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尔夫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行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1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留住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分别为(3.78±0.65)h、(518.82±114.48)ml、(427.61±153.18)ml,对照组分别为(7.62±0.83)h、(704.17±133.75)ml、(818.94±179.59)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25、13.256、10.287,均P<0.05).观察组ICU留住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3.82±10.49)h、(6.27±1.16)h、(10.71±2.30)d、(54 683±4 990)元,对照组分别为(82.71±8.26)h、(19.47±3.88)h、(15.84±1.97)d、(84 358±5 120)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45、11.247、19.285、13.209,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4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1例,发生率为34.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7,P=0.020).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可降低对患者的损伤,术后心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宁德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依据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取等容量、多阶段的分层抽样方法,抽取720名宁德市5岁年龄组儿童,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病情况.同时对所有被查儿童家长就儿童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宁德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9.86%,龋均5.25个,龋齿充填率为2.08%.患龋率在城乡、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牙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儿童龋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 应加强儿童乳牙龋的预防工作,增强口腔健康教育,控制儿童龋病发病率.
作者:文跃进;陈凯炎;李祖进;陈淋瑜;黄河平;张小芳;陈景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素(ET-1)、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为氟伐他汀40 mg和80 mg治疗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ET-1、IL-6和APN浓度.结果 治疗前40 mg和80 mg治疗组患者血清ET-1、IL-6水平高于对照组(t=4.755、4.342、4.567,4.696,均P<0.05),血清APN水平低于对照组(t=4.133、4.278,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1、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血清APN水平明显升高(t=4.012、4.213、4.332、4.576、4.969、4.578,均P<0.05),但80 mg治疗组更为显著(t=3.558、3.332、3.911,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ET-1、IL-6水平升高,APN降低,氟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ET-1、IL-6,升高APN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与药物剂量有关.
作者:张柏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χ2=3.8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NT-proBNP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确,且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作者:刘冰芝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蒙脱石散洗胃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急性中毒的早期采用蒙脱石散洗胃配合血液灌流等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χ2=3.94,P<0.05).结论 早期蒙脱石散洗胃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方便、安全、有效.
作者:洪德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导弓式活动矫正器与2×4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畸形矫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3例牙性替牙期前牙畸形矫形分为导弓式活动矫正器治疗组(9例)与2×4矫治技术治疗组(14例),分别采用导弓式活动矫正器与2×4矫治技术进行矫正.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取记存模型,拍摄颜面、口内、头颅侧位和全景X线片,并在治疗结束后均随访2年以评价疗效.结果 导弓式活动矫治组的9例患者在矫形前3个月均见到明显效果,之后治疗进程随着下切牙的内收、间隙的关闭有所放缓.所有患者在经过5~8个月的治疗后,反(牙合)均解除,随访2年未见复发.然而患者牙列未能排齐,仍需要二期矫正.2×4矫治组的14例患者经过3~9个月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解除了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减轻,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面中1/3凹陷明显改善,随访2年未见明显复发.此外,前牙排齐,中线对齐,中性或偏远中的磨牙关系也建立起来.所有牙矫治后无异常松动.结论 导弓式活动矫正器与2×4矫治技术均可有效纠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2×4矫治技术不仅能纠正反(牙合),还同时排齐了牙列,解决牙列扭转、间隙等畸形,避免了二期治疗,因而优于传统的活动矫治器治疗,是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首选矫正方法.
作者:李宝卓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相同检验项目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LLS)的EP9-A2文件,以雅培Aeroset生化仪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西门子Xpand生化仪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检测患者新鲜血清中11项常规生化结果,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允许误差的1/2作为评价标准,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及偏倚,评估测定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 在所有检测项目中,除钠离子(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部分浓度水平和淀粉酶(AMY)测定结果偏差不能被临床接受外,其余项目两套系统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均可被临床接受.结论 两套生化检测系统共有测定项目的 大部分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许维东;俞北伟;章楠宁;滕贤麟;陈小平;章勇;施金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有效的首选手段.对多数患者来说,手术并不能完全避免复发的危险[1].病理学的预后因素包括了原发肿瘤的侵袭性、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它们决定了疾病的复发风险.局限期的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2];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30%~60%[3].因此,避免复发和转移成为治愈大肠癌的关键环节,在临床上备受重视.术后辅助化疗作为防治复发、转移的强有力方法,显示出其日益重要的临床地位和作用价值.
作者:范连钧;王华修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评判两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和76.36%,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405,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09%和40.00%,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600,P<0.01);治疗后两组TG、TC、LDL-C、HDL-C、PT、APTT相比分别为(2.02±0.41)mmol/L比(2.42±0.38)mmol/L、(3.98±0.62)mmol/L比(5.63±0.62)mmol/L、(2.28±0.37)mmol/L比(3.35±0.55)mmol/L、(1.41±0.31)mmol/L比(1.17±0.26)mmol/L、(18.06±2.23)s比(15.23±1.87)s、(36.49±3.42)s比(31.74±2.45)s,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延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2例患者病因:肿瘤性梗阻110例(57.3%)、粘连性梗阻44例(22.9%);手术治疗150例(78.1%)、非手术治疗42例(22.9%);治愈176例(91.7%)、死亡16例(8.3%).结论 老年人肠梗阻以肿瘤性梗阻为首位,合并症多,做好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孙隆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已被证实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1-2],而用于晚期宫颈癌复治患者的报道较少.笔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复发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秋红;吴红娟;方英;李家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缩短(t=11.29、7.64、12.10,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23.75%)较对照组(46.25%)明显降低(χ2=10.45,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4.74、4.10,P<0.05);两组均无患者再住院.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如期康复.
作者:于伟青;孙海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8~12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23,P<0.01);治疗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9420,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5%(χ2=6.7818,P<0.0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谢伟国;江莲;谢诤;李杰;沈惠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9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定量测量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获取心率变异(HRV)参数、24 h内R-R期间的标准差(SDNN)、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传统指标.结果 观察组TS、SDNN值分别为(12.54±8.61)ms/RR间期、(93.24±23.02)ms,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193、4.130,均P<0.05).对观察组90例AMI患者作12~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4例,存活76例.存活组TS、LVEF值分别为(6.73±5.12)ms/RR间期、(0.57±0.15)cm,较死亡组显著性升高(t=7.956、4.590,均P<0.05).通过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RR=0.624,P=0.013)、LVEF(RR=0.825,P=0.011)、QTV(RR=0.754,P=0.030)三个指标均对高危AMI患者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将TO与TS相结合作为单一变量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与TS相结合对AMI有着更佳的预测价值(RR=2.984,P=0.029),优于LVEF(RR=0.208,P=0.052)、QTV(RR=0.158,P=0.074)等指标.结论 HRT作为新的心电学指标,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传统指标.
作者:柳丽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病因相同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均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即取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对照组采用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手术过程中均尽量不剥离骨膜并保证关节面完整,且两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环境一致,术后均无感染,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的时间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16周、32周、48周X线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5.0%(6/40)、42.5%(17/40)、95.0%(38/40),对照组分别为12.5%(5/40)、35.0%(14/40)、80.0%(32/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73、7.912、15.331,均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8.2±1.6)周,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1.8)周(t=0.127,P<0.05).结论 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恢复腕关节的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闫金明;刘小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等四种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68例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AH组218例、TVH组138例、TVHL组145例、LTH组67例,比较四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min):TAH组、TVH组、TVHL组、LTH组分别为:(76.4±15.3)、(68.2±10.5)、(82.3±14.6)、(120.7±30.4);术中出血量(ml):TAH组、TVH组、TVHL组、LTH组分别为:(145.4±53.1)、(96.3±30.5)、(56.2±21.3)、(20.2±11.3);术后排气时间(h):TAH组、TVH组、TVHL组、LTH组分别为:(36.2±12.1)、(12.3±4.5)、(10.4±2.8)、(9.8±2.4);住院时间(d):TAH组、TVH组、TVHL组、LTH组分别为(8.3±2.3)、(5.4±0.8)、(5.3±0.9)、(5.6±0.8).LTH组手术时间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8.26、6.42,均P<0.05);TAH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8.12、13.81,均P<0.05);TAH组肛门排气时间较其他三组长(χ2=4.16、6.54、8.33,均P<0.05).结论 TVH和LAVH、LTH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及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高等优点.
作者:郭西宁;李树雄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Ani)联合血浆置换(PE)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T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Ani联合PE治疗,对照组单用PE治疗,疗程均为21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后2、5、12、21 d检查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两组治疗21 d后24 h尿蛋白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2、5、12 d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21天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观察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能更有效治疗TTP.
作者:刘庆荣;武英;乌庆友;杨春华;陈曦;王欢;褚金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B超检查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43例经手术病理诊断患有甲状腺肿块的患者,对其分别进行B超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检查等),观察对比B超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检查对各类甲状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甲状腺腺瘤85.7%,结节性甲状腺肿85.7%,甲状腺癌74.0%,甲状腺炎100.0%,甲状腺囊肿88.9%;其他法对各类甲状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甲状腺腺瘤66.7%,结节性甲状腺肿78.9%,甲状腺癌22.0%,甲状腺炎50.0%,甲状腺囊肿77.8%;对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以及甲状腺炎,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4.83、5.24,均P<0.05).结论 B超检查能根据甲状腺肿块的形态、数目和内部回声进行总体分析,对疾病进行分类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作者:林丽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调控.方法 选择158例四肢骨折患者,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血清FGF-2、TGF-β1变化,分析FGF-2,TGF-β1在四肢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调控.结果 患者治疗后2周FGF-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87,P>0.05);但治疗后2周的FGF-2水平低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4周的FGF-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1,P<0.05),且治疗后4周的FGF-2水平低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2周的TGF-β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3,P<0.05),且治疗后2周的TGF-β1水平低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4周的TGF-β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2,P<0.05),且治疗后4周的TGF-β1水平低于治疗前.对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FGF-2与TGF-β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589,P<0.05).结论 四肢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与TGF-β1血清含量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并具有协同表达,加速组织的修复,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徐攀峰;邵金祥;张维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缩宫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产后1周内出现乳汁淤积需要治疗的单胎、无妊娠期合并症、无乳房缺陷的200例产妇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后用吸奶器吸出乳汁,观察组采用肌内注射缩宫素后配合手法按摩后人工挤出乳汁,治疗3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肿块消失率95%、红肿症状消失率92%、乳汁通畅率96%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6%、45%(χ2=89.76、67.34、59.43,均P<0.05),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9.76,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78.98,P<0.05).结论 肌内注射缩宫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产妇的通乳率,增加泌乳量,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俊乔;杨鸿燕;张焕芳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