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楠;王金玉;李盛
目的 探讨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4年12月在海宁市疾控中心美沙酮治疗门诊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者258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美沙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待治疗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复吸率、脱失率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复吸率(31.78%)与脱失率(29.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吸率53.73%、脱失率43.41%),观察组留治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72.38±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38±2.18)分].结论 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可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疗效,提高治疗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建芬;虞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诸暨社区医院收治的68例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液培养,将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8例患者痰标本共检出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46.79%,革兰氏阳性菌占28.44%,真菌占24.77%.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占16.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占13.76%),真菌中以白色念菌株为多见(占21.1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菌药、氨苄青霉素均具有较高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具有较高耐药率(>5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耐药率(>50%),真菌对氟康唑、酮康唑等均无耐药性.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临床应加强病原菌检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石勇明;周祖模;陈林;石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洛阳市居民保健食品消费现状,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各类保健食品销售场所,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洛阳市保健食品主要消费人群是中老年,学历较高、收入中等偏上、企事业单位人员;4.7%的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应当可以代替药物;45岁以上调查人群保健食品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45岁以下调查人群.结论 应当加大保健食品知识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保健食品作用,合理食用保健食品,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哈尔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对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哈尔滨市分别报告手足口病2 897例、7 702例、6 459例、3 965例和6 053例,发病率分别为28.95/10万、72.41/10万、62.10/10万、37.38/10万和57.05/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5-9月,7月为全年高峰;各年龄组发病数男性均高于女性,3岁左右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不同年份之间病例的肠道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4.37,P<0.01).2010年、2011年和2014年肠道病毒EV71型占优势,2012年肠道病毒CoxA16型占优势,而2013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2011年、2012年和2014年较其他两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有所上升;2012年和2013年手足口病优势毒株发生转变;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为3岁左右的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应加强疫情监测及实验室检测能力.
作者:冯茜;郭淑珍;肖凤娟;唐道洲;蔡秀芝;李旭颖;田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HIV、HBV及HCV合并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0-2012年济南市VCT人群的血清进行HIV抗体、HBsAg和HCV抗体的检测.结果 济南市VCT人群的HIV感染率为3.4%(136/4 046),处于缓慢增长中.从事餐饮娱乐业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感染率较高,为8.3%(10/121),是高风险人群.VCT人群中HBV感染率为6.3%(254/4 046),HCV感染率为0.4%(18/4 046).结论 济南市VCT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处于缓慢增长中,MSM人群中从事娱乐服务业者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VCT人群中HBV感染率与普通人群相似.
作者:潘晶;韩莹;徐丽芳;韩秀云;杨国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基础上,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人力资源特点进行调整后形成问卷,于2015年7月20-24日对山西省12个疾病预防控中心在岗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总体保持稳定,但在职业忠诚度上存在潜在问题.影响职业忠诚度的因素有收入、个人发展空间、职务或职称晋级、自我成就感以及工作上的困扰.结论 提高政府责任意识以及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政府要加大软硬件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员工激励机制.
作者:刘睿;程景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安吉白茶园区近年来有机磷农药中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0例,随机抽取110例,根据中毒的时间、性别、年龄等方面,将全部病例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近几年呈现出稳定中略有上升趋势.生产中毒呈现明显的月份相关性,每年5-7月和8-10月的中毒人数多于其他月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5 ~49岁和50 ~ 65岁年龄段的人数多,且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生产中毒与月份无相关,各月间无差别,年龄和性别在中毒人数上无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产活动中接触高毒农药是生产中毒的主要原因,自服、误服农药属非生产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宣传十分必要.同时,在生产作业管理中要适时做好防范工作,从根本上做到安全使用农药,降低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身体不受威胁.
作者:姜芸芸;明霞;宋静梅;白炳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民食用低钠盐的普及和基本情况,为开展“减盐行动”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意见.方法 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设计典型问卷,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Epi Info3.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低钠盐食用覆盖率53%,表明深圳市民食用低钠盐有了一定的普及程度.低钠盐知识的知晓情况受教育、健康、户籍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机自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低钠盐知识的获知途径.结论 虽然食用低钠盐在深圳有了一定的普及程度,但覆盖率不高,仍有部分人群不了解低钠盐知识.为了推动“减盐行动”的开展,应该多部门联动,在运用常规宣传方法的同时,还应适应现代信息变化,增加手机APP、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全方位地宣传低钠盐知识,提高低钠盐食用率,从而有效地减少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孙健;张强;姜华;郭永乐;曾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白银市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案》要求设置监测点,开展棚户区蚊、蝇、鼠和蟑螂监测工作,以《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等为依据,开展棚户区病媒生物风险评估.结果 蚊虫平均密度为26.97%,蝇类平均密度为2.73只/条,蟑螂侵害率为19.33%,蟑螂密度为0.54只/张,平均鼠密度为26.38%;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程度远高于《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中要求的各类生境病媒生物控制标准.结论 白银市棚户区病媒生物密度还处在较高水平,病媒生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在全面开展宣传、注重环境治理和完善卫生设施的基础上,病媒生物控制要与季节消长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各类场所病媒生物风险评估.
作者:张学太;何涛;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德宏州运用“HIV指纹数据库系统”在吸毒者和暗娼中开展艾滋病监测的情况.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评价指纹识别准确率,下载“HIV指纹数据库系统”数据,分析高危人群指纹采集比例和HIV阳性者重复检测比例.结果 运用系统以来,现场调查指纹采集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但不同操作人员的指纹识别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2010年1月-2015年7月,共监测吸毒者33 125名,其中采集指纹26 804名,占80.92%.201 1年1月-2015年7月,共检测暗娼6 953名,其中采集指纹5 335名,占76.73%.以HIV阳性者在同年再次被检测计算重复检测比例,吸毒者重复检测比例从2011年的10.22%(89/871)上升到2015年的37.01%(114/308).暗娼重复检测比例平均为7.14%.结论 德宏州“HIV指纹数据库系统”在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中应用效果良好,吸毒者及暗娼接受指纹采集的比例逐年上升.
作者:杨跃诚;陈美玲;唐仁海;曹艳芬;杨世江;李林;姚仕堂;叶润华;段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手足口病病毒的流行规律,为桂林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由各就诊医院采集发病3d以内的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送往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毒核酸分型检测,从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 720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 923次,其中EV型3 115次,阳性率为66.0%;而EV71型和CoxA 16型分别为1 141次和667次,分别占22.2%和14.1%.男女两性各种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差较大,男女性别比为1.72∶1.在年龄分布上,各型病毒检出率相似,前3位为2岁、1岁和3岁年龄组.时间分布上,4-7月检出阳性率高.结论 2010-2014年林市手足口病疫情以肠道病毒EV型为主,其中主要是EV71型,CoxA16型也较多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高峰在4-7月;4岁以下人群高发,尤其是2岁和1岁年龄组,其应成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秦金勇;关绍山;付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青少年龋齿患病状况.方法 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分别调查该市青少年472、528和502人,参照WHO推荐的口腔流行病相关调查方法.结果 2015年患龋率显著高于2011年(x2=13.52,P<0.01)和2013年(X 2=5.80,P<0.05),三年的失牙率和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村青少年龋齿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区青少年(x2=12.94,P<0.05),城乡青少年失牙率、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孩患龋率显著高于男孩(x2=5.18,P<0.05),而失牙率、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岁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12岁、15岁,7岁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12岁(x2=47.77,P<0.01)和15岁(x2=-177.44,P<0.05),12岁患龋率显著高于15岁(x2=38.03,P<0.01),三个年龄儿童失牙率和补牙率均无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3.89和0.51,P均>0.05).结论 近年来宁波地区青少年龋齿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到青少年龋齿的早预防、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陈斌科;高源;陆丹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从平阳县8个社区当中抽取平阳县3个社区,常住老年人621人,采用国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调查可能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一般资料,分析平阳县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此次调查621名社区老年人,有睡眠障碍237名(38.16%),其中轻度睡眠障碍119名、中度睡眠障碍84名、重度睡眠障碍34名;经单因素比较,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患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吸烟、锻炼情况、饮食是否规律、经常参加娱乐活动、焦虑、抑郁共12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患慢性病、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6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老年人睡眠情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目前社区老年人失眠状况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失眠的发生与抑郁、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因素有关,采用相应对策,改善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作者:李格;潘学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佳木斯市1~4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1~,2~,3~,4~岁4个年龄组的健康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监测,并且对部分儿童免前免后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305名健康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75%、95.41%、93.11%,GMT分别为1∶67.89、1∶65.77、1∶55.21,同一型别抗体的GMT值在不同年龄间存在差异.116名健康儿童的脊灰抗体水平免疫后较免疫前有大幅提高.结论 佳木斯市1~4岁儿童具有较高的疫苗免疫覆盖率,建立了稳固的免疫屏障.
作者:宋婧;宋长江;吕珀;王晗;王晓宇;马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癫痫病患者用药进行随访管理,评价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对癫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癫痫病患者经筛查、复核确定人组.惊厥型癫痫病患者进行免费苯巴比妥治疗和随访管理,评价分析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自我感觉等指标.结果 随访管理癫痫病患者6个月,其治疗有效率呈上升趋势,而治疗恶化率呈下降趋势,且疗程不同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P<0.01).癫痫病患者随访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52.94%,其间癫痫发作仅仅是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的比例明显升高.癫痫病患者在身体、精神或者学习劳动能力方面的自我感觉良好比例明显升高,6个月时比1个月时升高23.18%.癫痫病患者以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后发生困倦嗜睡、头晕的副作用在6个月时间内略有升高,除皮疹外,其他副作用在3个月时高,6个月时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97,P>0.05).结论 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农村癫痫病患者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丽;乔冬菊;兰莉;张亚旭;姜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上腹不适就诊人群患胃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编制问卷调查表,对因上腹不适到嘉兴市第二医院体检的188人进行胃癌确诊,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患者及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在188受检者中,被确诊为原发性胃癌患者24人,发病率为12.8%.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市第二医院胃癌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饮食不规律、长期食用干硬食物、慢性胃炎病史及肿瘤家族史等.结论 高盐饮食、不规律饮食、长期患有胃病史及肿瘤家族史等是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市第二医院胃癌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作者:项明珍;蔡觉萍;朱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 通过收集嘉峪关市2008-2012年每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结合同一时间段的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与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性,分析不同温度和不同滞后天数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7月,对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病例数据做相关分析,表明嘉峪关市手足口病每日发病人数与气温、气压、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存在相关性.当日均气温较高时(20℃以上),温度对手足口病发病滞后效应大约出现在第10天左右.气象因素在嘉峪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温度对手足口病日发病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受到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但首要影响因素是高温.
作者:徐晓楠;王金玉;李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宁波市青少年目前龋齿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龋齿的发生,保障口腔健康.方法 抽查宁波市2012年10月-2015年10月2 166例青少年人群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免费进行检查,按照WHO龋齿诊断标准对青少年人群进行口腔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龋齿发病因素.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龋齿发病人数为1 399例,占64.6%;女生发病率高于男生(P<0.05).此次调查中,男女恒牙龋患病率及龋均明显低于乳牙,男女恒牙龋补率明显高于乳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人群龋齿患病率及龋均明显高于14岁与16岁青少年组,且14岁组明显高于16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嗜糖、偶尔刷牙或不刷牙是致其发生龋齿的主要因素.结论 为有效预防青少年龋齿发生,应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教育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消除致病因素.各级口腔防治医疗机构还需根据宁波市青少年龋齿患病特征寻找相关致病因素,以制定切实合理的防治措施,由学校、家长共同配合,及早实施干预,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张爱芳;叶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473名昆明医科大学1~5年级本科医学生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近况,并通过描述、单因素分析、秩和检验、x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医学生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近况,探讨睡眠质量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473名医学生的PSQI总得分平均为(8.19±2.30)分,睡眠障碍率为59.8%(95%CI 55.4%~64.2%);SAS标准分平均为[43.00(38.00,49.00)],焦虑率为21.8%(95%CI 18.1% ~ 25.5%);SDS标准分平均为[49.00 (43.00,55.00)],抑郁率为36.8%(95%CI32.5%~41.1%).SAS标准分、SDS标准分与PSQI总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OR=2.967,95%CI 1.639 ~ 5.372)、抑郁(OR=2.144,95%CI 1.359 ~ 3.382)对睡眠障碍有正效应(P<0.05).结论 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障碍率相对较高,尤以女生明显.焦虑、抑郁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渠道、综合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改善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蒋红成;毛勇;李雨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和佛山市1 06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01双录入数据,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均值为0.61±0.44.年级、自评问卷难易度、健康教育必要性是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传染病防治行为得分均值为0.60±0.46.48.5%的中学生知行统一,42.6%中学生知行分离.年级和自评问卷难易度是影响知行统一的因素,自评问卷难易度是影响知行分离的因素.中学生获得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课堂、希望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是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结论 1 066名中学生基本具备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但肺结核和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和行为有待提高.学校及卫生部门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以专题知识讲座的形式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教育.
作者:钟苗;邓孟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