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医疗站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春雅丽;郁惠德;赵腾龙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 消毒, 院内感染控制
摘要:社区医疗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能.重视并规范地做好社区医疗站的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对于防控医源性感染,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目前,我区共有119个社区医疗站,但对其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现状了解及规范管理目前都是盲点.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危害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可以导致患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出现严重的溃疡,溃疡经久难愈,反复发作,终导致感染,甚至截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因素,同时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程敏辉;孙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FRAX评估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北蔡镇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危险因素定量评估情况,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422例上海市北蔡镇40.0~59.9岁女性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筛选出符合围绝经期诊断的女性并应用FRAX工具进行网上评估.结果 筛选出符合围绝经期诊断的女性93例,年龄(49.637±3.392)岁.10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为(2.382±0.989)%,10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为(0.325±0.495)%.结论 北蔡镇围绝经期女性10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和10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平均水平均不在高风险区域,但应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

    作者:马俊岭;阳晓东;郭海英;侯钦午;史历;孙耀华;陈建君;钱玉兰;蔡成伟;潘军;黄淑贤;顾正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S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MS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分析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 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为A型,16例为B型.CT表现:(1)主动脉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CT值约为50~80 Hu,增强后无强化,与强化主动脉管腔对比反呈低密度.治疗后复查,壁内血肿因吸收而演变为慢性血肿,厚度及长度减小,CT平扫时密度较前降低而呈低密度.(2)内膜钙化向内移位7例.(3)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形16例.(4)全部病例主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钙化.(5)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38例.结论 MSCT清楚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无创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开福;门杰;张展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开颅术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颅术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昏迷指数(Glasgow comascale,GCS)评分,并与高压氧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3个月随访时治疗结果分级(GO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67%( 26/30)和76.67%(23/30),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无明显差异,第2、3、4周高压氧治疗后GC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第4周、3个月随访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不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和预后有显著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崔健;周青峰;满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椎旁阻滞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我国目前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腰背痛是腰部硬膜外阻滞麻醉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大约有3.0%~ 11.5%的患者长期受到腰背痛的困扰[1].发生腰背疼痛的原因多为麻醉时反复穿刺,至韧带断裂损伤,局部组织发生充血、刺激、反射性痉挛等,软组织损伤后可发生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患者产生疼痛.

    作者:凌桂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出血术后遗留肢体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脑出血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占各类型脑卒中的20%~30%,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脑卒中类型,其致残率在存活者中高达80%[1].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提出,新的手术方法与技巧的应用及早期康复治疗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脑出血患者的预后[2].但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职业、病情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亦不同,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庾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甘肃省201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现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解析

    2010年甘肃省结合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简称流调)进行之际,在全省开展了能够代表全省流调并对流调中发现患者的社会经济情况的专题调查,了解和掌握肺结核病患者的一般社会经济状况,为今后制订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策略、争取各项经费支持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岚;杨枢敏;梁启军;陈威涛;王雯;司红艳;何钰珏;高巧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集体食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探讨

    目的 分析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生的污染食品和可疑的污染来源,探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处置的样品采集,提高检出率,增强事故处理效度和信度.方法 结合实验室数据,总结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引发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食品储存和保洁不当而受到副溶血性孤菌污染所致.其中,受污染的食物以熟肉为主,占总起数的35.29%.而副溶血性弧菌采样阳性检出率高的为病人肛拭子,达54.50%;其次是剩余食物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3.28%.结论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取证困难,但我们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关键环节,同时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流行病学原理,高效地掌握科学证据,快速、准确地处置事故,为群众保障安全的餐饮环境.

    作者:王跃萍;林伟涛;曾凯;钟苑芳;汪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呼吸道异物吸入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

    呼吸道异物是儿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症之一,无论何种原因发生咽入物嵌顿,都称为呼吸道异物,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5岁儿童为多见[1],偶见于成人.该病起病突然、危险性大,如处理不当或抢救不及时可发生窒息和死亡的危险[2].据有关报道,在1岁以内意外死亡的幼儿中,有40%是由于呼吸道异物所致.

    作者:王菊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82例临床研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眼角开放,眼压升高,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至少一只眼眼压≥21 mmHg (1mmHg=0.133 kPa),造成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终导致失明的进行性眼病[1].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

    作者:苏秋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福建省农民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福建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周就诊率为163.56‰,住院率为54.03‰,与2003年卫生服务调查相比,两周就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住院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受个体内在因素(疾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状况等)和外部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

    作者:陈谷兰;阮诗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影响乡镇卫生院人力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基于北京市五个郊区县调研分析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现状,考察现有乡镇卫生院在人才吸引和人才培养上的缺陷,探究其原因并提供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 从北京市选取五个郊区县,分层抽取25所乡镇卫生院,了解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工作现状等.结果 25所乡镇卫生院376名医务人员对现有收入水平“很不满意”或“比较不满意”,分别占总人数的30.9%和24.2%.影响乡镇卫生院人才吸引的因素按其所选频数由高到低排列,前三位依次是:工资收入、地理位置和福利保障.结论 乡镇卫生院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因此,乡镇卫生院及各主管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推动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发展,发挥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满足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

    作者:汉业旭;王晓燕;张建;韩优莉;黄昊;李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及策略探讨

    随着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逐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技术机构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定位和作用愈加明显.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实施均等化服务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策略思考.

    作者:马菊红;万国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温阳益气针灸方对治疗气虚质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肥胖患者逐渐增多,与之密切相关的疾病如结石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以及癌症的发病率也呈现增长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1-2].目前减肥的方法较多,针灸减肥疗法已经得到肯定,但是以针刺疗法居多,灸法比较少用,本课题组针对肥胖患者体质多阳气不足的特点,通过温阳益气针灸方,治疗气虚质单纯性肥胖57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APACHE 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多变和诊断尚未完全明确等特点,需严格检测病情、积极治疗和护理才能挽救患者生命[1].在既往的临床工作中,通常以轻、中、重来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此方法粗糙且不科学,不能准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 Ⅱ)评分是用数字化定量评价危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的方法闭.本研究将APACHE Ⅱ评分应用于急诊重症患者中,依据评分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江娇;胡立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病健康指导站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控制水平.方法 选择全程参加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的社区高血压患者183例,组织开展健康教育、集中活动和个性化指导等活动,对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测量并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对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管理模式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保健基础知识认知情况、生活方式和行为变化情况(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和科学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管理模式有利于帮助高血压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建立科学的治疗行为,改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使血压控制更为理想,达到了提高干预效果的预期目标.

    作者:张晓红;穆淑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目的 通过对2011年徐汇区疫情预警现状分析与探讨,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方法、模式与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能力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和单病例预警方法进行预誓预测,利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预警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1年该系统对徐汇区共发出有效预警信息212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94%.病例报告数与预警信号数比为7.10∶1,呈正相关变化趋势(r=-0.714,P=0.009).结论 系统具有高度敏感性,但阳性预测值较低.

    作者:杨诚晨;刘景壹;汪澜;沈红;石敏;陈远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上海市某区早期教育机构卫生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早期教育机构卫生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建议和措施.方法 选取区内早期教育机构4家,对空气、物体表面和人员手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4家早期教育机构共抽检样品66件,合格49件,合格率为74.24%.结论 抽取的4家早期教育机构卫生状况总体情况尚可,但仍有待提高.建议加强早期教育机构内部管理,增强卫生责任意识,提高消毒卫生水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作者:罗海燕;朱健;江帆;王瑜;叶红;凌志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并发症,是指非人工降温所致的体温低下,一般指体温34.0~36.0℃,临床上约50.0%左右的手术患者会出现低体温现象.手术中患者体温降低对机体虽有干扰,但可耐受,但对于体弱、病情严重及老年和幼儿影响比较明显,患者整个机体耗氧增加,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增加,血压下降,出现寒战,对机体组织代谢、凝血功能和麻醉苏醒影响明显,常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使病死率增加[1].

    作者:王国芳;黄洵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危重症应激性高糖血症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对胰岛素组份的影响

    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无糖尿病史的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随机测定两次以上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10 mmol/L,则称为应激性高血糖[1].危重症病人产生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及糖异生增加所致[2].

    作者:杨绮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