及采用13C-呼气试验(13C-UBT)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等非侵人性检测方法,评价各种检测方法之间的阳性检出率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方法中,嗜银染色法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97.01%,显著高于RUT法与13C-UBT(x2=6.36、7.01、5.21、5.14,均P<0.05).嗜银染色法检测阳性预测值为100.00%,明显高于”C-UBT;阴性预测值为89.19%,显著高于RU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6.34.均P<0.05);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与阳性预测值均在90.00%以上.结论 嗜银染色法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对入组的TI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并采用定磷法测定所有入组的TIA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LPA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I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0%)(x2 =7.135,P<0.01),且不稳定斑块构成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x2=10.15,P<0.01);TIA患者存在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组的血浆LPA水平高于稳定粥样斑块组及无斑块组(t值分别为7.22、11.93,P<0.05,P<0.01).结论 TIA患者血浆LPA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检测血浆LPA可以评价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鞠卫萍;周建华;郑福浩;吴喜娟;苘红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黑色素瘤抗原A1(MAGEA1)和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基因表达,结合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分析MAGE基因表达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术前采集40例胃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AGEA1和MAGEA3基因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上述MAGE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上述标本CEA表达.结果 47.5%(19/40)和25.0%(10/40)胃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分别检测到MAGEA1和MAGEA3基因mRNA,而相应的胃癌组织中MAGEA1和MAGEA3基因表达率分别为60.0% (24/40)和30.0%(12/40),相应的癌旁胃组织均不表达,其中有4例外周血两者均表达.在62.5% (25/40)的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至少检测到一种MAGE基因mRNA;上述患者外周血PBMC中CEA基因mRNA的检出率为65.0% (26/40),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的PBMC中均未检出MAGE基因mRNA.胃癌患者PBMC中MAGE基因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MAGE基因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差.
作者:李英彬;吕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牙周序列治疗应用于牙周炎正畸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取接受正畸治疗的的6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在正畸治疗前给予患者牙周序列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健康指导.对治疗前后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I)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正畸治疗结束后两组PLI、BI、PD、CAL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36、4.98、5.95、3.55,均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序列治疗控制炎症,可以保障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商燕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与分支静脉缝扎术联合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病例98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与分支静脉缝扎术联合治疗或者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近期疗效及随访2年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18.2±18.5) min与(132.4 ±23.7)min,t=6.458,P=0.012]、术中出血量[(81.2±21.4) mL与(111.5±33.6) mL,t=7.524,P=0.008]、并发症(1/50与7/48,x2=5.172,P=0.026)、2年复发情况((3/46与10/47,x2=7.406,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6.1±1.8)d与(8.2±2.3)d,t =2.417,P=0.154].98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获得随访,观察组近期疗效评价优良率82.0%(41/50),对照组则为62.5%(3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5,P =0.026).结论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与分支静脉缝扎术联合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明确,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邵加文;蒯翠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资料完整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0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对照组l单纯采用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单纯采用中药熏蒸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推拿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蒸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三组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的差异,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愈率为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0%、56.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90.00%(x2=9.76、9.34;x2 =9.87、9.56,均P<0.05).结论 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英杰;李雪珍;陈华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抗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 304例疑诊为败血症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离及耐药性研究资料,分析当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结果 2 304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69例,共分离病原菌69株,分离率2.99%,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59.42%),革兰阴性菌28株(40.58%);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17.39%)、溶血葡萄球菌(11.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25%)检出率高,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18.84%)和肺炎克雷伯菌(13.04%)检出率高.血培养革兰阳性菌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G 100.00%耐药,对氨苄西林(96.00%)、阿西莫林(92.00%)、红霉素(84.00%)、头孢唑啉(84.00%)和苯唑西林(84.00%)耐药性高,对呋喃妥因(8.00%)和利福平(8.00%)耐药性低,未见万古霉素(0.00%)和替考拉宁(0.00%)耐药菌;血培养革兰阴性菌主要病原菌对氨苄西林100.00%耐药,对复方磺胺甲噁唑(77.27%)和庆大霉素(59.01%)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0.00%)、美罗培南(9.09%)和左氧氟沙星(13.64%)耐药性低.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骆彩霞;王凤敏;何娟妃;陈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野猪咬伤致右大腿坐骨神经完全断裂的预防处置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野猪咬伤致右大腿坐骨神经完全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住院28d后出院.经检测,狂犬病抗体结果正常.18个月后随访,自主感觉右腿稍无力、有麻木感,痛觉部分恢复,肌力由0级恢复至4级.结论 医生对此类创作必须有清醒认识,并严格按规范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和护理工作.
作者:何向莲;童舜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工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加上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潮湿等诸多不良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1].由于医学院校教材中关于消毒供应室的知识内容很少,与消毒供应室实际工作和发展不相匹配,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差;护生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习时间短,这也导致其很难全面地掌握消毒供应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2].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生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对策,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甘草锌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秋季腹泻患儿160例,根据计算机系统生成随机代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均行了口服抗病毒药、磷酸铝凝胶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草锌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6,P<0.01).结论 甘草锌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显著、安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屠友权;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锥形束CT(CBCT)检查在埋伏牙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采用常规x线根尖片和全景片检查不能准确判定埋伏牙形态、数目及与邻近组织位置关系的颌骨内埋伏牙患者32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CBCT扫描获得多个不同切面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并使用专用软件进行准确定位.结果 CBCT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了埋伏牙形态、数目、空间位置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根据CBCT图像,32例36颗埋伏牙均被精确定位,17例20颗埋伏多生牙及1例1颗上颌埋伏畸形牙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均顺利拔除,14例15颗形态正常非倒置阻生埋伏牙采用外科开窗后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前诊断与术中判断完全一致,准确率100%.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4例15颗非倒置阻生埋伏牙采用外科开窗后联合正畸牵引治疗,13颗牵引至正常位置,2颗失败,成功率86.7%.结论 CBCT能准确反映颌骨内埋伏牙的位置,在埋伏牙定位分析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再鸿;杨剑伟;朱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0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声像图特点,分为两组,甲状腺癌患者中,≤30岁28例,>30岁140例,采用x2检验分析两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血供有无差异.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中,≤30岁22例,> 30岁82例,分析两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囊变、有无钙化及血供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界、有无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6、3.360、2.800,均P>0.05).≤30岁组,内部回声以高回声为主,>30岁组,以低回声为主(x2=59.788,P<0.01);≤30岁组,血供较丰富,>30岁组,少血供为主(x2=56.417,P<0.01).两组中,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形态、边缘、有无囊变、有无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2、0.296、0.458、2.356,均P>0.05),≤30岁组,内部回声以高回声为主,>30岁组,以低回声为主(x2=61.566,P<0.01);≤30岁组,血供较丰富,>30岁组,少血供为主(x2=6.654,P<0.05).结论 年龄因素对超声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转移淋巴结有一定提示作用.
作者:严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筛选72例急性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比较TNF-α、IL-8水平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炎性因子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能够减少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a、IL-8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改善预后.
作者:吴丹;范晓东;陈坚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阴式和腹腔镜两种术式在卵巢囊肿剥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妇产科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治疗情况,依据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经阴式组30例和腹腔镜组30例.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经阴式组(t =7.43、1.40、4.95,均P<0.05)而住院费用和感染、复发率均明显高于经阴式组(x2 =6.93、10.53,P<0.05、P<0.05).结论 经阴道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是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手段,两种术式各有利弊,根据患者具体的手术指征选择术式可以小创伤达到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廖丽娜;张卫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研究采用心电图检查的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宁海县第一医院体检者745例,包括敬老院老年人、在校学生、有固定职业从业人员(具体职业信息见后述).
作者:华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急诊开腹手术与急诊内镜介入治疗结石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结石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资料.其中,15例行急诊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保留组),15例行急诊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加胆囊切除术(切除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治疗.切除组术中出血量(128.32±46.17)mL,住院时间(7.3±3.6)d;保留组分别为(148.13 ±2.07)mL,(8.5±2.9)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5、8.73,均P<0.05).结论 急诊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加胆囊切除术的损伤大于急诊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的同时并不能临床获益,对于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应选择急诊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方式.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7 470例妇女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及DNA定量分析,结果异常者用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TCT在ASC及以上病变为阳性,DNA指数≥2.5为阳性.结果 7470例患者,用DNA定量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13.0%,TCT检查阳性率为13.7%,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813,P=0.178);≥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及DNA指数≥4.5者的TCT阳性率明显高于<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不同级别TCT异常,均可发现有DNA指数异常细胞,TCT病变级别越高,DNA倍体异常细胞和异倍体细胞峰出现频率越大;不同程度的DNA异常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48,P=0.000).结论 DNA定量分析联合TCT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可行性,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指导临床进行宫颈活检,对高危型HPV感染起提示作用.
作者:钟萍萍;顾依群;王军;周秋立;王爱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应激反应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 80例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测定术前后血清皮质醇(Cor)和hs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3.268、4.928、2.728,均P <0.05).两组术后血清Cor和hsCRP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3.165、2.147,均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8,P<0.05),异位妊娠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6,均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可以减少输卵管不孕患者应激反应,提高受孕率.
作者:苏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CT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不断进步,CT冠状动脉成像成为冠心病患者常规筛查手段,特别是螺旋CT作为一种安全、无创及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以较为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各级血管,但对于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尤其是心房颤动的患者,普通螺旋CT冠脉成像较难获得良好图像.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较以前的CT检查有较大进步,拥有更短的时间分辨率,可实时冻结跳动的心脏,成为冠状动脉成像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1].本研究采用DS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结合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特点,以更客观的评估方法比较各证型组间在冠状动脉病变结果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意义,为中药干预冠状动脉病变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作者:唐永洪;贾玉柱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