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外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方法及应用

唐小哲;雷苏文;冯子健

关键词:职业病, 漏报, 方法
摘要:职业病报告是了解职业病发病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降低职业病漏报对于获得准确的职业病数据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职业病漏报研究的两种方法:捕获-再捕获法通过利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信息来源利用统计学方法估计漏报,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查阅病例等方法直接计算漏报率.本文还描述美国、英国、韩国及我国的职业病报告制度,并列举各国进行漏报研究的案例,为中国进一步开展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提供依据.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黑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 015例,年均发病率为41.65/10万.5-9月份是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8.60%.病例集中在0~5岁年龄组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7.59%.男性2 908例,女性2 107例,男女之比为1.38: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8.67%.经病原学检测,手足口病毒株以EV71型为主,占确诊病例的59.33%.结论 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提示今后应采取以加强健康教育、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管理和医疗救治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杨红霞;屈树显;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阳江市综合干预措施控制狂犬病疫情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控制狂犬病疫情效果.方法 在阳江市实施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狂犬病发病人数、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狂犬病平均年发病数分别为(19.0±7.68)和(3.0±2.8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1);2010年和2014年群众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46.6%和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05,P< 0.01);干预前后暴露人群全程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2.03%和9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642.64,P<0.01);干预前后门诊规范设置合格率分别为60.0%和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4,P< 0.01).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后,群众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狂犬病发病数明显减少,疫情防控效果显著.

    作者:黄科赞;陈星红;李文杰;焦亮;范子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研究

    本文以大量文献资料和国家相关政策为支撑,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对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讨论了目前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进一步顺利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关键是要转变党委政府思想观念、变革医疗卫生业务流程、培育卫生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冲破相关部门(单位)利益藩篱.

    作者:钟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雾霾污染防控与健康促进对策

    通过梳理雾霾污染的发生,分析了雾霾污染对个体生理、心理健康的危害和影响.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防控雾霾污染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认知行为干预,并在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健康保险保障、健康保健产业发展等与环境性疾病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糟艳丽;阎小娟;马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3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作为病例组,并以1:1配对方式选择300例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带养类型、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和儿童生病频率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OR=1.196)、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OR=2.130)、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52)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OR=1.986)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散居、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鲍建敏;杜善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食品风险监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分析

    目的 对2014-2015年期间黑龙江省食品风险监测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致病型别分析.方法 应用多重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检测系统(PathoMPSTM),将多重PCR体系扩增与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检测模块相结合进行检测.结果 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分布与血清型分布不一致,2014-2015年间黑龙江省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型别以EPEC和EAEC为主.结论 除了基本的菌种鉴定和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鉴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致病性分型,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遇晓杰;闫军;薛成玉;安宏;王开利;白晶;苏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2015年东北地区省会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4-2015年东北3个省会城市空气质量特征,为预防控制大气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每日发布的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哈尔滨市、长春市和沈阳市的空气质量及其等级、季节、月份和首要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5年3个城市年均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cx,AQI)均为85,以空气质量二级日数为主,沈阳市全年空气污染重于其他2市.AQI分布存在季节和月份差异,冬季AQI高于其他季节,10月和11月出现峰值.空气污染日数约占全年的38%,首要污染物以为PM2.5和PM10为主,约占总日数的60%.结论 东北三省省会省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污染物以PM2.5为主,供暖期是控制雾霾的关键时期.

    作者:王未来;李明艳;张美航;应锡钧;过伟军;黄江;张润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当地4个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筛查老年抑郁患者,将筛查出的268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社区老年抑郁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实施现行的社区管理.通过PHQ-9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抑郁症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PHQ-9平均分、中位数和Q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 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实验组PHQ-9平均分、中位数以及QR值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而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13,17.431,P< 0.01).结论 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可以缓解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固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西固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妇幼保健人员,对1 240名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1 24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不同文化程度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以上的调查对象需要了解妇女病普查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广播电视和书籍报刊.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改善和加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态度、行为,采取更为直接的健康教育方式,促进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

    作者:黄锦兰;岳笑菲;吴建军;段瑞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国内外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方法及应用

    职业病报告是了解职业病发病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降低职业病漏报对于获得准确的职业病数据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职业病漏报研究的两种方法:捕获-再捕获法通过利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信息来源利用统计学方法估计漏报,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查阅病例等方法直接计算漏报率.本文还描述美国、英国、韩国及我国的职业病报告制度,并列举各国进行漏报研究的案例,为中国进一步开展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唐小哲;雷苏文;冯子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专业、岗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以及从事健康教育专业年限等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促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合理规划配置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设计的《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基本信息调查表》对黑龙江省所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结果 黑龙江省共有健康专业机构146所,在编人员267人,其中专职健康教育人员190人,占71.16%,兼职77人,占28.84%;专业方面,医疗卫生专业人员185人,占69.29%,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员82人,占30.7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人,占1.87%;本科学历115人,占43.07%,大专学历94人,占35.21%,中专学历44人,占16.48%,高中8人,占3.00%;职称以中级、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分别85人、69人、67人,分别占31.84%、25.84%和25.09%,副高级36人,占13.48%,正高职称9人,占3.37%;年龄构成以35 ~ 45岁(101人)和45~55岁(85人)为主,占37.83%及31.84%.从事健康教育年限5年以下135人,占50.56%,10年工作年限以上为69人,占25%.结论 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平衡、不合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兼职比例过大,技术职称过低以及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年限严重不足.

    作者:马丹丹;于雷;王莹;郭慧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圳市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成效调查

    目的 分析深圳市乙肝免疫预防的成效,为制定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历年深圳市乙肝发病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深圳市1993-2013年乙肝免疫预防实施成效.结果 据估算,深圳市在1993-2013年间共接种10 881 126剂次乙肝疫苗,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了1 400902例HBsAg阳性、74 354例急性乙肝、5 577例慢性乙肝、1 032例肝硬化和108例肝癌的发生,产生的净效益为46.91亿元,成本效益比为1:15.54.结论 深圳市在1993-2013年间通过实施乙肝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为其他疾病的防控及成本-效益的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刘刚;张顺祥;程锦泉;单芙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舟山海岛气象因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气象因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的关系.方法 收集舟山海岛地区2011-2014年SFTS发病资料及气象资料,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SFTS发病高峰,以及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海岛各气象因素与SFTS发病的关系.结果 舟山海岛SFTS的发病具有集中趋势(Z=40.8045,P<0.01),发病高峰日为6月22日,高峰期为6月13日-8月30日;SFTS发病与月平均大气压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只有相对湿度进入,决定系数R2=0.590.结论 舟山海岛SFTS发病存在季节性高峰,相对湿度可能对SFTS的发病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邬辉;王建跃;仝振东;唐安;李科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济南市冬季灰霾期间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分析

    目的 探讨灰霾期间空气污染对儿童唾液溶菌酶的影响,研究唾液溶菌酶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完善和实施空气污染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济南市12月份灰霾期间选取历城区(污染区)和市中区(清洁区)在校儿童631名,进行唾液溶菌酶含量的检测并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 清洁区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显著高于污染区;男、女生唾液溶菌酶含量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三年级明显低于四、五年级,四、五年级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与其身高成正相关,与体重无相关性.结论 灰霾期间大气污染对反应儿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唾液溶菌酶有一定影响,仍要长期观察,以了解其中变化规律性.

    作者:孙湛;刘仲;杨月莲;于志刚;张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顺河区2011-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开封市顺河区2011-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顺河区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1种5 211例,死亡8例,总发病率为565.27/10万,总死亡率为0.8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2 507例,死亡7例,发病率为271.95/10万,死亡率为0.76/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猩红热和痢疾为主,共占97.45%.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2 704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293.32/10万,死亡率为0.11/10万.发病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共占95.19%.结论 丙类传染病是影响顺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布的重要因素,乙类传染病是威胁当地居民生命的主要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该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邢广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年重庆市托幼机构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托幼机构消毒现状,为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12个协作区县辖区内72所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管理情况以及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卫生消毒状况.结果 72所托幼机构在传染病防控,监督入托儿童预防接种等方面合格率较高(大于90%),但仅70%的托幼机构建立不同班级幼儿活动场所通风制度,约20%的入托儿童未进行体格检查;托幼机构在监控室内空气指标、餐(饮)具消毒指标较好,但对于物体表面消毒方面合格率仅约60%.公立托幼机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显著高于私立托幼机构(x2=6.146,P=0.013).结论 重庆市托幼机构消毒现状总体良好,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卫生消毒知识的宣传培训,对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消毒进行监督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明佳;陈嘉明;陈林;杨莉;童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江西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

    目的 了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全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状况.方法 对江西省102家疾控机构填报中国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情况调查系统”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省各疾控机构大多从2004年起陆续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从2009年起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培训开展能力和监督管理能力提升很快,但存在缺少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经费、生物安全设备未定期检定等问题.结论 十年来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展提高,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投入.

    作者:邹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宜昌市2006-2013年急性脑膜炎和脑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建立急性脑膜炎和脑炎(AMES)监测系统,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宜昌市选取6家监测医院,开展急性脑膜炎和脑炎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6-2013年宜昌市城区AMES病例占54.7%(1 385/2 532),发病高峰季节出现在5-7月,病例以学生、农民居多,治愈好转率为93.8%(2 374/2532);病毒性感染占51.9%(1 313/2 532),细菌性感染占15.5%(393/2 532),病因未明病例占26.9%(682/2532).结论 监测系统还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并提高监测的灵敏性.

    作者:马静;刘倩;马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0-2013年阜阳市二类疫苗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阜阳市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为评价和改进第二类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阜阳市疾控中心第二类疫苗2010-2013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阜阳市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和种类在逐年增加,但总使用量趋于下降,居前5位的第二类疫苗的使用量所占的比例是处于下降趋势.作为可替代疫苗的二类疫苗占一类疫苗总使用量的6.52%,二类疫苗使用经费逐年在增加.结论 将更多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是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减少各类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杭州市某社区流动儿童家庭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流动儿童、家庭基本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和预防接种知信行情况,计算疫苗接种率并分析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524户流动儿童(712名)的家庭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应答率为96.15%.社区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为76.97%;HepB、BCG、OPV、DPT和MV接种率分别为89.96%、84.13%,82.44%、83.15%和82.58%;OPV加强接种率、DPyT加强接种率和MV复种接种率分别为89.61%、90.73%和90.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居住时间长、付费意愿强和持有预防接种证是增加流动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率较低,应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和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信行水平.

    作者:龚国琴;高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