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龚国琴;高真

关键词: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接种,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杭州市某社区流动儿童家庭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流动儿童、家庭基本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和预防接种知信行情况,计算疫苗接种率并分析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524户流动儿童(712名)的家庭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应答率为96.15%.社区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为76.97%;HepB、BCG、OPV、DPT和MV接种率分别为89.96%、84.13%,82.44%、83.15%和82.58%;OPV加强接种率、DPyT加强接种率和MV复种接种率分别为89.61%、90.73%和90.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居住时间长、付费意愿强和持有预防接种证是增加流动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率较低,应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和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信行水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济南市冬季灰霾期间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分析

    目的 探讨灰霾期间空气污染对儿童唾液溶菌酶的影响,研究唾液溶菌酶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完善和实施空气污染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济南市12月份灰霾期间选取历城区(污染区)和市中区(清洁区)在校儿童631名,进行唾液溶菌酶含量的检测并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 清洁区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显著高于污染区;男、女生唾液溶菌酶含量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三年级明显低于四、五年级,四、五年级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与其身高成正相关,与体重无相关性.结论 灰霾期间大气污染对反应儿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唾液溶菌酶有一定影响,仍要长期观察,以了解其中变化规律性.

    作者:孙湛;刘仲;杨月莲;于志刚;张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顺河区2011-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开封市顺河区2011-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顺河区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1种5 211例,死亡8例,总发病率为565.27/10万,总死亡率为0.8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2 507例,死亡7例,发病率为271.95/10万,死亡率为0.76/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猩红热和痢疾为主,共占97.45%.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2 704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293.32/10万,死亡率为0.11/10万.发病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共占95.19%.结论 丙类传染病是影响顺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布的重要因素,乙类传染病是威胁当地居民生命的主要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该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邢广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阳江市综合干预措施控制狂犬病疫情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控制狂犬病疫情效果.方法 在阳江市实施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狂犬病发病人数、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狂犬病平均年发病数分别为(19.0±7.68)和(3.0±2.8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1);2010年和2014年群众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46.6%和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05,P< 0.01);干预前后暴露人群全程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2.03%和9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642.64,P<0.01);干预前后门诊规范设置合格率分别为60.0%和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4,P< 0.01).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后,群众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狂犬病发病数明显减少,疫情防控效果显著.

    作者:黄科赞;陈星红;李文杰;焦亮;范子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象山地区流动人口600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糖尿病患病情况,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9.8%.经单因素分析,流动人口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年龄、体力活动、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经常过度饮食等(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结论 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发病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糖尿病的防控.

    作者:王文芸;朱平光;陈颂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圳市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成效调查

    目的 分析深圳市乙肝免疫预防的成效,为制定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历年深圳市乙肝发病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深圳市1993-2013年乙肝免疫预防实施成效.结果 据估算,深圳市在1993-2013年间共接种10 881 126剂次乙肝疫苗,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了1 400902例HBsAg阳性、74 354例急性乙肝、5 577例慢性乙肝、1 032例肝硬化和108例肝癌的发生,产生的净效益为46.91亿元,成本效益比为1:15.54.结论 深圳市在1993-2013年间通过实施乙肝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为其他疾病的防控及成本-效益的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刘刚;张顺祥;程锦泉;单芙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术后感染与手术室卫生管理流程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术后感染与手术室卫生管理流程之间的关联性,以此为指导得到相关的改良措施.方法 回顾性收集医院5 879例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记录,有36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6.1‰).收集5 879例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环境的采样结果,然后根据手术室卫生管理调整前后将采样结果分组并分析.结果 在总数5 879例患者中,其中36例发生了术后感染(总感染率是6.1‰).调整后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各自提高到97.82%、91.37%、97.11%、93.33%和100.00%.除空气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包括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四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前的感染率是8.0‰,调整后的感染率只有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感染与手术室卫生管理流程确实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根据研究内容加以分析研究能够发现,感染控制相对而言发展时间短,需要提升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加强规范管理,合理安排布局,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尽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该研究为规范手术室卫生管理流程从而降低术后感染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作者:刘海女;叶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原菌在口腔科感染分布及对抗感染药物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病原菌在口腔科感染分布情况及对抗感染药物耐药性.方法 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五年时问内口腔科62例因病原菌导致口腔感染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搜集患者口腔内分泌物用于病原菌培养,并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病原菌培养观察显示,在所有病原菌中,厌氧菌105株,构成比例为72.41%,需氧菌40株,构成比例为27.59%,厌氧菌明显多于需氧菌(x2=58.2759,P<0.05),两组病原菌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耐药实验结果显示,厌氧菌对四环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0.48%、93.33%和96.19%,对其他类厌氧菌敏感率较低.结论 病原菌以口腔链球菌为主,而厌氧菌对四环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可作为治疗口腔感染的用药指导,根据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作者:徐玲玲;程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江西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

    目的 了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全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状况.方法 对江西省102家疾控机构填报中国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情况调查系统”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省各疾控机构大多从2004年起陆续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从2009年起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培训开展能力和监督管理能力提升很快,但存在缺少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经费、生物安全设备未定期检定等问题.结论 十年来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展提高,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投入.

    作者:邹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及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及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 对该院58名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及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5.66%,知晓率在90%以上的为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标准七步洗手法(或外科洗手法).低于50%的为医疗废物收集时的包装袋要求、医疗废物流失应急处理措施、医院感染法规颁布实施时间.12项手卫生执行情况中执行率超过50%的仅有3项,为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接触破损伤口或皮肤后以及处理污染物品后.其余9项执行率均在50%以下,而接触病人前后以及接触不同的病人间的手卫生执行率低.结论 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水平较高,但手卫生执行率较低,执行现状堪忧,应对手卫生执行情况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以保证医务人员和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天津市河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开展相应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I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河北区2012-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638例,总发病率为62.73/10万,各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96,P<0.01).聚集性疫情65起,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呈双峰流行,6-7月达到高峰,9月为次高峰;城乡接合部为高发区域;病例集中在0~6岁,占全部病例数的87.55%;职业分布上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86.81%);男女性别比为1.53:1,性别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性疫情主动报告率较低;主导病原型别在各年间分布略有不同.结论 手足口病的防控应针对高发季节重点防控,加大城乡接合部健康教育力度,同时加强托幼机构的监测和管理,提高聚集性疫情的主动报告率,积极落实防控措施.

    作者:潘雍;宋丹;李莎涛;张莫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宜昌市2006-2013年急性脑膜炎和脑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建立急性脑膜炎和脑炎(AMES)监测系统,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宜昌市选取6家监测医院,开展急性脑膜炎和脑炎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6-2013年宜昌市城区AMES病例占54.7%(1 385/2 532),发病高峰季节出现在5-7月,病例以学生、农民居多,治愈好转率为93.8%(2 374/2532);病毒性感染占51.9%(1 313/2 532),细菌性感染占15.5%(393/2 532),病因未明病例占26.9%(682/2532).结论 监测系统还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并提高监测的灵敏性.

    作者:马静;刘倩;马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系统化护理对母乳喂养方式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意义和优势.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市5家医院妇产科从怀孕初期就排除了母乳喂养禁忌征的产妇共60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愿意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将所有产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包含产妇数量各为300例.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组别产妇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和普通护理方式,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 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成功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比例比传统护理方法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育中期、分娩前一周护理以及产后一周、产后三周的接受母乳喂养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方面、产妇本人、婴儿状况、产妇家属以及外部环境的护理干预均是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在不同阶段实行系统化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对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作者:许芳玲;叶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77名新生儿乙肝疫苗初次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章丘市新生儿接种5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应答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对477名7~12月龄、按照国家0、1、6免疫程序完成5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初免的婴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和美国雅培ARCHITECT-i 2000免疫发光检测仪及其试剂,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477名新生儿检测显示,血清抗-HBs滴度小值为1.14mIU/ml,大值为6 721.36 mIU/ml,几何平均浓度(GMC)为593.89 mIU/ml.无应答率为3.14%,低应答率为23.27%.不同性别、是否足月产、不同出生体重儿童接种疫苗后均能产生较高的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 0.05;x2=2.53,P>0.05;x2=1.77,P>0.05),而母亲HbeAg携带状况与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低无应答有关(x2=9.26,P<0.01).结论 章丘市新生儿接种5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低无应答率为26.42%.母亲HbeAg携带状况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有影响.

    作者:李宝珍;宋兴坤;高建同;徐爱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研究

    本文以大量文献资料和国家相关政策为支撑,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对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讨论了目前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进一步顺利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管理,关键是要转变党委政府思想观念、变革医疗卫生业务流程、培育卫生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冲破相关部门(单位)利益藩篱.

    作者:钟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当地4个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筛查老年抑郁患者,将筛查出的268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社区老年抑郁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实施现行的社区管理.通过PHQ-9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抑郁症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PHQ-9平均分、中位数和Q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 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实验组PHQ-9平均分、中位数以及QR值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而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13,17.431,P< 0.01).结论 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可以缓解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珠三角地区流动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调查

    目的 了解珠三角地区流动育龄妇女和户籍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珠三角8个区镇的流动和户籍育龄妇女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户籍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会、结果的不均等情况.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5 600份,回收4 340份,有效回收率为77.50%.共调查2 193名流动育龄妇女,2 147名户籍育龄妇女.流动育龄妇女中75.8%有医疗保险,享受过免费体检的比例为57.1%;接受过健康知识教育、得到过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享受过免费计划生育的比例分别为71.5%、88.0%和57.6%.结论 珠三角地区流动育龄妇女在健康知识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产后保健服务方面的比例均低于户籍育龄妇女.因此,应重视增加公共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和财政投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进不同户籍育龄妇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者:张薇;马汉平;郝爱华;张晓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黑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 015例,年均发病率为41.65/10万.5-9月份是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8.60%.病例集中在0~5岁年龄组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7.59%.男性2 908例,女性2 107例,男女之比为1.38: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8.67%.经病原学检测,手足口病毒株以EV71型为主,占确诊病例的59.33%.结论 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提示今后应采取以加强健康教育、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管理和医疗救治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杨红霞;屈树显;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国内外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方法及应用

    职业病报告是了解职业病发病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降低职业病漏报对于获得准确的职业病数据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职业病漏报研究的两种方法:捕获-再捕获法通过利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信息来源利用统计学方法估计漏报,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查阅病例等方法直接计算漏报率.本文还描述美国、英国、韩国及我国的职业病报告制度,并列举各国进行漏报研究的案例,为中国进一步开展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唐小哲;雷苏文;冯子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舟山海岛气象因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气象因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的关系.方法 收集舟山海岛地区2011-2014年SFTS发病资料及气象资料,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SFTS发病高峰,以及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海岛各气象因素与SFTS发病的关系.结果 舟山海岛SFTS的发病具有集中趋势(Z=40.8045,P<0.01),发病高峰日为6月22日,高峰期为6月13日-8月30日;SFTS发病与月平均大气压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只有相对湿度进入,决定系数R2=0.590.结论 舟山海岛SFTS发病存在季节性高峰,相对湿度可能对SFTS的发病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邬辉;王建跃;仝振东;唐安;李科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台州市路桥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提请需要注意妇女保健的重要性,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提供相关指导帮助.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台州市路桥区41~ 60岁围绝经期妇女20 000例作为研究范围,采用横断面调查,以N=400×Q/P(容许误差为0.1p)公式进行计算,确定样本量为1 100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1 100例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调查及评分.本研究共发放1 100份问卷均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 在1 100例围绝经期女性中,随着年龄的增长,Kupperman症状评分>6分的例数和Kupperman症状平均分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性,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 100例被调查对象中,认为需要进行定期妇科检查的人数为965例,占87.73%.三年内已进行妇科相关专业检查的女性中,有204例是因为参加单位体检而进行的妇科检查,拟准备进行检查的人数为387例,另外201例是通过社会组织的妇科检查.未行妇科检查者中,173例是因为无机构组织其检查,65例是认为没必要进行妇科检查,70例为不愿意去做妇科检查.结论 台州市路桥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已对围绝经期妇女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考虑到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方面出现的不良状况与较多因素相关.因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降低围绝经期女性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项奕;胡小秋;梁丹;童银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