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霞;屈树显;吴琼
目的 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3-2014年到锦州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进行HIV自愿咨询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1 799人进行咨询检测,求询者中年龄小16岁,大67岁,平均年龄(27.32±7.93)岁,以青壮年为主;求询原因以不安全性行为为主,以商业异性性行为史多;85例确诊为阳性,HIV阳性检出率为4.72%;男女检出率比为11.14:1;81人有高危行为史,其中男男性行为感染57例,占67.06%;求询者HIV抗体阳性率在性别、年龄和高危行为等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在疾控机构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能及早发现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对HIV传播途径进行有效干预,预防HIV的传播.
作者:孙佩龙;吕晴;杨洋;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探索对健康儿童体格水平及运动耐力所产生的效果及其在农村实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收集到的所有健康儿童按照年龄的大小分成A、B、C三组,统一参加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的坡度和速度采用标准的Bruce方案,运动试验采用极量法,观察、记录并对比各组儿童血压、心率变化以及平均运动耐受时间.结果 在运动后3min,A组的心率明显比B、C两组要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1和4.23,P<0.05);在达到极量时各组儿童的心率达到大值,在跑步2min后各组之间的心率对比开始出现明显的增长,但是在这个时间点各组儿童的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F=0.76,P>0.05);极量时的血压变化量高,远远高于其他各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99、5.71、7.99和10.25,P<0.05);男性儿童的运动耐受时间要远比女性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5):Ⅱ级儿童的运动耐受时间明显比Ⅰ级儿童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5).结论 年龄大小与儿童运动时的心率、血压变化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运动耐受时间与年龄、性别以及锻炼程度有密切的联系,在农村地区试点产生的不良症状较少,可以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陈丽;麦菁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专业、岗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以及从事健康教育专业年限等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促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合理规划配置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设计的《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基本信息调查表》对黑龙江省所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结果 黑龙江省共有健康专业机构146所,在编人员267人,其中专职健康教育人员190人,占71.16%,兼职77人,占28.84%;专业方面,医疗卫生专业人员185人,占69.29%,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员82人,占30.7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人,占1.87%;本科学历115人,占43.07%,大专学历94人,占35.21%,中专学历44人,占16.48%,高中8人,占3.00%;职称以中级、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分别85人、69人、67人,分别占31.84%、25.84%和25.09%,副高级36人,占13.48%,正高职称9人,占3.37%;年龄构成以35 ~ 45岁(101人)和45~55岁(85人)为主,占37.83%及31.84%.从事健康教育年限5年以下135人,占50.56%,10年工作年限以上为69人,占25%.结论 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平衡、不合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兼职比例过大,技术职称过低以及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年限严重不足.
作者:马丹丹;于雷;王莹;郭慧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开封市顺河区2011-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顺河区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1种5 211例,死亡8例,总发病率为565.27/10万,总死亡率为0.8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2 507例,死亡7例,发病率为271.95/10万,死亡率为0.76/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猩红热和痢疾为主,共占97.45%.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2 704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293.32/10万,死亡率为0.11/10万.发病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共占95.19%.结论 丙类传染病是影响顺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布的重要因素,乙类传染病是威胁当地居民生命的主要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该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邢广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病原菌在口腔科感染分布情况及对抗感染药物耐药性.方法 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五年时问内口腔科62例因病原菌导致口腔感染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搜集患者口腔内分泌物用于病原菌培养,并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病原菌培养观察显示,在所有病原菌中,厌氧菌105株,构成比例为72.41%,需氧菌40株,构成比例为27.59%,厌氧菌明显多于需氧菌(x2=58.2759,P<0.05),两组病原菌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耐药实验结果显示,厌氧菌对四环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0.48%、93.33%和96.19%,对其他类厌氧菌敏感率较低.结论 病原菌以口腔链球菌为主,而厌氧菌对四环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可作为治疗口腔感染的用药指导,根据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作者:徐玲玲;程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职业病报告是了解职业病发病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降低职业病漏报对于获得准确的职业病数据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职业病漏报研究的两种方法:捕获-再捕获法通过利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信息来源利用统计学方法估计漏报,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查阅病例等方法直接计算漏报率.本文还描述美国、英国、韩国及我国的职业病报告制度,并列举各国进行漏报研究的案例,为中国进一步开展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唐小哲;雷苏文;冯子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当地4个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筛查老年抑郁患者,将筛查出的268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社区老年抑郁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实施现行的社区管理.通过PHQ-9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抑郁症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PHQ-9平均分、中位数和Q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 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实验组PHQ-9平均分、中位数以及QR值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而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13,17.431,P< 0.01).结论 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可以缓解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2014-2015年期间黑龙江省食品风险监测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致病型别分析.方法 应用多重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检测系统(PathoMPSTM),将多重PCR体系扩增与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检测模块相结合进行检测.结果 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分布与血清型分布不一致,2014-2015年间黑龙江省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型别以EPEC和EAEC为主.结论 除了基本的菌种鉴定和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鉴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致病性分型,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遇晓杰;闫军;薛成玉;安宏;王开利;白晶;苏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空气污染程度不同地区小学生肺功能差异.方法 收集两区2013年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并整体随机抽取各一所小学3~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历城区各项空气污染物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市中区;权衡年龄、身高、体重因素的影响后,市中区小学生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历城区;市中区各年级学生肺功能均优于历城区同年级学生,两区3年级学生肺功能差异明显,4年级间肺功能差异性减弱,5年级学生肺功能无差异.结论 空气大环境质量是影响小学生肺功能重要因素.
作者:颜玲;王静;苏丽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采用斯坦福大学《身心力行课程》(CDSMP)开展健康教育为黑龙江省居民中慢性病患者所接受的程度及提高其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效果.方法 在社区服务中心随机招募志愿参与活动的慢性病患者,在CDSMP课程前后用同一评估问卷了解干预对象对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CDSMP课程前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均值为57.51±13.11分,自我管理技能得分为42.88±19.34分;CDSMP课程后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均值为61.42±13.39分,自我管理技能得分为48.33±18.99分,干预后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评分均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DSMP对黑龙江省部分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效果不够理想.
作者:尹冀源;靳林;姜戈;李欲哲;周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2014年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疫情的事件回顾,对相关舆情报道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认识网络舆情对于疾病监测与风险应对的独到价值,掌握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及效果,并提出欲使疾病监测网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发挥作用,需建立有效迅捷的舆情监控机制,建立健全舆情发布信息平台,完善舆情培训体系,构建舆情媒体互动网信息络渠道等措施.
作者:禹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急性脑膜炎和脑炎(AMES)监测系统,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宜昌市选取6家监测医院,开展急性脑膜炎和脑炎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6-2013年宜昌市城区AMES病例占54.7%(1 385/2 532),发病高峰季节出现在5-7月,病例以学生、农民居多,治愈好转率为93.8%(2 374/2532);病毒性感染占51.9%(1 313/2 532),细菌性感染占15.5%(393/2 532),病因未明病例占26.9%(682/2532).结论 监测系统还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并提高监测的灵敏性.
作者:马静;刘倩;马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术后感染与手术室卫生管理流程之间的关联性,以此为指导得到相关的改良措施.方法 回顾性收集医院5 879例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记录,有36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6.1‰).收集5 879例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环境的采样结果,然后根据手术室卫生管理调整前后将采样结果分组并分析.结果 在总数5 879例患者中,其中36例发生了术后感染(总感染率是6.1‰).调整后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各自提高到97.82%、91.37%、97.11%、93.33%和100.00%.除空气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包括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四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前的感染率是8.0‰,调整后的感染率只有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感染与手术室卫生管理流程确实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根据研究内容加以分析研究能够发现,感染控制相对而言发展时间短,需要提升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加强规范管理,合理安排布局,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尽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该研究为规范手术室卫生管理流程从而降低术后感染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作者:刘海女;叶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控制狂犬病疫情效果.方法 在阳江市实施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狂犬病发病人数、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狂犬病平均年发病数分别为(19.0±7.68)和(3.0±2.8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1);2010年和2014年群众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46.6%和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05,P< 0.01);干预前后暴露人群全程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2.03%和9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642.64,P<0.01);干预前后门诊规范设置合格率分别为60.0%和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4,P< 0.01).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后,群众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狂犬病发病数明显减少,疫情防控效果显著.
作者:黄科赞;陈星红;李文杰;焦亮;范子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宁波市北仑区2014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免疫工作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宁波市北仑区进行随机抽取,此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北仑区1~3岁人群,调查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调查发现,北仑区各接种门诊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接种率均>99.5%.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各疫苗接种率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宁波市北仑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因存在对免疫规划宣传力度不够等情况,导致苗接种受到一定影响,需发挥宣传指导作用,加强免疫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预防疾病,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作者:于艳丽;杨海东;周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3年以来,我国多地发生雾霾污染天气,雾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再次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过去10年中,我国卫生工作者以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大气主要污染物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确证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得到了一些定量结果.然而由于长期对该领域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所得结果具有局限性,难以开展深入分析.基于日趋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为提高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以及各地卫生机构对雾霾污染的应急管理水平,本文对现阶段国家层面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并为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孙维哲;王焱;唐小哲;林琳;刘东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意义和优势.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市5家医院妇产科从怀孕初期就排除了母乳喂养禁忌征的产妇共60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愿意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将所有产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包含产妇数量各为300例.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组别产妇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和普通护理方式,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 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成功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比例比传统护理方法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育中期、分娩前一周护理以及产后一周、产后三周的接受母乳喂养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方面、产妇本人、婴儿状况、产妇家属以及外部环境的护理干预均是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在不同阶段实行系统化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对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作者:许芳玲;叶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海盐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盐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产科分娩的2 271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院感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 271例产妇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产妇有9例,院感发生率为0.4%,其中剖腹产分娩的医院感染率高,不同分娩方式导致的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院感染产妇中,感染率高的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皮肤黏膜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条例,加强孕妇围产期检查与保健指导,以有效控制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顾良英;李卫珍;陆萍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宁波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家长认知度,为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对策.方法 抽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宁波市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家长180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儿童口腔卫生情况及家长时口腔健康认知度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部分基础知识缺乏;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儿童占57.2%;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的儿童占37.8%,偶尔刷牙甚至不刷牙的儿童占13.9%;仅36.7%的家长知道含氟牙膏有好处;每日帮助孩子刷牙与每天检查孩子刷牙的家长仅分别占11.1%和9.4%,且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在帮助孩子刷牙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进一步提高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干预行为,同时需加大对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
作者:张爱芳;陈娇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开展相应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I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河北区2012-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638例,总发病率为62.73/10万,各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96,P<0.01).聚集性疫情65起,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呈双峰流行,6-7月达到高峰,9月为次高峰;城乡接合部为高发区域;病例集中在0~6岁,占全部病例数的87.55%;职业分布上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86.81%);男女性别比为1.53:1,性别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性疫情主动报告率较低;主导病原型别在各年间分布略有不同.结论 手足口病的防控应针对高发季节重点防控,加大城乡接合部健康教育力度,同时加强托幼机构的监测和管理,提高聚集性疫情的主动报告率,积极落实防控措施.
作者:潘雍;宋丹;李莎涛;张莫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