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传;司先余
目的 观察后路钉棒内固定对腰椎骨折患者神经功能和椎体指标的改善.方法 32例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前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评定分级:A级1例,B级7例,C级12例,D级12例,E级0例,术前Cobb角为(28.1±3.9)°,伤椎前缘高度比(44.3±9.2)%.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和椎体指标.结果 平均随访22.3个月.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评定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9例,D级15例,E级4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提高(均P<0.05);术后Cobb角为(4.7±0.8)°,伤椎前缘高度比(82.3±12.7)%,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均有改善(均P<0.01).结论 后路钉棒内固定可以明显改善腰椎骨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椎体指标.
作者:陈定中;赵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未触及睾丸的隐睾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38例未触及睾丸的隐睾患儿行腹腔镜探查(46个睾丸)及手术.结果 经腹腔镜、腹股沟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睾丸缺如2个,腹股沟型高位隐睾34个,睾丸位于腹腔内10个.除睾丸缺如者外,行微型腹腔镜辅助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41个睾丸,Fowler-Stephens (F-S)分期睾丸固定术3个睾丸;术后随访患侧睾丸萎缩2个,包括行腹腔镜下期睾丸固定术1个睾丸,F-S分期固定术1个睾丸;睾丸回缩1个,为腹腔镜下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者.结论 对于腹股沟未能查到睾丸的小儿隐睾症应行腹腔镜检查,该方法定位准确,且多数患儿能行一期下降固定,腹腔内较高位者需分期手术,总体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赖志鸿;郑燕君;周凡;郑文龙;刘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体内紫菀酮浓度.方法 样品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用Waters shieldTM RP18色谱柱(150 mm×3.9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98: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结果 紫菀酮的线性范围为0.043~1.720 μg/ml(r =0.995),精密度均小于10%,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结论 首次建立一种测定大鼠血样中紫菀酮浓度的分析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谢之微;张蓉;张震华;陈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4 15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对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证实.结果 4 152例孕妇中检出胎儿心血管畸形24例(5.78%),经随访证实19例,3例拒绝进行尸检,2例失访,诊断准确率为79.17%.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实现临床早诊断、早干预,有利于控制新生儿出生缺陷.
作者:姜春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CI且术后均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132例ACS患者资料,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和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PPI)各6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ISR发生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口服药物及植入支架数量等可能影响ISR发生的因素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ISR发生率分别为19.7%与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80,P<0.05).结论 PPI联用氯吡格雷在(12.0±4.2)个月的随访期内可明显增加ISR发生率,PCI术后患者慎用.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病理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Ki67表达的差异情况.方法 对30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导管内癌ER、PR均高于微浸润癌,Ki67在微浸润癌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内癌(均P<0.05);P53在微浸润癌表达稍高于导管内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癌粉刺型比例和并发坏死率均高于微浸润癌(均P<0.05).结论 乳腺导管内癌进展为微浸润癌可能与细胞核分级和坏死密切相关,同时也与ER、PR、P53和Ki67异常变化关系密切,其中Ki67增高可以作为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强的敏感标志.
作者:胡洁;王天科;熊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患者658例,均经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观察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及不同年龄段患者(≥80岁及<80岁)基础疾病情况.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其他基础疾病.结果 658例老年患者中心房纤颤检出率19.0% (241/1 266),室性期前收缩17.0% (215/1 266).≥80岁组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与<8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8例老年患者共合并976种基础疾病,入选的每位老年患者均存在1种或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高血压18.6%(182/976)、冠心病16.9% (165/97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1%(147/976)、糖尿病14.3% (140/976)、恶性肿瘤11.1%(108/976),其他基础疾病24.0%(234/976).≥80岁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50.8%(123/242),与<80岁组的24.5%(102/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及自身功能退化,容易发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在临床诊疗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发现早干预,以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索晓霞;王庆元;唐福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足外侧切口,切开复位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结果 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6~ 36个月).参照Maryland评分标准,优26例,良5例,优良率86%.结论 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俊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分析60例复发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各30例.结果 治疗Ⅱ组生活质量评分及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治疗Ⅰ组(x2 =2.46、3.81、2.94、2.42、6.93,3.60、2.12、4.28,均P<0.05).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6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明显,为临床上更加有效的治疗复发宫颈癌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作者: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以避免临床误诊和过度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3例入院及术前诊断均为子宫肌瘤,2例因术中剖视一肌瘤结节见漩涡状结构,另一肌瘤结节未见漩涡状结构,故术后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后经石蜡切片高倍镜下观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MC阳性、Calretinin阳性,证实为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而取消原定治疗方案.3例术后如期拆线,治愈出院.结论 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包括石蜡切片高倍显微镜下观,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同时术后病理检查可防止因误诊导致的过度治疗.
作者:凌学民;曹启东;骆慧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同时自体髂骨植骨,术后予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14~55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获优20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5.7%.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够获得稳定的力学结构,固定牢固稳定、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陆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调整,许多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增加了多种专业,这不仅适应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单一的医学高等学校开设了与医学相关的非医学专业,特别是拓展了医学相关学科专业,如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等.
作者:周海胜;潘莉莉;周胤;冯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方案,对41例46个颅内动脉瘤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并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弹簧圈栓塞33例38个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出现脑梗死2例.支架辅助栓塞7例,无神经功能缺失.载瘤动脉闭塞1例,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冠敏;周永胜;刘园;路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本研究旨在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及其受体在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肺部肿瘤的发生、进一步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防治肺癌的药物作用靶点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周肖龙;王健;曲惠青;周晓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与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老年患者心理、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抑郁及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前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老年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其心理、生理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作者:慎惠勤;项瑛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4例(94颗)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时间段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内封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封药治疗次数、窦道闭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根充率情况.结果 封药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痊愈43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根充率为79.6%;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4,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根充率为42.5%.两组封药2周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封药2周后的根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封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窦道闭合平均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氢氧化钙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的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 两组在全过程中的VAS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瘙痒发生率和瘙痒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剖宫产率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12.1±3.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3.5)min(P <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中可以有效减轻不良反应,且对产妇和新生儿无显著不良影响.
作者:张有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山市外来务工人员泌尿系统结石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为外来务工人员泌尿系统结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系统抽样调查,分别选取一线车间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及在办公室工作人员各1 6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按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职业、既往患病因素、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因素、饮食习惯、饮水习惯进行问卷调查、B超检查、检测血液尿酸的方法.结果 中山市外来务工人员泌尿系统结石发病总发病率为6.53%,一线车间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发病率(8.28%)明显高于办公室工作人员(4.72%)(x2=16.972,P<0.01).结论 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与工作环境、饮食习惯、饮水习惯、吸烟和出汗多等相关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何金华;霍山;饶惠平;黄瑞文;杨彬;魏纯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3 d;手术治疗6例,其中4例行肠粘连松解术,2例行大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长期腹泻及营养不良2例.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1~2周,与手术操作广泛,手术创伤大有关.典型症状为肠梗阻表现,治疗首选保守疗法,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有肠绞窄可能时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力求简单有效.
作者:孙隆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异氟烷麻醉对胰岛素抵抗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21例)给予丙泊酚麻醉,B组(21例)给予异氟烷.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2h和术后24h采集静脉血送检,检测血糖(Glu)、胰岛素(IN)、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麻醉后2h,B组Glu水平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A组Glu水平较麻醉前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Glu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均P<0.05).麻醉后2h和术后24 h,两组IN、IRI、IL-6和TNF-α均明显高于麻醉前,ISI明显低于麻醉前(均P<0.05).麻醉后2h,B组IRI、IL-6和TNF-α显著高于A组,而ISI显著低于A组(均P<0.05).结论 与异氟烷麻醉相比,丙泊酚麻醉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和胰岛素抵抗,但两者均不能完全减轻应激反应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韩田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