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与效能研究

杨文萍;武桂英;周琴;沈伟珍;陶海琦;薄海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团队, 服务模式, 服务效能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6个全科团队现有的卫生资源与服务功能进行研究,了解社区全科团队服务管理模式、服务效能和对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和观察法等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分析6个全科团队的服务模式、运行现况和服务效能.结果 6个全科团队人员素质较好,提供综合卫生服务,服务内容基本能满足居民健康需求,但医务人员工作负荷较大.结论 社区全科团队的建立,可为居民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功能服务,解决部分居民就医难的问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化学毒物分析程序与方法研究

    食品在生产(包括种植和养殖)、加工、储存、运输、陈列、供应和销售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原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污染[1].如果同一污染食品的食用人群较多或分发供应范围较广,就会在某一特定地点或场所引起食源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毒物的分析工作,应快速、及时、准确地报出结果,这对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起着重要作用[2].现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一下化学毒物的分析程序与方法.

    作者:巩卫东;唐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感染和接种其结合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是近期国内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菌之一,有24.7%~29.0%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由Hi感染所致,B型Hi(Hib)占绝大部分[1-2].Hi呈侵袭性感染,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Hi耐药性的不断提升,使其治疗形势更为复杂.在欧美普遍采用Hib疫苗前,Hib曾是儿童化脑性脑膜炎(化脑)主要的病原菌.国外于30年前开始采用Hib结合疫苗的常规接种,使发达国家中Hi侵袭性疾病下降了90%以上,尤其Hib化脑的发病率急剧下降.

    作者:钱朝霞;王焕;曹小秋;李雅梅;赵丽娟;邱荣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理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绝经前至绝经后的一段时期.此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出现潮热、盗汗、心烦、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方面的改变,晚期则会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影响其他各个系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女性健康,帮助她们渡过这个阶段,已成为许多机构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以及近年来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占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波市江东区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脑血管病将占首位,而脑血管病存活者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1].众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因此,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全面控制人群的血压水平刻不容缓.

    作者:杜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120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吸氧、扩冠、抗凝、溶栓、镇静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d,多巴胺5μC(k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效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2周后临床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能够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齐泽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应用含碘造影剂行CT检查的高危因素护理干预体会

    随着CT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多层CT的普及,使CT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广泛使用含碘造影剂进行扫描,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且可对病变组织类型做出判断[1].由造影剂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逐淅增多.CT增强检查的主要危险在于碘过敏反应,且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不同,引起的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能否做到主动慎视,密切观察,有效沟通,重视造影剂的使用,可有效预防造影剂应用的高危因素,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对减少护理安全隐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红梅;卢宁;教伟;罗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兖州市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兖州市中小学生结核杆茵感染现状,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调查对象进行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接种后72小时观察结果.时PPD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 7898名中小学生PPD试验结果表明,总阳性率为14.52%,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城 市,随着年龄的增长强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 将PPD试验筛查列为每年新生入校健康体检的必查内容,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在中小学校传播与流行.

    作者:解西伦;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及时机.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分娩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11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妊娠满28周~33+6周,B组妊娠34周~36+6周,分析两组不同潜伏期、分娩方式、孕妇的新生儿结局和孕妇感染情况.结果 A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不同潜伏期不同分娩方式孕妇感染情况、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妊娠28周~34周期间发生的胎膜早破,主张行期待疗法,力求延长孕周,减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吴翠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贴敷佐治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以寒温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而导致小儿腹泻.本文以中西医结合之法即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运用中药散剂外敷脐部(即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向东;佟泳玫;曹向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根管治疗期间急性肿痛的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

    根管治疗术是通过预备、消毒和充填等步骤消除来自根管的刺激源,利用根尖周组织血运丰富、修复能力强的特点,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展或促进病损处的愈合.完善的根管治疗不仅可减缓患者的痛苦,有效恢复患牙咀嚼功能,还是牙体修复成功的基础及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治疗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疼痛、肿胀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对疼痛发生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置对策.

    作者:张元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黑龙江省2004-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他除出现全身皮疹外,尚可引起腹泻、脑炎,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在麻疹疫苗问世前,除婴儿短时期内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麻疹至今仍然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健康的常见病[1].尽管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成功研制了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对儿童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2005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2].近几年,我省麻疹发病有上升趋势,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现将我省2004-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议.

    作者:张殿鸿;张惠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 432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家长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进行儿童营养不良病因的L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新会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3.90%、2.97%、3.08%,城区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农村,<6个月年龄组的营养不良患病率低,随着年龄组的增大,营养不良患病率逐渐上升,性别方面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农村居住、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母亲文化程度及不良饮食习惯等.结论 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需引起重视,做好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加强科学喂养知识宣传,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对降低新会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周炜茹;杨起鹏;杨晓慧;蒋佩红;李彩霞;黎艳梅;余秀华;聂颖坤;林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78例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病人,经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2ml,间隔2天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配以阿奇霉素片口服0.5 g/次.1次/天;阿斯美(复方甲氧那明)每天3次,每次2粒.结果 1个疗程结束,治愈率64%;2个疗程结束,治愈率93.59%.结论 环甲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方法简单、费用经济,病人易接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妊娠糖尿病结局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相关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生长因子,具有类胰岛素及促有丝分裂的作用.ICF-1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并受IGF-1结合蛋白调节.正常妊娠母血及脐血IGF-1水平均有升高,而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中其变化不同,提示IGF-1对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1],进一步研究IGF-1水平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玉芳;周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哈尔滨市部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

    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首次证实军团病病例以来已有多起军团病的暴发流行及散发病例报道.许多单位和学者开展了军团菌的研究工作,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多个城市在中央空凋的冷却水中检出军团菌,证实军团菌污染的存在[1].哈尔滨市公共场所中央空凋军团菌污染状况如何,哈尔滨市是否存在军团菌的较大威胁还不清楚,我中心受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课题资助开展了哈尔滨市公共场所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蔺刚;于兰;闫世春;苏怡;赵英男;张淑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对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和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预先设计的综合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及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康复进程.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后,实验组胃瘫综合症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并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华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1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近年来,老年人患胆囊炎和胆石症的数量不断升高,其并发症亦随之增加.由于老年人反应差、免疫力低及合并症多等特点,易造成误诊、漏诊和延误治疗.我院与大庆油田总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经手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112例,现就其诊治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进京;王风杰;裴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论我国中药监管制度的完善

    1中药监管概述1.1监管对象中药类药品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油脂及提取物、中成药、民族成药.理论上都应当属于中药药品监管的范畴.中药材是指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中药饮片是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和丹等剂型.民族成药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药物资源状况和传统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本民族长期流传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用药配方.

    作者:姜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配合正负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实施中药熏洗和正负压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83例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和正负压治疗1-2个疗程.结果 治愈52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显愈率为90.36%.结论 中药熏洗和正负压治疗非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邹静;王雁南;宋福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甘肃省部分贫困县及少数民族县基层医务人员乙肝相关防制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贫困及少数民族县医务人员对乙肝知识的认知程度和乙肝宣传方面的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调查了108名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医务人员.结果 对乙肝相关知识,50%的人对传播途径概念模糊:近90%的人不知道新生儿和低体重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在免疫规划相关信息知识获取上,有50%以上的人希望通过上级培训、宣传材料及画册、教科书、电视广告获得.结论 今后应加强对基层有关医务人员乙肝防治知识薄弱方面的培训,在培训和宣传方面,应采取基层医务人员易于接受和易于宣传的方式、方法,更多更广地宣传乙肝知识、控制乙肝.

    作者:李风琴;唐宇;张宁静;李晓波;高丽;张晓曙;梁雪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