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佳侬;张艳辉;张凤书;刘艳辉;唐瑞双
目的 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臂踝指数(ABI)等动脉僵硬度指标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所有患者baPWV和ABI,比较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和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baPWV及ABI之间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吸烟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病率及BMI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4.7±14.5)岁与(58.2±11.8)岁,72.8%与38.0%,43.4%与12.7%,52.0%与16.5%,50.3%与12.7%,78.0%与41.5%,(24.5±3.1)与(22.4±2.6)(x2或t=12.42、14.5、15.0、14.7、13.5、14.0、13.2,均P<0.05)];冠心病组baPWV正常者比例、轻、中度升高者及重度升高者比例分别为28.9%、34.1%及37.0%,均优于非冠心病组,但ABI <0.9比例为19.1%,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x2=15.5、12.4、16.0、15.5,均P<0.05).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baPWV和ABI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在高危人群中广泛开展baPWV和ABI的筛查,以争取冠心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邢佳侬;张艳辉;张凤书;刘艳辉;唐瑞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CSII组与MSII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CSII)和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但CSII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5.3±1.9)d、胰岛素用量为(44.8±11.2)u/d、低血糖情况为(0.54 ±0.13)例/次、住院时间为(15.34±4.29)d、住院费用为(2 659±1 548)元,均明显低于MSII组(t=2.87~5.62,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加快速、科学、方便,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应静;孙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PFC固定平台假体与RP旋转平台假体两种人工膝关节置换系统治疗成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的早期疗效.方法 对39例(39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根据术中采用的假体类型不同而分为两组:固定平台组和旋转平台组.其中,固定平台组16例;旋转平台组23例,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患者行走步态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3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经保守治疗,症状好转出院;2例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伤口愈合,按时拆线出院.随访3~ 12个月访(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能直立行走而无明显跛行.末次随访时固定平台组、旋转平台组膝关节评分(HSS)与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83.17 ±7.12)分、(81.32±5.39)分和(109.73±6.35)°、(103.12±4.28)°,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HSS:t =22.10,ROM:t =9.21;B组HSS:t=30.69,ROM:t =9.54,均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S:t =0.88,ROM:t=3.63,均P>0.05).结论 采用PFC与RP假体系统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早期均有良好疗效,两者早期关节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马成才;刘冰;李小娜;廖中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熟练的护理及手术配合对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分析42例行髋关节周围截骨术患者病历资料.A组患者:护士参加5台以下髋关节周围截骨术;B组患者:护士参加10台以上该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B两组手术时间[(112.1 ±21.3)min、(91.6±17.5) min]、手术中出血量[(612±106.1) mL、(587 ±66.8)mL]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F=0.32、1.01,均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F =3.95、4.52、5.21、3.58、4.63、5.10,均P<0.05),但两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0.64,均P>0.05).术后患者未出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24h拔除引流管并开始康复训练,术后3~5d患者在坐起无头晕的情况下扶双拐或助步器患侧不负重下床活动.6周后开始部分负重活动,12周后全负重弃拐行走.术后2例患者因局部皮下脂肪液化行局部清创缝合术,术后每天换药,1个月后伤口愈合.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85%(35例)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X线平片显示截骨部位骨折均完全骨性愈合.结论 熟练的手术配合有助于缩短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戴京媛;吴福丽;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甘草锌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秋季腹泻患儿160例,根据计算机系统生成随机代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均行了口服抗病毒药、磷酸铝凝胶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草锌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6,P<0.01).结论 甘草锌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显著、安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屠友权;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静脉大剂量注射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病原菌清除率、抗菌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率为51.11%,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5、1.573,均P>0.05);观察组耐药菌清除率为75.00%,总清除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68.42%(x2=3.373、14.554,均P<0.05).观察组抗菌时间为(6.49±1.7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66±1.37)d,(t=2.874,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大剂量注射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作者:许晓霞;陈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作为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舒利迭治疗作为对照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日间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9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5,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日间症状评分分别为(1.24 ±0.18)分、(1.64±0.26)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3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夜间憋醒次数为分别为(0.92±0.28)次、(1.32±0.32)次,观察组憋醒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8.3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FEV1分别为(2.58±0.52)L、(2.18±0.47)L,观察组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t=5.7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PEF分别为(321.8±15.6) mL/min、(289.6±15.6) mL/min,观察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t=13.85,P<0.05).结论 信必可都保与舒利迭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但前者起效更为迅速,更加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作者:刘疆豪;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x2=5.45,P<0.05);治疗7d后研究组PCT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3.54、48.02,均P<0.05),且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7.67,均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显著,对PCT及CRP影响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4.5μg/160 μg/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除不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外,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MMP-2、9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MMP-2和MMP-9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2.87、2.97、2.21、2.31,P<0.01或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2.45、2.37,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x2=6.48,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出现不良反应3例和5例,症状均较轻,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哮喘疗效和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下调MMP-2、9水平,纠正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修复平衡失调,抑制气道重构密切有关.
作者:卢艳萍;张天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工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加上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潮湿等诸多不良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1].由于医学院校教材中关于消毒供应室的知识内容很少,与消毒供应室实际工作和发展不相匹配,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差;护生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习时间短,这也导致其很难全面地掌握消毒供应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2].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生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对策,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观察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对照组(NOR)的血浆hsCRP及脑钠肽(BNP)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AMI组、UAP组和SAP组)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548.6±200.4) mg/L、(521.0±198.7) mg/L和(175.8±119.4) 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 ±45.7) mg/L,hsCRP水平只有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4、10.65,均P<0.05).PCI术后3d和3个月,冠心病组hsCRP先升高到(45.8±15.3)ng/L,然后又降低到(8.6±4.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14.54,均P<0.05);而BNP水平则一直下降,先降到(247.4 ±70.1)mg/L,3个月后降到(69.8 ±20.0) 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19.64,均P<0.05).结论 脑钠肽、hsCRP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性反应及评估病情的敏感指标,其可能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吴铮;李文铮;李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捷的一次性环甲膜快速穿刺套管的研制及应用.方法 研制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装置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套管内柱状穿刺刀部分,其刀头部位呈等腰三角形,柱体部分略呈扁柱弧形,其后端设有柱形手柄,该部分亦兼做套管内芯的作用;第二部分为柱状穿刺刀外并与其相对应的套管部分,套管后端有柱状呼吸管接口,通过呼吸导气管可与呼吸气囊或呼吸机相连接.环甲膜穿刺套管的制作材料为ABS工程塑料,首期试制用3D打印机技术制作,技术成熟后利用塑料注射机或制塑机生产.利用该器械分别对6只健康实验犬进行环甲膜处穿刺置管,术后分别带管2d、4d、7d,带管期间未行药物治疗,拔管后分别观察6~12个月.结果 6只实验犬均一次性环甲膜穿刺置管成功,带管期间未见感染征象;拔管后观察6~12个月,其犬吠声及全身活动情况未见异常,无异常憋气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器械的研究及制作已获成功,通过动物实验说明利用该器械安全有效,无毒无副作用,且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晓锋;王炳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婴儿辅食添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儿童保健科定期进行检查的婴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辅食添加情况对婴儿体格的影响,分析辅食添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辅食添加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结果 96.52%的婴儿在4~6个月添加了辅食,82.1%婴儿的家长选择谷类食物作为第一种添加的辅食,92.5%婴儿的家长选择第一次添加肉类辅食在>6 ~8月龄添加,4~6月龄婴儿经添加辅食喂养,身长、体质量及体质量增值明显优于<4月龄和>6月龄婴儿添加辅食组(均P <0.05).结论 辅食添加需综合考虑婴儿的生理和情绪、辅食营养及制作、辅食添加时间等因素,合理添加辅食有利于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作者:董红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呼吸困难1例,声音嘶哑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随访16个月至3年,有2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全组无死亡、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复发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佳方法,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海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与使用丙泊酚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门诊ASA Ⅰ~Ⅱ级早孕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术者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Ⅰ组给予丙泊酚2.5 mg/kg静脉注射,时间>30 s,体动明显时追加丙泊酚1.0 mg/kg;Ⅱ组给予瑞芬太尼0.5 μg/kg静脉注射,之后每间隔1分钟给予相同剂量瑞芬太尼致吸宫操作完毕停止给药.监测HR、SpO2、RR、SBP等各项生理参数.记录术毕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HR、SBP、RR、SpO2术前(t=0.847、0.417、0.614、0.203)、术后(t=1.381、1.502、0.572、0.1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间比较,术中HR、SBP、RR、SpO2 Ⅰ组明显低于Ⅱ组(t=4.731、5.230、2.673、2.659,均P<0.05);两组术前与术中HR、SBP、RR、SpO2比较,Ⅰ组术中低于术前(t=9.605、10.306、5.263、4.917,均P<0.05),Ⅱ组术前与术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3、1.597、1.257、0.739,均P>0.05).Ⅱ组术中、术毕始终保持意识清醒,离院时间Ⅱ组短于Ⅰ组(t=2.632,P<0.05).两组术中镇痛优良率均为100%.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使患者镇痛、镇静充分,术中意识清醒,并发症少,术后即可离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方;张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血栓抽吸疗法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PCI治疗基础上,加用了血栓抽吸疗法.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梗死动脉的TIMI 3级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x2=4.02,P<0.05),校正TIMI帧数低于照组(t=6.25,P<0.01),能达到TMP 3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x2 =5.31,P<0.01).结论 血栓抽吸疗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的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竹青;白敏聪;李红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52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A、B两组,各126例.B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显效91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72.22%,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无效率为4.76%,止泻时间为(2.23 ±1.14)d,住院时间为(4.47±2.41)d;B组显效75例,有效31例,无效20例,显效率为59.52%,治疗总有效率为84.13%,无效率为15.87%,止泻时间为(4.72±1.85)d,住院时间为(7.72±2.46)d.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x2 =4.143,P<0.05),止泻时间明显短于B组(t=3.143,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给予补锌辅助治疗,止泻快,住院时间短,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卢小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54个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78例(102个结节)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二维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结节边界(形状、晕环或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12.36、10.32,均P<0.05),甲状腺结节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01,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体内实质回声以等回声为主,而甲状腺腺瘤的结节内实质回声以不均匀稍高回声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8、5.32,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不丰富,而腺瘤的血供很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7、25.66,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 (6.31 ±4.05) cm/s、阻力指数(RI) (0.14 ±0.13)均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11.03±0.25) cm/s、(0.50 ±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7.54,P<0.05).结论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两者的病理基础不同,构成了超声图像上不同的特征,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形态、位置、囊实性变及内部与周围组织回声等,并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进行确诊,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光平;胡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镰旁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23例,Ⅱ级切除7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5年,2例患者复发,均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熟悉显微神经解剖关系,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吴鹏;姚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和胎儿营养充足,宫内胎儿普遍较大,剖宫产指数逐年增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造成子宫血流灌注的急速下降,影响胎儿的氧供应,造成严重后果[1].因此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讲,加强对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就更加重要.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液体预负荷和麻醉后改变体位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笔者就胶体预负荷和腰部倾斜体位干预预防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叶青;陈兰凤;庄飞行;冯满清;周智维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