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89例疗效观察

盖彦生;董进

关键词:心肌病, 扩张型, 卡维地洛
摘要: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扩张型心肌病应用卡维地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有效率98.88%,停药后死亡1例;治疗前、后左室腔收缩期内径(LVDD)分别为(68.25 ±2.15)mm、(56.89±4.21)mm,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28.63±0.33)%、(40.56±3.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215、16.877,均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效果较好.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x2=5.45,P<0.05);治疗7d后研究组PCT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3.54、48.02,均P<0.05),且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7.67,均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显著,对PCT及CRP影响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胎蛋白异质体用于原发性肝癌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213例HCC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手段分为手术治疗组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AFP-L3,将监测AFP-L3和跟踪随访结果作生存分析图,比较AFP和AFP-L3在两种治疗手段后的预后判断价值.结果 手术患者66例,术后2个月AFP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22.59个月,阴性组24.5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9,P=0.16);AFP-L3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7.18个月,阴性组26.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38,P<0.01).TACE患者147例,术后2个月AFP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14.91个月,阴性组17.6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6,P=0.10);AFP-L3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30个月,阴性组22.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33,P<0.01).结论 采用ELISA法检测AFP-L3,不但在HCC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手术治疗和TACE治疗HCC患者的疗效评估和生存方面也具有较高价值,优于传统的AFP检测.

    作者:刘志伟;李宾;刘艳芬;陈秋英;韩素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氯胺酮、苏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苏芬太尼、0.3%甲磺酸罗哌卡因、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治疗效果,观察对产妇泌乳、肠排气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K1组、K2组、K3组、D组,每组各100例;K1组、K2组、K3组分别含氯胺酮100 mg、150 mg、200 mg与0.3%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苏芬太尼50μg,氟哌利多2.5 mg配置成镇痛复合液100 mL,各组于关腹前10 min经硬膜外快速注入镇痛复合液负荷量8 mL,然后连接恒速镇痛泵(2mL/h)持续泵入;D组100例按需肌注哌替啶(1 mg/kg).观察术后4、12、24、48 h不同时段镇痛、镇静效果、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泌乳时间、肠排气时间及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和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K3组术后VAS评分及镇静评定高于K1组、K2组,K2组高于K1组,且K1组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2 hVAS评分,K1组(2.47 ±1.27);K2组(1.84±0.09);K3组(1.46 ±0.11);D组(5.14±1.12).镇静评分:K1组(0.93±0.38);K2组(1.12±0.46);K3组(1.26±0.50);D组(2.13 ±0.56).P<0.05];术后K1组、K2组、K3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D组,术后四组初乳时间和肠排气时间K组明显短于D组[出乳时间K1组(42.5±10.0);K2组(38.1±9.6);K3组(36.4±8.3);D组(61.16 ±10.6),产后肠排气时间K1组(40.8 ±9.4);K2组(37.3 ±13.3);K3组(33.6±12.8);D组(43.4±9.6).P<0.05].结论 0.3%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的氯胺酮、苏芬太尼和氟哌利多四药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较为满意,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效果明显,而且四药联用对降低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有利于产妇的泌乳与排气,有利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亓振国;李全;王锋;李成平;王玉杰;亓桂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为HIE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30例HIE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脑苷肌肽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1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脑活素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原始反射障碍、肌张力障碍、前囱饱满、惊厥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并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意识障碍、肌张力障碍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4.12,均P<0.05);观察组原始反射障碍、前囱饱满、惊厥等临床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0.16、0.00,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x2=4.25,P<0.05).结论 应用脑苷肌肽治疗HIE的疗效优于脑活素,对提高HIE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阴式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经阴式和腹腔镜两种术式在卵巢囊肿剥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妇产科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治疗情况,依据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经阴式组30例和腹腔镜组30例.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经阴式组(t =7.43、1.40、4.95,均P<0.05)而住院费用和感染、复发率均明显高于经阴式组(x2 =6.93、10.53,P<0.05、P<0.05).结论 经阴道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是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手段,两种术式各有利弊,根据患者具体的手术指征选择术式可以小创伤达到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廖丽娜;张卫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同期放化疗患者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分析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同期化疗对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接受放射治疗同期化疗肿瘤患者40例,对放疗开始1~4周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中的WBC、PLT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放疗开始1~4周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中的WBC、PL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BC:x2=16.902,P=0.001;PLT:x2=8.492,P=0.037),在第2周下降较明显.结论 同期放化疗使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中WBC、PLT均下降,在第2周下降较明显.

    作者:高月平;陈楚云;郭惜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生对消毒供应室职业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工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加上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潮湿等诸多不良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1].由于医学院校教材中关于消毒供应室的知识内容很少,与消毒供应室实际工作和发展不相匹配,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差;护生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习时间短,这也导致其很难全面地掌握消毒供应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2].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生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对策,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采集10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发生吻合口漏5例(5%),吻合口漏与吻合口张力过大、吻合口血运不足,肿瘤位置、大小,手术时间,术前放疗,性别年龄,肥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有关.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显著,随着腹腔镜技术及操作的不断提高,只要采取措施得当,吻合口漏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及减少的.

    作者:梁宏伟;陈贵俦;冯石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77例门诊健康教育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门诊健康教育体会.方法 选取门诊接诊的高血压患者77例,实施门诊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将同期未接受门诊健康教育干预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门诊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结果 干预组门诊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79%)、规律服药率(82%)及有效控制率(7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4%、52%、32%)(x2=7.005、6.447、8.153,均P<0.05).结论 通过门诊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对高血压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好地保障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霞光;胡海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54个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78例(102个结节)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二维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结节边界(形状、晕环或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12.36、10.32,均P<0.05),甲状腺结节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01,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体内实质回声以等回声为主,而甲状腺腺瘤的结节内实质回声以不均匀稍高回声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8、5.32,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不丰富,而腺瘤的血供很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7、25.66,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 (6.31 ±4.05) cm/s、阻力指数(RI) (0.14 ±0.13)均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11.03±0.25) cm/s、(0.50 ±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7.54,P<0.05).结论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两者的病理基础不同,构成了超声图像上不同的特征,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形态、位置、囊实性变及内部与周围组织回声等,并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进行确诊,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光平;胡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霉酚酸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MMF)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MF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MMF组加用霉酚酸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MMF组总缓解率(82.8%)显著高于对照组(60.6%)(x2=10.86,P<0.05);两组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MMF组降低更为显著,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50、4.59、11.12,均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均上升,但MMF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09,P<0.05).结论 霉酚酸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尿蛋白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与并发症预防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呼吸困难1例,声音嘶哑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随访16个月至3年,有2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全组无死亡、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复发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佳方法,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海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ICU分离的749株病原菌的耐药性,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结果 749株病原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208株,27.8%)、铜绿假单胞菌(108株,14.4%)、大肠埃希菌(96株,12.8%)、金黄色葡萄球菌(76株,10.1%)、肺炎克雷伯菌(62株,8.3%)为主;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503株,67.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82.9% (63/76);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分离率为22.2%(24/108);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离率为88.0% (183/208).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8.6%~ 31.5%,对其它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81.6%~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11.6% ~25.0%.结论 ICU检出的病原菌中,多药耐药的现象严重,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赵建平;周秀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环形外固定架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接受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优于对照组(65.0%)(x2=5.625,P=0.044).结论 应用环形外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有着突出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曙峰;叶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野猪咬伤致右大腿坐骨神经完全断裂一例预防处置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野猪咬伤致右大腿坐骨神经完全断裂的预防处置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野猪咬伤致右大腿坐骨神经完全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住院28d后出院.经检测,狂犬病抗体结果正常.18个月后随访,自主感觉右腿稍无力、有麻木感,痛觉部分恢复,肌力由0级恢复至4级.结论 医生对此类创作必须有清醒认识,并严格按规范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和护理工作.

    作者:何向莲;童舜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成年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截骨术的护理及手术配合

    目的 分析熟练的护理及手术配合对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分析42例行髋关节周围截骨术患者病历资料.A组患者:护士参加5台以下髋关节周围截骨术;B组患者:护士参加10台以上该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B两组手术时间[(112.1 ±21.3)min、(91.6±17.5) min]、手术中出血量[(612±106.1) mL、(587 ±66.8)mL]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F=0.32、1.01,均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F =3.95、4.52、5.21、3.58、4.63、5.10,均P<0.05),但两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0.64,均P>0.05).术后患者未出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24h拔除引流管并开始康复训练,术后3~5d患者在坐起无头晕的情况下扶双拐或助步器患侧不负重下床活动.6周后开始部分负重活动,12周后全负重弃拐行走.术后2例患者因局部皮下脂肪液化行局部清创缝合术,术后每天换药,1个月后伤口愈合.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85%(35例)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X线平片显示截骨部位骨折均完全骨性愈合.结论 熟练的手术配合有助于缩短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戴京媛;吴福丽;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参皂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两组均治疗3个月.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血清补体3(C3)、IL-17和IL-23.结果 治疗后,两组SLEDAI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73,P<0.05);血清C3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3.04,P<0.05);血清IL-17和IL-23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13、3.06,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5.6%,观察组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结论 人参皂苷可以明显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表达.

    作者:李建设;张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脉冲振荡肺功能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儿童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儿童哮喘的治疗提供新选择.方法 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GINA方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舌下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所有患儿均随访12个月,在治疗后3、6、9、12个月进行自我症状评分,采用IOS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儿肺功能,监测前后的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周边弹性阻力(X5)及共振频率(Fres),记录实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自我症状评分分别为(22.8±1.5)分比(22.5±1.3)分,(24.1±2.4)分比(21.8±1.9)分,(24.4±2.4)分比(22.7±2.5)分,(24.8±2.7)分比(21.1±1.9)分,观察组治疗后9个月、12个月的自我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R5、R20、R5-R20、X5及Fre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R5、R5-R20、X5及Fres均明显改善,R20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R5、R20、R5-R20、X5及Fre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能够对因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效果与GINA方案相当,能有效患儿症状,改善肺功能,适用于儿童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作者:张彩英;吴永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于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采集7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其中细菌性感染54例,非细菌性感染25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PCT;采用免疫比浊法测hsCRP.结果 细菌性感染患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x2=48.337,P<0.01),敏感性92.5%,特异性88.0%;细菌性感染患者hsCRP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x2=22.347,P<0.01),敏感性88.9%,特异性56.0%,阳性预测值(88.9%)与阴性预测值(70.0%)均低于PCT(阳性预测值94.3%和阴性预测值84.6%).结论 PCT在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新的炎症标志物,有助于病情的早期评估、预后评价及疗效观察.

    作者:胡素侠;张荣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次性环甲膜穿刺套管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捷的一次性环甲膜快速穿刺套管的研制及应用.方法 研制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装置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套管内柱状穿刺刀部分,其刀头部位呈等腰三角形,柱体部分略呈扁柱弧形,其后端设有柱形手柄,该部分亦兼做套管内芯的作用;第二部分为柱状穿刺刀外并与其相对应的套管部分,套管后端有柱状呼吸管接口,通过呼吸导气管可与呼吸气囊或呼吸机相连接.环甲膜穿刺套管的制作材料为ABS工程塑料,首期试制用3D打印机技术制作,技术成熟后利用塑料注射机或制塑机生产.利用该器械分别对6只健康实验犬进行环甲膜处穿刺置管,术后分别带管2d、4d、7d,带管期间未行药物治疗,拔管后分别观察6~12个月.结果 6只实验犬均一次性环甲膜穿刺置管成功,带管期间未见感染征象;拔管后观察6~12个月,其犬吠声及全身活动情况未见异常,无异常憋气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器械的研究及制作已获成功,通过动物实验说明利用该器械安全有效,无毒无副作用,且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晓锋;王炳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