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姚永平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0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声像图特点,分为两组,甲状腺癌患者中,≤30岁28例,>30岁140例,采用x2检验分析两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血供有无差异.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中,≤30岁22例,> 30岁82例,分析两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囊变、有无钙化及血供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界、有无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6、3.360、2.800,均P>0.05).≤30岁组,内部回声以高回声为主,>30岁组,以低回声为主(x2=59.788,P<0.01);≤30岁组,血供较丰富,>30岁组,少血供为主(x2=56.417,P<0.01).两组中,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形态、边缘、有无囊变、有无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2、0.296、0.458、2.356,均P>0.05),≤30岁组,内部回声以高回声为主,>30岁组,以低回声为主(x2=61.566,P<0.01);≤30岁组,血供较丰富,>30岁组,少血供为主(x2=6.654,P<0.05).结论 年龄因素对超声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转移淋巴结有一定提示作用.
作者:严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臂踝指数(ABI)等动脉僵硬度指标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所有患者baPWV和ABI,比较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和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baPWV及ABI之间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吸烟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病率及BMI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4.7±14.5)岁与(58.2±11.8)岁,72.8%与38.0%,43.4%与12.7%,52.0%与16.5%,50.3%与12.7%,78.0%与41.5%,(24.5±3.1)与(22.4±2.6)(x2或t=12.42、14.5、15.0、14.7、13.5、14.0、13.2,均P<0.05)];冠心病组baPWV正常者比例、轻、中度升高者及重度升高者比例分别为28.9%、34.1%及37.0%,均优于非冠心病组,但ABI <0.9比例为19.1%,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x2=15.5、12.4、16.0、15.5,均P<0.05).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baPWV和ABI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在高危人群中广泛开展baPWV和ABI的筛查,以争取冠心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邢佳侬;张艳辉;张凤书;刘艳辉;唐瑞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4.5μg/160 μg/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除不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外,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MMP-2、9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MMP-2和MMP-9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2.87、2.97、2.21、2.31,P<0.01或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2.45、2.37,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x2=6.48,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出现不良反应3例和5例,症状均较轻,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哮喘疗效和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下调MMP-2、9水平,纠正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修复平衡失调,抑制气道重构密切有关.
作者:卢艳萍;张天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CSII组与MSII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CSII)和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但CSII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5.3±1.9)d、胰岛素用量为(44.8±11.2)u/d、低血糖情况为(0.54 ±0.13)例/次、住院时间为(15.34±4.29)d、住院费用为(2 659±1 548)元,均明显低于MSII组(t=2.87~5.62,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加快速、科学、方便,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应静;孙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采集10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发生吻合口漏5例(5%),吻合口漏与吻合口张力过大、吻合口血运不足,肿瘤位置、大小,手术时间,术前放疗,性别年龄,肥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有关.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显著,随着腹腔镜技术及操作的不断提高,只要采取措施得当,吻合口漏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及减少的.
作者:梁宏伟;陈贵俦;冯石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黑色素瘤抗原A1(MAGEA1)和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基因表达,结合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分析MAGE基因表达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术前采集40例胃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AGEA1和MAGEA3基因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上述MAGE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上述标本CEA表达.结果 47.5%(19/40)和25.0%(10/40)胃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分别检测到MAGEA1和MAGEA3基因mRNA,而相应的胃癌组织中MAGEA1和MAGEA3基因表达率分别为60.0% (24/40)和30.0%(12/40),相应的癌旁胃组织均不表达,其中有4例外周血两者均表达.在62.5% (25/40)的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至少检测到一种MAGE基因mRNA;上述患者外周血PBMC中CEA基因mRNA的检出率为65.0% (26/40),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的PBMC中均未检出MAGE基因mRNA.胃癌患者PBMC中MAGE基因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MAGE基因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差.
作者:李英彬;吕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捷的一次性环甲膜快速穿刺套管的研制及应用.方法 研制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装置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套管内柱状穿刺刀部分,其刀头部位呈等腰三角形,柱体部分略呈扁柱弧形,其后端设有柱形手柄,该部分亦兼做套管内芯的作用;第二部分为柱状穿刺刀外并与其相对应的套管部分,套管后端有柱状呼吸管接口,通过呼吸导气管可与呼吸气囊或呼吸机相连接.环甲膜穿刺套管的制作材料为ABS工程塑料,首期试制用3D打印机技术制作,技术成熟后利用塑料注射机或制塑机生产.利用该器械分别对6只健康实验犬进行环甲膜处穿刺置管,术后分别带管2d、4d、7d,带管期间未行药物治疗,拔管后分别观察6~12个月.结果 6只实验犬均一次性环甲膜穿刺置管成功,带管期间未见感染征象;拔管后观察6~12个月,其犬吠声及全身活动情况未见异常,无异常憋气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器械的研究及制作已获成功,通过动物实验说明利用该器械安全有效,无毒无副作用,且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晓锋;王炳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抢救危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危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在24h内明显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迅速改善,5d之内全部脱机拔管,14 d之内全部缓解出院.结论 及时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目前抢救危重症哮喘发作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哲;吴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每组20例,观察各组显效率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85.0%)高于对照组(40.0%)(x2 =6.7,P<0.05,治疗组排尿恢复时间、肌力改善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0、3.2、2.7,均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炎安全有效,疗效较确切.
作者:华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反生率及促进合理用药的途径.方法 选取79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静脉滴注给药(58.22%)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60~ 80岁老年患者多见,占39.24%;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类别为抗微生物类药物(64.56%),其次为中成药制剂(20.25%).不良反反应表现以皮肤附件损害(36.71%)及消化系统反应(25.32%)多见.结论 了解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并进行控制与调节有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胡国红;胡红霞;吴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野猪咬伤致右大腿坐骨神经完全断裂的预防处置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野猪咬伤致右大腿坐骨神经完全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住院28d后出院.经检测,狂犬病抗体结果正常.18个月后随访,自主感觉右腿稍无力、有麻木感,痛觉部分恢复,肌力由0级恢复至4级.结论 医生对此类创作必须有清醒认识,并严格按规范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和护理工作.
作者:何向莲;童舜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213例HCC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手段分为手术治疗组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AFP-L3,将监测AFP-L3和跟踪随访结果作生存分析图,比较AFP和AFP-L3在两种治疗手段后的预后判断价值.结果 手术患者66例,术后2个月AFP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22.59个月,阴性组24.5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9,P=0.16);AFP-L3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7.18个月,阴性组26.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38,P<0.01).TACE患者147例,术后2个月AFP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14.91个月,阴性组17.6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6,P=0.10);AFP-L3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30个月,阴性组22.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33,P<0.01).结论 采用ELISA法检测AFP-L3,不但在HCC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手术治疗和TACE治疗HCC患者的疗效评估和生存方面也具有较高价值,优于传统的AFP检测.
作者:刘志伟;李宾;刘艳芬;陈秋英;韩素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应激反应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 80例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测定术前后血清皮质醇(Cor)和hs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3.268、4.928、2.728,均P <0.05).两组术后血清Cor和hsCRP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3.165、2.147,均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8,P<0.05),异位妊娠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6,均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可以减少输卵管不孕患者应激反应,提高受孕率.
作者:苏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后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终身性医学教育的延续和补充.随着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结合基层医院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华琼;谭祥华;陈和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8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和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8和IL-17.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为77.8%,观察组为9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和IL-17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2.92、3.06,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8和IL-17.
作者:崔存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52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A、B两组,各126例.B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显效91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72.22%,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无效率为4.76%,止泻时间为(2.23 ±1.14)d,住院时间为(4.47±2.41)d;B组显效75例,有效31例,无效20例,显效率为59.52%,治疗总有效率为84.13%,无效率为15.87%,止泻时间为(4.72±1.85)d,住院时间为(7.72±2.46)d.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x2 =4.143,P<0.05),止泻时间明显短于B组(t=3.143,P<0.05).结论 对急性腹泻患儿给予补锌辅助治疗,止泻快,住院时间短,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卢小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1(PON-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并比较肥胖和非肥胖PCOS妇女与健康妇女血清PON-1水平变化及差异.结果 PCOS肥胖妇女及PCOS非肥胖妇女血清PON-1水平[(59±4)mmol/L、(76±4) mmol/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9±7) mmol/L(F =54.51,P<0.01),其中以PCOS肥胖妇女低.结论 测量血清PON-1水平对评估PCOS妇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较大的意义.PON-1活性降低提示体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是导致部分PCOS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晓梅;石溪;邹俐;方景川;资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x2=5.45,P<0.05);治疗7d后研究组PCT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3.54、48.02,均P<0.05),且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7.67,均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显著,对PCT及CRP影响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味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将4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前做好解释和心理疏导,操作轻柔,精心护理,及时护理干预.结果 治愈2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无一例患者因放疗反应而中断放射治疗.结论 葛根芩连汤加味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良好的护理是取得疗效的保证.
作者:刘秀萍;李宗宪;王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寻找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63例颅脑外伤继发顽固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治疗组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联合标准前颞叶切除术.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并评价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4.8)个月.治疗组显效率(30.3%)、总有效率(8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3%、63.3%)(x2=16.80、7.42,均P<0.05).结论 常规病灶切除术联合标准前颞叶切除术较单纯采用常规病灶切除术疗效更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高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