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闸北区现制现售水卫生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姚梅

关键词:现制现售水, 自动售水机, 卫生管理
摘要:饮水卫生近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水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日常生活中饮用矿泉水、纯净水的市民越来越多,以自动售水机为主要形式的现制现售水(是一种通过水处理设备现场制作并当场直接散装出售的饮用水,常使用的水处理工艺为膜处理工艺,它的工作原理一般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原水进入净水设备后,经过预过滤、活性碳过滤和反渗透等步骤,对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经营单位定期会对自动售水机的水质进行抽检、根据情况对相关配件进行更换.并通过投币的方式由用户自行取水)发展十分迅速.为进一步保障我区现制现售水卫生安全,于2008-2009年在本区范围内对现制现售水的卫生状况和管理进行了调查,并抽取了水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在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官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1].由于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后期易出现输卵管破裂而导致急性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2],故以往临床在官外孕确诊后多数立即行手术治疗.但这种方法虽然能挽救患者生命,却不能保留生育能力,还易引发相关并发症[3].随着近年官外孕患者的日益年轻化,要求保留生育能力、不愿手术或对手术有顾虑的患者明显增多,因此,现在医生大多尽量早期采取保守治疗而避免手术治疗.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官外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莉;沈静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法洛氏四联症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法洛氏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随着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婴幼儿麻醉护理的改进以及小儿心脏手术的不断完善,小儿法洛氏四联症的手术提倡早期治疗[1].小儿不同于成人,由于循环、呼吸功能差,患儿手术后,心、脑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年龄小的患儿,加之术前既有反复的感染史,术后由于手术打击较大,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呼吸功能恢复较慢,术后易致肺部并发症[2],因此,呼吸道护理就成为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后一个关键环节.我院外科监护室自2006-2010年对68例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在手术后机械通气时实施呼吸道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媛;裴玉红;梁燕;佟焱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地佐辛、喷他佐辛和帕瑞昔布用于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对比

    瑞芬太尼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与丙泊酚复合进行静脉全身麻醉,多项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的痛觉过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2].地佐辛、喷他佐辛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帕瑞昔布是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目前均用于各种疼痛治疗.本研究以强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为对照,旨在比较地佐辛、喷他佐辛和帕瑞昔布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马永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与生殖道感染关系临床观察

    生殖道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生在生殖器官的一组感染性疾病[1],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2].官内节育器是我国妇女主要的避孕措施之一,在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中占40%~50%,特别是广大的农村育龄妇女.官内节育器放置后常出现的副作用有月经异常、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及白带异常等.为探讨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与生殖道感染的关系,笔者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460例放置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农村妇女到期更换过程进行观察,以探讨带尾丝的官内节育器与生殖道感染的发病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洁;段进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研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下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至产后2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三大症候群,重度患者伴有头痛、眼花,甚至抽搐、昏迷.本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妊高征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是产科的重要课题[1].为了解硫酸镁和硝苯地平对妊高征的效果,本文对6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探讨了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葛银娟;邵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院文化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社区中的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文化建设对于员工及社会公众、居民和患者的价值理念、行为规则、综合实力及未来发展愿景有着直接的影响.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是社区卫生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目标,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医院文化作为支撑.

    作者:郑敏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南昌市儿童卫生工作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利用前期研究建立的儿童卫生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对南昌市儿童卫生工作进行了定量评估,同时结合定性访谈的方法,分析与总结了南昌市儿童卫生工作的成效、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经费补偿、机构间分工协作和体系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王芳;刘晓曦;姚楠;许宗余;操秋阳;朱晓丽;赵晓娟;蔡佳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后的运行效果.方法 对某大型城市位于农村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回顾性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不同区、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模式不尽相同,实施收支两条线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出院人次和手术例放下降,门诊人次和公共卫生服务量(除孕产妇管理和计划生育咨询)增加.结论 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出的预算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将有助于发挥社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量和服务质量.

    作者:马晓;夏梦;常玉娥;于海淼;张欣;张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研究

    1 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创建东莞市建立的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性质和目标决定了其缴费比例低,统筹基金盘子小.同时,东莞市的基本医疗保险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将基本医疗保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门诊医疗;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和提高参保人原有的受益水平,参保人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仍处在较高的水平,门诊报销高比例达到70.00%.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体现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的优越性同时保持统筹基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努力降低医疗费用成为东莞市政府必然的选择.所以,2008年在确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政府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并且将门诊统筹与社区卫生服务捆绑运作.

    作者:黄岩;柏雪;蔡滨;种波;王俊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26例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2007-2008年全国糖尿病和代谢疾病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1].我国肺结核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糖尿病易合并肺结核病,两病互相影响,迁延难愈,成为肺结核病诊治的严峻临床问题[ 2].本文将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2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

    作者:周国锋;倪学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探索——丰都县人民医院“重管理、造血式”托管研究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成效甚微,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存在较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因此,在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该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情况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

    作者:白光文;陈蓉;代云鑫;黄圣洁;王海娇;陈保莲;王裔端;高友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透析剂量容量对血压影响的研究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是一种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1].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临床容易导致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为探讨对患者透析充分,有利于降低血压,同时又能保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透析方法.本文对160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容量透析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为临床找到合适的透析方法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黄安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儿童急性胰腺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探讨

    儿童急性胰腺炎比较少见[1],近年发病率有所增高[2],病死率也较高.发病与胰液外溢人胰腺间质及其周围组织有关.现多认为与病毒感染、药物、胰分泌管阻塞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或暴饮暴食有关.至少半数以上是由腮腺炎病毒或上腹部钝伤引起,仍有30%病例找不到病因.有关资料认为急性胰腺炎有急性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如创伤、烧伤、急性胰腺炎[3]吸缺血缺氧等)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4].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并发症多,发病的早期即表现出SIRS[5],SIRS失控则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儿童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29例SIRS患儿,37例非SIRS患儿,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芳;卢洪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盐城市1985-2010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中重度贫血严重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指导贫血防治工作的开展,我们对1985-2010年全市中小学生贫血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了决策和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市于1985-2010年结合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分别选择7岁、9岁、12岁、14岁和17岁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生,每年龄组城乡、不同性别学生各50名.

    作者:唐爱武;戴寿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临床特征分析

    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流动人口肺结核病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肺结核病专科门诊2005-2010年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新发肺结核病患者82例,对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吴志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服务包成本核算研究

    目前,很多地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主观性较强,缺少成本测算数据的支持.拟在抽样调查上海市5区、县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基础上,以时间分配系数法为主,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服务包成本进行测算,为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府投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品;王峦;杜丽侠;胡丹;张璐莹;程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江苏省2008年自然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8年江苏省自然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评价人群麻疹免疫力状况,为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苏州市的昆山市、张家港市、泰州市的泰兴市和淮安市的楚州区<8月龄、8月龄~2岁、3~14岁、15~19岁、20~29岁、30~39岁和≥40岁4 621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麻疹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人群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8.73%,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803.18 mIU/mL.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高的为3~14岁(97.81%);其次为≥15岁,抗体阳性率均>90%;较低的为8月龄~2岁(89.73%);<8月龄婴儿低(19.95%).GMC高的是3~14岁(1 221.32 mlU/mL),<8月龄婴儿低(57.16 mlU/mL).苏南地区的昆山市、张家港市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苏北的淮安市楚州区和泰兴市.结论 2008年江苏省自然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低于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应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适时开展强化免疫.

    作者:贾成梅;陶红;丁晓燕;陆培善;刘元宝;黄红玉;马福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DCA对三级护理查房质量管理的影响

    PDCA循环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普遍实用的管理哲学,在医院管理中得以广泛应用[1].我们将2009年1-12月的372次三级护理查房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对照组,自2010年1月开始,将PDCA循环运用到三级护理查房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全院372次三级护理查房作为对照组,2010年全院372次三级护理查房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作为观察组.

    作者:应坚婷;郭宝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

    疼痛是手术后的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心理和生理感觉的结合,常见的原因多由术后手术创伤和引流管刺激所致[1].有资料显示[2],75%的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术后疼痛控制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控制是外科手术后患者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收治的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在实施普外科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仅给予普外科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应用情况及满意度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红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清及痰液CEA、 SA、 SP-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肺癌是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1],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我国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早期发现,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期肺癌,经过以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5年以上存活率可达60%~80%.但是早期发现很困难,因为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之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大部分肺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20%.为此,需要提高公众对肺癌早期发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肺癌的早期确诊率[2].我们对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肺癌患者、加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42例健康查体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血清及痰液癌胚抗原(CEA)、唾液酸(SA)、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测定,以探讨血清及痰液CEA、SA、SP-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明冲;陆永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