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干休所离休干部不良生活方式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田艳霞;陈德昌;殷明;杨维东

关键词:离体干部, 生活方式, 健康干预
摘要:目的 评价干预效果,根据实际效果提出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措施.方法 采用体检分析和问卷法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健康干预一年后,离休干部的各种不良生活方式持有率均有明显下降,健康知识与行为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该人群中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比例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该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健意识明显增强,说明健康干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单一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健康问题干预效果比较显著;对复杂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健康问题干预效果不明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心脏病住院费用与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将北京市2007-2009年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的3个病种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以期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用SPSS 18.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医院级别、付费方式、性别、年龄和治疗方式对平均住院日和例均住院费用有影响,2007-2009年缺血性心脏病的3个病种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手术费、治疗费和药费增长幅度较大.结论 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推行DRGs,实施临床路径,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等措施,可实现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降低患者自付比例,大限度地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王梅;谢学勤;谭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甘肃省2004-2010年<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è Syndrome,GBS)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04-2010年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GBS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甘肃省2004-2010<15岁儿童GBS年平均发病率为1.19/10万,发病数占AFP病例总数的59.01%,且以散发病例为主;7~11月病例数占49.03%,30.75%的GBS有残留麻痹,病死率为2.15%.结论 加强对GBS的病原学监测及对高危地区、高危人群的监测,明确病因,提高监测质量.

    作者:甄晓荣;李晓波;王小玲;付鸿;刘建锋;吴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护士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调查和对策

    目前,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但在社区医疗机构中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却比较薄弱.杜区护士作为社区用药治疗的实施者、用药前后的监护者以及家庭用药的随访者,在ADR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1-2].为进一步了解社区护士参与ADR监测和合理用药的现状,2011年10月护理质控中心对本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慧英;黄剑芬;何金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腹膜后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法,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可在直视下操作,视野更为清晰,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而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与经腹腔途径相比则具有路径直接、不干扰腹腔脏器且无腹腔污染等优点[1].我院为本地区早开展腹腔镜腹膜后肾切除术的医院之一,现将本院2005年4月-2008年10月腹腔镜腹膜后肾切除手术22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启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海市闸北区居民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就医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城区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其就医情况.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方式,自2010年7月开始至2011年6月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调查工作,询问调查对象过去4周的急性胃肠炎发病及就医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 600份,男女性别比为1.01:1;居民年腹泻发生率为7.97%,发病时间集中在6~10月份;主要发病人群为离退休人员;40.00%的居民回忆有可疑水产品饮食史;85.71%的居民发生急性胃肠炎后不去就诊.结论 现有监测数据不足以反映急性胃肠炎实际患病现状,完善相关监测及调查工作将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

    作者:陈聿华;王向东;顾峥奕;丁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广州市中学生减肥行为现状及其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的 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减肥行为情况,分析减肥行为与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和父母文化程度的学生减肥行为.控制协变量性别、年级和父母文化程度,对减肥行为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7.8%的学生体重超重;3.6%的学生肥胖.不同性别、年级和父母文化程度的学生减肥行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认为自己超重与考虑自杀、曾经饮酒、少吃甜品和少吃豆奶类饮品呈正相关;正在尝试减肥与每周运动多于3次、伤心绝望、考虑自杀、曾经吸烟、曾经饮酒、曾有性行为和少吃甜品呈正相关.结论 中学生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提倡在中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的不良减肥行为.

    作者:王娟;王家骥;王心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螺旋CT对第二鳃裂囊肿的诊断分析

    鳃裂囊肿为发育异常性囊肿,常位于颈侧部,系胚胎时期鳃裂的残余组织所发生的一种先天性畸形[1],也有人认为是良性淋巴结病变即“良性淋巴上皮囊肿”[2].鳃裂囊肿和瘘属于鳃裂畸形之一,鳃裂囊肿有第一到第四囊肿之分,临床上以第二鳃裂发育异常多见,其次为第一鳃裂,第三、四鳃裂较少见,仅见个案报道[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二鳃裂囊肿患者15例,结合文献分析患者螺旋CT资料,旨在探讨CT对第二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以提高CT诊断水平.

    作者:郑双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颅脑损伤是由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达66.7%[1].近年来,随着抢救技术的发展,其存活率大大提高,但致残率呈增长趋势,遗留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深化医改的启示

    概括介绍了新加坡的医疗保健制度、4种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付、医疗服务体系和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阐述了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经验对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

    作者:王亦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海市青浦区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上海市青浦区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T)的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青浦区AEFI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青浦区共报告AEFI475例,其中一般反应447例(94.11%),异常反应12例(2.53%),偶合症16例(3.37%);48 h内报告率、48 h内流调率为100.00%;<1岁的212例(44.63%);较多分布在4-9月(65.68%).475例AEFI以发热(64.71%)和局部红肿(16.56%)为主,94.74%发生在接种疫苗1天内.报告发生AEFI病例数较多的疫苗为白百破疫苗(140例)、A群流脑疫苗(114例)和麻疹疫苗(50例);报告发生率较高的疫苗为A群流脑疫苗(441.38人次/10万剂)、白百破疫苗(303.83人次/10万剂)和肺炎疫苗(262.70人次/10万剂).475例AEFI中,治愈433例(91.16%),好转40例(8.42%).结论 AEFI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开展监测时,对不同人群、不同时间和不同疫苗的关注应有侧重点.注重沟通,加强人员配备及培训,强化预防接种规范操作.

    作者:项俭;费金花;仲文江;倪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与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长期高血压的患者易患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体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生理功能[1-2].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抑制剂,它的药理学机制为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l受体及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进而达到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并产生降压作用[3].本研究主要探讨厄贝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生;钭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海市静安区世博保障环境卫生风险评估

    目的 对上海市静安区世博期间生活饮用水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风险管理标准对静安区生活饮用水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饮用水水源污染、管网及二次供水污染、管道分质供水污染等为主要风险.结论 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饮用水风险防控工作,提升应急反应能力,为平安世博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王振;张泓;范惠莹;安昌龙;杨翌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云南省玉龙县乡村医生用药安全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乡村医生用药安全认知基本情况并探讨英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乡村医生用药安全的认知水平进行评分,并探讨得分在人口学特征中的分布水平研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80名村医,回收问卷63份,有效问卷63份.调查表明乡村医生用药认知得分较低,同时显示学历和工龄以及收入年龄等为可能影响其得分的因素.结论 云南省玉龙县乡村医生用药安全认知情况较差,应该积极提高这一群体的学历水平并重视相关用药培训以期改善这一局面.

    作者:冯泽立;周梅;姜润生;刘霞;刘杰;赵俊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78例临床观察

    前房积血在儿童眼挫伤中极为常见,虽然挫伤性前房积血大部分病例视力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发生,但少数病例仍因复发性出血或积血吸收不良表现为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甚至视力丧失.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治疗的关键是使前房积血停止后再促进积血吸收,并预防和控制继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出血.通过对我院2007年8月-2011年11月收治的78例(78眼)挫伤性前房积血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旺德;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大黄附子汤治疗腹内高压临床观察

    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危重症极易导致胃肠道缺血缺氧性改变,而诱发胃肠功能衰竭,出现腹内高压(IAH),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壁张力增高、腹围增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IAH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发展为腹腔间室综合征(ACS),从而并发心、脑、肝、肾及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早期发现及有效治疗可减轻患者腹部症状,防止ACS发生,终改善患者预后.本院重症医学科近几年早期使用中药大黄附子汤联合常规措施治疗IAH,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华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年人血清中维生素A、E测定与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人体内维生素A、E水平状况,以便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人血清中维生素A、E的含量.结果 维生素A在89.1~1 425.0 μg/L,浓度范围呈线性(r=0.9996),维生素E在4.6~73.9 mg/L浓度范围呈线性(r=0.9999).维生素A、E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RSD=3.9%)、95.6%(RSD=0.9%).血清中维生素A、E含量有性别差异(P<0.001);SVAD率有性别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维生素E缺乏率有性别差异(P<0.001),维生素E缺乏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年人维生素A、E的营养水平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建议针对不同人群加强膳食指导,培养均衡的膳食习惯.

    作者:孙炜;朱晖;刁娟娟;田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耐多药结核(MDR-TB)是指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中的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1].目前MDR-TB治疗存在周期长、费用高、不良反应重、患者接受度低、治愈率低和病死率高等问题[2].如何有效防治MDR-TB,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研究对MDR-TB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海琴;钟丽丽;刘笑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消”干预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2005-2011年影响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ilty Ratio,MMR)下降的相关因素,总结推广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从深圳市妇动卫生监测系统提取2005-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并研究参加死亡个案的评审资料,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法.结果 (1)深圳市全人口的活产数从2005年的93599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181969人次,增加了94.41%;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9.7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9.89/10万,下降了81.00%,死亡率平均下降速度为11.56%;其中流动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67.91/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2.74/10万.(2)2006-2011年间全人口孕产妇死亡170例,其中流动孕产妇124例(72.94%);死亡孕产妇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59%;保健次数在1次以下的占75.88%(全部为流动孕产妇);30.00%的孕产妇死亡发生在非合法分娩地点;(3)直接产科因素造成的死亡有119例(流动孕产妇占55.88%);非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有42例(流动孕产妇占14.12%).主要死因排序:产科出血(23.53%)、羊水栓塞(15.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4.70%)、异位妊娠(11.18%)和妊娠合并心脏病(7.05%).常住孕产妇死因排序:异位妊娠(5.88%)、羊水栓塞(3.5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53%)、妊娠合并脑血管意外(2.94%)、妊娠合并肝脏和合并感染性疾病(2.35%).流动孕产妇死因排序是:产科出血(21.76%)、羊水栓塞(12.3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18%)、异位妊娠(5.29%)和妊娠合并心脏病(5.88%);(4)2005年以后深圳市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促使全市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呈逐渐下降趋势,出血死亡专率从2005年的11.75/10万下降到2011年的3.84/10万;子宫破裂死因构成比从20062008年的2.94%下降到2009-2011年的0.结论 (1)“降消”项目实施后,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显示了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2)社会保险制度完善、逐渐实现全人口免费孕产期保健服务将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举措.

    作者:王红;赵光临;刘卫华;刘寿桃;陈少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和医学干预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日后可能发生残障(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和行为异常等症状),尤其是脑发育受到危险因素影响的新生儿.脑损伤儿是指出生前后和幼儿期,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中枢神经(脑)损伤,是儿童时期致残的主要病因.由于婴儿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高危儿人数众多,居住分散,难以发现脑损伤线索,因而失去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时机.近3年来,我院对我市及周边农村地区开展了高危儿脑损伤监测,旨在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并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治疗,从而达到减少残障儿的发生,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儿童健康素质的目的.

    作者:王文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婴儿免疫缺陷的早期识别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孕妇与患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孕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中天然免疫功能的差异,探讨遗传与免疫缺陷的相关性.方法 于第三产程取新生儿脐动脉血98份,其中观察组孕妇(患变态反应疾病孕妇)40份,健康孕妇58份,检测淋巴细胞、IL4/CD4+和Th1/Th2并进行分析.结果 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分别为(30.22±3.02)岁和(28.36±3.95)岁,孕周为(39.18±1.31)周和(40.21±2.13)周,差异无显著性;IL4/CD4+分别为(1.28±0.26)%和(0.28±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Th1/Th2分别为(1.81±0.41)和(2.86±0.3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遗传因素与新生儿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相关,新生儿可能有初期的免疫调节缺陷,在变态反应原的刺激下易出现过度反应,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

    作者:付玉静;冯冲;翟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