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闸北区居民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就医情况分析

陈聿华;王向东;顾峥奕;丁蕾

关键词:社区, 急性胃肠炎, 发病率
摘要:目的 了解城区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其就医情况.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方式,自2010年7月开始至2011年6月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调查工作,询问调查对象过去4周的急性胃肠炎发病及就医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 600份,男女性别比为1.01:1;居民年腹泻发生率为7.97%,发病时间集中在6~10月份;主要发病人群为离退休人员;40.00%的居民回忆有可疑水产品饮食史;85.71%的居民发生急性胃肠炎后不去就诊.结论 现有监测数据不足以反映急性胃肠炎实际患病现状,完善相关监测及调查工作将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1年广州市黄埔地区产科质量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近两年广州市黄埔地区的产科质量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黄埔地区2010-2011年医院产科质量报表进行分析,了解产科质量情况.结果 近两年分娩总量为11880例,二级医院分娩人数占分娩总量的77.66%;全区平均剖宫产率为40.27%;分娩并发症以产后出血为主,发生率为2.57%;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3.31%.结论 我区产科质量仍有待提高,建议加强产科医院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

    作者:胡萍;何瑞敏;刘艳琳;杨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中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研究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在国家大力推行新型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其制定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卫生、财政、价格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旨在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根据传统行政机构间协调机制的经验,分析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实施过程中所存在和运用的协调机制的优点与不足,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对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和实施中的协调机制提出建议.

    作者:刘晨曦;张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年人血清中维生素A、E测定与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人体内维生素A、E水平状况,以便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人血清中维生素A、E的含量.结果 维生素A在89.1~1 425.0 μg/L,浓度范围呈线性(r=0.9996),维生素E在4.6~73.9 mg/L浓度范围呈线性(r=0.9999).维生素A、E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RSD=3.9%)、95.6%(RSD=0.9%).血清中维生素A、E含量有性别差异(P<0.001);SVAD率有性别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维生素E缺乏率有性别差异(P<0.001),维生素E缺乏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年人维生素A、E的营养水平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建议针对不同人群加强膳食指导,培养均衡的膳食习惯.

    作者:孙炜;朱晖;刁娟娟;田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干休所离休干部不良生活方式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干预效果,根据实际效果提出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措施.方法 采用体检分析和问卷法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健康干预一年后,离休干部的各种不良生活方式持有率均有明显下降,健康知识与行为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该人群中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比例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该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健意识明显增强,说明健康干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单一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健康问题干预效果比较显著;对复杂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健康问题干预效果不明显.

    作者:田艳霞;陈德昌;殷明;杨维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科病房开设孕产妇家属健康教育课堂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的深化和提高.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和自我护理的概念[1].母婴的安康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家庭的支持、亲人的关怀延续着母婴出院后的健康[2].妊娠、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常有各种危险因素威胁到母婴的生命与健康.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护士对孕产妇在产前、产时、产后各个阶段,从生理、心理、文化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通过向孕产妇传授有关产科医学知识与护理技能,调动孕产妇积极参与护理活动,并达到恢复与促进孕产妇健康的活动.目前,独生女孕产妇已成为主体,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欠缺、育儿经验不足而过分依赖父母和家人的现象[3-4].因此,做好孕产妇家属的健康教育更重要.自2010年5月起我院在产科病区开设产妇家属健康教育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汤新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1年天津市南开区麻疹风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南开区2011年麻疹与风疹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时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 2011年检测2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均为阴性;检测209份风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116份,阳性率为55.50%.风疹以暴发居多,年龄主要分布在15~25岁组,季节多集中在4-6月.出疹后4-28 d采血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风疹病例无免疫史或者免疫史不详的占89.00%.结论 加强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聚集场所风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加大消毒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作者:刘凤;李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减轻县级医院的负担、控制农村医疗费用、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及推进农村公共卫生计划.然而,由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观念滞后、农村社区卫生资源缺乏且服务水平低下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医疗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比例偏低,以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制度建设滞后,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缓慢.为了实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创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建立合理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和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刘玮玮;贾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咽结膜热临床疗效观察

    咽结膜热属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原体为腺病毒的3型、7型和11型[1],临床表现以高热、咽炎和结膜炎为主要特征[2],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一般需要1~2周方可痊愈,患病期间患儿的持续高热常令家长焦虑不安.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咽结膜热的疗效,我们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标准,于2010年5月—2011年8月将该中药方剂与目前常用的化学药物(更昔洛韦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咽结膜热患儿76例的临床疗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伟文;蓝陈福;叶宁海;陈建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后新生儿发育的变化.方法 选择在产科门诊筛查孕妇生活事件总分大于150分以及焦虑、抑郁总分大于50分的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认知疗法、催眠疗法和音乐疗法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产后比较两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干预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体重、各时间点的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对应激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新生儿的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

    作者:于海萍;王爱华;李秀艳;刘素贞;杨南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富阳市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配置现状调查

    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主要负责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校环境卫生和教学卫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负责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登记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并填报相关报表[1].校医队伍的配置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和卫生服务质量.为了更好地掌握富阳市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的配置现状,进一步加强富阳市学校卫生工作和校医队伍的建设,并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0年6月对富阳市71所中小学校校医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倪芬儿;盛金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甘肃省2004-2010年<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è Syndrome,GBS)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04-2010年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GBS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甘肃省2004-2010<15岁儿童GBS年平均发病率为1.19/10万,发病数占AFP病例总数的59.01%,且以散发病例为主;7~11月病例数占49.03%,30.75%的GBS有残留麻痹,病死率为2.15%.结论 加强对GBS的病原学监测及对高危地区、高危人群的监测,明确病因,提高监测质量.

    作者:甄晓荣;李晓波;王小玲;付鸿;刘建锋;吴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8例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增大,饮食多样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结肠癌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1-2].结肠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3],早期手术往往可以决定患者的预后.结肠癌发生部位不一,手术方式多样,但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压力,尤其是围手术期的结肠癌患者术前由于对手术的恐惧以及对健康的焦虑往往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术后由于切口疼痛以及各种引流管的留置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痛苦,通过对结肠癌患者进行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国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甘舒霖30R与50R治疗糖尿病80例临床对比

    我国是一个糖尿病高发国家,且以2型糖尿病为主体.据调查我国20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已达15.5%[1].研究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9年内,几乎80%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有效控制血糖[2].因此,胰岛素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本研究对甘舒霖30R与50R两种剂型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医生治疗2型糖尿病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中、重度气胸及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1],与以往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气、抽液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减少了临床医疗工作量.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式,其仍具有术后疼痛、皮下气肿、管周感染及引流不畅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作者:朱捍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国社区护理人才需求现状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健康观念的更新、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老龄化和医疗制度的改革,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国家卫生部在2006年2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到2010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2].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将有30%以上的护理人员会从事社区护理工作[3].就未来发展趋势看,社区卫生服务将需要大量的社区护理人员,社区护理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4].

    作者:崔玲娟;杨瑞贞;陈培培;慈海彤;薛雅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海市闸北区居民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就医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城区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其就医情况.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方式,自2010年7月开始至2011年6月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调查工作,询问调查对象过去4周的急性胃肠炎发病及就医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 600份,男女性别比为1.01:1;居民年腹泻发生率为7.97%,发病时间集中在6~10月份;主要发病人群为离退休人员;40.00%的居民回忆有可疑水产品饮食史;85.71%的居民发生急性胃肠炎后不去就诊.结论 现有监测数据不足以反映急性胃肠炎实际患病现状,完善相关监测及调查工作将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

    作者:陈聿华;王向东;顾峥奕;丁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姜堰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与分析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据相关资料,我国有2057万名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其中7岁以下聋儿有80万人,并且每年还将新增聋儿近3万人.为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我市从2003年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在全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探索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模式,我们对2003-2010年期间出生的43121例婴儿听力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忠林;丁克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云南省玉龙县乡村医生用药安全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乡村医生用药安全认知基本情况并探讨英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乡村医生用药安全的认知水平进行评分,并探讨得分在人口学特征中的分布水平研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80名村医,回收问卷63份,有效问卷63份.调查表明乡村医生用药认知得分较低,同时显示学历和工龄以及收入年龄等为可能影响其得分的因素.结论 云南省玉龙县乡村医生用药安全认知情况较差,应该积极提高这一群体的学历水平并重视相关用药培训以期改善这一局面.

    作者:冯泽立;周梅;姜润生;刘霞;刘杰;赵俊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兰州市2011年疾病谱排序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兰州市疾病发生状况、分布和变化规律,为疾病的控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疾病编码(ICD-10)分疾病系统和病种进行统计.结果 门诊病例占总病例数前10位和构成的是:上呼吸道感染(6.43%),支气管炎(4.56%),阴道炎(2.70%),高血压(2.67%),胆囊炎(2.34%),糖尿病(2.21%),胃炎(1.99%),胆结石(1.92%),肺结核病(2.11%),胃肠炎(1.27%).住院病例占住院病例总数的前10住和构成的是:胆结石(10.95%),胆囊炎(4.43%),支气管炎(4.10%),肺炎(3.60%),肺结核病(3.46%),糖尿病(3.10%),高血压(2.77%),肝硬化(2.52%),上呼吸道感染(2.23%),新生儿黄疸(1.64%),冠心病(1.70%).结论 多发病、常见病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展多发病、常见病的调查,应制订干预疾病的措施,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张守斌;魏学玲;杨建萍;顾春蕾;苗清玲;王军;付彩祥;边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间歇性外斜视( intermitent exotropia)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1].为了提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对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