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筛查27 648例胎儿畸形孕周分布情况分析

罗志明;姚慧;陈俏妍

关键词:胎儿畸形, 出生缺陷,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 通过超声筛查分析胎儿畸形孕周分布特点,为提高出生缺陷监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27 648例孕12-42周孕妇的超声筛查出生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前检出各种畸形儿180例,总检出率为6.5‰,产后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88例.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超声诊断完全符合176例,符合率为97.77%;部分符合4例,部分符合率为2.23%;漏诊8例,漏诊率为4.25%.孕周小于18周,18~28周及大于28周有缺陷的病例占超声筛查缺陷中的比例分别是32.8%、53.3%和13.9%.结论 产前超声筛查使胎儿畸形的发现时间大大提前,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围产期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是目前进行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根管治疗期间急性肿痛的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

    根管治疗术是通过预备、消毒和充填等步骤消除来自根管的刺激源,利用根尖周组织血运丰富、修复能力强的特点,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展或促进病损处的愈合.完善的根管治疗不仅可减缓患者的痛苦,有效恢复患牙咀嚼功能,还是牙体修复成功的基础及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治疗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疼痛、肿胀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对疼痛发生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置对策.

    作者:张元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我院2008年3-12月,用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索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68例,疗效满意,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河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与对策

    河南省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比例不平衡,乡村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量比例要高于其拥有的卫生资源比例,在卫生资源的结构状况和整体质量上,城市医院也要优于乡村医疗机构.相应的对策是在资源调整方向上,引导卫生资源向预防保健、社区和农村流动,同时继续健全和巩固农村县、乡、村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卫生人力资源培养的力度,稳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作者:李晓斌;马振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78例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病人,经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2ml,间隔2天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配以阿奇霉素片口服0.5 g/次.1次/天;阿斯美(复方甲氧那明)每天3次,每次2粒.结果 1个疗程结束,治愈率64%;2个疗程结束,治愈率93.59%.结论 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方法简单、费用经济,病人易接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波市江东区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脑血管病将占首位,而脑血管病存活者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1].众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因此,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全面控制人群的血压水平刻不容缓.

    作者:杜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颈癌根治手术中应用膀胱造瘘法导尿的体会

    目的 探讨膀胱造瘘法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4例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分别采取膀胱造瘘法(膀胱造瘘组)导尿40例和经尿道留置尿管法(尿管组)导尿174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术后重插尿管次数以及术后2周泌尿系统感染发生几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造瘘组重插尿管比例2.50%(1/40),尿管组为22.99%(40/174),尿管组重插尿管比例明显增高,差是有统计学意义;膀胱造瘘组术后两周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岁5.00%(2/40),尿管组为26.44%(46/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造瘘法导尿简便易行,患者无不适感,行动方便,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能够避免因反复重插尿管带给患者的痛苦,并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值得在宫颈癌根治手术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杨熠;邵茵;马利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决定了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不仅危害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公众心理恐慌,还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威胁国家安全.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广西突发事件的发生,本文对2008年广西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玲;付志智;邓革红;丁冬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清CA-125、TNF-α、IL-8在先兆流产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TNF-α、IL-8在先兆流产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早孕妇女和先兆流产妇女血清中CA-125、TNF-α、IL-8水平.结果 先兆流产组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非孕组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25、TNF-α、IL-8可作为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金旭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胃肠外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是用完全的营养要素由胃肠外途径直接输入到血液中,起到营养支持作用[1].它可以避免老年人过度消耗所致的并发症,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通过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保护与支持患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极大降低了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科近几年来对76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实施了全胃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夏丽彦;于精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在住院病人中开展妇女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

    甘肃省甘南州自然条件恶劣,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女病发病率高,危害大.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除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防治水平外,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妇女自我保健、自我防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护理工作者是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者,要转变护理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采取多种手段,制订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及护理服务.

    作者:范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41例,其中初治患者18例,复治患者23例.结果 41例患者中,3例达到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9例病情稳定,8例出现进展,其中有效率达58.5%,临床获益率达8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对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作者:沈海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杏丁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杏丁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脏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心肌损害得以恢复.我们应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滨;王玉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盘锦市市区部分餐饮单位食(饮)具消毒效果分析

    为了解盘锦市各类餐饮单位食(饮)具的消毒效果,预防各类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笔者对2008年盘锦市市区部分餐饮单位食(饮)具消毒效果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系统护理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296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148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6t(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饶捍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梅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梅州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为视力不良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学生视力状况.结果 2008年梅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4.29%,城市学生视力低下率为57.01%.农村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0.10%;重度视力不良为46.70%.中度为29.50%,轻度为23.80%;高中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结论 梅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随着学习阶段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宣传教育,积极防治近视,降低学生视力低下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江燕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云南省大理州学校食品卫生现状及对策探讨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千百万学生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十分重视,授权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近年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但由于学校食品卫生的基础设施和管理现状与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学校群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甚至成为影响学校乃至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现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杨彦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兖州市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兖州市中小学生结核杆茵感染现状,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调查对象进行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接种后72小时观察结果.时PPD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 7898名中小学生PPD试验结果表明,总阳性率为14.52%,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城 市,随着年龄的增长强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 将PPD试验筛查列为每年新生入校健康体检的必查内容,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在中小学校传播与流行.

    作者:解西伦;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异丙酚或力月西复合芬太尼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异丙酚或力月西复合苏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B组60例采用力月西复合芬太尼麻醉.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血压(SBP)、心率(HR)、呼吸RR、氧饱合度(SpO2)均平稳,有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经予麻黄素静脉注射后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小剂量芬太尼麻醉下进行肠镜检查,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力月西复合苏太尼行无痛肠镜同样安全,但须注意剂量的配伍.

    作者:章爱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对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和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预先设计的综合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及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康复进程.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后,实验组胃瘫综合症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并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华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贫硒地区一自然村居民高血压与硒水平关系动态观察

    目的 了解甘肃省贫硒地区13年间农村居民发硒水平与高血压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历史低硒地区的一个自然村作为发硒和血压监测现场,连续13年跟踪.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人群发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13年间人群发硒含量在判定贫硒标准的200 ng/g水平上下波动;18岁以上全人群、18~35岁和>35岁人群中高血压检出率增长速度分别为240.00%,、577.38%和119.51%.18岁以上全人群高血压检出率总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同期农村15岁以上人群水平:>35岁人群的高血压年平均检出率高于18~35岁人群的5.23%,相差4.30倍,但女性与男性之间无显著差异.高血压患者增长迅速,发硒含量增长缓慢.结论 该自然村人群发硒含量雏持在贫硒水平边缘,高血压检出率增长迅猛,提示应进一步研究硒与高血压病和硒与其他高血压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永瑞;格鹏飞;柏淑英;廖永建;张丑吉;鱼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