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述凯;魏盾;宋大勇;孙超
肺癌[1]是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20万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2].死于癌病的男性患者中肺癌已居首位,且女性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在确诊的肺癌病例中,大约只有20%~30%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5%,而小细胞肺癌的2年生存率仅为1%[3].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癌,并有效地估计肺癌预后成为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肿瘤标记物通常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常细胞缺乏或含量极微的特异性和相对特异性的物质,也有可能是宿主细胞针对癌细胞所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量和质上与正常状态或良性疾病时明显不同.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肿瘤标记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对原发肿瘤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以及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预测等.
作者:刘长飞;雷威;刘建伟;赵志国;黄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Gore-Tax心外管道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的临床体会,探讨心外管道开窗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6年6月至2010年7月我们对95例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患儿行心外管道纠治术治疗,71例行心外管道开窗术(开窗组),其中58例(58/71)术前高风险患儿术中行开窗术,13例(13/71)患儿因术后低心排行介入开窗术;24例(24/95)术中未行心外管道开窗术(非开窗组).结果 开窗组无死亡;非开窗组死亡3例.开窗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平均(10.0±3.2)d,非开窗组平均(14.2±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开窗组术后平均肺动脉压(13.2±2.8) mmHg,非开窗组(15.1±3.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开窗组及非开窗组术后血氧饱和度[(90.3±4.0)%、(91.7±5.2)%]、术后血栓[11.3% (8/71)、12.5% (3/24)]及心律失常发生率[18.3%(13/71)、20.8% (5/24)]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ore-Tax心外管道术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安全、有效;心外管道通过开窗术增加左心室的心输出量,从而降低术后早期病死率.
作者:付松;Prof.Dr.D.Schranz;封志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后应用伽玛刀治疗残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我们收治脑AVM患者16例,采用onyx胶栓塞治疗后再次造影,了解病灶栓塞及残留程度,栓塞后7~10d对残余畸形行伽玛刀治疗.6个月后评价其临床效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畸形团残留程度.结果 16例患者中13例获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1例畸形团完全不显影,2例原AVM畸形团完全消失,回流静脉在静脉晚期有淡淡的显影,影像学资料满意,均未出现与栓塞相关的并发症,2例伽玛刀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结论 脑AVM的治疗临床首选onyx胶栓塞治疗,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栓塞畸形团,针对栓塞后残余畸形应用伽玛刀治疗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朱青峰;武智刚;王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 (Apo A1)、载脂蛋白B(Apo B)以及Apo B/Apo A1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ACS住院患者1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A组,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顿服;B组,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顿服;C组,辛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第4、8周采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 A1、Apo B.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1)组内比较:治疗4周时,3组患者TC、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8周时,3组患者TC、LDL-C、Apo B、Apo B/Apo A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Apo A1显著升高(P均<0.05).(2)组间比较:治疗8周时,B组TC、LDL-C、Apo B、Apo B/Apo A1较A、C组显著降低,HDL-C、Apo A1显著升高(P均<0.05).(3)3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05).结论 10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患者Apo B、升高Apo A1的效果优于5 mg/d瑞舒伐他汀及20 mg/d辛伐他汀,10 mg/d瑞舒伐他汀更有利于降低Apo B/Apo A1水平,更能有效地控制ACS的发生.
作者:张玲姬;杨彦立;闫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过度训练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脏病理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过度训练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并行肾活检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结果.结果 8例患者在过度训练后出现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尿潜血阳性2例,尿蛋白阳性3例,尿潜血、尿蛋白均阳性3例.肾功能异常5例,表现为肌酐、尿素氮、尿酸明显升高;肾脏超声无特异性变化,表现为皮质区回声增强.肾脏病理2例肾小球有缺血性表现;2例肾间质存在轻度水肿,5例炎性细胞浸润;3例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2例肾小管萎缩,4例肾小管上皮刷状缘脱落,管腔内见蛋白管型,1例钙沉积.结论 过度训练可引起肾脏损伤,肾脏病理以缺血性改变为主,其中以对缺血敏感的肾小管为主,另外过度训练还可诱发炎症反应及横纹肌损伤.
作者:黄旭东;张丽霞;王丽辉;吴广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合并T2DM组)32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单纯结直肠癌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相关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合并T2DM组平均年龄(64.90±8.87)岁,空腹血糖为(8.33±4.66) mmol/L,体质量指数(BMI)为(25.77±3.80) kg/m2,甘油三酯为(1.71 ±0.85)mmol/L,均高于单纯结直肠癌组[(54.70±11.62)岁、(5.85±0.88) mmol/L、(23.57±3.64) kg/m2、(1.33±0.8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4、2.982、2.728、2.045,P均<0.05),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T2DM患者与单纯结直肠患者的相关病理学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早期筛查结直肠,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郭淑芹;马静静;杨茜;马文彬;李志红;张云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型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μg/500μg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μg/250μg))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舒利迭(50 μg/250μg),每12小时1次,疗程24周;治疗组给予吸入舒利迭(50 μg/500μg),每12小时1次,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5)分与(4.8±0.3)分,t =2.63,P<0.05];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6±22.9)m与(401.2±25.4)m,t=2.51,P<0.05];治疗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EV1:治疗组(2.18±0.38)L,对照组(1.78±0.45)L;FEV1/预计值%:治疗组(63.19±9.08)%,对照组(57.19±9.25)%;FEV1/FVC:治疗组(73.8±5.6)%,对照组(67.3±11.5)%.t值分别为:2.61、2.48、2.52,P均<0.05].结论 高剂量的舒利迭更能有效地改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孙启亮;刘道明;李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的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收治的21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以单纯随机抽样方式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69例,乙组75例,这两组为急性期控制后的孟鲁 司特钠药物干预;丙组73例,为对照组.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甲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6个月及以下2.5 mg/d,6个月以上4.0 mg/d,每晚服用1次,连服6个月;乙组用药剂量及服药方法同甲组,但疗程为3个月;丙组不做任何干预.疗程结束后每1~3个月随访1次,持续2年,观察喘息复发情况.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经不同疗程干预后哮喘发生率分别为甲组2.89% (2/69),乙组6.67% (5/75),丙组20.55% (15/73),经统计学处理,甲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8,P<0.01);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P>0.05);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0,P<0.05).结论 支气管炎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继续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可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发生率;可继续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
作者:马丽菡;曹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区域淋巴结清扫和术中亚甲兰标记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组33例采用颈前弧形切口行选择性颈部淋巴结(Ⅱ、Ⅲ、Ⅳ、Ⅵ区)清扫术,手术分离到甲状腺时先在甲状腺前被膜下甲状腺组织内注射亚甲兰,使淋巴结染色,利于清扫时辨认.对照组30例第1次手术采用患侧甲状腺叶切除,第2次手术采用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术后发生手足抽搐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 颈前弧形切口在颈部区域淋巴结清扫时暴露充分,淋巴结兰染明显,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6例,转移率为18% (6/33),33例患者术后5年内发现颈侧淋巴结转移2例,1例患者手术后发生手足抽搐.对照组30例,手术后5年内均行二次颈淋巴结清扫术,颈淋巴结转移14例,转移发生率为47% (14/30),7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手足抽搐.两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4,P=0.03);术后手足抽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P=0.04).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选择性颈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可避免二次手术,且降低了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手术中用亚甲兰标记淋巴结可有效防止清扫Ⅵ区淋巴结时误伤甲状旁腺.
作者:杨昆宪;唐晓丹;牛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600 mg盐酸氨溴索在胸外科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2-3月在我院行胸外科手术的16例患者作为600 mg盐酸氨溴索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行其他手术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应用30 mg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2次/d,常规应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600 mg盐酸氨溴索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3天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300 mg,2次/d.观察两组患者痰液性质、咳痰容易程度、围术期的血气分析和白细胞变化以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600 mg盐酸氨溴索组与对照组相比,痰液性质明显稀薄(黏稠2例与8例,较稀4例与5例,稀薄10例与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80,P=0.024),但两组之间咳痰难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80,P=0.083);600 mg盐酸氨溴索组术后第4天与术前相比,白细胞增加值为(1.65±0.37)×109/L,而对照组为(2.76±0.5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5).600 mg盐酸氨溴索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3% (1/16),对照组为18.8% (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50,P<0.05).结论 600 mg盐酸氨溴索可显著使胸外科围术期患者痰液得到稀释,减少术后白细胞增加值,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继先;蒋朋朋;乌达;谢远财;惠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症状性Ratheke囊肿(RCCs)的诊治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 我院2001-2010年收治RCCs患者182例,其中年龄<18岁17例,回顾性分析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行经蝶窦入路垂体囊肿切除或切开引流术,1例经额下入路开颅.结果 17例患儿中发育迟缓5例(29.4%),头痛4例(23.5%),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3例(17.6%),多饮、多尿2例(11.8%),偶然发现3例(1例合并儿童良性癫痫,1例男孩乳腺发育,1例外伤).10例手术中可见菲薄的囊壁,囊壁全切除5例,囊壁部分切除3例,仅行引流术者2例;余7例未见明确的囊壁,仅行清除囊内容物并敞开鞍底引流.5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4例经修补和鞍底重建术后平卧3~7d后治愈,1例术后出现脑膜炎症状,经腰蛛网膜下腔引流、平卧、抗炎治疗后治愈;其余12例经蝶手术无脑脊液漏的患儿鞍底硬膜敞开引流,未填塞.5例发育迟缓患儿,平均骨龄低于实际年龄,术后生长激素治疗有效.头痛和视力障碍的7例术后症状改善,2例尿崩患儿术后继续对症治疗2个月后逐渐用小剂量维持,3例偶然发现的患儿术后治愈.平均随访时间3.2年,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经蝶窦入路囊肿切除或切开引流是治疗儿童症状性RCCs的首选方法.以发育迟缓起病的患儿术后可用生长激素治疗.
作者:王剑新;幸兵;王继存;姚勇;连伟;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氯吡格雷是新型抗血小板药物,通过阻断血小板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但在临床中发现,一些应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在用药后未能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是近年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热点,涉及基因多态性、酶活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疾病影响以及患者自身的特性等多个因素.复习近年国内外文献,对氯吡格雷抵抗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佳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48例(75.0%),大部切除11例(17.2%),部分切除5例(7.8%),术后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无一例死亡.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安全、有效.
作者:林述凯;魏盾;宋大勇;孙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脑梗死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CRP和瘦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IMT,并分为IMT< 1.0 mm和IMT≥1.0mm两个亚组.分别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106例,血清瘦素为(17.83±5.57) ng/L,CRP为(14.12±1.59) 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83±1.76) ng/L、(3.26 ±0.75) 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4、13.65,P均<0.01).脑梗死组IMT≥1.0 mm 78例,血清瘦素为(18.07±2.72) ng/L,CRP为(16.62±4.98) g/L;IMT<1.0mm28例,血清瘦素和CRP分别为(11.93±1.78) ng/L、(10.12±3.59) g/L,与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脑梗死组患者IMT与血清CRP和瘦素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0.64,P均<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增厚,血清瘦素升高,CRP升高,脑梗死患者IMT与血清瘦素、CRP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壶腹部肿瘤的经典手术方法已得到了公认,但是其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1-6],有报道壶腹肿瘤行Whipple和局部切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与49.2%[6].局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20例壶腹部肿瘤患者行局部切除治疗,回顾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2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壶腹部肿瘤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4.0~75.0岁,平均53.6岁;病程10 d~3年.16例表现为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15例伴有腹部不适或疼痛,6例伴有发热.
作者:许邦文;佟艳春;霍宗红;李平;贺登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2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脑内出血性、脑内未出血性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三种类型,脑内19例,脑外3例.脑内出血性9例,未出血性10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对比.结果 22例术前误诊3例.行手术治疗21例,19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1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术后出现单侧动眼神经麻痹,1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出现一过性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差异性大,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容易误诊,T2WI对其诊断敏感.治疗应首选显微手术治疗;丘脑、桥脑等重要位置、无症状者可临床观察,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并遵循个体化原则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圣邦;钱峰;郭西良;刘顶新;徐旭东;冯春国;程宏伟;万经海;李学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35 ~45岁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58例,随访5~10年,分析其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5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8年,共有5例失访,失访率3.16%.随访截止时共有69例复发,总复发率45.10%(69/153),复发后再次手术者18例,占复发患者的26.09% (18/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OR为2.965,95% CI为1.229~7.490)、肌瘤数目(OR为2.433,95%CI为1.076~6.845)是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产次(OR为0.329,95% CI为0.118~ 0.654)是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35 ~45岁子宫肌瘤患者行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但复发后再次手术率并不高,目前对于该年龄段子宫肌瘤患者仍然推荐子宫肌瘤切除术.
作者:费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PAD方案)与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PAD组28例,给予硼替佐米1.3 mg/m2,第1、4、8、11天静脉注射,阿霉素10 mg/d、地塞米松20 mg/d,第1~4天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VAD组30例,给予长春新碱0.5 mg/d,阿霉素10 mg/d,地塞米松20 mg/d,第1~4天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采用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标准评价疗效,并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命名标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PAD组治疗2~6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75.0%(21/28),VAD组治疗2~8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53.3%(16/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3,P<0.05);PAD组显效[完全缓解(CR)+接近完全缓解(nCR)]率为50.0%(14/28),VAD组为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84,P<0.001).两个疗程化疗后,PAD组显效率为46.4%(13/28),VAD组为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621,P<0.001).PAD组合并肾功能不全的15例总有效率为73.3%(11/15),13例肾功能正常患者总有效率为76.9%(1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73,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是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感染,大部分为Ⅰ、Ⅱ级,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 与传统VAD化疗方案比较,PAD方案用于初治MM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而且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安全应用.
作者:罗自勉;周新伏;尹亚飞;雷晓宇;谭振清;石煌;朱凯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评估其在ECMO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ECMO治疗的患者共25例,按照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取患者各项监测及化验检查的差值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的分值.结果 存活组共10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33.0±2.9)分;死亡组共15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47.3±4.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6,P<0.05).按照APACHEⅡ的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对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评分,其中存活组体温评分为(1.4±0.8)分、平均动脉压为(2.4±0.5)分、心率为(2.2±0.4)分、呼吸为(1.6±1.0)分、氧分压为(2.3±0.5)分、肺泡气-动脉氧分压差为(2.1±0.6)分、pH值为(1.1±0.7)分、血钾为(1.8±0.8)分、血钠为(2.1±0.9)分、红细胞比容为(1.4±1.1)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7.2±1.0)分;死亡组分别为(2.5±0.8)、(3.0±0.7)、(2.7±0.6)、(2.5±1.0)、(2.8±0.9)、(3.1±0.5)、(3.1±0.6)、(2.7±0.6)、(2.9±0.6)、(2.5±1.1)、(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存活组的上述急性生理学评分更低.结论 APACHEⅡ评分能够客观评估ECMO治疗的成功率,同时为实施ECMO抢救的时机及纳入标准提供量化指标.
作者:李建伟;吴桂深;肖倩霞;梁剑平;梁宏开;陈妙莲;袁园;冯靖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及同种异体半关节和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的应用.方法 对11例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得到随访,无一例出现感染、排异或异体骨骨折,术后6周均可扶拐行走,根据Mankin标准评价术后效果,优3例,良4例,差2例.结论 保肢治疗恶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具有可接受的关节面,是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较好的移植物.
作者:赵志坚;陈坤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