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伟;李宾;刘艳芬;陈秋英;韩素桂
随着CT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不断进步,CT冠状动脉成像成为冠心病患者常规筛查手段,特别是螺旋CT作为一种安全、无创及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以较为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各级血管,但对于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尤其是心房颤动的患者,普通螺旋CT冠脉成像较难获得良好图像.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较以前的CT检查有较大进步,拥有更短的时间分辨率,可实时冻结跳动的心脏,成为冠状动脉成像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1].本研究采用DS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结合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特点,以更客观的评估方法比较各证型组间在冠状动脉病变结果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意义,为中药干预冠状动脉病变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作者:唐永洪;贾玉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工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加上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潮湿等诸多不良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1].由于医学院校教材中关于消毒供应室的知识内容很少,与消毒供应室实际工作和发展不相匹配,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差;护生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习时间短,这也导致其很难全面地掌握消毒供应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2].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生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对策,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寻找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63例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治疗组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联合标准前颞叶切除术.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并评价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4.8)个月.治疗组显效率(30.3%)、总有效率(8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3%、63.3%)(x2=16.80、7.42,均P<0.05).结论 常规病灶切除术联合标准前颞叶切除术较单纯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疗效更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高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52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A、B两组,各126例.B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显效91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72.22%,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无效率为4.76%,止泻时间为(2.23 ±1.14)d,住院时间为(4.47±2.41)d;B组显效75例,有效31例,无效20例,显效率为59.52%,治疗总有效率为84.13%,无效率为15.87%,止泻时间为(4.72±1.85)d,住院时间为(7.72±2.46)d.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x2 =4.143,P<0.05),止泻时间明显短于B组(t=3.143,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给予补锌辅助治疗,止泻快,住院时间短,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卢小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空心针加丝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单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空心针加丝线荷包缝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x2=10.902,P<0.05).结论 空心针加丝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显著,患者可进行早期功能训练,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志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抢救危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危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在24h内明显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迅速改善,5d之内全部脱机拔管,14 d之内全部缓解出院.结论 及时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目前抢救危重症哮喘发作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哲;吴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失眠症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以中等半衰期的苯二氮类药物为主的镇静催眠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佐匹克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后评定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PSQI各项评分、总分及GWB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除对照组催眠药物项评分外,两组PSQI各项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GWB评分升高(t =4.18~8.26,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t =3.97 ~6.73,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有效纠正了患者不良的睡眠认知和行为,显著改善了PSQI及GWB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作者:朱衡亚;刘泉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臂踝指数(ABI)等动脉僵硬度指标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所有患者baPWV和ABI,比较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和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baPWV及ABI之间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吸烟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病率及BMI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4.7±14.5)岁与(58.2±11.8)岁,72.8%与38.0%,43.4%与12.7%,52.0%与16.5%,50.3%与12.7%,78.0%与41.5%,(24.5±3.1)与(22.4±2.6)(x2或t=12.42、14.5、15.0、14.7、13.5、14.0、13.2,均P<0.05)];冠心病组baPWV正常者比例、轻、中度升高者及重度升高者比例分别为28.9%、34.1%及37.0%,均优于非冠心病组,但ABI <0.9比例为19.1%,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x2=15.5、12.4、16.0、15.5,均P<0.05).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baPWV和ABI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在高危人群中广泛开展baPWV和ABI的筛查,以争取冠心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邢佳侬;张艳辉;张凤书;刘艳辉;唐瑞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观察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对照组(NOR)的血浆hsCRP及脑钠肽(BNP)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AMI组、UAP组和SAP组)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548.6±200.4) mg/L、(521.0±198.7) mg/L和(175.8±119.4) 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 ±45.7) mg/L,hsCRP水平只有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4、10.65,均P<0.05).PCI术后3d和3个月,冠心病组hsCRP先升高到(45.8±15.3)ng/L,然后又降低到(8.6±4.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14.54,均P<0.05);而BNP水平则一直下降,先降到(247.4 ±70.1)mg/L,3个月后降到(69.8 ±20.0) 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19.64,均P<0.05).结论 脑钠肽、hsCRP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性反应及评估病情的敏感指标,其可能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吴铮;李文铮;李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每组20例,观察各组显效率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85.0%)高于对照组(40.0%)(x2 =6.7,P<0.05,治疗组排尿恢复时间、肌力改善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0、3.2、2.7,均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炎安全有效,疗效较确切.
作者:华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跟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响学评估.结果 40例患者术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结果为优、良、中、差的人数分别为26例、10例、3例和1例,分别占总人数的65%、25%、7.50%和2.50%.所有患者均随访至3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36例患者再塌陷在2mm内,4例患者再塌陷超过2 mm.与术后相比,Bǒhlers角未见丢失.术后分别出现1例患者切缘皮肤红肿和1例局部切口浅表坏死,经处理后恢复良好.结论 同种异体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波;徐文联;李华杰;孙欢;闵有宝;陈青;周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54个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78例(102个结节)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二维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结节边界(形状、晕环或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12.36、10.32,均P<0.05),甲状腺结节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01,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体内实质回声以等回声为主,而甲状腺腺瘤的结节内实质回声以不均匀稍高回声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8、5.32,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不丰富,而腺瘤的血供很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7、25.66,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 (6.31 ±4.05) cm/s、阻力指数(RI) (0.14 ±0.13)均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11.03±0.25) cm/s、(0.50 ±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7.54,P<0.05).结论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两者的病理基础不同,构成了超声图像上不同的特征,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形态、位置、囊实性变及内部与周围组织回声等,并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进行确诊,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光平;胡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研究采用心电图检查的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宁海县第一医院体检者745例,包括敬老院老年人、在校学生、有固定职业从业人员(具体职业信息见后述).
作者:华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筛选72例急性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比较TNF-α、IL-8水平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炎性因子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能够减少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a、IL-8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改善预后.
作者:吴丹;范晓东;陈坚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0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声像图特点,分为两组,甲状腺癌患者中,≤30岁28例,>30岁140例,采用x2检验分析两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血供有无差异.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中,≤30岁22例,> 30岁82例,分析两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囊变、有无钙化及血供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界、有无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6、3.360、2.800,均P>0.05).≤30岁组,内部回声以高回声为主,>30岁组,以低回声为主(x2=59.788,P<0.01);≤30岁组,血供较丰富,>30岁组,少血供为主(x2=56.417,P<0.01).两组中,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形态、边缘、有无囊变、有无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2、0.296、0.458、2.356,均P>0.05),≤30岁组,内部回声以高回声为主,>30岁组,以低回声为主(x2=61.566,P<0.01);≤30岁组,血供较丰富,>30岁组,少血供为主(x2=6.654,P<0.05).结论 年龄因素对超声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转移淋巴结有一定提示作用.
作者:严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氢氯噻嗪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每组46例.A组给予药物氢氯噻嗪、缬沙坦和氨氯地平,B组给予氢氯噻嗪和缬沙坦,C组给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D组给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观察四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舒张压变化为显著,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48,P<0.05),B、C、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2,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7%,17.39%,19.56%,1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P>0.05).结论 采用的氢氯噻嗪、缬沙坦和氨氯地平三种药物,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而且由于三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旭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CSII组与MSII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CSII)和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但CSII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5.3±1.9)d、胰岛素用量为(44.8±11.2)u/d、低血糖情况为(0.54 ±0.13)例/次、住院时间为(15.34±4.29)d、住院费用为(2 659±1 548)元,均明显低于MSII组(t=2.87~5.62,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加快速、科学、方便,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应静;孙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A)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SPA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 对2例腮腺SPA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初步探讨SPA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总结.结果 腮腺SPA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腮腺无痛性结节状肿块.其组织学表现主要是在玻璃样变硬化胶原组织背景中可见囊性扩张的导管和腺泡,导管中可见大汗腺化生,局灶导管上皮增生伴结构不良.腮腺SPA的免疫组化染色calponin和SMA染色结果可见导管周围有一层肌上皮细胞.结论 腮腺SPA发病率低,目前对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程均不明确,如在导管上皮发现显著的非典型现象,术后应对患者加强随访.
作者:姜旻亮;孙昆昆;斯红旗;朱赛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ICU分离的749株病原菌的耐药性,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结果 749株病原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208株,27.8%)、铜绿假单胞菌(108株,14.4%)、大肠埃希菌(96株,12.8%)、金黄色葡萄球菌(76株,10.1%)、肺炎克雷伯菌(62株,8.3%)为主;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503株,67.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82.9% (63/76);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分离率为22.2%(24/108);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离率为88.0% (183/208).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8.6%~ 31.5%,对其它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81.6%~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11.6% ~25.0%.结论 ICU检出的病原菌中,多药耐药的现象严重,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赵建平;周秀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疗效.方法 选择灼口综合征患者50例(病例组)予以氯硝西泮片2 mg,1次/d;氟西汀胶囊20 mg,1次/d,连用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血浆细胞因子IL-2、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另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血清IL-2、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31、2.97、3.84,均P<0.01).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IL-2、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88、2.34、3.21,P<0.05或P<0.01).治疗4周后病例组治愈6例、显效14例和有效24例,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0% (44/50).结论 灼口综合征患者存在血清IL-2、6和TNF-α水平的异常升高,可作为灼口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敏感血清学指标.血清IL-2、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灼口综合征患者治疗疗效随访和预后观察的指标.
作者:万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