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晶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扩张型心肌病应用卡维地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有效率98.88%,停药后死亡1例;治疗前、后左室腔收缩期内径(LVDD)分别为(68.25 ±2.15)mm、(56.89±4.21)mm,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28.63±0.33)%、(40.56±3.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215、16.877,均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盖彦生;董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造成中青年人牙齿楔状缺损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746例20~50岁中青年人牙齿楔状缺损患者状况进行检查,采用口腔检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分析中青年人牙齿楔状缺损的因素.结果 中青年人牙齿楔状缺损原因中,常见的是机械摩擦576例(75.4%),其次是酸蚀422例(56.6%),另外咬合力疲劳112例(15.0%),其他原因46例(6.7%).结论 中青年人口腔护理存在很多缺陷,牙齿楔状缺损与口腔护理、使用习惯有很大关系,解决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
作者:宋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锥形束CT(CBCT)检查在埋伏牙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采用常规x线根尖片和全景片检查不能准确判定埋伏牙形态、数目及与邻近组织位置关系的颌骨内埋伏牙患者32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CBCT扫描获得多个不同切面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并使用专用软件进行准确定位.结果 CBCT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了埋伏牙形态、数目、空间位置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根据CBCT图像,32例36颗埋伏牙均被精确定位,17例20颗埋伏多生牙及1例1颗上颌埋伏畸形牙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均顺利拔除,14例15颗形态正常非倒置阻生埋伏牙采用外科开窗后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前诊断与术中判断完全一致,准确率100%.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4例15颗非倒置阻生埋伏牙采用外科开窗后联合正畸牵引治疗,13颗牵引至正常位置,2颗失败,成功率86.7%.结论 CBCT能准确反映颌骨内埋伏牙的位置,在埋伏牙定位分析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再鸿;杨剑伟;朱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跟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响学评估.结果 40例患者术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结果为优、良、中、差的人数分别为26例、10例、3例和1例,分别占总人数的65%、25%、7.50%和2.50%.所有患者均随访至3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36例患者再塌陷在2mm内,4例患者再塌陷超过2 mm.与术后相比,Bǒhlers角未见丢失.术后分别出现1例患者切缘皮肤红肿和1例局部切口浅表坏死,经处理后恢复良好.结论 同种异体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波;徐文联;李华杰;孙欢;闵有宝;陈青;周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尿中微量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其中有肾脏损伤表现(OLN) 32例,无肾脏损伤临床表现(SLN)48例,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转铁蛋白(TRF)、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 OLN组α1-MG、β2-MG、TRF、MA以及IgG含量分别为(52.06±6.34) mg/L、(0.54±0.13) mg/L、(8.34±2.08) mg/L、(49.56±9.03) mg/L、(56.76±9.21) mg/L,均显著高于SLN组(t=7.745、6.802、8.650、5.228、13.091,均P<0.05)和对照组(t=18.171、12.604、15.311、16.475、24.593,均P<0.05);OLN组α1-MG、β2-MG、TRF、MA以及IgG的阳性率与SLN组和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9.250、11.218、10.024、9.853、10.062,均P<0.05).结论 尿中微量蛋白是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否有肾脏损伤的可靠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爱军;李奕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呼吸困难1例,声音嘶哑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随访16个月至3年,有2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全组无死亡、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复发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佳方法,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海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捷的一次性环甲膜快速穿刺套管的研制及应用.方法 研制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装置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套管内柱状穿刺刀部分,其刀头部位呈等腰三角形,柱体部分略呈扁柱弧形,其后端设有柱形手柄,该部分亦兼做套管内芯的作用;第二部分为柱状穿刺刀外并与其相对应的套管部分,套管后端有柱状呼吸管接口,通过呼吸导气管可与呼吸气囊或呼吸机相连接.环甲膜穿刺套管的制作材料为ABS工程塑料,首期试制用3D打印机技术制作,技术成熟后利用塑料注射机或制塑机生产.利用该器械分别对6只健康实验犬进行环甲膜处穿刺置管,术后分别带管2d、4d、7d,带管期间未行药物治疗,拔管后分别观察6~12个月.结果 6只实验犬均一次性环甲膜穿刺置管成功,带管期间未见感染征象;拔管后观察6~12个月,其犬吠声及全身活动情况未见异常,无异常憋气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器械的研究及制作已获成功,通过动物实验说明利用该器械安全有效,无毒无副作用,且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晓锋;王炳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两组均治疗3个月.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血清补体3(C3)、IL-17和IL-23.结果 治疗后,两组SLEDAI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73,P<0.05);血清C3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3.04,P<0.05);血清IL-17和IL-23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13、3.06,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5.6%,观察组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结论 人参皂苷可以明显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表达.
作者:李建设;张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A)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SPA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 对2例腮腺SPA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初步探讨SPA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总结.结果 腮腺SPA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腮腺无痛性结节状肿块.其组织学表现主要是在玻璃样变硬化胶原组织背景中可见囊性扩张的导管和腺泡,导管中可见大汗腺化生,局灶导管上皮增生伴结构不良.腮腺SPA的免疫组化染色calponin和SMA染色结果可见导管周围有一层肌上皮细胞.结论 腮腺SPA发病率低,目前对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程均不明确,如在导管上皮发现显著的非典型现象,术后应对患者加强随访.
作者:姜旻亮;孙昆昆;斯红旗;朱赛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味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将4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前做好解释和心理疏导,操作轻柔,精心护理,及时护理干预.结果 治愈2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无一例患者因放疗反应而中断放射治疗.结论 葛根芩连汤加味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良好的护理是取得疗效的保证.
作者:刘秀萍;李宗宪;王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可控药物传输系统可以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靶向释放,有利于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在疾病治疗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药剂学、生命科学、医学、材料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1]理想的可控药物传输系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高的载药率和包封率,良好的细胞或组织特异性--即靶向性;还应具有在达到目标病灶部位之前不释放药物分子,到达病灶部位后才以适当的速度释放出药物分子的特性[2].
作者:王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应激反应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 80例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测定术前后血清皮质醇(Cor)和hs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3.268、4.928、2.728,均P <0.05).两组术后血清Cor和hsCRP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3.165、2.147,均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8,P<0.05),异位妊娠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6,均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可以减少输卵管不孕患者应激反应,提高受孕率.
作者:苏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作为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舒利迭治疗作为对照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日间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9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5,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日间症状评分分别为(1.24 ±0.18)分、(1.64±0.26)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3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夜间憋醒次数为分别为(0.92±0.28)次、(1.32±0.32)次,观察组憋醒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8.3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FEV1分别为(2.58±0.52)L、(2.18±0.47)L,观察组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t=5.7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PEF分别为(321.8±15.6) mL/min、(289.6±15.6) mL/min,观察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t=13.85,P<0.05).结论 信必可都保与舒利迭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但前者起效更为迅速,更加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作者:刘疆豪;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寻找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63例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治疗组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联合标准前颞叶切除术.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并评价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4.8)个月.治疗组显效率(30.3%)、总有效率(8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3%、63.3%)(x2=16.80、7.42,均P<0.05).结论 常规病灶切除术联合标准前颞叶切除术较单纯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疗效更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高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与分支静脉缝扎术联合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病例98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与分支静脉缝扎术联合治疗或者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近期疗效及随访2年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18.2±18.5) min与(132.4 ±23.7)min,t=6.458,P=0.012]、术中出血量[(81.2±21.4) mL与(111.5±33.6) mL,t=7.524,P=0.008]、并发症(1/50与7/48,x2=5.172,P=0.026)、2年复发情况((3/46与10/47,x2=7.406,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6.1±1.8)d与(8.2±2.3)d,t =2.417,P=0.154].98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获得随访,观察组近期疗效评价优良率82.0%(41/50),对照组则为62.5%(3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5,P =0.026).结论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与分支静脉缝扎术联合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明确,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邵加文;蒯翠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8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60.9%)(x2=13.42,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60.9%) (x2 =24.09,P<0.01).结论 阿奇霉素较红霉素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解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ICU分离的749株病原菌的耐药性,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结果 749株病原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208株,27.8%)、铜绿假单胞菌(108株,14.4%)、大肠埃希菌(96株,12.8%)、金黄色葡萄球菌(76株,10.1%)、肺炎克雷伯菌(62株,8.3%)为主;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503株,67.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82.9% (63/76);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分离率为22.2%(24/108);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离率为88.0% (183/208).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8.6%~ 31.5%,对其它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81.6%~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11.6% ~25.0%.结论 ICU检出的病原菌中,多药耐药的现象严重,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赵建平;周秀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胸膜病理组织学检测及胸水结核分枝杆菌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非结核性胸膜炎引发胸腔积液患者30例为对照,两组患者均接受胸膜腔穿刺,取胸腔积液检测及胸膜组织活检.结果 一次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结核性胸膜炎18例(60.0%),6例(20.0%)经再次胸膜组织活检确诊.胸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80.0%.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DA活性(71.3±16.2),ADA阳性率86.7%,TB-PCR阳性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3 ±10.8)、3.3%、20.0%(t=23.42,x2=14.64,x2=8.65,均0<0.05).应用胸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胸腔积液TB-PCR和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符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各种方法单独应用(x2 =4.36、5.87、4.16,P<0.05).结论 应用胸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胸腔积液TB-PCR和AD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符合率.
作者:黄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联合眶隔整复治疗下睑赘皮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100眼)下睑赘皮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编号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眼.对照组给予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眶隔整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疼痛情况、治疗前后下睑皮各测量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下睑赘皮矫正、睫毛接触角膜及角膜上皮损害愈合眼数分别为39眼(78.00%)、10眼(20.00%)及43眼(86.00%),观察组分别为49眼(98.00%)、1眼(2.00%)及50眼(100.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559、16.839、3.273,P<0.05,P<0.01);根据VAS疼痛评分标准,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71、12.593,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得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99,P<0.05);两组治疗前后皱襞距睑缘距离、平视下睑缘距瞳孔位置、平视下睑皮缘位于睑缘、平视睫毛倾斜度、内眦角度、外眦角度、内眦皱襞、睑裂高度、平视上下泪小点间距、眼轮匝肌睑部宽度、眼轮匝肌睑部厚度及眼轮匝肌眶部厚度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2、5.828、4.135、5.099、4.723、5.002、6.717、8.092、7.038、8.056、3.129、7.043,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下睑退缩、睑外翻及眼睑瘢痕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大于观察组(6.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83,P<0.01).结论 过睑板下缘连续缝合内固定联合眶隔整复治疗下睑赘皮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MMF)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MF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MMF组加用霉酚酸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MMF组总缓解率(82.8%)显著高于对照组(60.6%)(x2=10.86,P<0.05);两组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MMF组降低更为显著,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50、4.59、11.12,均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均上升,但MMF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09,P<0.05).结论 霉酚酸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尿蛋白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